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拾伍 中国红瓷:高科技与好创意的宁馨儿
厦门理工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 宋西顺
红色是全人类最喜爱的颜色之一,因为红色象征着太阳、生命、丰收、吉祥、如意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大红色,这一中国人民最喜爱的颜色,它高贵、华丽、热烈,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古往今来,人们对它倾注了无限的爱恋。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如今,尹彦征发明高温大红瓷器,传承陶瓷艺术,成功烧制高温红瓷,并将研制出来的高温的陶瓷大红色命名为“中国红”,打造出国宝级艺术品,创造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又一个里程碑。“中国红”陶瓷是红色与瓷器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是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精湛绝妙、光致茂美的中国红瓷器,可谓瓷中珍品,国之瑰宝!
一、红色情结
红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品种,从专业术语上讲,红瓷又称“釉里红”。中国红瓷以中国传统的大红为主色,色彩绚烂、光亮莹润、造型秀丽、雍容典雅,而且基于高温釉料的独特技术优势,可以在表面进行二次加工,配以名家字画或烤金图案,富于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喜庆色彩,是高雅艺术与现代高科技的巅峰之作。一件优秀的中国红瓷作品往往具备高科技含量、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工艺方面,中国红瓷制作者对烧制工艺往往达到苛刻的地步。红瓷烧制难度很高,工艺复杂,通常要四次进炉:一是素烧;二是釉烧;三是红烧;四是金烧。每一环节不可有偏差。通常情况下,中国红瓷在烧制3件中才能产出1件成品,大型成品中10多件瓷坯中才能有1件成品,所谓“十窑九不成”。近乎苛刻的制造工艺与极低的成品率,彰显了中国红瓷的稀缺性与珍贵性。
红色是中华民族崇尚的颜色,红色是华夏颜色,古人认为红色源于太阳,只有在红色的太阳照耀下,万物才能生机勃勃,所以我们的祖先对太阳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红红火火的红颜色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福气、吉祥、喜庆、团结与兴旺发达之意。
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将麻布染成红色以求吉祥和祛魔避邪。在古代,红色又称作“赤、朱、丹”等,其意义多表示“尊贵”。中国古称“华夏”,有学者认为“华”含有赤色之意;《史记》中有“中国名曰赤县神州”的说法;习惯将中国百姓称赤子,海外华侨和华人称海外赤子。
前五百多年,我国西周时期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色彩体系——五色体系(赤、黄、青、白、黑),五色与五行(水、火、木、金、土)相结合,便具有了文化含义,分别象征自然界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并组成了某种密不可分的关联结构。色彩的物质性表达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如我国戏剧脸谱色彩斑斓,不同色彩的化妆有其特定的寓意,暗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品德:红色代表忠勇,黄色代表刚猛,黑色代表刚直不阿,白色代表奸诈阴险。这种类比思维方式对东方民族的色彩观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当代中国,“红色”仍然是最受汉民族喜爱的颜色。《现代汉语词典》给“红色”下的定义是:“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在中国人心目中,“红色”总是与喜庆、吉祥、成功、荣誉、美丽、富贵、忠勇、进步等意义相连:辞旧迎新挂“红灯”,开业庆典剪“红彩”;良好开端“开门红”,圆满成功“满堂红”;金榜题名张“红榜”,英雄模范戴“红花”;人交好运为“红运”,人受器重是“红人”,赚钱赢利皆“红利”;婚嫁喜庆“红喜事”;宫殿、庙宇红为主,富贵雍容“红牡丹”;女子盛装称“红妆”,女子闺房为“红楼”,美丽女子是“红颜”。
