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浙江海洋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大陆国家,但也有着灿烂的海洋文化传播历史。从浙江河姆渡遗址的文物考古来看,我国有着7000多年的人类海洋活动历史;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雕花木桨及许多新石器时代的舟形陶器,也表明7000年以前或者更早时候,中国人就走向了海洋。
一、我国古代海洋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述了我国古代地理、物产、神话以及先民的巫术、宗教活动等,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其中《南山经》的地域范围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南海,包括今天的浙、赣、闽、粤、湘5省。《山海经》有着许多反映先民海洋文化活动的内容,如《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也表现出人类改造自然、与海洋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
早期,先民屡历波涛之险,产生了对海的敬畏而由此产生原始的海洋崇拜。如《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出现了海神的形象:“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虢。黄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虢处东海,是为海神。”[23]此外,《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也记载了海内的神奇事物,反映了我国古代海洋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竹书纪年》记载,夏代帝芒“命九夷,东狩于海,获大鱼”,而且从殷墟出土了鲸鱼胛骨,这证明了当时的确能捕获大型鱼类,反映了古代人类社会渔猎技术和捕鱼能力。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殷末周初,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末贵族箕子为代表的商代遗民不愿接受西周的统治,遂大批迁居海外。这就是有名的“箕子去国”———箕子集团东渡朝鲜并受封为“箕子朝鲜”的历史事件,至20世纪40年代,朝鲜平壤犹有箕子墓和箕田。“箕子去国”稍后,武庚和东夷小国奄国、蒲姑等旧殷商属国(今山东省境内),不断利用航海的优势渡海东去,史称为“殷人东渡”,这些早期的移民具体时间地点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殷商时代即有成批或成族群的中国人东渡并生活在东亚,甚至生活在美洲的历史遗说,已经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和考证。
《史记·封禅书》中也记载:“(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先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24]方仙道传播的海外有仙人、仙药学说在我国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盛极一时,也刺激了统治者大规模的海洋探险活动(寻求长生不老之药)。
而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更是传播了海洋文化,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海洋地理知识,也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特别是由郑和随行人员马欢、费信、巩珍分别撰写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对下西洋所到国家和地区的位置沿革、重要都会、地理形势、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物产气候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使中国人民对东南亚、北印度洋沿岸、阿拉伯海、红海乃至非洲东海岸一带的广大地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这些历史记载也为现代社会认识和开发海洋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数千年的华夏历史,中国人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而且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海洋文明与舟船文化。从夏商时期的“箕子去国”到“殷人东渡”,从战国时的吴越、齐国以及秦始皇时期“徐福东渡”的向海外探索,汉唐宋元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茶叶之路”和“陶瓷之路”的开拓,汉唐时期中日遣唐使的往来、“鉴真东渡”以及明代的郑和下西洋,表明中国的海洋文化是辉煌而丰富的。但明清之后,中国海洋文化的蓬勃发展却戛然而止,使得我国民族文化中的合作、勇敢和敢为天下先的海洋精神逐步衰弱、消退了,时值海洋文化研究兴起的今天,其中历史缘由值得我们去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
二、现代社会海洋文化交流的兴起
