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从魔幻到现实的回归
当中国式魔幻大片《无极》公映后遭到一片非议甚至恶搞时,导演陈凯歌肯定是在一种痛苦而复杂的心境中,闭门思过,卧薪尝胆,酝酿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的。否则,我们便无法解释,何以在短短三年之后,他的华丽转身之作《梅兰芳》就闪亮登场并获得广泛认同。如果抛开对该片历史真实性和演员表演的某些质疑,仅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分析的话,《梅兰芳》都应算是一部精致优雅、颇得大师风范的作品,尤其大家公认的开片45分钟的镜头画面,与好莱坞大片相比并不逊色。
《无极》使一位才子型的具有探索精神的导演,在探索中国式魔幻大片的过程中遭遇了滑铁卢,而《梅兰芳》又实现了他从魔幻到现实的回归。这中间有哪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东西呢?
反思:本土魔幻大片的“先天不足”
陈凯歌是一位具有探索精神的导演,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就通过《黄土地》、《大阅兵》等影片,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理念和美学追求;《霸王别姬》则是他的导演艺术走向成熟期的代表作,至今令人称道,并成为很多观众评判《梅兰芳》的一个参照物。
本世纪初,当越来越多借助高科技手段制作的好莱坞大片给萎靡不振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时,陈凯歌便跃跃欲试,立足打造具有本民族特征和风格的“大片”。他在接受老杜独家专访时说:“中国观众对美国电影,除少数‘发烧友’外,多数只是看看热闹而已,等于天天吃西餐,终究不对胃口。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可能从那时起,他就一头钻进《无极》的魔幻世界,欲“通过特技效果营造中国文化的精髓”。但这部耗资巨大、阵容豪华(汇聚了中、日、韩三国演员)、特技手段攀比《指环王》的本土魔幻大片,结出的却是一颗青涩的果实,从主题、故事到人物,很难找到中国本土的文化味道。
《无极》的立意是:一个神预言了人的命运,一群人无可挽回地实现了预言。结果有人发现,这与黑泽明的《蜘蛛巢城》和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有似曾相识之感。片中人物:昆仑、光明、鬼狼、无欢、倾城亦不伦不类,令人费解,很难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或魔幻故事对上号,也就很难让观众产生共鸣。总之,《无极》与《英雄》、《十面埋伏》等“国产大片”一样,瑰丽奢华的包装背后,掩藏不住思想内容的空洞贫乏。
站在世界电影的角度看,《无极》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克服本土魔幻大片的先天不足——缺乏深厚扎实的文学基础。
以风靡全球的好莱坞魔幻大片《指环王》为例,从《护戒使者》、《双塔奇兵》到《王者归来》,三部曲连续三年席卷全球电影票房之冠,究其原因,除了新西兰电影“鬼才”彼得·杰克逊擅长运用电影语言讲故事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特技效果外,还因为《指环王》的故事早为西方人熟悉和喜爱。英国作家托尔金的文学巨著《指环王》影响了几代读者,当它从瑰丽的文学想象变成具有视觉震撼力的电影画面时,自然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就像中国人对待本土神魔小说《西游记》的态度一样。此外,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也为同名电影享誉全球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遗憾的是,《无极》未能从本民族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中汲取素材和营养,而是凭借主观想象加上借鉴西方故事,凑成了一个不中不洋食之无味的大拼盘。而一部思想内容空洞贫乏的电影,纵然有再高超的特技手段也是缺乏震撼力和感染力的,何况我们的电影特技尚处于学步阶段。
回归:将镜头对准熟悉的题材
当陈凯歌在他主观臆想出的魔幻世界里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时,并未获得创作的自由;相反,当他将镜头对准自己真正熟悉和喜爱的题材时,他的艺术才华方得到充分施展。
在《梅兰芳》中,那个颇具隐喻意义的“纸枷锁”贯穿全片,是梅兰芳人生的“枷锁”,又何尝不是陈凯歌创作的“枷锁”?但此枷锁不同于彼枷锁,在一个他所熟悉的题材领域里,他知道怎样小心翼翼避免捅破那层薄纸,而做到游刃有余。歌德说过:“巨匠在限制中表现。”在有限的空间里,蕴藏着无限的创造空间。(www.daowen.com)
2010年11月,在《赵氏孤儿》首映式上,陈凯歌与葛优互拜,一个大赞“真演员”,一个连称“接不住”。CFP供图
从《英雄》到《无极》,从《夜宴》到《黄金甲》,一部部盛装登场,又一个个铩羽而归,于是人们一次次慨叹:中国最具才华和实力的大导演们,为何无视中国文化里既有的丰富宝藏,在自己不熟悉也不擅长的领域里虚构那些陌生又无趣的故事呢?所以,当冯小刚的《集结号》、陈凯歌的《梅兰芳》横空出世后,我们隐约看到了“中国大片”经过痛苦的反思,逐渐走向成熟的一抹曙光。