“红色”文化同样流布于国际,“红色”也是可喜可贺之色。在日本,扎礼品盒用红丝带,祝寿穿红色和服;在英语里,描述重要人物、场合、时刻常用红色:如红衣主教、红地毯表示隆重欢迎,红日子就是喜庆的日子(red-letter days),等等。红色由于庄重威严的特性,是世界上各国国旗上最常见的颜色。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192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旗中就有149面国旗中带有红色,占世界国旗总数的77%以上。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 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大约在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真正的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垂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众多色彩斑斓的瓷器中,唯独没有象征吉祥、喜庆、高贵典雅、最为中国人喜爱的大红色瓷器。多少年来,人们梦想把这人间最美的色调搬上瓷面,却因为红色釉不耐高温,烧制异常困难,成为世界陶瓷史上的一道千古难题。
红为正色,瓷为重器,二者的结合成为千年的期盼。红瓷,成为中国人苦苦追寻的梦幻。
二、科技创新是中国红瓷产品之本
一般人认为,中国瓷器以青、蓝、白诸色闻名,红色为主色调的瓷器并不多见。事实上,中国红瓷历史源远流长。红瓷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晚唐的始创期、元明的成熟期、明清的极盛期、当代的复兴期等几个特性明显的阶段。
红瓷始于晚唐,但从工艺角度分析,红瓷的技术成熟期是元朝。元朝景德镇发展并创新了前朝以来的釉里红技术,开始了批量生产釉里红的历史。
明清是红瓷发展的极盛期。明洪武是釉里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极盛期,此时釉里红大多色较淡,红色晕散,纹饰以花卉为主,有较多扁菊花纹是一大时代特征。明宣德是釉里红瓷发展的又一高峰,该时期红瓷创新分为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两大类。到了清康熙年间,红瓷制造工艺相当突出,红瓷成品色调浓艳鲜亮,有不同的浓淡层次,品种也较为多样,有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加彩、釉里三彩等。雍正年间所制红瓷在工艺上达到历史最高峰,其红瓷成品红艳,尤其是青花釉里红在色彩、设计上皆有前期未有的新意,青花色调浓淡不但很鲜亮,且时有晕散。但仍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红瓷器。
尽管这些红色釉瓷的色泽也并非真正的大红,可就因为那一份“红”,使得烧制工艺要求极高;因为那一份“红”得来不易,这些陶瓷也就成为皇室内廷和历代国内外收藏家追求的珍品;因为那一份“红”难成,陶瓷界常大诉“十窑九不成”、“千窑难得一品”的苦衷。民间至今还流传着“陶女浴火炼红瓷”的悲壮故事。而对于“大红”的追求,近现代西方各国也竞相投入巨资,可研制工作至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19世纪时欧洲人称“豇豆红”为“Peachbloom”(桃花红),不惜花重金购买,致使豇豆红瓷器大量流失。目前除国内几家大型博物馆收藏外,大部分流散在海外,如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就收藏有100多件豇豆红瓷器。近年来,豇豆红瓷器成为收藏市场的宠儿,市场行情水涨船高,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比如,2010年“北京永乐”秋季拍卖会的一件康熙豇豆红太白尊以151.2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件太白尊曾于2004年由“香港苏富比”以36万港元释出,短短六年时间涨了将近4倍。又比如,在2010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的一件康熙豇豆红柳叶瓶以280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件柳叶瓶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以101.7万港元释出。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近五十年后,才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研制出了真正的大红瓷器,是为中国红瓷。1998年,中国科学家尹彦征攻克了陶瓷大红色釉不耐高温的世界性难题,烧出了色泽鲜艳、表面纯净的大红色瓷器,失传近百年的中国红瓷在20世纪末得以重生。这一技术实现了中外陶瓷艺人百年的大红梦,填补了世界陶瓷史上的空白。
尹彦征,1960年11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市人,祖籍山东省,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1984年9月—1996年7月在湖南省分析测试所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科研工作主要是:中国红瓷器的研究、高压红液相色谱分析研究。1996年7月至今留职停薪,创办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从事中国红瓷器的研究与开发,经国家技术鉴定,尹彦征发明的中国红瓷器处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两项发明专利。
