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概论-博物馆业现状

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概论-博物馆业现状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我国博物馆业发展概述一、博物馆概述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或城市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英国王室由此决定成立一座国家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着手修复博物苑。2003年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合并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各类博物馆已达3020座。目前,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已达1700余个,约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58%。

第一节 我国博物馆业发展概述

一、博物馆概述

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或城市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博物馆不仅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城市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博物馆的概念

1.博物馆的概念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博物馆的文物是靠保存、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实现对公众的开放,从而实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为公众提供学习、接受教育、休闲娱乐场所的目的。

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时的章程中提出: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章程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现代的博物馆是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苏联大百科全书》提出:博物馆是征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历史标本、物质及精神文化珍品的科学研究机构、科学教育机构;日本的博物馆法规定:博物馆是收集、保存、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工业、自然科学等资料,供一般民众使用,同时进行为教育、调查研究、启蒙教育等所必要的工作,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作为目的的机关。虽然世界各国对博物馆的理解不一样,但其收集、保存、教育等本质属性或功能还是一样的。

1979年,中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通过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2.博物馆的发展简述

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博物馆一词,也就由希腊文的“缪斯”(Mouseion)演变而来。数百年后,罗马帝国掠夺希腊,所有美术品皆被移存到罗马城的宫廷、寺院及王公贵族的家园里,美术品变成贵族私产。

16世纪欧洲航海事业兴起,私人搜集珍物的热潮展开,文艺复兴运动亦激起古物学研究的风气,使博物馆学的领域展开新局面,文物分类法与修护技术相随而起。17世纪私人收藏家开始公开其珍藏文物供一般民众参观,私人博物馆出现,公共性博物馆相继成立。18世纪,英国有一位内科医生汉斯·斯隆,为了让自己的收藏品能够永远“维持其整体性、不可分散”,他决定把自己将近8万件的藏品捐献给英国王室。英国王室由此决定成立一座国家博物馆。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18世纪至19世纪间美国各地大兴博物馆事业,亚洲国家中国、印度、日本的博物馆事业亦随之开始新兴起来。

1905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14日,清末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謇创建的南通博物苑,是目前保存下来的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博物馆。1906年1月3日,张謇将兴建中的公共植物园规划为博物苑,占地23300平方米,后扩大为71800平方米,建立了中馆、南馆、北楼和东楼。苑内有4个陈列馆,陈列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文物与标本。1938年3月17日,侵华日军占领南通,苑藏文物、标本大部遭劫掠、破坏或散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着手修复博物苑。1951年改名南通博物馆,原有建筑和园林布局基本保持原貌,1981年南通市人民政府决定将附近的张謇故居濠南别业划归博物苑范围,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它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成立之初共计有9.4万余个编号117万余件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于1912年筹建,1926年10月正式开馆。2003年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合并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陈列从170万年前的原始群时代起,至公元1840年止,陈列面积8000平方米,陈列文物9000余件。

1983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始规划,1991年开放,其标志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开始进入建设现代化博物馆的历史时期。之后,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等陆续建成现代化的博物馆。如今,新的具有现代设施的博物馆更是遍布全国,中国的博物馆建设面貌焕然一新。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各类博物馆已达3020座。其中,北京、上海等城市已达到每10万人一座博物馆的国际平均水平。目前,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已达1700余个,约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58%。[2]各种博物馆通过藏品展出、主题活动、专题展览、节日活动等方式,使得更多的普通民众走近文化、体验文化,接受到更多的知识教育。

(二)博物馆的类型

随着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划分博物馆类型的主要依据是博物馆藏品、展出、教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其次,是它的经费来源和服务对象。

1.西方博物馆的分类

西方博物馆一般划分为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特殊博物馆四类。

(1)艺术博物馆主要包括绘画、雕刻、装饰艺术、实用艺术和工业艺术博物馆,也有把古物、民俗和原始艺术的博物馆包括进去的。有些艺术馆,还展示现代艺术,如电影、戏剧和音乐等。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有卢浮宫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