民族的兴旺,必有文化的兴旺。对于一个复兴的民族来说,必须要有先进文化的复兴,才能保持民族立于世界之林。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交融与日俱增,海洋文化的建设可以构筑起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还可以承担在海洋旅游、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科技、海洋环保等海洋活动中世界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使命。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我国有关部门和沿海城市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同时,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
郑和下西洋播撒的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播的是先进的中国文化。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的内容主要有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和造船技术等。当时东南亚、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比较落后,非常向往中华文明,郑和及随行人员教当地人凿井、筑路,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给所在国人民带来深远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宗教、文化方面的影响;在东南亚各地有许多以郑和小名三宝命名的地方,如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有三宝山、三宝井,菲律宾有三宝颜,印尼有三宝垄、三宝庙等,表达了当地人民对这位传播中华文明的先驱的敬意,同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遗存也丰富了东南沿海各国海洋文化的内容。[25]
600多年前,中国人郑和率领240多艘海船、27000余名船员组成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并巩固了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了友谊的种子,促进了经济贸易发展,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我们重提郑和下西洋,不是仅仅出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需要,更多的应该是通过这些纪念活动重新唤醒我国民众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这在当今世界海洋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是尤为重要的。
2006年瑞典耗资3.5亿瑞典克朗、历时10年打造的仿古木帆船斯德哥尔摩号,瑞典国王、王室成员和大臣以及瑞典文化、医学、科技、体育、新闻等领域的代表将组成庞大的代表团随船访问,途经西班牙、巴西、南非、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并于2006年7月18日重游故地———中国广州。斯德哥尔摩号仿古帆船推动了瑞典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文化、经贸、旅游等多个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和交往,虽然瑞典只是一个900万人口的北欧小国,但是其民族海洋意识十分强烈,他们不断地继承和创新海洋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方面对我们有着成功的示范意义。
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海洋文化交流活动热潮中,可以看出现代海洋文化热的兴起有时也在打着仿古或是纪念的旗号。在世界各国海洋意识复苏的今天,我们发现在这些海洋文化热中,表面上是各国对海洋文化的重视促使了现代海洋文化的复兴,各个国家的海洋文化在相互交流中进行碰撞和合作,实际上深层次表现的是海洋文化正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已经延伸到海洋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
三、浙江海洋文化的研究及传播
从文化发展学的角度看,区域海洋文化都有一个漫长的发展与演进历程,在总体上与其所在的海洋文化圈融和的背景下,并在独特的发展轨迹中逐渐形成各自的特点。21世纪以来,浙江海洋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在努力发展地方、区域特色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壮大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并使其成为我国海洋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浙江相关的海洋文化研究以及传播活动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海洋文化研究会
文化研究会是由相关政府文化部主管,并在民政部注册登记,是有志于文化事业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和实际文化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的非营利性的文化学术机构或社会团体。如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老子研究会、食文化研究会、浙江茶文化研究会、浙江民间艺术研究会、宁波文化研究会等,在不同的文化领域进行学术研究活动。