一直以来,陶瓷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就占据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位置。在众多陶瓷产品中,大红陶瓷始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被喻为“千年难题”。在尹彦征发明高温大红瓷器以前,逾千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发色元素是铜、铁,还是金,烧制成的红色瓷器,其色相约为枣红、棕红、铁锈红或紫红,都不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与中国国旗、国徽颜色一致的大红色。因为釉下彩瓷器要求一定的白度、硬度和透明度,要在1 300℃的高温下才能烧成。而促成陶瓷上大红色的釉料在温度升至800℃这个临界点时,“红颜”完全褪尽。
早在1984年,尹彦征就开始了大红陶瓷的攻关。在研发过程中,前前后后的合作伙伴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几经反复几经退缩,唯独尹彦征始终不愿放弃。苦尽甘来,经过十多年没日没夜地摸索,1998年12月25日,陶瓷史上第一个完整意义上能耐1 200℃—1 300℃纯正大红色瓷器出炉了。瓷器光色均匀,色相与国旗、国徽一致的“中国红”耐高温。
2001年8月16日,尹彦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陶瓷釉用耐高温硫硒化镉大红色料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2002年5月10日,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全国12位陶瓷专家对“陶瓷耐高温大红色釉的研究”进行技术鉴定,一致认定该成果居国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尹彦征这一成果被称为实现了陶瓷人魂绕千年的“红色”梦想。
尹彦征创制的中国红瓷珍品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材料贵
红釉现在是用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的,金属钽是比黄金还贵的稀有金属,且红瓷上的金色图案是用纯度在99%以上的纯金烤制而成,可以说中国红瓷是用黄金烧成的。中国红瓷从用材方面就体现了高贵艺术珍品的品味与内含的现实价值。
2.工艺难(www.daowen.com)
中国红烧制难度很高,工艺复杂,通常是四次进炉:一是素烧;二是釉烧;三是红烧;四是金烧。每一环节不可偏差。通常情况下,中国红瓷器在烧制多件中才能出一件成品,大型成品的合格率更低,所谓“十窑九不成”。近乎苛刻的制造工艺与极低的成品率,彰显中国红瓷稀缺性与珍贵性。红瓷的形成难。铜红在800℃要分解,中国红在1 450℃的高温下成瓷,难中之难。
3.陶瓷好
简约雅致、细致白润、胎薄如纸、击声如磬是其真实写照。自其诞生之日起,红瓷以其“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是收藏与赠友的珍品。陶瓷通常是以烧制温度来划分其优劣的,低温陶重中温精陶,中—高温白瓷、强化瓷高温细白瓷、玉瓷轻;中国红瓷在1 450℃的高温下烧成,玉如凝脂,足显珍贵。
红色是全人类最喜爱的颜色之一,因为红色象征着太阳、生命、丰收、吉祥、如意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大红色,这一中国人民最喜爱的颜色,它高贵、华丽、热烈,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古往今来,人们对它倾注了无限的爱恋,尹彦征怀着无比神圣、虔诚、欢欣和自豪的心情将研制出来的高温的陶瓷大红色命名为“中国红”。中国红瓷器颜色鲜艳、发色均匀、光致貌美,每件产品的拉坯、成形、雕刻、镂空、上釉、描金、彩绘,全部采用手工精心制作,是艺术欣赏、美轮美奂的旷世之作、绝美佳品。如今,“中国红”陶瓷已被正式定为赠送国际友人的国家级礼品,也备受收藏者的关注。自2006年以来,中国红瓷被外交部多次选定为国礼用瓷,牡丹天球瓶由胡锦涛主席赠送中非论坛与会48国元首,镂空玉壶春等赠送东盟博览会11国国家元首,国色天香赏瓶等多次赠送外国友人,中国红瓷在国内外享有空前盛誉。2007年,醴陵生产的中国红瓷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选为2008年奥运珍藏纪念品,并深刻地命名为“奥运中国红”,被国家博物馆珍藏,并被名流雅士争相典藏。中国红瓷十八罗汉缸以60万高价收藏,中国红瓷牡丹赏瓶以25.8万的高价拍卖成功。这些都足以证明珍贵的中国红瓷不但成为了官窑国瓷,而且成为人们喜爱用品,迅速成为了各界名流馈赠和收藏的新目标,极具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三、创意融合是中国红瓷市场之本
2005—2006年,“中国红”研发的掌门人尹彦征遭遇了一场官司,开始就认为自己赢定了的他没有料到,他赢来的不只是官司,更是“中国红”的市场。那场官司令尹彦征惊喜连连。由官司而起的媒体“狂轰滥炸”吸引了负责订制奥运礼品官员的眼球,“中国红”由此而跨入了北京奥运的门槛。
