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代开始,中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社会分工也逐渐复杂起来,丝织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这对于服装的发展至关重要。
殷墟中出土了铜针、铜钻以及陶制的纺坠。此外商代的蚕桑业已成为十分重要的生产部门。在甲骨卜辞中不仅已经出现了蚕、桑、丝、帛等字,而且还出现了“蚕示三牢”的记载,也就是用三头牛来祭祀蚕神。这样的祭礼颇为隆重,足见当时社会对于蚕桑事业的重视。
知识链接
殷墟
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公元前十四世纪,商朝第二十位国王盘庚将其都城从“奄”,即现在的山东曲阜,搬迁到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的“殷”地,即现在的安阳小屯村一带。直至商朝灭亡,“殷”作为商的首都,共经历了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此地也被为殷都。殷都被西周废弃之后,逐渐沦为废墟,故被人们称为“殷墟”。(www.daowen.com)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东西六公里,南北四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城市布局严谨而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确实是一处繁华的大都市。
在一些商代墓葬出土的青铜器表面,考古学家经常能发现黏附的丝绸残片或渗透有布纹的痕迹。经过显微镜放大,可以看出这些织物的纹路种类繁多。不仅有简单的平纹织物,还出现了比较高级的菱形暗花。这种暗花只有掌握了提花技术才能织出来。这说明,殷商时代人们已经大幅改进了织机,发明了提花装置。
除了丝织以外,商代还出现了麻织品、毛织品和较原始的棉织品。麻织品发现于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和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等。毛织品主要见于新疆哈密五堡遗址。该遗址相当于商代晚期,出土的毛织品有平、斜两种织法,并用色线编织成彩色条纹的罽用毛做成的细密织物),表明毛织技术已具一定水平。棉织品以福建崇安武夷山船棺葬中出土的青灰色棉布为代表。经鉴定棉种属联核木棉。年代亦属商代晚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