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教师科研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教师科研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相对来说则具有相对优越的条件。如何进行“教育创新”?只有搞教育科研,才能进行“教育创新”;只有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发展。教育科研是促进中小学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好载体。

第五节 进行教育科研的作用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搞教育科学研究是那些受过训练的专业理论工作者的事,因为他们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科学研究能力,容易看到事物的整体结构及其发展脉络,更容易对一些教师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由表及里地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然而,由于理论工作者缺少丰富的学校教育生活经验,所以很难体会到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复杂的人际互动和深层的意义。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相对来说则具有相对优越的条件。

教师科研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教育科研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搞教育科研,才能进行“教育创新”;只有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发展。

那么,教育创新靠什么?靠科研。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对教育科研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经成为一种口号。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和教育科研的实践充分地证明: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单靠“苦教、苦学、苦练”已经行不通了。如果我们还墨守成规的话,新一轮课程改革就难以实施。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教育,而高素质的教育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素质,搞教育科研绝对是一条“终南捷径”,这一点已被许多成功的经验所证明。比如,我们熟知的当代教育家魏书生、顾泠沅就是很好的范例。

一、教育活动离不开科学研究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教育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教育不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就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教育活动违背了教育规律,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会阻碍、损害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进行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工作者要掌握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研究、探讨、发现、掌握教育规律是搞好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

教育规律蕴藏在教育教学活动实践中,要研究、发现、掌握教育规律就必须开展科研活动。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透过表面的、现象的、零散的、个体的问题,从中找到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探索、发现、寻找教育规律的过程。把这些探索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被实践证明的就是规律,就能指导以后的教学活动。因为教育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范围内对教学活动来说具有普遍意义。

在以往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先辈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发现了很多教育规律。这些成果是指导我们今天教育实践活动的宝贵财富。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对过去教育的继承和扬弃。

二、教育改革与发展更需要科研(www.daowen.com)

教育实践活动离不开研究和探索活动,教育的改革与完善更需要科研。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化,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快。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化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意识、合作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交往能力,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的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就是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的变化的要求。培养目标变了,内容、方法、手段、途径也必须相应地跟着变化。所以说今天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手段,培养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当前的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都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实践。

三、教育科研对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中小学教师把自身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探索中学习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解释、解决各种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在探讨中发现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改进不科学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步探索、揭示、掌握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使之升华为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使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增强,从而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育科研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好途径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学是一门艺术,同一本教材、同样的教学内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教学效果会截然不同,这其中的道理就是教师的创造。从这一点来说,教师的素质对教育教学活动来说十分重要。

教育科研是促进中小学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科研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与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碰撞,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研究、总结、实践,就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好载体。

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应立足于教育科研。中小学校只有走教育科研之路,才会有生机勃勃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的创造性,而教师的创造性则源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选择和趋势。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的教师是高质量教育的根本保证。高质量的教师从何而来,其途径不外是职前培养和职后的培训(继续教育)。就职后培训来说,教师参与科研,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是教师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