2005年8月5日,中国红瓷专利权纠纷案在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三日后,《长沙晚报》以《“中国红”专利起官司》为题进行了报道。紧接着,在湘许多媒体闻风而动,纷纷跟进,互联网上更是铺天盖地,一时间,围绕“中国红”的这场官司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场官司尹彦征一审败诉、二审胜诉。令人惊奇的是,这场诉讼无意间促动了市场销售。当初,尹彦征想得更多的是大红陶瓷可能会因为这场官司而从此一蹶不振,有很多产品就是因为一场官司而断送了前程,“中国红”所经历的这场官司则完全打破了以前的商业惯例。就在官司开庭的那一个月,“中国红”系列产品的销售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前一年同期的2倍。官司过后,中央电视台前后四次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红瓷及其创制人尹彦征进行了专访,至于其他媒体的报道更多。与报道大幅升温相呼应的是销售的突飞猛进。2005年8—12月连续4个月的销售都是前一年同期的2倍。进入2006年、2007年的销售在2005年陡涨的连续两年翻番,真可谓“一场官司打响一个品牌”。
以上案例,凸显了尹彦征及其团队善于“转危为机”的能力。其实,自1997年成立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长沙华红实业有限公司)以来,这个团队就特别重视市场创意和管理创新,中国红瓷系列产品因此一直保持40%以上的年增长率。其成功的经验,当然不止于“善于打官司”。中国红瓷的经营方略,至少有四个方面值得特别重视。
1.注重创新,打造品牌
公司现有员工75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4人、本科21人、专科22人,知识结构搭配合理、分工明确,是一支在技术和艺术两方面都有极强创新能力的团队。到2012年4月止,在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奖赛和工艺美术学院大奖赛上,公司共荣获特等奖1项,金奖4项,银奖3项,铜奖和优秀奖10多项,显示出了较强的艺术创作实力和创新能力。在保持生产技术领先的情况下公司不断进取,先后在中国和包括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在内的33个国家和地区以“中国红”进行了品牌商标注册,积极进军海外市场,着力打造极具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
2.注重宣传,提升红瓷美誉度
比如抓住媒体聚焦官司的有利时机,正本清源,化被动为主动,借机提升市场影响力;借助奥运会,打造高端形象;中国红瓷器作为湖南省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村“中国民族工艺品展厅”(中华艺粹馆)红瓷唯一展示产品,增加了世界对长沙市、湖南省和湖湘文化的了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2010年12月31日和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CCTV-10科教频道《创新无限》节目专题报道《追梦中国红》,介绍中国红瓷器充满艰辛的发明过程和发明人尹彦征先生背后曲折的故事。节目播出后,大大地提高了公司及中国红瓷器产品的知名度,很好地提升了中国红瓷器的品牌价值。
3.融会传统,开发新品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老笔筒材质多样,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掘红瓷优势,开发中国红瓷笔筒系列,其中的“西江月·井冈山·笔筒”、“盛夏鸟乐图·笔筒”等深受欢迎。此外,由多位著名工艺美术大师设计彩绘的牡丹锦鸡图、仕女图、荷香清暑图、天球瓶、福桶瓶、箭筒等,画工精湛、颜色艳丽,充分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绘画的技法、特色和风格,深得市场喜爱。
4.科技与文化相结合
“2011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在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麓谷会展中心开幕。长沙大红陶瓷公司应长沙市科技局邀请参加了本次盛会,主要展出长沙市重大科技项目的大件中国红瓷器。高温大红色瓷器烧制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大件那更是难上加难。所谓大件是指高在1米以上、直径在30厘米以上的产品。它体大笨重,拉坯、喷釉、烧制和彩绘都有与以前不同的要求。其烧制成功的高3米、重约400公斤的中国红瓷器亮相会场,吸引了参会领导、专家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也引来无数嘉宾前来观摩、称赞并合影留念。中国红瓷器把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作了完美的诠释,成为此次科交会的一大亮点。
四、中国红瓷:心高路更长