(2)历史博物馆主要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历史的博物馆,在考古遗址、历史名胜或古战场上修建起来的博物馆也属于这一类。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秘鲁国立人类考古学博物馆是著名的历史类博物馆。

(3)科学博物馆主要包括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容涉及天体、植物、动物、矿物、自然科学,实用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博物馆也属于这一类。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巴黎发现宫等都属此类。

(4)特殊博物馆主要包括露天博物馆、儿童博物馆、乡土博物馆,后者的内容涉及这个地区的自然、历史和艺术,著名的有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斯坎森露天博物馆等。

2.中国博物馆的分类

在1988年以前,中国的博物馆都是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三类,国家统计局也是按照这三类博物馆来分别统计公布发展数字的。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主管部门和专家们认为,在现阶段,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应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这四种类型是适合的。

(1)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由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陕西历史博物院、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澳门海事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浙江良渚文化博物馆、浙江历史博物馆、杭州历史博物馆、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浙海关旧址博物馆、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余姚河姆渡博物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舟山中国渔业博物馆等。

(2)艺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如中国美术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阳汉画馆、广东民间工艺馆、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天津戏剧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中国伞博物馆、聚通源刺绣博物馆、杭州丝绸博物馆、宁波美术馆等。

(3)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如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台湾昆虫科学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省科技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等。

(4)综合类博物馆。综合展示地方自然、历史、革命史、艺术方面的藏品,如南通博物苑、山东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馆、山西晋祠博物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杭州西博会博物馆、宁波市博物馆、舟山市博物馆等。

(三)博物馆的功能

从小处看,博物馆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处讲,博物馆是维系一个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在轻松中获取一定的知识,这应是博物馆可以起到的作用。

1880年,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发表了《博物馆之功能》的论文,强调博物馆应成为一般公众受教育的场所。美国学者顾迪在《将来的博物馆》和《博物馆行政管理的原则》两篇专论中,进一步强调博物馆必须致力于革新教育,开展积极的活动,使之不仅成为专家学者从事研究的场所,而且要成为教育机构的补充设施和校外教学园地。

1974年6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第11届会议,将博物馆定义为:是一个不追求利益,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责任,以便展出,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和欣赏的机会。

20世纪初叶迄今,现代博物馆管理的方法与观念日趋进步,由静态进入动态,视听设备及光、声、电等新科技皆被应用到新的陈列设计与管理上。现代博物馆多数改变了过去仅限于收藏、维护与展示的角色,而是强调在国家甚至在国际化网络中,博物馆与社会、环境及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博物馆的重心不再是将典藏、研究、保存、展示等传统功能视为圭臬,而是转向以对地方社会关心的内容上。[3]如今,现代博物馆多以传承文化、知识教育推广为重要目标,致力于社区民众的公共关系。在展示的目标上除了介绍知识、宣传教育外,引发观众美感经验,进而认知真善美的生命真理。因此,笔者认为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保存遗产、获取知识、教育公众、传播文化和娱乐休闲。

(四)历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国际博物馆协会从1977年开始,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每年根据不同的主题,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发挥着博物馆的知识教育、文化传播与保护等社会功能。

1992年主题:“博物馆与环境”(Museums and Environment)。

1993年主题:“博物馆与土著人”(Museums and Indigenous Peo‐ple)。(www.daowen.com)

1994年主题:“幕后的博物馆”(Behind the Scenes in Museums)。

1995年主题:“反应与责任”(Response and Responsibility)。

1996年主题:“为了明天而收集”(Collecting Today for Tomorrow)。

1997年主题:“与文物的非法贩运和交易行为进行斗争”(The Fight Against Illicit Traffic of Cultural Property)。

1998年主题:“与文物的非法贩运和交易行为作斗争”(The Fight A‐gainst Illicit Trafficking and Transac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1999年主题:“发现的快乐”(Pleasures of Discoverty)。

2000年主题:“致力于社会和平与和睦的博物馆”(Museums for Peace and Harmony in Society)。

2001年主题:“博物馆与建设社区”(Museums:Building Communi‐ty)。

2002年主题:“博物馆与全球化”(Museums and Globalisation)。

2003年主题:“博物馆与朋友”(Museums and Friends)。

2004年主题:“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useums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2005年主题:“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Museums‐Bridging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2006年主题:“博物馆与青少年”(Museums and Young People)。

