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聚焦哥本哈根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万众期待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本次会议,共有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与会,约1.5万人参与,其中包括110个国家的领导人、5000多位记者。如此庞大的规模,史上罕见。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将眼光瞄准了这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气候谈判。
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样会导致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公约》执行秘书德布尔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夕表示,在过去17年的气候谈判中,从未有过如此多国家提出如此多坚定的承诺,他对大会的前景表示乐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表示,这将是一次历史性的盛会。可是时间却将失望一点点抛向与会者及全世界人民。12月14日,大会主席、丹麦气候与能源部长康妮建议先解决“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长期合作行动”问题,这种企图架空《京都议定书》的提议遭到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
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讲话,但是没有对二氧化碳排放做出承诺,也没有提出实质性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案。发达国家极力要求发展中国家与他们承担同样的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纷纷表示反对。100多个发展中国家代表一度退出谈判。会场外大量的抗议、静坐,媒体语言洋溢着越来越浓的悲观与失望情绪。
会议最后时刻,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姆森宣布:原先所准备的三个草案由于目标分歧过大,均未获得通过,最终通过的是一个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哥本哈根协议》取得了如下方面的成就:一是维护了《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41个国家提出了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消减目标,35个发展中国家做出了减排规划,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三是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确定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提供的资金计划;四是形成了关于建立一个新的气候基金组织结构的条款;五是确定了升温控制目标,即确保全球平均温度的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
从结果来看,《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至少挫败了发达国家控制气候谈判、推卸减排责任的企图,确定了各国义务的大体框架,并且在未来减排数量与合作机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哥本哈根会议似乎代表着长期以来各种争端的集中爆发,而不是终结。
这次会议非常清晰地表明,减排问题与其说是一个气候与环保问题,不如说是政治博弈的“发展权利和发展空间之争”。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围绕气候问题的国际政治博弈将变得更加激烈。(www.daowen.com)
这次会议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不愿意承诺大规模量化减排的同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应该受到国际监督,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简称“三可”)标准。这一要求明显违反了《公约》关于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应做到“三可”,而发展中国家可以自愿减排,其减排目标为国内目标,不必接受国际监督的规定。发达国家妄图将它们减排目标的大小以及可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数额,与发展中国家是否接受“三可”标准进行挂钩,成为大会谈判困难重重、成效有限的最大原因。
即使不去追究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的碳排放历史责任问题,就现状而言,发达国家也应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从总量来看,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以上。从人均来看,美国人均碳足迹大约为每年20吨温室气体排放,一个典型的欧洲人则为10吨~12吨。在中国,这个数字为4.6吨。全世界还有大约30亿人每年的人均排放还不到1吨。因此,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对发展中国家的过分要求必然遭到拒绝。
其次,发展中国家认为,《公约》明确规定发达国家必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移。在这次会议中,发达国家在技术转移问题上,仍然坚持知识产权私有等立场,不愿无偿或低价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技术援助。因此,本次会议在技术转移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最后,关于资金问题,欧盟的领导人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每年需要约1000亿欧元资金。但至于欧盟可以承担其中的多少,欧盟领导人没有给出具体数字。美国始终没有提出一个资金数额,发展中国家对此非常失望。实质上,这根源于双方不同的立场,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仍然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看成是一种“施舍”,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这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法律责任。因此,在发达国家没有改变立场的前提下,谈判无法取得进展也在情理之中。
哥本哈根会议的亮点是,激烈的谈判或许能够使发达国家更加明显地意识到,它们既不能推卸减排的历史责任,也不可能在气候问题上无限制地、傲慢地要求发展中国家实施强制减排,而是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国家。同时,也使得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必须更加坚定地团结起来,在发达国家推卸转嫁责任、频频干扰中去争取更为积极的成果,避免长期处于被动的角色地位。
这次会议也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环保组织、民众的声音得到了较好的表达。在会议召开之际,大量环保组织与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民众汇集于哥本哈根,他们通过抗议、游行、示威等方式不断给会议制造压力,促使会议取得更有成效的结果。
在哥本哈根会议闭幕之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对会议取得的成果感到满意。本次大会至少为下一阶段的气候谈判打下了基础。未来摆在各国面前的有三项任务:一是在2010年内签署一项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二是尽快启动哥本哈根绿色气候基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三是为更加实质性的减排目标达成一致。
尽管哥本哈根会议使得气候谈判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大会,但是哥本哈根会议不仅没有实现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新框架的目标,而且将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向后推延,未来的气候谈判势必会更加艰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