近些年来,在浙江省及沿海各地区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浙江建立了海洋文化研究会、民间文化研究机构等一系列海洋文化研究机构,为海洋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搭建了平台,也大大促进了浙江省海洋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例如,浙江省海洋文化研究会(浙江岱山)成立于2006年,该研究会是由浙江省从事海洋文化领域研究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以人类和海洋和谐共存为研究方向,通过定期举办和组织海洋文化论坛、研讨会、讲座、海洋文化节以及出版海洋文化研究刊物,研究具有海洋特性的思想道德、民族精神、教育科技和文化艺术等活动,为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同时,该研究会还提供海洋政策咨询,宣传海洋法律法规,普及海洋科学知识,以提高全社会海洋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推动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建设浙江文化大省、海洋大省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6年4月20日舟山市普陀渔民画协会成立,组织渔民画家交流、采风、创作外,除开办培训班,培养渔民画新传承人外;还组织协会成员参加各级比赛、展览以及涉外文化交流活动。2007年5月19日,象山县成立了渔文化研究会,深入收集、发掘、理整渔文化历史资料及现存表现形式,通过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成果报告和理论文章,指导渔文化文艺作品创作,举办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展示会等,更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弘扬象山传统文化和特色先进文化,促进渔文化产业发展,开展对外交流,把象山渔文化传播至海内外。
此外,还有浙江省海洋学会、浙江省宁波市海洋与水产学会、宁波北仑的港口与城市文化研究会等相关的经济、社会研究机构或团体,从事着海洋经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活动。总之,浙江省社会各界与时俱进,还将成立相关的妈祖文化研究会、观音文化研究会、佛教文化研究会、海洋摄影协会、海洋诗歌社之类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浙江海洋文化课题的专业研究,多渠道地进行海洋文化知识的宣传,推动海洋文化知识的普及,为浙江海洋文化传播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二)高校海洋文化研究机构
近年来,浙江海洋文化研究受到省内外学者与专家的高度关注,相关高校迅速和社会各界组织合作,成立了相应的海洋文化研究所,研究中心等机构,组建了一支海洋文化研究的学者队伍。其中1998年浙江海洋学院成立了海洋文化研究所,2006年4月浙江宁波大学成立了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2010年6月浙江万里学院成立了临港现代服务业与创意文化研究中心,2010年6月浙江海洋学院成立了海峡两岸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通过开展专题的海洋文化研究,出版海洋文化的研究著作、论文和调查报告,定期举办海洋文化论坛、讲座,进行海洋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向市民宣传浙江的海洋历史文化,普及海洋文化知识,提升了市民的海洋科普文化意识。在浙江海洋文化研究、海洋文化办学、海洋文化社会服务、海洋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有力地推动了浙江海洋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另外,浙江相关各个高校还开始设立海洋教育课程,编写好的海洋题材的书刊画报,进行海洋文化的传播和海洋文化知识的教育,让“海洋文化”走进校园,走向广大青少年,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海洋意识,包括海洋国土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同时,成立相关的学生社团,如浙江海洋学院的“海洋生物研究会”、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保护和传承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浙江万里学院的“海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社会实践队”等,利用暑期、节假日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海洋文化内容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强化了大学生的海洋文化意识和观念,加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引起社会层面对海洋文化的关注,营造全民、全社会参与海洋文化建设和保护的氛围。
(三)海洋文化论坛的交流与传播