中国红瓷器虽然是一件物品,但是富有文化内涵,是有故事的,传承的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中国红瓷的发明,凝结着几代瓷人的心血,对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研究、发展我国的瓷器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未来应以“中国红瓷器”为依托,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湖湘文化,以“中国红、中国心”为公司的核心文化理念,彰显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不断开拓市场,努力把“中国红瓷器”打造成驰名的国际品牌。
1.突出红色,打造现代“官窑”
据中国红瓷器发明人、长沙大红陶瓷公司创始人尹彦征介绍,在中国红瓷器诞辰十多年来,假冒伪劣的中国红瓷器就随之而来了,随着中国红瓷器在市场上的“叫好”,更是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中国红瓷器仿佛成了一块肥肉,只要能做瓷器的,都生产红瓷器”。湖南省有18家,河南省平顶山市、驻马店市,广东省潮州市、佛山市,江西省景德镇市,山东省淄博市等地都在生产红瓷,网络上所谓“中国红瓷”比比皆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本清源,守正出奇,才是应对方略。古代官窑之尊贵在于制作工艺的精益求精。长沙大红陶瓷公司如能督造“现代官窑”,以同样的精雕细琢,将古今瓷艺的最高水平完美再现,树立名瓷标杆,一定能从鱼龙混杂的瓷器市场成功突围。
2.传统再造,重新组合新形态
致力于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尝试传统元素的重新组合,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当代艺术相结合,把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发扬光大。传统工艺美术作品门类繁多,但具有创新意识的却十分匮乏,大多以单一形式出现。中国红瓷可以从技法、器型、瓷质上取得突破,以历史和艺术并重的综合性,显示水彩与国画泼墨交融的艺术韵味,以新的釉彩与装饰突破千年陶瓷绘画传统,重新定义现代国瓷标准。
3.创新生活,表现时代精神
2011年10月18日—10月22日,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举行,来自日本、韩国、朝鲜、荷兰、意大利、法国、葡萄牙、尼日利亚、菲律宾、新加坡等30多个世界主要产瓷国家以及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的知名陶瓷企业,包括中国历代十大名窑陶瓷企业等海内外参会代表约4 500人聚首瓷都景德镇。据介绍,本届国际陶瓷博览会从共有1 649个标准展位,展品涵盖了日用陶瓷、艺术陶瓷、高技术陶瓷、国际陶瓷、创意陶瓷、陶瓷书画以及陶瓷机械、原料、包装等辅助材料和相关行业产品。
国际陶瓷博览会提供了国际平台,也提供了陶瓷发展的启迪:让陶瓷回归生活。瓷器是有着千年传统的传统艺术品,必须以中国当代艺术的形象活跃在社会的舞台,新作品应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生活给予阐述,使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的变迁;能够从时间到空间,从现实到虚幻,一脉相承的表现作者对社会变换的思考和审视,以相对抽象的方式被呈现出来,进而成为时代精神特征的典型标本,描绘着21世纪中国当代社会的精神肖像。大胆的形式创新与最好的技艺相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工艺美术精品。
4.产学研对接,促陶瓷文化产业发展
陶瓷企业主动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对接,将进一步深化陶瓷文化产业的研究,提升企业“硬实力”背后的“软实力”。长沙大红陶瓷公司应进一步拓展与大学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适应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形势需要,设立陶瓷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陶瓷基地,并依托中心和基地,定期开展有关陶瓷产业的调研,在红瓷产业的设计、开发与营销、品牌包装与设计师、工艺师的推广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并在共建陶瓷研发机构基础上,联合创办经济实体,拉长产业链,合作培养与培训陶瓷设计、营销人才,合作策划、组织陶瓷品牌的推广与促销活动,做好陶瓷企业营销、招商与推广计划的策略研究等,对红瓷的设计、创新和推广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为红瓷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陶瓷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