2007年主题:“博物馆和普遍遗产”(Museums and Universal Herit‐age)。

2008年主题:“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Museums as Agents of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2009年主题:“博物馆与旅游”(Museums and Travel)。

2010年主题:“博物馆———为社会和谐而在”(Museums for Social Har‐mony)。

2011年主题:“博物馆与记忆”(Museums and Memory)。

博物馆作为一个收藏、研究、陈列自然界和人类发展见证物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有它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历来,人们给予博物馆的美称是很多的,诸如“立体的教科书”“艺术的殿堂”“知识的海洋”“科学的长城”“终身教育的课堂”“激发思维和创造才能的场所”等。这是因为,几百年来中外众多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足迹,给了人们不可思议的印象、奇妙的体验,以及博物馆所带来的社会文化意识,这在每一年的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里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接下来,笔者认为世界博物馆日的活动主题应该与海洋有所联系了。

二、我国海洋博物馆的发展概况

海洋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展示港口变迁、航海造船技术、海洋贸易、渔业传统习俗、海洋生物、海洋军事等一系列与海洋相关联的活动状况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简而言之,就是反映海洋及其周边人类社会活动发展变迁、海洋文化历史的博物馆。海洋博物馆主要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是重塑和再造一个国家海洋文明价值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16世纪之前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国人所创造的海洋文明遥遥领先于世界,为人类海洋文明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然而,翻阅目前我国各种各样的博物馆资料,美术、农业、林业、航空、军事、体育等行业甚至烟草、书院、简牍都已建成或正在筹建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唯独没有海事博物馆。这与处在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业、与一个海洋大国地位的称呼无疑是不相称的。[4]

(一)海洋馆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我国沿海很多城市,甚至内陆省份一些城市,纷纷建设了自己城市的海洋馆或者海洋世界,但这些海洋馆其实都是海洋生物科普馆,陈列海洋动物供人参观,并不能替代真正海洋博物馆的作用。其真正的作用大多是一个涉及海洋生物为主题的,反映海洋文化的,集参观游览、休闲购物、娱乐游艺等为一体的大型城市旅游度假综合服务设施。例如,1997年开放的广州海洋馆,1999年3月建成的北京海洋馆,2002年2月建成开放的上海海洋水族馆,2006年7月建成的青岛极地海洋世界,2006年11月建成开放的宁波海洋馆等。其中还有台州海洋世界,号称是浙江省最大的海洋馆,也不过是个都市型的水族馆,仅仅是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集科普教育、欣赏娱乐、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地。

(二)专题性的海洋博物馆

专题性的海洋博物馆应是以涉及某一海洋领域(如海洋生物标本、海洋军事、海洋科技、海洋航海等)的物件的保存与展示,向公众进行专业性的海洋知识教育和普及为主的博物馆。例如浙江海关旧址博物馆(见图6‐1),其坐落于浙江宁波甬江老外滩,为砖砌的外廊式三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067平方米。浙江海关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四大海关之一,创设于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也是我国最早初具现代海关职能的机构。一楼由情景厅、模型厅、放映厅等组成:展陈内容为“千年国权说海关”(中国海关的发展史)、“雄镇海道的浙海关”(浙海关的发展史)、“浙海关时期的宁波港”(近代宁波港的兴衰变化)、“建筑本身的文化价值”(浙海关旧址建筑的特点)和“宁波海关”(现代宁波海关近30年的发展史)五大部分;二楼的展陈内容为部分场景复原,有当时用来办理报关业务的综合办公室———大公事房、外籍职员的书房、税务司办公室和卧室,众多的遗址遗存和历史实物比较典型地再现了浙江海关的历史文化发展变化。

