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掌握心理危机应对的密码!

掌握心理危机应对的密码!

时间:2024-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非典”流行期间,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对“非典”有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目前对于“非典”疫情,心理专家能够提供的心理干预方式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

掌握心理危机应对的密码!

一、正确认识心理危机

1.心理危机简述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2.心理危机的反应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6~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噩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作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3.心理危机经历的发展过程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如突然听到北京爆发“非典”,亲人得了“非典”,医护人员感染“非典”,“非典”患者骤增等消息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恐惧和焦虑。其次是防御期,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再次是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最后是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

4.影响个体对危机的心理反应的因素

个体危机反应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个体对危机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即相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比如对待“非典”,有的人平静坦然,镇定自若,善于应付;有的人无所适从,惶惶不可终日。危机反应程度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个体的个性特点、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社会支持状况、以前的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干预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危机的可预期性和可控制性、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等都会影响危机反应。

5.心理危机将引发的后果

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危机。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一般有四种结局:第一种是顺利渡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渡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渡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危机反应无论在程度上或者是时间方面,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者是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有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加上亲友间的体谅和支持,能逐步恢复。但是,如果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出现非常时期的非理性行为。对个人而言,轻则危害个人健康,增加患病的可能,重则出现攻击性和精神损害;对社会而言,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冲击和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如听信传言,出现超市抢购,哄抬物价,犯罪增加等。其结果不仅增加了有效防御和控制灾害的困难,还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别人制造新的恐慌源。

6.危机心理干预

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的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在“非典”流行期间,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为了进行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在“非典”流行时期,人们会更关心个人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会担心自己及所关心的人(如父母、亲戚、子女、朋友、老师)会感染“非典”;会表现惊慌、无助、逃避、退化、恐惧等行为;想吐露自己对“非典”突发事件的内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够尽快安定,恢复到正常状态;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与支持等。这些心理需要为危机心理干预提供了依据。

7.怎样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危机干预工作者一般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非典”期间,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泛,既包括发病者、疑似者,也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家属、被隔离者、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对“非典”有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多种形式。目前对于“非典”疫情,心理专家能够提供的心理干预方式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危机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危机心理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使用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人们适应与渡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心理支持性团体在危机干预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非典”流行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需要尽量减少人际互动,所以电话咨询、媒体问答和网络咨询就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不过,在“非典”危机后期干预工作中仍然可以使用、也应该使用探讨辅导策略,运用群体动力,协助人们正确总结和处理“非典”危机留下的心理问题。(www.daowen.com)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高发群体

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类型,把握不同人群的特征,是认识不同人群基本的社会学理论方法。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贫困生、独生子女、新生、毕业生、学业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等,这些具有不同特征的群体,这些群体中的个体都可以成为人格完善、社会适应良好的人,但由于其群体的特殊性,如果缺少相应的教育、引导与干预,也可能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

这里主要讲的是贫困生。

随着社会的变革、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1999年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推进了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贫困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20048月,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指出,在校贫困生的比例为20%,已达240万名左右,特困生为5%,约160万名。

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市参加2005年夏季高考的考生中,贫困生比例占11.8%

社会经济地位的低下,使大学校园里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和心理压力。“贫困生现象”已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3829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等21家单位联合行动,正式启动了“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资助项目”工程,并把每年829日定为“贫困大学生关爱日”。同时,各高校也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以“奖、贷、勤、补、减、免”等为主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经济上的困难。但高校的贫困生问题并非单纯的经济解困问题,贫困生因经济窘迫而产生的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了解贫困生的心理活动,研究分析其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摆脱困扰、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勇气,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般说来,贫困生普遍存在以下3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1.自卑

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的主要构成来源有4种:一是来自边穷地区的学生;二是城市低收入家庭学生;三是多子女家庭与非核心家庭学生;四是遭遇疾病或重大家庭变故的学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经济状况不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他们家境虽贫寒,但在原有的环境中尚无明显的心理落差,而一旦来到繁华的城市,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环境的反差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与具有多方面才艺且家境良好的学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他们才渐渐感觉到反差的存在与不容忽视,多数贫困生能够正确调整心态,积极适应大学生活。而当他们理智地调整心情,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而不是相互攀比,试图通过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改变自我时,却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由于学习基础和知识储备上的差距、经济困难引发的生存和学习压力,使他们比普通学生多了一层生活的重压,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中。

贫困生的自卑情结往往潜藏于心中,并非全部能从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然而却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中的部分学生是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

2.强烈的自尊

自尊是指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和体验,它是一种自我尊重,并希望被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对自尊的维护是人的需要和本能,而自尊也原本是个人素质得以良好发展的前提,是生活、学习、工作中奋发努力积极贡献的强大动力,但过于强烈的自尊往往会造成心理的扭曲。

贫困生一方面自卑感较重,另一方面自尊心又很强。虽然经济拮据,但他们有的却不愿接受帮助,不愿被别人看做“异类”,于是有的高校便出现了“贫困生窗口无人站、寒衣补助无人领”的尴尬局面。他们越感到低人一等就越怕别人另眼相看,出于自我保护,他们为自己构筑起强烈自尊的外壳,但这个外壳是极其脆弱、不堪一击的。他们对触及自己痛处的事物极为敏感,一点小小的刺激就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

3.孤僻

由于自卑心理严重,自我保护意识强烈,贫困生往往习惯于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接触,独来独往、沉默寡言,很少向别人敞开心扉。长此以往,他们在心中筑起了厚厚的围墙,心里的积郁和苦闷得不到正常的宣泄和释放,问题越积越多,以至到了无法摆脱的地步,甚至把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当成是对自己的嘲弄,对外界充满敌意。在如此强烈的心理负荷下,很小的事件都会使他们的心理防线崩溃,产生过激行为。值得关注的是,贫困生常常处于一种相对剥夺感之中,因此,他们极易产生愤世的倾向,对很多事情看不惯,感觉社会缺乏公平感,在遭遇生活事件时,容易产生心理偏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