浙江省是海洋大省,有着灿烂辉煌的海洋文化,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先进的海洋文化,这对于培养浙江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建设“海上浙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日渐活跃的市场环境下,浙江一系列涉海类文化论坛、经济论坛、海洋文化创意大赛等纷纷举办。例如,2002年以来宁波举办的甬港经济合作论坛;2003年以来,普陀山观音文化节孕育出的普陀山文化论坛、观音文化论坛以及世界佛教论坛(2006);2005年开始的中国海洋文化论坛(浙江省岱山县中国海洋文化节主体活动之一);2005年开始举办的浙江象山中国海洋论坛、象山中国海洋经济峰会;2005年开始举办的宁波北仑中国港口旅游发展高峰论坛;2009年开始举办的宁波象山中国海洋旅游高峰论坛;2011年开始的舟山鲁家峙岛中国海洋文化创意大赛。这些论坛或大赛都是以本地区的特色海洋文化为依托,一届又一届地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海洋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前来参加,进行区域间的海洋文化研究合作,增进政府、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之间的广泛合作,传播海洋文化知识,促进浙江海洋文化全面建设与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媒体的宣传与报道
目前大多数公民还缺乏比较强烈的海洋意识和活跃的海洋进取精神,所以,要建设海洋文化和弘扬海洋文化,以及海洋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大力宣传。例如为表彰海洋杰出代表人物,体现国家对现代海洋意识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提升海洋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国家海洋局携手人民网开展“年度海洋人物”评选,浙江温岭浙岭渔22528船长、渔民郭文标建立民间海上救助船队,从事几十年的海上救助工作事迹;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海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常文;浙江省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域管理处处长马苏群;舟山市樟州渔船管理服务站普陀区渔业行业协会会长邱安全;海洋资源保护专家宁波大学王春琳教授等浙江人物以各自事迹进入“2011年度海洋人物”参选活动。还有由国家海洋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2008年感动海洋环保人物”评选活动,中国渔民蓝色海洋保护志愿者行动发起人之一的象山石浦渔民林永法等10名“蓝色保护”志愿者集体成功入选。这些海洋人物的选举通过媒体的宣传与报道,对弘扬保护海洋的主旋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浙江省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海洋文化时代到来之际,浙江卫视、宁波电视台、舟山电视台、温州电视台,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海洋报》、《中国旅游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宁波日报》、《东南商报》、《舟山日报》、《温州日报》等数十家媒体针对国民海洋意识和海洋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的状况,不时地刊发研究学者、专家的海洋文化研究文章,加大对国家、地方海洋文化政策、法规及规划的宣传介绍,增加海洋旅游业、海洋休闲业、海洋体育业、海洋文博业、海洋节庆业、海洋垂钓、海洋文学、音乐、美术、摄影等报道内容与报道篇幅,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普及海洋法律、法规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文化知识、海洋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推动海洋文化知识的普及,使海洋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更加快速、健康发展。例如,2002年以来,宁波与香港创办的甬港经济合作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已成为甬港开展经贸、教育、文化、科技、人才等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26]2011年的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更是吸引了香港、宁波两地多家企业、公司的投资与合作,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宁波电视台、《中国海洋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数十家媒体给予了重要篇幅的宣传和报道。
此外,各种传统媒体纷纷利用新兴媒体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提升海洋文化的传播能力。