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正月中旬动帝京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一年明月打头圆”,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天边一轮明月高悬,地上万点灯火通明,人们趁着新年后的余兴,披着早春稍带寒意的轻柔晚风,踏月观灯,猜谜射覆,正是最佳时节。
元宵节源于汉代人的宗教情节,它定型于汉代,盛行于唐宋。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时,亳人缪忌奏请在京城东南郊祭祀“泰一神”。“泰一”是天神中最尊贵者,其位在五帝之上。
元鼎五年(前112)又在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从此后无论是得天马还是伐南越,甚至冬至之日,也要祭太一神,其中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盛大的灯火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之俗。
汉明帝礼佛,使正月十五夜成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据文献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西域记》称,印度摩羯陀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认为是上元天官赐福的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在宫廷和寺院“燃灯礼佛”。依此可知,正月十五张灯之俗始于汉武帝祀太一神,主要在皇宫举行。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印社会习俗互相融合,并流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辉煌,昼夜通明,中土的神仙信仰与佛教礼仪结合,形成了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之后,经过官方的倡导而开始流行。
隋唐时代,天下一统,经济繁荣,元宵节也大放异彩。
隋炀帝开元宵节行乐之端。元宵之夜,既有传统的百戏歌舞,又有少数民族的艺术表演。“羌笛陇头吟,胡舞龟兹曲。”隋炀帝这位浪荡天子带着他的成群妃嫔登楼观灯。他的《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写道: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隋炀帝大闹灯节虽是以娱乐为主,但受佛教影响,含有燃灯礼佛的意思,因此天上才有旋转的“法轮”,从天上飘来了“梵音”。(www.daowen.com)
降至唐代,元宵节宗教仪式逐渐淡化,每逢正月十五,就要举行大型的乐舞会演。正如崔掖《上元夜六首》诗中写道:“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张祜《正月十五夜灯》云:“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走出坊门,夜游观赏那争奇斗艳的各式花灯,以致车不能掉头,人难以转身。《雍洛灵异小录》记载:“唐朝正月十五夜,……灯明如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俨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
元宵节奢侈之风大开,始于开元元年(713),这一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安福门外做一巨型灯轮,高达十余丈,上边缠绕五颜六色、霞光万道的花树一般。同时,让“宫女数千人,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在粉轮下轻歌曼舞。还从长安万年县选少女妇人千余,在灯轮下踏歌三日。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唐明皇(玄宗)每年上元节,在兴庆宫勤政楼观灯作乐,当时,工匠毛顺以缯采结为灯楼。灯楼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灯楼上悬挂着珠玉、金银穗,微风吹来,金玉铮铮作响。灯上又绘龙凤虎豹,作腾跃之状,栩栩如生。整个灯楼设计构造可谓巧夺天工!那时皇帝提倡,就会上行下效,皇帝国戚也竞相夸富斗奇,杨贵妃的大姐韩国夫人更独出心裁,制作“百枝灯树”,高达八十尺,将其“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也。”
民间花灯也是花样层出不穷。长安城中彻夜辉煌如昼。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写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惜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把唐代元宵夜灯火之盛况和游人的兴致描述的淋漓尽致。
宋代的元宵节是其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新阶段。《宋史·礼志》记载宋代沿袭唐代“上元前后各一日,城中张灯”,但其盛况却与唐代不同,“大内正门结彩为山楼,影灯起露台,教坊陈百戏”。耍灯节期间,皇帝“与民同乐”观灯,与近臣宴饮。这时四夷藩客各按照本国歌舞习俗表演形列于楼下。
千百年来,元宵节观灯给亿万国人留下了许多快乐的记忆,使其成为挥洒激情的最佳载体,是节庆文化中独具风采的节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