《梅兰芳》是一部带有人物传记性质的影片,而传记片在世界影坛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讴歌古罗马奴隶起义的《斯巴达克斯》,到描写二战盟军统帅的《巴顿将军》;从表现俄罗斯画家生平的《画家苏里柯夫》,到再现奥地利圆舞曲之王的《施特劳斯》,那些不朽的历史人物通过电影画面长久地活跃在人们的记忆中。梅兰芳无疑具有这样的文化价值。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代表人物之一和中国“国粹”艺术京剧的创新者,梅兰芳的人生际遇和舞台生涯具有典型意义和传奇色彩,是电影艺术表现的绝佳题材。陈凯歌抓住这一题材倾力打造中国大片,确属明智之举。
首先,陈凯歌具有较深的文学修养和文人气质,熟悉和喜爱包括京剧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深知内中堂奥,这是他深入涉猎京剧艺术殿堂的“敲门砖”。其次,从父辈陈怀皑起,陈梅两家便交往甚密,陈凯歌亲眼目睹过梅兰芳“风华绝代”的舞台表演,并得到梅兰芳之子梅葆玖的拍摄授权,拥有得天独厚的人脉关系。第三,陈凯歌拍摄过同类题材并广受赞誉的电影《霸王别姬》,对揭示京剧名伶的艺术人生和心灵世界可谓驾轻就熟。
2010年6月,第13届上海电影节上,《赵氏孤儿》剧组集体亮相CFP供图
这次,陈凯歌没有让观众失望。《梅兰芳》大幕拉开,我们便被紧紧吸引到二十世纪初那个军阀混战的纷乱年代,犹如津津有味地翻阅一本纸页已经发黄的民国时期的老画报。你看那灯光幽暗的北京小胡同,雕梁画栋的老戏台,台下一排排如痴如醉的老戏迷,包厢上举起单筒望远镜的旗装妇女,还有一身戎装大摇大摆走进戏园独坐头排的“袁大总统”……活画出一幅老北京的民俗风情画卷。正是在这样一个弥漫着纷杂陈腐气息的环境氛围中,少年梅兰芳那仿佛与生俱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媚、魅、美,才显得更加超凡脱俗、倾倒众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凝神屏息地观赏《梅兰芳》所营造的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你不能不佩服陈凯歌对电影语言的精确而传神的把握。无论是少年梅兰芳抑或是十三燕,旧时伶人的举止、做派、腔调和神韵,乃至浮华背后的孤独与悲凉,无不表现得逼真地道,入木三分!几乎众口一词对《梅兰芳》前45分钟的激赏,无疑是对陈凯歌回归现实、回归本色的肯定和认同。在他所熟悉和热爱的题材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感觉,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
遗憾:历史名人形象难模仿
在有关《梅兰芳》的评论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余少群的小梅兰芳最出彩,王学圻的十三燕最出彩,甚至章子怡的孟小冬、孙红雷的邱如白都获得不少喝彩,唯独影片的核心人物、成年梅兰芳的饰演者黎明却颇受诟病:温吞,木讷,缺乏梅兰芳特有的神韵观众对成年梅兰芳形象不满意固然不无道理,但平心而论,却也有些难为了黎明。其中一个容易为人忽视的事实是:历史名人的形象很难模仿,而且越是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历史名人越难模仿。许多人拿《梅兰芳》与《霸王别姬》相比,拿黎明的梅兰芳与张国荣的程蝶衣相比,其实这是不具可比性的:前者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后者是艺术虚构的人物;张国荣的程蝶衣什么样无人在乎,黎明的梅兰芳却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传记电影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如何选择与角色最为贴近的“形神兼备”的演员。客观地说,像梅兰芳那样雍容大度、仪态不凡、多少年才出一个的“风华绝代”的艺术大师,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找不到的。比较而言,黎明还算比较“靠谱”(例如他在艺术经历和艺术气质上与大师有相似之处)。问题在于,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像梅兰芳。梅兰芳的面颊圆润饱满,看上去祥和富态,眼皮很双,微有眼袋;而黎明的脸型偏长,鼻、眼形状也与大师有异。而“形”不似,是影响观众对人物认同感的最大障碍。这是一种天然的缺憾很难通过表演或对“神似”的追摹加以弥补。记者在观赏《梅兰芳》的过程中,始终没感觉黎明就是梅兰芳,梅兰芳就是黎明,总是脱不开“四大天王”的形象。如果对照一下之前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李小龙传奇》中,与生活原型酷似的李小龙形象,便会明白:黎明的梅兰芳不够成功,最吃亏是在外形上。
毕竟,电影是遗憾的艺术,留下些许遗憾,对一位有追求的导演来说,其实也是留下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从《无极》到《梅兰芳》,陈凯歌完成了从魔幻到现实的华丽转身,打造出无愧于他国际知名导演身份的作品,仅从这一点上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怪才”冯小刚,中国贺岁片之父,最具商业价值的影视导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