借助高速发展的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上的海洋文化专题网站,为海洋文化宣传、讨论开辟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例如,近年来浙江一系列的海洋经济峰会、论坛等,纷纷通过举办形象宣传、展览展示、推介恳谈等主题活动,集聚海内外海洋经济发展资源,构筑海洋经济合作、交流与投资的综合平台,全面推动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2011年11月10日至12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在宁波市主办的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吸引了诸多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的宣传与报道,有力地推进了浙江各项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些网站如中国海洋文化在线、浙江在线、浙商网、中国宁波网、东方热线、舟山新区网、舟山网—大海网、中国象山网等,甚至一些专业的特色海洋文化网站纷纷推出海洋民俗、民间文化、渔业文化、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洋博物馆、渔民画网等海洋文化的内容,发表和发布新的海洋文化研究、文章、摄影和绘画,使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不断接受海洋知识的教育,增强海洋意识和海洋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相关政府及管理部门、决策者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
四、浙江海洋文化艺术的传播
文化艺术是对社会生活进行形象的概括而创作的作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造型、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电影等。其主要作用在于传播一定思想内容的文化作品,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总体上看,海洋文化艺术记录和展示着人类海洋生活、情感、习俗和审美的小说、诗歌、音乐、建筑、绘画、雕塑等作品,对海洋文化、海洋文明的传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浙江海洋文学的传播
海洋文学可以对海洋自然景观进行外在描摹,描述海洋的壮阔和雄奇,表达对海洋的感恩和对原始生命力的崇拜;可以对渔村和渔民日常生活进行追踪和刻画,或者作充满诗意的渲染,或者反映渔民生存的艰辛与环境的闭塞;可以以大海为舞台,展现人类的追求和不屈意志。通过海洋文学把个体感悟提升为人类意识,表现人类共同的处境与命运;把人与海的搏斗对抗转向人与海的交流融合,寻求和谐共存的新型人海关系,这就是海洋文学(小说、诗歌、民间故事等)千百年来被人类不断传承、表达对海洋的崇拜和热爱的传播魅力所在。
中国的海洋文学源远流长,2000年前的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可以看成是中国海洋文学的源头,《精卫填海》的故事则是中国最早的海洋文学中的典范作品。海洋文学不只是以海洋为题材,更重要的是写出海洋与人的关系、写出与海打交道的人的精神特质。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普希金的《致大海》、莱蒙托夫的《白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蒂文森的《金银岛》、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海洋文学很少有揭示人与海洋的深层关系、写出海洋人生的作品,原因在于中华文明一直以内陆农耕文明为主,而东南沿海的海洋文明却一直被忽略。中国就要迎来一个海洋时代了,而海洋文学需要有更多的嬗变,出现一些反映新时期人类对海洋不同的情感和态度的优秀作品。因此,海洋文学担当着海洋文化传播的重任和历史使命。
浙江虽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但真正有影响力的海洋文学作品并不多见。同样,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好的海洋文学题材,就不可能有优秀影视剧,这是显而易见的。如1966年黎汝清的“文化大革命”书刊资料《海岛女民兵》,描写了温州洞头县海岛上军民联防共守海疆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故事;黄亚洲的电影文学剧本《灯塔》,写的是1940年出生的叶中央及其祖孙四代航标工组成的“灯塔世家”的故事,这些海洋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剧的播出而为社会所知,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浙江海洋民间故事历史悠久,辐射地域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传承上生生不息,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钱王射潮》《八仙闹东海》《大鹿岛的传说》《渔翁斗龙王》《制龙王》《乌贼与花鱼》《对虾的来历》《舟山木龙》《船眼睛的故事》《锚与缆的来历》《葛总兵宝刀显灵》《侯继高抗倭》等诸多海洋民间故事,反映了浙江民众在征服江河海洋的过程中养成的刚毅品性。尤其是温州洞头的《海洋动物故事》,以海洋动物为主人公,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现象,故事中鲜明的是非观,有着现实的教化意义。洞头海洋动物故事的形成和传播,至少有近200年的历史,通过采集到涉及海洋动物的传说、故事200多篇,属特定含义的海洋动物故事近百篇,整理成文的80余篇。洞头海洋动物故事显现了洞头渔区人民的生存智慧和审美观念,故事中对海洋动物生活习性的讲述,是海洋动物科普的教科书,潜移默化地传承了海洋文化。
(二)浙江海洋建筑与雕塑传播
海洋建筑浓缩与体现了历史、建筑、宗教以及时代精神,是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珍贵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建筑设计师们喜欢把建筑与海洋相融,讲求明快的立面和富有海洋元素的造型。这其中的代表作,无疑是大名鼎鼎的悉尼歌剧院,这座悉尼乃至澳洲的标志,也是20世纪最富特色的海洋建筑之一。
