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从事民族事务工作的著名教授潘光旦先生,从北京来酉阳考察时,被蕴藏在这片神奇土地上丰富多彩的土家文化深深吸引了。他建议地方政府应该尽快组织专业队伍,尽快抢救、挖掘、搜集、整理这一批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
1982年年初酉阳县开始对蕴藏在本县境内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门类,特别是对酉阳土家摆手舞的原始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摸底和采风工作。
1984年,根据国家文化部《关于收集、整理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通知》精神,酉阳土家摆手舞被作为重点收入对象。
1993年,酉阳县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对摆手舞进行采风考察,提炼摆手舞的文化精髓和舞蹈特征,创作了土家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宣传和推广酉阳土家摆手舞的文化品牌。邀请四川省成都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导张瑜冰,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琚渝安,成都市歌舞剧院曲作家陈大德三位同志,以酉阳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基础创作素材,编创了土家族特色浓郁的大型乐舞《摆手祭》。
1994年,大型乐舞《摆手祭》在四川省第二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摘取了“特别奖”,第一次唱响了酉阳土家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品牌。此后,酉阳在土家摆手舞的提炼工作中,不断推出新的文艺精品。
1994年,酉阳地方政府将土家摆手舞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提炼、升华和普及,推出了集观赏性与普及性于一体的广场摆手舞,使酉阳广场摆手舞成为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群众性广场舞蹈。县文化局创编了广场摆手舞,组织摆手舞培训班,已辅导的摆手舞骨干达全县总人口的15%左右。
1996年,由鲁小伯同志根据“打绕棺”和摆手舞打击乐为基本素材而创作的土家族吹打乐《欢乐的毕兹卡》在重庆市首届民间吹打乐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1998年,酉阳摆手舞在重庆电视台与香港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
1999年,由酉阳县编排的土家摆手舞,代表重庆市赴香港地区参加国际旅游节展示,受到香港同胞和海外人士的青睐。同年,还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的比赛并荣获铜牌。
1999年县政府正式推出《酉阳广场摆手舞》,加快了摆手舞的推广和普及。
2001年,政府划拨专款1 400万元,修建了占地上万平方米可容纳数千人的桃花源摆手舞广场,并从2005年起,每年拨专款2万元扶持、传承土家摆手舞。(www.daowen.com)
2001年3月,酉阳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摆手舞之乡”。
2001年10月3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同志回酉阳看望老区人民时,在城北桃花源广场与各族群众同跳酉阳土家摆手舞后欣然题词:“酉阳——土家摆手舞之乡”。
2002年5月,文化部把酉阳县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摆手舞)”。
2004年6月初,由重庆市体育局主办、酉阳县文体局承办,各区县都有2~3名文体骨干参加的土家族健身摆手培训班在酉阳举行,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以健身操的形式推广到重庆各区县。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把酉阳土家摆手舞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2009年,县政府实施传承计划,开办土家摆手舞传习班。以各乡(镇)、县直8大系统、城关镇各居委会和全县各中小学为单位,每期每单位抽派2名文艺骨干到县上培训。
2009年11月11日,酉阳县举办了两万人同跳摆手舞活动,并组织了摆手舞大赛,11支队伍参加比赛;11月14日,酉阳县在重庆主城区举办摆手舞“进商圈、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展演活动。展演活动每到一处,立即掀起“看欢歌摆手、听木叶情歌”和“学跳土家摆手舞”的热潮。
2010年5月7日,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摆手舞为题材的电影《摆手舞之恋》在酉阳正式开机拍摄。
2010年,酉阳县政府宣布将在后溪镇长潭村和可大乡下寨村两个摆手舞发祥和传播地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村,征集跳摆手舞时使用的道具,并原件保存,以利民间文化的研究和交流。
经过当地政府及文化局的努力,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从抢救到现在的普及,不仅使得摆手舞得以延续发展,更使其成为中华民族艺术的一部分,向世人展示了土家族悠久而淳朴的灿烂民族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