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潍坊风筝:纸花如雪满天飞

潍坊风筝:纸花如雪满天飞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叁拾叁潍坊风筝:纸花如雪满天飞厦门理工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林江珠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1.木鸢——中国最早风筝在潍坊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扎工精巧,造型优美,放飞平稳,易于起飞。1984年4月1日,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拉开帷幕。1988年4月1日,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主席团会议。从此,潍坊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

叁拾叁 潍坊风筝:纸花如雪满天飞

厦门理工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 林江珠

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档丝绢蒙面,手工绘画。工艺与美术的结合,体现了风筝的玩赏价值,随着国际风筝交流的逐渐频繁,风筝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形势下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品。风筝是潍坊的象征,它不仅被广泛用于放飞、比赛、娱乐,而且已经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时尚装饰品。潍坊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鼎足而立。曾做过七年潍县县令的大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这样的诗来怀念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把潍县的风筝特点和放风筝的风俗描写得淋漓尽致。

一、潍坊风筝文化史识

从1984年4月1日,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根据美国人大卫·切克列的建议,举办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始,至2012年4月潍坊已经连续举办29届,期间一年一届从未间断。从第一届只有来自11个国家或地区17个风筝代表团和2支潍坊本地放飞队,共约200人参与风筝放飞的单一表演性活动项目,到能够举办世界风筝锦标赛大会赛程、全国风筝比赛和潍坊市风筝精英赛,形成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风筝竞赛规程与裁判规则标准文件,包括综合工艺、放飞水平、留空时间、放飞角度、放飞技巧、空中效果、综合印象七个方面内容;同时又能精心设计都市民众喜闻乐见的万人风筝放飞表演、风筝产品交易会、文展会、大型开闭幕式焰火晚会、狂欢大巡游等地方传统民俗庆典活动;举办潍坊风筝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在申报“潍坊风筝”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潍坊风筝已发展成地方文化产业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盛会,办成了万商云集的经贸洽谈会,带动了潍坊经济的快速发展。

1.木鸢——中国最早风筝在潍坊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只风筝的创始人是由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与鲁班相继研制而成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前478—前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这是说墨翟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翟制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年。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民间逐渐才开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杨家埠村位于潍坊市区东北15公里,便是风筝的故乡。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扎工精巧,造型优美,放飞平稳,易于起飞。杨家埠风筝以做工考究、绘制精细、起飞高稳而闻名,分为串子类、板子类、立体类、软翅、硬翅和自由式六大系列,60多个品种。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典型的民间建筑四合院式的风筝与木版年画作坊,并能看到艺人们刻制年画、扎制风筝的技艺全过程。历届风筝节的中外风筝佳作,在潍坊风筝博物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博物馆──陈列展出,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2.放风筝是我国传统节日举办的一项民俗活动

中国民间风筝大都是结合清明、重阳节这些传统节令制作,放风筝在我国大约有两千年的历史,到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风筝流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风筝、天津风筝、潍坊风筝和南通风筝等。放风筝一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风筝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民俗活动重要内容之一,放风筝经与中国的节日习俗融合,最终形成具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中国风筝文化。

风筝运动是中国民间古老的健身项目。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用在军事上,从唐朝开始才逐渐演变成一种主要由儿童参与的娱乐活动。上千年来风筝自由运动以它特有的文化内涵,一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风筝具有的主要功能是放飞性能,因为只有能放飞的风筝才能寄托人类对自由、对宇宙无限空间探索的追求与向往,才能实现人类对自己美好理想追求的寄托与自我的宽慰,用放飞风筝的形式来放飞自己的理想、愿望与寄托。古往今来各阶层人士的理想、愿望和寄托不同,但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性是共同的。

二、潍坊风筝品牌与文化产业形成过程

1.第一个阶段:主打国际线路,创造“潍坊风筝”国际品牌

早在20世纪30年代,潍坊就曾举办过风筝会。解放以后,曾多次受邀参加国际风筝展览和放飞表演。1984年4月1日,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拉开帷幕。1988年4月1日,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主席团会议。会上由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大卫·切克列提议,与会代表一致通过,确定潍坊市为“世界风筝之都”。1989年第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成立了由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16个国家和地区风筝组织参加的“国际风筝联合会”,并决定把总部设在潍坊。从此,潍坊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

2.第二阶段:提升节事展会规格,打造“潍坊风筝”国内知名品牌

从第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始,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始在展会经济上下工夫,在主办者、组织者或邀请参会嘉宾邀请上设定规格越来越高,从1984年举办第一届到第十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潍坊市人民政府作为主办者,但从2005年4月举办第二十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潍坊市人民政府由原来主办者转变为联合举办者,到2008年4月举办第二十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时,主办者为国家体育总局,而潍坊市人民政府成为展会的承办者。