在我国,类似悉尼歌剧院、纽约自由女神像、丹麦哥本哈根市的小美人鱼铜像等以一个海洋建筑或雕塑便使世人所知的滨海城市几乎寥寥无几。近些年来,浙江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温州洞头连岛工程等这些建筑使得浙江形象更好地被展示给全世界,特别是杭州湾跨海大桥以及海中平台“海天一洲”与跨海大桥标志雕塑“祥和”共同形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壮观雄姿,成为新的海洋旅游景点;而舟山花鸟岛“灯塔文化之乡”遗留和保存下来的多个百年灯塔见证了浙江沿海沧桑的海防历史,诸多的海洋建筑或雕塑也正在成为浙江沿海城市形象的新标志。
海洋雕塑是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我们知道烟台市区东部海边的渔人码头风景区有许多海洋动物、海洋生物和反映海洋生活的雕塑,景区颇具海洋气息;提起珠海,我们也知道有名的“珠海渔女”的雕塑。而在舟山普陀山的南海观音像,更是吸引了全世界善男信女的虔诚眼光;舟山莲花山雕塑公园长800米的长廊上,306尊花岗岩罗汉雕塑栩栩如生,这些大海艺术作品成为游览者永久免费观赏的海上风景线。雕塑艺术家黄震先生设计的“日出”成为舟山岛城标志性雕塑,还有浙江台州大陈岛的浪通门巨浪碑、舟山东极庙子湖岛高举火把的财伯公雕塑像、象山中国渔村渔文化雕像群、海盐县海滨公园渔夫雕塑等,诸多石雕、骨雕、贝雕、根雕、铜雕等不同材料的雕刻作为海洋文化的载体,以及不同海洋题材的现代雕塑,向一个个参观者展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海洋艺术形象,进行海洋文化知识的教育,传播了浙江悠久的海洋文化历史。
(三)浙江海洋音乐与舞蹈传播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海洋音乐是与海相关的音乐,包括与海洋有关地方、人文的音乐,与海洋有关题材、形式的音乐等。说起现代社会流行音乐涉及海洋类的、比较脍炙人口的有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湾》、朱明瑛的《大海啊故乡》、张雨生的《大海》、郑智化的《水手》、黄品源的《海浪》、张惠妹的《听海》以及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浪花一朵朵》等,这些流行音乐或是熏陶、或是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听众的心灵,使人的心灵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起到了很好的海洋文化传播效应。
浙江,在民间歌曲上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如浙江海洋民歌就是较早的海洋艺术形式,品种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渔民号子》《渔歌》《田歌》《叙事歌》《风俗歌》等,这些海洋民歌在浙江沿海分布极其广泛而且数量巨大。浙江海洋曲艺主要有《翁州走书》《舟山新闻》,《象山唱新闻》,温州洞头吹打乐《龙头龙尾》,石浦渔民号子和渔鼓等。此外,一系列的海洋文化节、开渔节、海洋音乐会、海洋音乐节的兴起,也使得海洋音乐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其中渔家号子源于海洋渔业劳作,与濒江临海地区的人民生活、劳动密切相关,融合了人民群众在生活劳动中的歌唱、吆喝、呐喊等旋律和节奏,有独唱、对唱、重唱和小组唱等多种形式。反映涉海渔民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共生的民间音乐,主要有摇橹号子、划船号子、打撅号子、拉船号子、拉网号子、拉包号子、起锚号子、讨口彩号子、抬船号子、蹬船号子和娱情号子等。(www.daowen.com)
每当初晨,浙江象山石浦渔港高亢嘹亮的“拔篷号子”响彻码头———“一拉金嘞格,嗨哟!二拉银嘞格,嗨哟!三拉珠宝亮晶晶,嗨哟!……”[27]“嗳啰吼,合家啰,合家啰啊,啊家啰……”这一系列极富节奏感的象声词串成的曲子,便是渔民号子中的一种《摇橹号子》。[28]雄浑、激越、粗犷原生态的渔家劳动号子被演绎为《拉网号子》,逼真地展示了渔民勇敢、豪迈和特有的激情、气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还有舟山的渔民号子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渔船扬帆起航的作业场面:船老大振臂一喊:“嗨嘬吔啰嗨,嘬吔啰啊啰!”船上的渔民们就奋力拉动船帆,“吗家罗啰嗳啰,安安安舌色叻叻。”大家步调一致,统一劳作,渔船顺利扬帆起航……2008年嵊泗县76岁老渔民周文利被评为“舟山渔民号子”代表性传承人,使《拔篷号子》和《摇橹号子》等嵊泗渔民号子得以传承。[29]
象山本地渔民的原生态多声部表演唱《渔家号子曲》则是东海渔歌中的一种,将起篷号子、拉网号子、摇橹号子、打桩号子等融为一体,通过组唱的形式再现了船老大与水手们一起在海面上捕鱼、生活、劳作及与风浪搏斗等场景,展示了渔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勇于拼搏的精神。2006年9月9日晚上,浙江象山第九届中国象山开渔节还举行了全国渔歌(号子)邀请赛,浙江省湖州的“太湖号子”、舟山的东海渔歌和象山的石浦渔家号子参加了比赛演出,通过开渔节的庆典与媒体大力宣传,对浙江海洋文化起到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应。
