百科知识 什么是艺术也应该追求唯美

什么是艺术也应该追求唯美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变的是生命对自身幸福的追求和生命过程的美好享受。从生命的角度出发,生命的意义追求唯美,艺术也应该追求唯美。尽管,美是动态的、多变的。曾经被誉为“美”的事物,因为时过境迁而变得丑陋无比。美的基因和人的生命基因是气息相通的。艺术的本质是独立、自由、唯美、快乐、积极人生与幸福使命的综合。无论是我们的心理还是生理,感官还是器官,都是以愉悦、舒适、快乐作为最重要的幸福标准,因此,美与快乐是生命的本质。

什么是艺术也应该追求唯美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的本质?要解答这类问题必须回到艺术的源头。

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第一是模仿说,艺术起源于模仿,写实是艺术的本质。其二是劳动说,艺术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中的创造,创造是艺术的本质。第三是游戏说,艺术起源于游戏,人类在游戏中创造了艺术,游戏是艺术的本质。第四是巫术说,艺术起源于宗教祭祀,人类在宗教祭祀中的各类道具和用品,都赋予了宗教象征和巫术神秘,神秘性是艺术的本质。第五是本能表现说,艺术创造出于人的本能需求,艺术是人的天赋。第六是生活实用说,人类生活实用需求发展了艺术需求。人类早期的艺术品都来自实用品。

究竟哪一种说法更接近艺术本质呢?

从以上六种说法来分析,单独论证都无法概括艺术。无论是模仿、劳动、游戏、巫术、本能还是生活,都是人在需求和创造艺术。因此,只有人的需求才成为艺术产生的条件,艺术的本质应该是人的需求,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生命方式。艺术就是人的生命方式。

人的生命方式具有多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宇宙属性。不同属性的艺术是不同的:主题不同、观念不同、形式不同、意境不同。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生命本能,人的天性,人的感觉,人的感官和器官条件反射。自然属性是人的天赋,也是生命最重要的本质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往往和自然属性相抵触。社会属性更多体现功利化的社会意志,往往会因为统治者的“独裁”和高压政治手段,改变和异化艺术目的。理想社会就是人的社会属性能够极大地满足人的自然属性,“两性”和谐。

人的文化属性是通过历史记载、种族记忆、文化教育与道德传承,养成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习惯。“大写意”就是中国人的艺术文化属性。

人的宇宙属性是生命生生死死的规律性。中国古老的“道禅”精神,“天人合一”精神,就是人的宇宙精神。

宇宙是永恒的(相对短暂的生命)。永恒中包含着变与不变。变是运动,是绝对的,不变只是相对的。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本质应该是一致的。永恒也是生命的本质,也包含着变与不变。生命中的变就是生死交替,以不同生命个体的接力完成人类生命永恒。不变的是生命对自身幸福的追求和生命过程的美好享受。

生命从生到死,意义在于生和死之间的过程。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在生命的过程中追求美、拥有快乐和享受幸福。美、快乐、幸福就是生命的终极意义。终极意义也就是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从生命哲学的意义来说,就是生与死,独立与自由。

从心理学的意义来说,就是满足生命需求,享受生命快乐。

美学的意义来说,创造和享受美带来的生命愉悦。

社会学的意义来说,和谐平安

宇宙学的意义来说,安于宿命,格致境界,天人合一,宁静致远。

艺术服从于生命。生命的本质就是艺术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也是艺术的意义。如何满足生命的需求是艺术的使命。

从生命的角度出发,生命的意义追求唯美,艺术也应该追求唯美。尽管,美是动态的、多变的。不同时代有对美的不同的理解和需求。(www.daowen.com)

以“美”为美和以“丑”为美的审美态度在社会学的意义上没有区别,意识形态下的“美”和“丑”是可以转换的。曾经被誉为“美”的事物,因为时过境迁而变得丑陋无比。这样的转变在人类历史上比比皆是。

但是,人的本能感觉的“美”,器官和感官条件反射的“美”却是永恒的,不会因为时代和社会改变而改变。原始艺术曾经在几万年以前“美化”过原始人的生活,滋养过他们的生命,至今依旧能够愉悦我们的眼睛。

美的基因和人的生命基因是气息相通的。

生命的意义是自由与快乐。独立和自由必将成为艺术的母题。非理性、非具象的自由形式,满足人性自由的天赋与好奇心抽象艺术当仁不让地成为艺术自由的象征。

生命意义是追求快乐的,享受艺术就是要享受生命快乐,艺术必须承担生命享受快乐的职责。

生命的意义还在于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创造世界的能力,艺术也应该满足生命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创造力

独立、自由、唯美、快乐、幸福感与积极的人生姿态,构成了我们生命最绚丽的风景,艺术必将是营造和构成生命终极意义的重要力量。

艺术的本质是独立、自由、唯美、快乐、积极人生与幸福使命的综合。

在很长的时间内,死亡是生命的本质的观点曾经受到了很多艺术家的认同与追随。至今在一些艺术领域,依然很容易找到这种观念的回声。

在生命死亡本质观念的引导下,艺术以表现死亡意识、悲剧意识、血腥和绝望意识为意义。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灾害、生老病死等一些自然现象还没有清晰的科学认识,对自然有一种恐惧、悲观甚至绝望,艺术思想必然携带着这种因恐惧而产生死亡意识。

死亡意识也是人类永恒的意识,因为死亡始终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优胜劣汰,生老病死是宇宙规律,也是生命规律,在“天人合一”的宇宙境界中,死亡应该是合乎宇宙规律的,是自然现象,应该是“快乐”的。死亡无所谓得失。只有把死亡当作失去,功利性地恐惧死亡、害怕死亡,才会对死亡如此过敏,才会屈服于死亡意识。其实,“人人怕死人人死”,任何恐惧与拒绝死亡的思维与心态都被证明是无效的。在一个无效的观念面前,艺术被死亡意识牵着鼻子走的状态是多么滑稽和低能!多么不自信!

死亡是公正的、公平的、公开的。死亡没有导师。

死亡是人的天赋,死亡意识也无需灌输与传承,更无需被喋喋不休地表达。死亡是个体人生的终点,却是种群、种族的循环延续的起点。

生命的意义不是在终点,而是在过程,生命过程呈现生命的全部风景,享受生命过程就是生命的真谛。

生命短暂,瞬间即永恒。

如何在生命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享受生命才是人的本质。无论是我们的心理还是生理,感官还是器官,都是以愉悦、舒适、快乐作为最重要的幸福标准,因此,美与快乐是生命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和生命同步,一切能够给人带来愉悦、舒适、快乐与享受的艺术,才是符合人性本质的艺术。一切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和享受的艺术,就不是符合生命价值的艺术,也是不符合生命本质的艺术。

200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