除安排隆重的开幕式外,还举办大型文艺晚会和闭幕式,突出场面隆重热闹的节庆氛围。国际风筝会期间一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将潍坊国际风筝会与鲁台经贸洽谈会结合起来,同时举办,寓经贸洽谈于文体活动之中,用国际风筝会的知名度壮大鲁台经贸洽谈会的声威,以鲁台经贸洽谈会的成果丰富国际风筝会的内容。大胆创新,增添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内容。通过一系列大型的活动烘托了气氛,突出了“节事展会经济”这个主题。风筝会期间的活动丰富多彩,运作风筝会“重头戏”的开幕式,吸引全民参与。一年一届取历届之长,集各方之智,融入场式开幕式将民间艺术表演、大型团体歌舞、万人衬景台、高中低焰火燃放为一体,参加演出的人员与风筝放飞表演运动员越来越多,努力营造齐鲁盛邀举国同庆之欢腾场面。

3.第三阶段:潍坊搭台山东唱戏,做“潍坊风筝”山东节庆经济品牌

从1997年第十四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主办者突出“潍坊搭台、全省唱戏”及“立足潍坊、辐射江北、面向全国”的指导思想。除延续以往历届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外,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结合开展旅游年活动,组织中外游客游览表现潍坊民俗风情的“千里民俗旅游线”。组织潍坊市工商企业与外商洽谈,对全省其他地市的招商引资活动,政府从场所提供、外商组织等方面积极予以支持,使参会地市代表团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经贸成果。在积极组织台商入会、吸引全国台资企业到会参展的同时,1998年11月份开始,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主动招商,培育市场即与北京大策公司联合策划招商,共发出招商项目宣传材料2 780份,并一改往届等客上门的老做法,面向市场,主动联络,在招商观念上、方式上开始转变,市场化运作潍坊风筝文化产业初见端倪。主动邀请国内部分省、市、自治区派团入会、参展洽谈、招商引资,从国际国内参会规模和洽谈成果看,成效比较显著。2003年4月第二十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正式采用招商合作方式来运作,采取“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在政府主导下,引入市场手段,把潍坊风筝节会作为一种品牌来经营,通过招商来解决办会资金问题,并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招商合作内容包括第二十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各项活动的合作伙伴,冠名权、承办权、协办权;第二十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广告及社会宣传广告代理权;第二十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吉祥物、纪念品开发经营代理权;第二十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指定产品、标志产品使用权,等等。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把宣传山东、宣传行业、风筝文化产品融入进去,将丰富多彩的潍坊风筝文化活动推向高潮。(www.daowen.com)

4.第四阶段:形成“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产业运营模式

从2003年第二十届风筝展会开始,突出“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办会方式,举办融地方文化、民间体育、民俗旅游、经贸于一体,内容丰富、规模大、参与性强,突出国际性和风筝文化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为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打造国际平台,隆重热烈、同欢同庆、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风筝盛会运营模式。

从第二十一届开始每届提供潍坊国际风筝会吉祥物,设计与开发潍坊风筝纪念产品,有意识打造以潍坊风筝文化为核心的纪念品生产、销售与消费服务的文化产业链条。截至2011年第二十八届创新风筝总数达2 500只,突出风筝产业的发展和旅游会展的特色,以节会为载体,挖掘和弘扬风筝文化,打造风筝精品,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举行潍坊风筝产品交易会与杨家埠民俗旅游结合,专设“风筝明星”、风筝专家展区(只展不卖,展后集中拍卖)、历届风筝会纪念品展区、外地特色风筝展区等。推动风筝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过举办潍坊狂欢巡游,中外来宾、风筝放飞队、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潍坊市民组成数十个方队,花车大巡游、旅游电视嘉年华狂欢夜、世界和国家地质公园论坛、中国旅游电视文化高峰论坛、首届中国旅游电视周暨旅游电视文化博览会,载歌载舞,同欢同乐。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实现中外文化的近距离交流。国际风筝会期间,举行鲁台经贸洽谈会、寿光蔬菜博览会、全国钓鱼比赛、临朐奇石展销会等多项经贸和文体活动。

三、审慎评估潍坊风筝品牌的产业化前景

1.潍坊风筝原本为民间艺术活动,满足娱乐性需求

民间风筝扎制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具体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来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表达。从本质来看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风筝的起源主要有“飞鸟说”、“斗笠树、叶说”、“风帆说”。从风筝的起源的说法来深究,风筝文化起源于人类进化本能的娱乐需求,源于人类对大自然未知的渴求与探索,更是人类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想往。

