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冬至:历法计算起点,各地风俗多样

冬至:历法计算起点,各地风俗多样

时间:2024-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冬至成为历法起算的最佳时刻。平时不准赌博,只有在元旦、寒食、冬至等三大节日期间开禁三天。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下篇三》中记录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山东东府冬至以扫墓为尚,而江苏吴中、常熟等地重视冬至之俗,流行“冬至大如年”的谚语。

冬至:历法计算起点,各地风俗多样

八、冬至大如年

冬至又名“长至”,也称“长日”、“至日”、“小至”、“冬日”、“冬节”、“冬年节”。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重要的节日。它在节日中的地位与新年比肩。因此,唐诗宋词中又称冬至为“小岁”或“亚岁”。

(一)节气的起点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出现较早的节气之一。在《吕氏春秋·有始》、《逸周书·时训》、《周礼·秋官司寇第五》等先秦文献中留下了清晰的文字记录,这是古人观测天象、探索天气变化的硕果。我国以农立国,先民很早就注意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他们用圭表测出日影的高低和昼夜的长短,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若干点,每一个点,即一个节气。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起,冬至便定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于是冬至成了传统节日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节日。冬至后,太阳从南向北偏转,阳气开始上升,阳光直射位逐渐北移,白天变长、日长一日,所以冬至亦称“长至”或“长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冬至夜》诗中吟道: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又在《冬至宿杨梅馆》诗中又说: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那时,人们从生活实践出发,把冬至看成节气的起点。汉代制定太初历、撰写煌煌史学巨著的天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说:“岁始冬至日,产气始萌。”又在《律书》中说:“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那时人们以北极星为时空坐标,冬至不仅仅是节气的起点,也是推算时间循环的起点,是计算时令的基点,如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十二月八日),冬至后四十五天是立春,冬至百五日是寒食,冬至百六日是清明。古代历法的编订、颁布也选在冬至日,如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十一月甲子,正好是冬至,遂颁行太初历。冬至成为历法起算的最佳时刻。

由于冬至是推算历法的理想时间,也是古人关注天象、观测未来人事吉凶、农业收成的重要时刻。汉代人每逢冬至,立表测影。“晷进则水,晷退则旱”,中晷则“岁美,人民和”,否则“岁恶”。以冬至日出日落时天气状况预测来年吉凶之俗,一直流到后世,盛行不衰。

(二)祭天祭祖

冬至是古代重要的传统节日,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帝王结下不解之缘。制礼作乐的周公,尊主宰一切的天为至上神,每逢冬日郊坛祭天,且把祭天礼纳入国家礼仪范畴,使其规范化,成为国家礼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汉代,冬至前结束断狱,冬至日,皇帝行祭天礼、迎冬至之礼。据刘向《五经通义》、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中》等文献记载,冬至日“百官绝事,不听政”,停止一切政务,皇帝要乐官奏乐,以迎冬至;百姓以黍、米、羊羔作祭品祭祖。

冬至作为节日虽出现于先秦时代,而蔚然成俗、礼仪日渐完善,当推盛唐之世。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是一个令人自豪、值得引吭高歌的时代,那时,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政治宽松,节庆生活充满了活力。唐王朝将冬至、元旦(春节)、寒食列为三大节日,且放假三日。尽管唐代不拘礼法、尚风流,但冬至祭天敬祖、举办朝贺礼是不可缺失的节俗。每届冬至日,皇帝在长安城郊行祭天礼,之后回大明宫临朝受四方诸侯及大臣显贵的朝贺。此时,大明宫张灯结彩,焕然一新。文武百官身穿朝服,腰挂鱼袋,手持笏板,俯伏在御座下,山呼万岁,其规模仅次于元旦朝贺礼。如开元八年(720),按《开元新格》规定,唐玄宗:“冬至日祀圆丘,遂用小冬日(小至)视朝。”这一礼仪,在安史之乱后,依然传承。唐代宗大历二年(767),诗圣杜甫在《冬至》诗中回忆起客居长安冬至日的情景道: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涯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是三秦。

前四句写他流寓异乡,愁苦,病魔缠身。后四言忆长安冬至日,皇帝在大明宫紫宸殿临朝,接受文武百官朝贺。显然,冬至日唐代一直举行朝贺日礼。

岁月如梭。当冬至节进入宋代,节气更浓。冬至前一夜称“冬除”或“除夜”,也有人称为“二除夜”。到了冬至,民间出现了“守冬”之俗,如同年节守岁,时人有“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一说(见宋金盈之《醉翁谈录》)。在京城皇宫里,百官向皇帝行朝贺礼,时称“排冬仗”。之后,百官皆衣朝服,参加朝廷大宴。而民间解除赌博禁令,穿新衣,祭祖,办宴席,尽情娱乐,热闹异常。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冬至》日:

十一月冬至,京帅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向,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亨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这里的关扑是一种民间赌掷财物之类的戏名。平时不准赌博,只有在元旦、寒食、冬至等三大节日期间开禁三天。显然宋人是十分重视冬至节的。(www.daowen.com)