图6‐1 浙江海关旧址博物馆

近些年来,海洋专题性的博物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海洋文化研究兴起的今天,一些专题类的海洋博物馆纷纷建立起来,承担和发挥着它们应有的作用。例如,2001年1月22日开馆的海南西沙海洋博物馆,这家博物馆主要陈列由驻守西沙、中沙、南沙的海军官兵在12年间收集采制的海洋生物标本。该博物馆展厅面积800平方米,分为海石花厅、海龙虾厅、海鱼标本厅、投影厅等8个大厅,共收藏官兵自发捐赠的海洋生物标本、图片3000多件,其中有珍贵的鹦鹉螺、唐冠螺、砗磲及多种海洋观赏鱼等。

此外,中国航海博物馆(China Maritime Museum)是中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浦东临港新城,占地面积248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6434平方米。2010年7月5日全面建成开放,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室内展示面积达到了21000平方米。馆内展区第一层设置了航海历史馆、船舶馆、海员馆,以及渔船与捕鱼专题展区;第二层设置了航海与港口馆、海事与海上安全馆、军事航海馆,以及航海体育与休闲专题展区。

中国航海博物馆以“航海”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以“博物”为基础,按门类设五大分馆、十二个展区,并设有球形天象馆、电影院和学术报告厅等设施。博物馆以实物、实物模拟、图片、文字、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展示。设计主要功能为:文物收藏功能、学术研究功能、社会教育功能、陈列展示功能、其他功能海员馆中的航海模拟器。在第一批陈列的2300余件展品中,有数千年历史的木桨、青铜器、船模,也有数百年历史的地图、海图、航海仪器、舵杆等见证我国航海历史和航海技术的一批“镇馆之宝”。[5]

(三)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

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的海洋强国,都有自己的国家海洋博物馆,比如英国、荷兰、澳大利亚,还有发展中海洋大国印度、巴西,他们都有自己宏大的国家海洋博物馆。世界上许多濒海国家和地区,无论其航海历史之长短,大多建有反映自己民族海洋文明进程的专门性博物馆。哪怕是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极不光彩的海盗历史,他们也毫不避讳,西欧和北欧的许多国家专辟海盗博物馆,用以展示开拓海洋的发展历程。

一个综合性的海洋博物馆的内容应涵盖海洋文化、海洋渔业捕捞与养殖、海洋运输和港口、近海油气开发、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化工和海水淡化、海洋信息业、船用机电仪器设备制造、游艇制造、海洋物流、海洋服务业、涉海教育科技、极地考察、海洋环境保护、人类和平利用海洋等各方面,对于我国沿海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建设以专题性的保存和展览为主的海洋博物馆,也可以发展综合性的海洋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批与海事有关的地方性博物馆相继建立,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长岛航海博物馆、郑和纪念馆、郑成功纪念馆、甲午战争纪念馆、马尾海战纪念馆、蓬莱古船博物馆等。浙江积极规划建设的宁波(北仑)港口博物馆、宁波“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舟山双屿港海洋贸易史馆、舟山东极“里斯本丸”纪念馆等涉及海洋文化内容为主体的博物馆,这些将成为新的浙江海洋文化平台与载体。虽然它们的规模与级别不大,但能体现出发生于当地的海事故事,或者是体现某一海洋专题内容(在沿海的大多数历史综合类博物馆中对此也有所体现,都将海洋作为其中的一个陈列部分,难以全面深刻地反映其海洋文化的内涵)。

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我国没有一个国家级的海洋博物馆,这不能说不是件憾事。近些年来,在我国社会各界以及有识之士的推动和呼吁下,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建设工作在天津滨海新区正式启动,预计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中国首座以海洋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博物馆,该博物馆占地30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成为集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学研究、交流传播、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科技交流平台和标志性文化设施,也成为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建设的地标,必将推动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在今后,国家海洋博物馆则承担着重塑中国海洋价值观的重任:从中国远古的海洋考古遗迹,到战国时期的航海战争,到西汉盛唐时期的海洋扩张,再到郑和下西洋,中国文明不仅是陆地黄色文明,更是海洋的蓝色文明,这是颠扑不破的历史事实。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不是海洋技术博物馆,也不是海洋生物博物馆,而是海洋文化、海洋文明的博物馆,是涉及海洋各方面、综合性的海洋知识、海洋文化的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