2.潍坊风筝是多种民间技艺集合的产物,实现幻想自由

民间风筝制作工序大致包括风筝骨架结构造型设计、选材用料、色彩绘画、裱糊制作和运行平衡等环节,因此整个风筝文化涉及艺术学科和民间工艺各个门类,如美学、色彩学、空气动力学、气象学及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民间工艺技术等多学科。风筝与年画互为姊妹艺术,始于明(代)而盛于清。至今五百多年的历史,潍坊风筝发祥地——杨家埠风筝以做工考究、绘制精细、起飞高稳而闻名,分为串子类、板子类、立体类、软翅、硬翅和自由式六大系列,有60多个品种。而与此同时,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毫不逊色,它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列齐名,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画市。

3.潍坊风筝是意识的文化,寄托美好理想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风筝,唐代已入诗,宋初已入画,元代已入戏,明清代时代已入小说。翻开中国文学历史的画卷,从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明画清代小说,以风筝为题材者不计其数。潍坊风筝艺术发源和创造于民间百姓社会生活,它是民众意识形态的文化。中国风筝文化艺术的形成源于对风筝本身功能追求的表现,风筝最基本功能是放飞性能,能放飞的风筝,翱翔于天地之间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由此寄托人类对自由、对宇宙无限空间探索、追求与向往;渴望实现人类对自己美好理想追求的寄托与自我的宽慰;用放飞风筝的形式来放飞自己的理想、愿望与寄托。在现实社会人群按界别和阶层来划分,但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性是一样的。于是风筝文化被历代的劳动人民、文人墨客,甚至皇室贵族所接纳并发展形成了一种文化艺术的氛围。如历代少年儿童所喜爱的风筝图案多为动物、飞禽,商人等则喜爱“财神增福”,文人墨客则喜爱“功名富贵”,而老年人则喜爱“鹤寿延年”,达官贵族则喜欢象征权势的“龙凤呈祥”等。

4.风筝文化构成民间生活的组成部分,应还风筝文化于民间

由于潍坊风筝文化经过历代的革新、进化与发展形成为多种民间艺术的集合,从而使潍坊风筝更具有其社会实践的普遍性。潍坊风筝的自身功能又在不断地革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从艺术表现功能到健身功能,再到儿童手脑并用、心智训练功能;从民间艺术的陶冶情操功能到抒发情怀、团队合作训练功能,再到增进交往社交功能。我相信今后潍坊风筝文化功能还将不断拓展和丰富,会被社会更广泛的人群所喜爱,在地方政府的主动推动下,潍坊风筝与区域社会经济形成了良性互动,潍坊风筝通过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对民众生活起调节作用;潍坊风筝的发展通过带动风筝产业、地区对外经贸活动和旅游业的发展而对地区经济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潍坊风筝的发展,对潍坊的城市形象起到很好的抬升作用,而潍坊城市形象的提高,又进一步宣传潍坊风筝,对潍坊风筝的保护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然而在“风筝牵线、节会搭台、经贸唱戏”会展经济运行模式下,强调突出的经贸成果对地方经济作用和潍坊风筝品牌推动效益,追求短期效益,无暇顾及潍坊风筝文化艺术性和精神价值的锻造和凝练,科技广泛应用,势必忽略民间风筝扎制技法承传和保护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经过二十九年潍坊风筝品牌的深耕经营,潍坊国际风筝会已成为引领山东经济、享誉国际国内的知名文化品牌和产业交易平台,在地方政府推动潍坊风筝成为齐鲁经贸繁荣中主角后,到了该让潍坊风筝文化找回精神家园的时候了,让来自于民间的潍坊风筝文化回归于民间。在此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1)政府创建在潍坊风筝工艺研究所外,更应鼓励民间匠人创建潍坊风筝扎制研习所,负责对以潍坊风筝为代表的民间工艺文化进行挖掘和保护,这将为潍坊风筝的主动传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地方政府的努力是潍坊风筝能够在当代传承和保护的重要保障。

(2)风筝体育进入校园。让孩子们能够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聆听历史与今天的对话,在风筝扎制与放飞控制训练里找到自我慰藉。扩大风筝文化普及力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和多种形式,弘扬潍坊风筝文化,扩大潍坊风筝的影响力。

(3)建立中国风筝民间历史博物馆。梳理民间工艺美术创制过程,用潍坊风筝联动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工艺技术,拓宽文化产业产品内容。

虽然潍坊风筝在政府的保护和民间的推动下得到发展,但风筝艺人逐渐缺失出现人才断层、风筝扎制技艺失传以及近年来民间风筝文化基础减弱等问题,势必对潍坊风筝文化产业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构成威胁。因此,系统地做好潍坊风筝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调整,应成为弘扬潍坊风筝文化的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