节日风俗一旦形成,为社会所认同,具有相对稳定性。冬至祭天祭祖之俗,就是如此,它自商周时代定型,代代相传,也不因政权更替而发生变化。在北面与宋对峙、建立辽政权的契丹族;在西北创建西夏政权的党项族(羌族的一种);在北边与南宋对峙、创建金政权的女真族,不断吸纳汉文化,传承冬至祭天之俗。据《辽史·礼志文·嘉仪下》载,契丹族首领在冬至日,用白羊血、白马血、白雁血和酒,祭拜他们崇拜的黑山山神,祈求山神保佑先祖的灵魂、祈求自己平安。之后,一统蒙古高原、灭宋、金,入主中原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和建立清朝的满族,亦有冬至祭天之俗,今日北京永定门内的天坛圜丘坛,就是清代帝王冬至行祭天礼之处。

冬至节,祭天敬祖之礼在节日的长河里流淌,从先秦到明清一直没有断流。辛亥革命之后祭天之礼退出节日舞台,与封建王朝一同消失在历史记忆中,唯有祭祖之礼仍在民间传承不已。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下篇三》中记录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山东东府冬至以扫墓为尚,而江苏吴中、常熟等地重视冬至之俗,流行“冬至大如年”的谚语。冬至前一日,亲朋好友相赠食品,“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称冬至盘”。到了冬至日,家家户户以食物祭祖或挂先祖遗像。时人有诗道:

有几人家挂喜神,匆匆拜节趁清晨。
冬肥年瘦生分别,尚袭姬家建子春。

数千年的风雨岁月,磨去了多少沧桑事,但改变不了的是人们对冬至的节日情结。当北方人吃饺子纪念冬至时,居住在云南、贵州、四川的白族仍保留欢度冬至之俗。白族历法以十一月为岁首。届时,他们杀猪宰羊,邀集至亲嘉宾,迎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尽情欢乐,共庆佳节。

(三)敬老之俗

冬至除了祭天祭祖之礼外,还有敬老之俗。

冬至正值严寒,从冬至开始,北半球进入最冷的日子,北风寒峭,滴水成冰,呵气成霜,这一天民间叫“交九”或“数九”。古代有一系列敬老之俗。敬老之俗,始于商周。《礼记》中记载颇多。那时,为了尊敬老人,制定出各种不同的敬老和养老礼仪。《史记·周本纪》载,周文王在岐山下的周原立国,行仁政、敬老、慈少、尊礼贤者,致使天下士人不远千里投奔他。可见,周人敬老养老、尊贤,成为兴国之本。

汉代传承周礼,大兴敬老之风,汉高祖、汉文帝首倡给老人赐物,仅《汉书》、《后汉书》等正史记录,西汉一朝向老人赐物30次,东汉赐物25次。值得关注的是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记载,汉昭帝时,冬至日妇女给舅姑或老人敬献鞋袜,让老人安度寒冬,祈祷老人安康。这一风俗恰恰是我国古代民俗中极富特色和人情魅力的精粹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智慧的胚芽。这一民间习俗传入宫中,到了汉末,冬至日文武百官向皇帝行献袜礼。这时,近臣显贵向皇帝献袜御寒,以示忠君。建安时期最有才华的诗人曹植有《冬至献袜颂表》一文,在冬至献袜之礼中留下自己闪光的足迹。

节日文化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节俗内容也会出现发展和变异。汉代勃兴的献鞋袜之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变化。据沈约《宋书》记载,北朝人受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不穿鞋,而以穿长筒靴为时尚,于是冬至日向公婆献鞋袜之俗变为献靴。节日文化呈现出独特鲜明的时代特色。隋唐之后,向老人献物不限于冬至,或春季,或灾后,或新皇帝即位,时间不尽相同,但敬老养老之风未变,因而中华民族以敬老之俗闻名名于世,也成为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冬至节是一文化符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当我们走近冬至节,解读它的丰富内涵,探索古代敬老之礼仪,在极权专制下人性良知尚未泯没。重温历史,让人的心灵平添一份深情的回味。期望今日老龄化时代,更多关注老人,滋养出和谐与温暖。

(四)节日饮食

冬至节当家的节日食品自然是冬至团或冬至糕、饺子,它和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吃重阳糕、腊八节喝腊八粥一样,古往今来,都是民间传统食品。

冬至

冬至节正是寒风刺骨、雪花飞舞的季节,古人每逢冬至节,酿酒祭祖,也饮酒御寒。秦汉时,人们从十月上辛日开始酿造冬酒,供冬至日祭祖和饮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祭祀结束后,举行家宴,子孙要向尊长敬酒。家宴结束后,要与正月一样谒贺君、师、耆老。

隋唐时代之后节俗从辟邪转化为娱乐欢庆后,冬至饮食日渐丰富,地域不同,食品也不同。《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江苏吴中、常熟等地冬至日入宗祠祭祖,之后全家欢聚一堂吃冬至团、冬至糕、冬至鱼,尽享天伦之乐。浙江杭州人却吃冬至肉,用猪肉和酱烧制而成,湖南冬至肉,是将鸡肉、猪肉阴干而成。吃冬至肉身强体壮,可以抵御栗烈寒流。今日北方地区最流行的是冬至吃饺子,饺子形状像耳朵,相传吃饺子能保护耳朵不挨冻。也有些地方冬至吃长寿面,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