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不仅发展了海洋民间舞蹈,而且创造了海洋广场舞蹈,使这一民间艺术之花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代代传承,世代相沿。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群众文化活动之“潮舞千岛”,在统一的舞蹈标准下,把渔歌舞融入排舞中,用舞蹈展示捕鱼、织网等渔民生活场景。而传统的浙江民间海洋舞蹈如舟山的《跳蚤舞》[30]表达了海岛人民“驱赶火神,祈求太平”的愿望;温州洞头县的《贝壳舞》[31]《鱼灯舞》是充满灵性的海洋之舞;浙江瑞安的“藤牌舞”带有海洋文化的色彩;《象山海达渔鼓》则把形式定位在大型广场舞蹈上,用鼓与舞结合,伴随着粗犷的渔家号子和不同规格的渔大鼓、渔手鼓、渔腰鼓、渔脚鼓,丰富的舞蹈语汇和极具海洋文化特色的表演,展现了东海边渔民的豪迈气概和热烈喜庆场面。[32]象山的“三月三辣螺爬沙滩”,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被改为舞蹈《辣螺姑娘》,将美丽的辣螺姑娘的传说与渔区歌舞灯合于一体,演绎渔家的生存状态,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海滩民俗舞蹈节目之一,2003年被列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展演节目。[33]此外,还有马灯舞、大奏鼓[34]、抬阁、挂鱼灯、舞龙灯、跑马灯、西台渔灯、奉化布龙等来自浙江沿海的涉海性民间舞蹈,这些具有原生态的海洋舞蹈,不仅再现、演绎了古朴原始的海洋生活,而且传播和表达了海洋文化对沿海居民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四)浙江海洋绘画与摄影传播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但从中国绘画发展历程来看,山水、花鸟、人物、虫鱼等一直是其表现主题,而鲜有表现海洋文化的主题内容。除了囿于大陆文化的成因外,海洋绘画创作需要创作者深入海洋自然生活,对大海一年四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海水的波涛浪涌、岛屿、岸滩,海石的形态、干湿、纹理、苔藻等进行深入的观察,才能对大海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真实的感受。20世纪90年代初宋明远先生在中国画坛倡议开创海洋画派之后,海洋画派作为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使海洋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其意义又上升到文化艺术与经济发展同步的时代意义上来,即用海洋绘画丰富海洋文化,用海洋文化助推海洋经济发展。
其实,舟山嵊泗渔民很久以来就在他们的船上画画:在船尾画上海泥鳅以象征“龙外甥”,以镇水妖、避祸灾;在船舱壁上画“足踏莲花观世音”和“龙王献鱼虾”,以祈求保平安求丰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嵊泗文化馆李佛裔指导业余绘画者的渔民画被专家选出到国外展出,随后渔民画培训班作品1987年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引起轰动,其中卢绣绒的《乌贼夫妻》成了渔民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1987年12月,中国美术馆破例给县级文化馆举办展览,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嵊泗渔民画;1988年,文化部命名嵊泗县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嵊泗渔民画先后赴我国香港地区和日本、法国、德国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收藏,另有300余件作品被国内外画商和艺术家购买收藏。
之后,嵊泗县文化馆每年举办一至两期“创作培训班”,培养渔民画新人,定期举办渔民画大赛,还成立了“嵊泗县渔民画创作研究会”。嵊泗渔民画的队伍从原来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50多人,从原来的业余文化创作人员发展到现在乡镇、社区渔民、渔嫂们,甚至是外来务工者,创作出的作品也越来越充满时代气息。在表现形式上,嵊泗渔民画也从画纸被搬到了渔家墙头。2006年,嵊泗渔民画创作者来到五龙乡田岙村,在上千平方米的墙上留下了一幅幅渔民画,田岙村也成了渔民画壁画村。2011年7月18日,中国美术学院在田岙村成立墙体壁画创作基地,美院的师生们来这里共创作完成了8幅渔民画。此外,嵊泗县文化馆设立了“嵊泗县渔民画创作基地”,投资50万元在大悲山景区建造了“嵊泗县渔民画陈列馆”,有近百幅渔民画精品陈列在馆内,并且嵊泗各大宾馆、旅店都用渔民画加以装饰点缀,[35]不仅更好地展示渔岛风情、特色,而且推动当地景观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既可观赏多彩的渔民画作,也能了解嵊泗独特的风土人情,嵊泗渔民画俨然成了嵊泗旅游宣传的一张新名片。
此外,还可以通过海洋摄影作品展和摄影比赛,激励更多的摄影师拍摄反映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经济建设,渔村、渔民生产生活的作品。不仅展现海洋的大自然之美,还提高了公众的海洋审美情趣,传播了海洋文化知识和观念。例如,象山县文联摄影家协会主席杨忠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涉足渔山岛的摄影创作,积累了大量渔山岛的摄影作品,2011年9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了《杨忠华渔山风光摄影作品集》[36],近百幅海洋风情摄影系统反映了渔山岛的优美风光和独特风情,不仅对海洋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促进渔山岛建起了摄影创作基地,成为浙江海洋摄影采风的绝佳地点之一。
【注释】
[1]胡晓明、肖春晔:《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2]罗伯特·F.莫菲:《文化和社会人类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2页。
[3]百度百科—文化:http://baike.baidu.comview3537.htm。
