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摆手舞活动地点一般在“摆手堂”“摆手坪”或“土王庙”举行。凡百户之乡,皆建有摆手堂,有的还建有排楼、戏台等。来凤舍米湖、大河,以及酉阳县等地现有摆手堂遗迹。清乾隆二十八年编修的《永顺府志·风俗篇》载:“各寨有摆手堂,又名鬼堂,谓是已故土官阴司衙署。每岁正月初三到十七日止,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清代光绪年间《龙山县志·风俗志》载:“土民祭土司神,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裹首,击鼓鸣钲,跳舞鸣歌。……歌时男女相携,翩跹进退,故谓之‘摆手’。”可见摆手舞是有相对固定的表演时间和场地的。
举行摆手活动的时间有些地方在二月、三月或五月、六月进行,称为“三月堂”或“五月堂”,但大部分地区均在正月初举行。短则三天,长则可达七天。永定的土家族人在农历“六月六”举行,酉阳、龙山、保靖的土家族人在农历正月举行,称为“舍巴日”。
传统的摆手舞在“摆手堂”举行,一般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摆手舞祭祀的功能慢慢弱化,节庆娱乐的功能逐渐增强,摆手舞的舞蹈场地也慢慢拓展到村镇场坝、县乡广场,甚至是校园,也逐步走向了舞台剧场。
1.摆手堂
酉阳土家摆手舞是土家人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最早是一种祭祀先祖和迎春祈福的歌舞。舞蹈中充满着祭祀性的文化气息,整个活动都在庙堂(又称“摆手堂”“爵主宫”)中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酉阳县境内凡有土家人聚居的村寨都有一座摆手堂,现存唯一一座比较完好的摆手堂在酉水河畔的后溪镇长潭村。
后溪摆手堂(见图4-1-1)始建于咸丰三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祠堂,主体建筑有前厅、正殿、供台、厢房、前后天井和侧门。跳摆手舞的长方形坝子从摆手堂正门前一直延伸到河岸,全部为青石板铺就。跳摆手舞之前,就会在坝子正中立丈余高的“龙凤大旗”,同时在四周插上许多旗幡,挂满写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彩灯,身着传统服装的摆手者在坝子中聚齐围成圆圈,然后在富有韵律感的锣鼓声中依次完成各种舞蹈动作。
图4-1-1 酉阳后溪摆手堂 程从信摄[2]1
2.场坝
传统摆手舞通常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元宵节期间举行,除了祭祀先祖、祈福纳祥外,也有祈求大地丰产、五谷丰登的目的。因此,农事闲暇之时,酉阳大大小小的村镇便会自发举行一些不同规模的摆手舞。参与的村民一般会选择一块宽敞而平坦的场坝作为舞蹈场地,场地中央点燃几堆干柴,不论男女老幼皆围火而舞。依据场地大小的不同,摆手者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皆由自发而来。土家族群众通过摆手舞再现了农事生产的过程,一方面庆贺自己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也表达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欢快心情。
3.文化广场(www.daowen.com)
广场摆手舞是在传统摆手舞的基础上加以提炼、修改并配以音乐,而形成的一种动作简单、易学易懂,且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舞蹈。它不仅是群众自娱自乐、强身健体的一种运动方式,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情感流露。
图4-1-2 酉阳桃花源广场 彭小希摄
酉阳县中规模最大的广场摆手舞莫过于县城的桃花源广场(见图4-1-2)。桃花源广场地处酉阳县城北部,可同时容纳数千人同时跳舞。每到晚上六点半左右,广场上就会响起《木叶情歌》《麻秆点火》等摆手舞曲,男女老幼络绎不绝地赶来,自觉围绕着广场中央的圆形喷泉池跳舞。相比于传统摆手舞,广场摆手舞已经没有了祭祀的影子,舞蹈动作也有所简化,但以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向国内外展示了酉阳摆手舞的艺术魅力。2009年11月11日,在酉阳自治县成立26周年的当天,2万多名酉阳人在桃花源广场一齐跳起了土家摆手舞,成功申报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4.校园
摆手舞进校园是现代摆手舞推广的又一形式。酉阳县的很多中小学长期坚持每天课间操时组织学生跳广场摆手舞,除了配备专业的师资团队教授学生摆手舞外,还编写了教材供学生学习摆手舞的知识。这对于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推动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5.舞台剧场
舞台摆手舞以剧场舞台作为舞蹈的呈现形式,将传统摆手舞动作提炼、组织与美化,结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道具、布景、灯光)等艺术手段,并由专业舞蹈演员参演(见图4-1-3)。舞台摆手舞更加注重舞蹈的观赏性和表演性,借助现代的舞美灯光和其他艺术元素可以再现舞蹈生存的真实场景,这是其他摆手舞形式所无法企及的。从广场摆手舞到舞台摆手舞的转换不是单一的变换空间,而是需要编舞者构思时既要保持舞蹈原汁原味的土家族风格,又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当代人的审美眼光给予发展和创新,让更多热爱舞蹈艺术的人们了解土家族的传统舞蹈,这对于弘扬土家族本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4-1-3 摆手舞《风情毕兹卡》央视演出剧照[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