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鞋制的演变
古代的鞋有屦、履、舄、鏎、屐、鞮等名称。鞋履二字都出现得较晚。履即屦,分别用草、麻、皮制成,战国以前,“皆言屦,不言履”。直到战国之后,屦才通称为履。鞋字出现得更晚些,最早见于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篱》,是鞮的异体字。
周代时,随着国家政体与服饰制度的建立,人的衣饰不但逐步规范化,而且正式纳入礼仪的范畴。周朝廷就专门设有名为“屦人”的官职,他的职责就是掌理国王和王后各种衣服颜色所应搭配穿的鞋子,制作赤舄、黑舄、素屦、葛屦以及舄屦上的装饰,辨别外内命妇的命屦、功屦、散屦,凡四时的祭祀,各按照尊卑等级穿着礼仪规定穿着的鞋子。
古代鞋子
舄为双底鞋,以革为底,以木为重底,类似于今天的胶底鞋,可以走湿泥地而不透水。不过,鞋面多用绸缎制成。诸履之中,舄是最为尊贵的,它是专用于同朝服、祭服相配的。周天子的舄分三种颜色:白、黑、赤。赤舄最为尊贵,因为“赤者盛阳之色,表阳明之义”。皇后的舄也有三种颜色:赤、青、元。其中以元色最为尊贵,因为“元者正阴之色,表幽音之义”。所以,在礼节最隆重的场合,天子穿赤舄,皇后穿元舄。依此类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人,应该穿什么鞋,均有一整套严格的穿鞋规矩。
知识链接
登堂入室脱鞋袜
周代凡登堂入室,都必须把鞋子脱在户外。这不仅同古人席地而坐有关,而且与礼节有关。大臣见君主,不但要脱鞋,而且还要脱袜。古代称袜为“袜”。《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载:卫侯一次与大臣们饮酒,褚师穿袜进屋入席,卫侯见状大怒,认为褚师有意不敬,喝骂道:“如此无礼者,将断其足!”褚师赶忙解释说:“我们的脚上生了东西,烂得厉害,恐怕您看见了会呕吐,所以不敢脱袜。”《吕氏春秋》载:齐王生病,派使者去宋国请文挚,文挚到后,没有脱鞋就到床边询问齐王的病况,齐王大怒而起,扬言要将文挚生烹活煮。可见,不脱鞋袜入堂拜见尊者,是非常失礼的举止。
到了汉朝,就脱下鞋袜赤脚入朝上殿,但汉高祖刘邦给予丞相萧何的一个特殊待遇就是“特命剑履上殿”。也就是说,辅佐刘邦打下天下的萧何被皇帝特许为可以佩剑穿鞋上殿朝见。这样看来,其他大臣上殿是必须解剑脱鞋以示敬意。汉末魏国的曹操也曾下令,进祠上殿都必须脱鞋。这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人们的习惯礼节。尤其是在祭祀先祖、拜见尊长时必须遵循古礼。一直到了唐代,这一习俗才逐渐改变。除祭祀活动外,大臣朝会上殿可以穿鞋了。
古人对鞋履的重视程度远在今人之上。秦代以前就有装饰鞋履之风尚,在皇室贵族那里甚至达到了十分奢侈的地步。历代穿丝鞋的都是有钱人,朝廷甚至专门设有“丝鞋局”这样的机构,供应皇室贵族的丝鞋。魏晋南北朝时,贵族所穿鞋子在质料上十分讲究,有“丝履”、“锦履”和“皮履”。另外,还有一种贵族妇人所穿的“尘香履”,以薄玉花为装饰,鞋内放有龙脑等香料,故称“尘香”。唐代文德皇后的一双鞋竟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为饰,并缀有珠玉。(www.daowen.com)
知识链接
慈禧太后的凤履
当年在清朝慈禧太后身边作女官的德龄以亲身经历写的《御香缥缈录》
中曾经对宫廷中的鞋子有详尽的描写。单就慈禧太后御用的凤履来说,宫廷里就有两个太监终年一事不做专门为太后保管,有一间专门存放凤履的“鞋库”,其中有几百双鞋子按号码排列,以备使用。这些鞋制作起来,不但工序繁多,而且工艺精巧,在鞋面上还必须装饰珍珠、宝石、璞玉、翡翠等一应宝贵的饰物。慈禧尤喜珍珠,一双鞋上总有七八十颗左右,打得最多的甚至有三四百颗,真是奢侈到了极点!
相比之下,平民百姓的鞋就多为麻鞋和草鞋。由于生活贫困,一些穷人甚至赤足,因为已经穷得无鞋可穿。即使有鞋可穿,也必须遵循朝廷规定。比如魏晋时曾有规定:士卒百工在鞋的颜色上只能限于绿、青、白三色;奴婢侍从只能限于红、青两色。若有违反,便是犯上,是要查罪法办的。
古人木屐,一般是在家闲居时的便鞋,正式场合是不能穿的,否则就会有散漫无礼之嫌。虽然木屐在东汉以后几度时兴,但东汉以前穿木屐者都是贫寒下士,富贵之人是不穿的。
隋唐以后,靴子成了朝服,在礼节上较其他鞋子要贵重得多。因为是朝服,等级规定的就更加严格。宋代文武官朝会时均穿黑皮靴,但根据官服的不同颜色来装饰皮靴的边缝衮条。比如穿绿色官服的用绿边,穿绯色官服的用绯色边,穿紫色官服的用紫色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出身于贫苦农民,但当了皇帝后却格外看重等级差别。他曾下令:文武官父兄子弟及女婿可以穿靴,校尉力士在执勤时可穿靴,但出外则不许穿;庶民、商贾、技艺、步军及余丁等,都不许穿靴,只能穿一种有统的皮履。明代万历年间,还禁止一般人穿锦绮镶鞋。
古代绣花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