[4]胡晓明、肖春晔:《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5]朱以青:《从文化到文化产业:涵义与功能的演变》,《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王能宪:《简论文化产业与文化的关系》,《人民日报》2000年5月13日,第6版。
[7]牟延林、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8]郭鉴:《吾地与吾民:地方文化产业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9]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张开城:《文化思维统摄五位一体的现代海洋战略》,《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第6期。
[11]王学渊:《海洋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第3期。
[12]卜建华、翟新:《山东海洋文化特征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13]张开城、徐质斌:《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研究》,海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14]李珠江、朱坚真:《21世纪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15]卜建华、翟新等:《山东海洋文化特征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16]王琪:《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海洋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17]张令品:《沿海省份的海洋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海洋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18][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
[19]於贤德:《论徐福东渡与中华文化的探索精神》,《汕头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75页。
[20]张开城、徐质斌:《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研究》,海洋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21]梁嘉琳:《我国海洋文化产业产值预计逼近万亿》,《经济参考报》2011年10月31日,第7版。
[22]苏勇军:《浙江发展海洋文化产业: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增长点》,《浙江日报》2011年2月28日,第14版。
[23]《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4]司马迁:《史记·十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
[25]《郑和下西洋》,http://baike.baidu.com/view/24124.htm.百度百科。
[26]陈醉:《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甬港携手发展海洋经济》,《浙江日报》2011年10月25日。
[27]童桦、丁华:《浙江象山渔文化“活”着拔篷号子响彻码头》,《浙江日报》2010年6月13日。
[28]张落雁、张艳:《海洋之歌传唱千百年》,《东南商报》2010年6月6日,A11版。
[29]舟山渔民号子:《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Ⅱ‐97(浙江省岱山县)》,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77499.中文百科在线。
[30]跳蚤舞是舟山渔区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民间舞蹈,曾活跃在民间踩街、行会之中,其表演形式独特,是具有舟山渔区特色的代表性民间舞蹈。由于没有完整的文字和图像资料且表演人才青黄不接,跳蚤舞面临失传。
[31]贝壳舞在温州洞头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当地渔民们根据海里丰富多彩的贝壳实物,以丰富的想象,采用夸张、拟人的手法,通过贝壳的张合、角度的变换、队形的穿插等舞蹈动作的设计,富有浓厚的海岛地方特色,给观众以优美流.之感,因赋予不同贝壳独特新奇的艺术生命力而惹人喜爱。
[32]奚斌辉:《枙象山海达渔鼓枛打造海洋文化精品》,《浙江文化月刊》2009年第5期。
[33]蔡方鸣:《展示渔文化的平台》,http://www.nbxs.gov.cn/gbnbxsnode5/node11/userobject1ai1871.html.中国象山港。
[34]大奏鼓是流传在浙江温岭市石塘镇箬山渔区的民间舞蹈,其舞蹈动作粗犷而诙谐,边奏边舞,舞者全为男性,服饰打扮却为女性,在汉族舞蹈中不多见,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35]郑元丹、朱斌斌:《渔家故事在画中》,http://www.zhoushan.cnrdzzgjjhhzhk‐flsjq201108/t20110831_503854.htm.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网,2011‐08‐31。
[36]杨忠华:《渔山岛:渔山风光摄影作品集》,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