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远古时期,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古人类已经能够制作原始服装。本世纪3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发掘出一枚距今约1.8万年的骨针。这枚骨针长82毫米,针身最粗处直径仅3.3毫米,针身圆滑而略弯,针尖圆而锐利,针的尾端直径3.1毫米处有微小的针眼。出土时,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制作这样的骨针,必须经过切割兽骨、精细地刮削、磨制以及挖穿针眼等多道工序,需要较高的制作工艺才能完成。这枚骨针,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缝纫工具。
此外,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南舞阳贾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都有管状骨针等物出土。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缝制原始衣服用的。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出土的骨针(www.daowen.com)
同是在河姆渡遗址中,还出土了木制织机的构件。根据专家的研究,这种构件组装成的织机为水平式踞织机,和现代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使用的原始织机非常相似。
考古发现不仅发现了缝纫工具,也发现了原始织物的证据。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等处都发现了陶纺轮,证明在距今9000至7000年时,中国古人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而且在裴李岗发现的陶器上面,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其装饰作用的绳纹印痕。这说明当时的人已经会防线,并把线搓合为绳。在距今5000至3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不仅发现了大量的陶轮,还发现了一批骨梭,而且在一些陶器的底部还发现了布纹印痕。大约同一时期的半坡文化遗址中,陶器上的布纹印痕明显分为两种,有粗细之别。这些证据都表明,到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织布。而且,在裴李岗和仰韶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苎麻。考古学家认为,这就是当时人们所用的纺织原料,据此可以推断当时织出的布为麻布。
在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蚕蛹。其中有半个明显是经过人工切割过的。这表明,早在55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国人就已经驯化了蚕。据此推断,当时一定已经产生了原始的丝织品。1958年,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浙江吴兴钱山漾文化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用家蚕丝织成的绢片、丝带、丝线等丝织品,说明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与黄河流域基本同步。
另外,在距今5400年的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3块葛布,其中一块上面发现了彩绘的痕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