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秀山花灯的历史起源
关于秀山花灯的起源,无从考究。从花灯唱词来辨别秀山花灯的产生时间的话,秀山花灯起于唐、兴于宋。唱词中有“灯是灯,灯由何处起?灯由何处生?灯从唐朝起,灯从宋朝兴。唐王设下花灯会,年年元宵闹花灯。花灯三千六百盏,留下两盏到如今。”而秀山凡是花灯班都供奉“金花”“银花”两盏灯,似乎是唱词中历史起源的佐证。秀山花灯艺术形态的形成,更是众说纷纭,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各种丰富生动的民间传说,初步归纳起来,主要有土著说、外来说和土著外来结合说三种。
(1)土著说。
认为秀山花灯艺术是“土生土长”的。秀山花灯的表演形式、舞蹈、音乐、唱词、服饰道具以及演出习俗自成体系,独具风格。它与云南花灯、贵州花灯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各异,它更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民间艺术。在跳花灯的"启灯"仪式上,花灯客(民间花灯艺人)首先要在自家堂屋设灯堂,敬花灯祖先,然后方能走村串寨去跳灯,在民间艺术习俗上,这是绝无仅有的,极具地方特色。
(2)外来说。
认为秀山花灯是外界传入的也不乏其人,有的民间艺人也持有这种观点。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在花灯启灯仪式《大闹红灯》的唱段中有:“唱花灯,跳花灯,灯由何处起?灯由何处生?仁宗皇帝登龙位,国母娘娘瞎眼睛,许下红灯三千六百盏,流传两盏到如今。”讲的就是宋代时期“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皇帝的生母李氏因为思念儿子悲伤哭瞎了眼睛,仁宗皇帝知道了真相以后,就许下重愿要让母亲重见光明,便下令在京城内外点燃红灯三千六百盏并在京城大闹花灯,从此以后花灯自然也就成了老百姓们祛病除灾,祈求幸福的象征。当时酉阳、秀山地区有五姓番:龙、石、张、罗、方。仁宗年间,进贡队伍每次多达四五百人。他们在京城看见皇帝“许下红灯三千六百盏”,为生母祈求光明,便带回几盏象征吉祥、祛病除灾的红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逐步演变,便成了今天的花灯艺术。如今的龙姓、石姓均有花灯世家,很可能是当年上京进贡的五姓番的后裔。有的花灯班扎的灯的形状与宫灯相似,有的花灯曲调类似宫廷音乐,所以也有人认为花灯是北宋年间从宋都开封传入酉阳、秀山的。
(3)土著外来结合说。
有的学者认为:元朝末年,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陈大败。将士流亡的渝东南、湘西一带涵盖秀山境内。败兵将士多系安徽、江西籍人,在此分散定居,长期与土著人在一起,从而将外地的民间艺术与本地的花灯融为一体。还有很多民间人士认为 ,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武陵山经过“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引进了先进的汉文化。大批江西、湖广的汉族人移居秀山、酉阳,他们开田垄,建家园,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传入了汉族的民间艺术。两百多年来,移民和当地苗族、土家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相互通婚,风俗习惯逐渐融为一体,民间艺术互相取长补短,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花灯艺术。如今,花灯音乐中有的曲调似同江西采茶调和安徽花鼓灯,是外来优秀民间艺术与本地民间艺术融合的体现。
在秀山花灯是“本地土产”还是“外来艺术”的问题上专家们的争议较大,至今没有定论。不可否认的是,秀山花灯据记载至少已有两百年的历史。《秀山县志》有嘉庆十三年(公元1818年)“上元灯火华丽,鱼龙漫衍,平快最盛”的记载。(www.daowen.com)
2.秀山花灯的历史发展情况
秀山花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历代民间花灯艺人代代相传、继承和发展,它已形成以秀山为中心,传播到川、黔、湘、鄂边区的地域文化。在它漫长的历史口碑中,秀山花灯经历了起源于唐、兴于宋,流传延续于元、明、清,发展于民国,辉煌于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秀山的很多民间艺人和对花灯源流进行考证的专家认为,秀山花灯源于秀山土著民族的祭祀歌舞“跳团团”(土著人在举行祭祀活动围成团而舞,故而得名)。秀山兰桥镇的几个花灯班至今仍将“跳花灯”叫做“跳团团”。唐宋时期,土著先民进京纳贡,不但观赏了京城的花灯盛会,也带回了皇帝赏赐的精美花灯。因此,在以后的祭祀活动中,他们把花灯高挂于祭祀堂内,围绕花灯欢舞。随着历史的演变,“跳团团”逐渐被“跳花灯”的称谓所替代。元朝末年,陈友谅兵败,将士流亡秀山,中原文化开始影响当地苗族、土家族文化。清代“改土归流”和“赶苗夺业”后,大批汉人迁居秀山,彼此间文化交流加深并互鉴。跳花灯由原始的群众吆喝欢舞型,逐渐发展成为由二人表演,众人帮腔,并按启灯、跳灯、辞灯的顺序固定下来,形成模式,世代相传,成为独具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到清末民初,秀山花灯自我表演体系基本形成。民国政府提倡“新文化运动”,及抗日战争时期大量“下江人”涌入秀山,给秀山花灯带来了发展机遇。在这一时期,秀山梅江河、平江河、溶溪河两岸及富裕的平坝丘陵的山寨村落,都纷纷组建了各自的花灯班,花灯班相互交流和竞技,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流派。通过文人的记谱填词,使原始的花灯逐步丰富发展,表演形式走向多样化,艺术性得到了很大提高,花灯也从原始简单歌舞向戏剧这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态发展,花灯戏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秀山花灯艺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秀山花灯进入发展的全盛期。政府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全面促进秀山花灯民间艺术的发展。花灯艺术从单纯的民间艺人传承方式进入了专业化研习和全面发展创新的阶段,并形成了秀山花灯新的文化传统。
1956年,秀山县举办了全县业余文艺骨干培训班,很多农村文艺积极分子和花灯艺人都参加了培训,培训中不仅学习了其他地方的花灯表演剧目,还创作了新的秀山花灯,并在全县推广。随后1957年春,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四川省舞协、重庆市歌舞团的一批文艺工作者首次到秀山来采访调研秀山花灯,在采访秀山溶溪玉屏的民间花灯艺人严思和时,被他所唱的花灯曲调《黄杨扁担》吸引,整理后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从此优美的秀山花灯歌曲被冠以四川民歌在全国流传。1964年,秀山县成立了专业的花灯剧团,剧团把民间的花灯歌舞全面搬上了舞台,秀山花灯从农家院落登上了各种正式的剧场舞台,花灯剧团还抽调文艺骨干进行专业的花灯编导、音乐整理和再创作,对继承和发展秀山花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秀山花灯艺术同样受到冲击,春节农村的跳花灯活动被禁止,花灯班被取缔,花灯艺人成了“牛鬼蛇神”被批判斗争。县花灯剧团整理的花灯资料也被销毁,民间秀山花灯在这一时期几乎绝迹。
改革开放后,秀山花灯的发展迎来了恢复发展期。专业剧团创作了一批新的歌舞和剧目,在全国的文艺调演中也频获大奖。重庆市歌舞团携自己创作的花灯节目《蝶双飞》《采茶调》等前往欧洲和美国演出,更是把秀山花灯这个民间艺术介绍到海外。
如今秀山花灯已经成为秀山县的文化名片,并被收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式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