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教师成长:学校与教师协调的教育科研模式

教师成长:学校与教师协调的教育科研模式

时间:2024-10-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学校与教师协调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样做,尽管文章洋洋洒洒,并且得了奖,但是研究工作并没有认真地进行,于学校教育工作没有帮助,广大教师也没有参与,得不到真正的帮助,失去了学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真正意义。学校和教师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取得长远发展。

教师成长:学校与教师协调的教育科研模式

第一节 学校与教师协调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科研存在的缺陷

有人把教育科研比做塑料花,认为只是一种装饰好看但不香,也有人把教育科研当做敲门砖,认为研究报告是评定职称的工具。这些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存在这些看法,一些学校和教师不是根据教育实际需要,选定课题认真地进行研究,而是把力量放到争取课题立项和撰写文章上面,出现了课题设计阶段和结题阶段两头忙,研究过程空荡荡的现象。甚至有的还花钱请人代笔,请“枪手”写报告。这样做,尽管文章洋洋洒洒,并且得了奖,但是研究工作并没有认真地进行,于学校教育工作没有帮助,广大教师也没有参与,得不到真正的帮助,失去了学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真正意义。

很多学校不顾学校的实际研究能力,选择课题时盲目贪大求全,看起来非常丰富多彩,系统完整,实际上无法操作,缺乏可行性。于是东拼西凑,以点概全,书出了不少,但大体雷同,缺乏新意。对于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具体而微的小课题不屑一顾,脱离了教学实际,不解决具体问题。这样的研究同样无助教学和教师的成长。

二、处理好学校与科研的关系

那么,教师和学校在科研方面到底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对于学校来说,培养科研型教师是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需要。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各级各类优秀学校也在迅速崛起,学校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新的教育改革与竞争中永立潮头,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设一支科研型的师资队伍。

培养科研型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改革,面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地创造性地去实践、研究和发展。能够担当起这种探索重任的教师,必须也应该是科研型教师。

同时,教师从事科研不仅仅是本身职责所在,也是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学校和教师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取得长远发展。

学校在研究课题的选择方面,一是着眼于实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从教育理念碰撞中,从教学反思中提炼问题;二是依托新的教育理念,把准教改动向,密切关注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热点进行选题;三是组织学校教育科研力量对国内较有影响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确有价值、符合学校实际,并能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的科研成果,组织力量进行推广和运用。

尽管我们说教师要研究自己的问题,但也要顾及学校的研究课题。学校要改革、要发展,就必然会提出学校的研究问题。而要实现学校的发展,又需要教师来研究学校的问题。

三、学校要处理好学校科研安排与教师科研的关系

把学校需要研究的问题转化为全体教师研究的问题,就学校来说,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学校确定的研究问题要基于教师的需要,要从教师面临的困难入手,最好把教师的问题归结起来,从中提炼出学校所要研究的课题。(www.daowen.com)

下面是一个进行“小现象、小策略”研究的例子:

“开学一周了,大家最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老师们七嘴八舌,谈了很多:学生上课时不能安静听讲、准备整队时前后左右随意说话、课间操部分学生只顾说话不认真做操……这是某小学一年级组11位老师参加研究活动的一个情景。

在这次研究活动中,所有老师讨论后一致同意把“学生随意说话怎么办”定位为研究课题。怎么应对这帮淘气的学生?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介绍了“讲故事”法、“儿歌法”等,最后大家总结出6个小策略。这次活动后,老师们尝试把这些小策略应用起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仅仅过了3天,又有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只想听我的故事,一上课就大叫‘老师讲个故事吧’ ,一节课经常被学生打断,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面对这些新问题,怎么办?老师们又进行了一次交流,并总结出了一些策略。“问题—反思—策略—实践—新问题—再反思—新策略—再实践”,就是在这样的研究历程中,老师们从“学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上学生不发言”等教学现象入手,开始研究解决这些小现象中存在问题的小策略,系统开发、积累成策略库,供老师们共享。为了促进反思和分享,每一项策略都建立在一个教学小故事上,校长负责将老师的故事收集起来,每个月对每一位老师的故事点评一次,帮助老师从故事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共同找出应对策略,有效引领了老师的发展。

2.要在研究目的中明确教师的发展目标,并使教师认识和理解研究这些问题对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3.要做好组织和发动工作。

4.还要尽可能为教师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创造条件,比如提供时间、经费、信息资源,以及讨论交流等条件。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鼓励创新就要宽容创新中出现的失败、改革中的失误,要让教师敢于研究,敢于尝试。

四、教育科研协作的重要意义

在远古的时候,上帝在创造着人类。随着人类的增多,上帝开始担忧,他怕人类的不团结会造成世界大乱,从而影响了他们稳定的生活。为了检验人类之间是否具备团结协作、互助互帮的意识,上帝做了一个试验:他把人类分为两批,在每批人的面前都放了一大堆可口美味的食物,但是,却给每个人发了一双细长的筷子,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桌上的食物全部吃完,并不许有任何的浪费。

比赛开始了,第一批人各自为政,只顾拼命地用筷子夹取食物往自己的嘴里送,但因筷子太长,总是无法够到自己的嘴,而且因为你争我抢,造成了食物极大的浪费,上帝看到此,摇了摇头,为此感到失望。

轮到第二批人类开始了,他们一上来并没有急着要用筷子往自己的嘴里送食物,而是大家一起围坐成了一个圆圈,先用自己的筷子夹取食物送到坐在自己对面人的嘴里,然后,由坐在自己对面的人用筷子夹取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就这样,每个人都在规定时间内吃到了整桌的食物,并丝毫没有造成浪费。第二批人不仅仅享受了美味,而且,还获得了更多彼此的信任和好感。上帝看了,点了点头,为此感到希望。

但世界总是不完美的,于是,上帝为第一批人类的背后贴上五个字,叫利己不利人;而在第二批人的背后贴上另外五个字,叫利人又利己!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只有相互帮助、协作、沟通才能达到共同目标,否则只能像第一批人那样以失败告终。

就教师个人来说,首先要意识到承担学校工作包括科研任务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它是爱岗敬业、关心学校的一种具体表现。其次是转变心态,要自觉、主动寻找参与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在学校课题研究中为自己专业发展找到目标和位置,寻找学校的研究问题中自己可以参与的子课题。再次是把实践工作按照研究的要求来做,注重日常工作的思考和创新,注重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