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专论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专论

时间:2024-11-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中国和世界已经和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目标自然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性。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定位中尚存在缺位、错位等现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创新,其实质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扬弃或超越。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专论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创新

在新形势下,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为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将面对更高的要求,肩负起更加重要的社会职责,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和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中国和世界已经和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和新的机制,不断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21]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2]创新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是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了进一步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迫切要求我们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探索有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首要问题,对其它创新活动起着制约作用。教育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的各种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是一个国家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的集中体现,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首要的核心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定位体现着国家、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反映着教育者、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追求,预示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向及其结果,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整个过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代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向和未来,规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也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效的尺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不是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的,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任务的变迁及教育对象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它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培养目标。在革命战争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革命者;建国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目标自然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性。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应有自己的特殊性,有必要重新定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或目标定位不正确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定位中尚存在缺位、错位等现象。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国家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思想先导,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实效的先决条件。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教育理念正确与否关系到教育创新的成败。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教育理念的创新,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教育改革与进步必须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标必定是片面的,教育的行为必然是短期的,教育的发展必将是被动的。在教育创新中,更新教育理念,突破和超越原有的思维方式是最具有前提性、迫切性和艰巨性的,因为所有的社会实践与变动都是由人来进行的,而人是有思想的,人总是在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态度的指导下从事具体的活动,并体现着自己所追求的价值方向。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发展的实际情况,迫切要求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进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创新,其实质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扬弃或超越。教育理念创新过程,是批判继承传统教育理念,总结现实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炼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教育理念的过程。教育理念创新,不仅是现实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新的教育理念还表征着未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趋势。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产业化、大众化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要实现八个转变,即从传统的社会本位论转到社会价值目标与个体价值目标的统一;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从以继承为中心转到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从以灌输为中心转到灌输与渗透的有机结合;从单纯的理论说教转到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习惯于主导性教育转到主导性与多样性教育相结合;从以应对考试为中心转到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中心;从精英教育时代培养社会精英、国家干部转到大众化教育时代培养好公民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创新,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也要随之更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建构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实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不仅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而且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服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诸多因素决定的,特别是由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所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其基本内容是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变化而不断调整教育内容,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发展教育内容。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体系,这些基本内容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但是,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环境和青年学生发展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要针对现实情况不断地创新,要始终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新性。当然,提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创新,不是离开已经形成的内容体系另搞一套,而是要对原有陈旧的理论、重复的内容加以调整,不断充实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内容。现阶段,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开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健康观和法制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

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制约和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实现程度。教育方法是架设于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之间的桥梁,是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双向交流的渠道,它的作用在于实现教育的目标,完成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形成之后,作为知识性工具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总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特点而创造出来,因而具有时代适应性与个体针对性。当时代背景、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变化时,原有的方法必须随目标的变化、理论内容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问题。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最根本的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单一,师生双向交流差,教学实践环节少,在新形势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只有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坚持方法的不断创新,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进一步科学化和现代化,才能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要实现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型转变,从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型转变,从显性型向显性与隐性结合型转变,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保证。教育评价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创新是否达成的一个重要验证基准。随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的创新,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创新。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系统的观点衡量实际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存在着一个教育效果的问题,只不过由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价较之于一般的教育评价会有更多的特点和更大的难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学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评价活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价更多地停留在经验水平上,这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学化的要求很不适应。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由于专注教学结果的评定,因而特别重视期末终结性考试,轻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由于专注知识和技能的评定,忽视其它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评定,而考试又是评定知识和技能的惟一手段,因而考试的标准就成为学生事实上的奋斗目标。这样,考试就成了教学的指挥棒,这种为考试而学习的教学评价导向机制,时常使教学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另外,对学生个体思想政治素质的测评仍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学生在非认知因素、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测评,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手段,使评价机制的构建和运用受到制约。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坚实的科学依据,操作性较差,而且体系过于庞杂,影响了教育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的“瓶颈”作用日益显露,逐渐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主要难题。因此,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价机制刻不容缓。在新形势下,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价工作,就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探索符合新生代的成长规律和新时代高校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工作思路。要由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结果的评价发展为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条件、过程和结果的系统评价;由对学生过于强调认知目标评价发展为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统一的全面评价;由单纯采用测验手段的定量评价发展为采用多种手段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由关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的管理和选拔功能发展为重视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由单一的他人评价发展为多元主体的评价。

建设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办学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和教学的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者,他们的人格形象好坏和人格力量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教育者对所讲内容的接受和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具体组织者与实践者,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主体。实践证明,只有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从组织上加强和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顺利开展;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担当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重任,从而开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局面。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集中体现在创新主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者,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创新体系输送人才和直接提供科研成果的双重任务。因此,创新者自身的素质就成为能否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观念、高尚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较全面的能力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主题也在大学生。科学地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起点,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约和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接受上所表现出的选择性,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行为,其主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程度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运行的机制、方式、层次和水平,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施效果。总之,只有科学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才能启发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在新形势下,怎样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新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所在。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立足现实,站在时代的高度,客观、全面、本质地认识当代大学生。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点,也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灵魂。我们只有坚持和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要以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不断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注释】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0

[2]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

[3]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6]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2~533(www.daowen.com)

[7]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9

[8]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5~316

[9]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0~271

[10]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18题.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146

[11]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0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4

[14]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15]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8

[16]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17]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0

[19]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28~333

[20]昝玉林.大学生的异化与现代高校德育.思想教育研究,2005(1)

[21]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

[22]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