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做一位研究型教师
对于相当数量的教师来讲,完成这样的角色转变,从根本上改革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式是一件十分复杂十分痛苦的事情,压力是很大的。这不仅是因为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已经形成了应对各种考试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还因为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较以往不同的要求。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增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作为教学组织者在诸多领域的知识、方法和实践经验储备明显不足。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只有一种正确选择,那就是积极应对,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有知识、会研究、善创新的教师。
一、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事实上,新的课程改革在对教师传统角色、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前所未有的冲击的同时,也为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的组织者、研究者、领路人,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在课程改革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型的教师,首先需要理解教育科研,正确认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树立一种良好的科研心态。同时需要具备最起码的科研精神和科研方法。这在之前的内容中都有提及。
二、研究型教师需要具备科研素质
此外,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型的教师还要具备科研素质。(www.daowen.com)
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充电,坚持阅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养水平。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生学习。新课程的实施,更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科研过程和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搜集整理资料,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养成反思的习惯,对教育教学、生活、研究中的各种问题都能形成一种反思,这对教师科研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培养自我创新。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创新不是建立在盲目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作为育人活动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教育的失误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教师的创新是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反映,教育研究能力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能力,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新。
当然,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因而,不能在提高自身素质时顾此失彼,而应着眼于整体素质的综合提高,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取得更好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总之,教师只要勤学不厌,勤思不怠,大胆试验,努力创新,就一定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科研型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