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四关庙遍天下,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四关庙遍天下,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时间:2024-09-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关庙遍天下在中国,供奉孔子的文宣王庙是很多的,在各个城邑都有这类建筑。由于关羽从人演化成了神,供奉他的神庙,亦遍布天下,京都大邑,边远小城,荒村山野,随处可见。而且,当地有关庙是事实。在台湾,关庙建筑尤为普遍。日本岛内建关庙,在清代就有记叙:帝庙遍天下,虽海外亦然。在国内所有的关庙建筑中,建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的关庙规模最大、最为宏伟,堪称天下第一关庙,武庙之冠。

四关庙遍天下,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四 关庙遍天下

在中国,供奉孔子的文宣王庙是很多的,在各个城邑都有这类建筑

由于关羽从人演化成了神,供奉他的神庙,亦遍布天下,京都大邑,边远小城,荒村山野,随处可见。前人曾说道:

黄河之北,大江之南,陋之而偏州,迂之而僻县,枵(音嚣·空虚)然数十家之聚,辄裒(音杯·聚集)金券地,畚土伐木,宁鹑(鹑·音淳。鹑衣·破旧的衣服)衣百结,不敢虚丹(于关帝之祀事,宁蜗蜒一角,不敢乏牲酒于关帝之亩宫。瑢人们节衣缩食,也要把敬奉关帝的事办好。因此,武圣关羽祠庙建筑之多,远远超过了文圣孔庙,而且,有些地方的关庙的建筑规模,也超过了当地的孔庙。

在中国内地,到底有多少关庙?现在还没有见到精确的统计数字。但就笔者所知,关庙不仅遍布汉族居住地区,而且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也建有关庙。

最早的关庙建造在何处?有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关羽死后,蜀汉皇帝刘备为了给他报仇,便亲率大军东征孙权,他在进军途中,曾经亲自到当阳关羽的亡命之地拜祭,并在当阳玉泉山为关羽建造了武烈庙。现在,这个武烈庙已经不存在。

另一种传说是,刘备在白帝城亡故后,诸葛亮辅佐阿斗作蜀汉皇帝,他曾南征孟获,在此期间,他于夷族之乡,即现今的云南省,建造了关庙。当代人李纯君先生有一篇文章谈到了这个传说;并且说,至抗日战争时期,关庙依然矗立在当地。

李纯君有《孔明建关庙于孟获乡》一文,刊于中华民国五十年(1961年)《龙冈秋季刊》二九页。略谓:据传孔明于三擒孟获时,使赵云魏延与孟氏族人最有力之孟龙、孟虎较重武器;为赵、魏胜之。孔明反置酒为之压惊,并令其导往黑泉,知有毒,令封闭之;而在黑泉上面建关侯庙。庙塑关公父子及周仓三泥像,并定以永昌县(在云南)县宰为主祭官,拨大量公田为庙产。并将关侯一生大事,勒石为碑以示边民,该庙自汉至今犹崭然矗立于原地,庙貌庄严如故;盖历代帝王均有重修也。战时,我远征军赴缅甸配合盟军作战,道出保山县(在云南省。汉时的永昌旧址即在保山县),经过金锟村及诸葛营各地,得瞻此一间最古老之关侯庙。当年,诸葛亮在“三擒孟获”(《三国演义》写为“七擒孟获”)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关侯庙,大概是想以关大将军的神威震慑“蛮主”,并以他的忠义精神教化夷族,以达到使这些少数民族永远臣服于蜀汉的目的,符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南抚夷越”的战略思想。

诸葛亮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关庙正史没有记载。但是,从上述文章的介绍来看,极可能是事实。因为,关羽生前没有到过那个地方,只有诸葛亮带兵去征战过。那里也有诸葛亮祠,可能是少数民族或后人建筑以垂念他。在诸葛亮征讨孟获后,要挑一个蜀国大将“震慑”夷族,关羽是最理想的人选。当时他已过世,比其他大将名望都高;为他建祠是可能的。而且,当地有关庙是事实。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1586年-1641年)曾到云南永昌一带游历过,在他写的《滇游日记》中曾多处提到关庙。

梁之南,居庐亦盛,有关帝庙东南向,是为大屯。瑤复上西崖,其南一峰高耸,凭空揖瀑,是为龙光台,上建关帝殿。迴盼久之,复下西崖。而且,徐霞客还多次提到诸葛亮。

其西宝盖山穹立甚高,东下而度一脊,其南北甚狭,度而东,铺为平顶,即太保山之顶也。……旧武侯祠在诸葛营,今移于此顶。瑐瑦五里,过神济桥。其南居庐连亘,是为诸葛营,诸葛之祠在焉。瑐瑧这一方面足以说明,在明代或明代以前,那里的关庙就已经有了,而且不止一处;说它始建于诸葛亮时,也有可能。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远征军途经这里出国时曾看到过关庙和诸葛营遗址,不是虚妄之说。如果刘备在世时在玉泉山为关羽建武烈庙,或者诸葛亮在世时于此“夷乡”建立关庙之说能够成立,那么,这两地的关庙就是我国最早的关庙建筑了,比隋代在湖北当阳玉泉山建筑的关庙要早三个多世纪。

还有一个传说,关羽在生前镇守荆州时,由于声名卓著,受到当地人士的敬重,因此,曾为他建立了生祠,并塑了像。1932年在广州一家报纸上曾刊载过一张关羽塑像照片,据照片提供人说:照片中的塑像,就是荆州关羽生祠中的塑像。但是,由于没有其他任何记载和实物(遗址)佐证——笔者1993年在荆州实进考察时也就关羽生祠的题进行过一些调查,也不得要领——这一说法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

自宋、元以后,在全国各地,关庙就多起来了,明、清两代就更多了。

在中国的边远地区如西藏的雪域,新疆大漠,黑龙江畔的边村,都建有关庙。其他如香港、澳门,也都建有关庙。在台湾,关庙建筑尤为普遍。据说,台湾有关方面有个统计数字,岛内有关庙有五、六百处之多。小小的台岛内有这么多关庙,密度是很高的。而且,当地关庙里的香火很盛,祭祀活动也很隆重、热闹。台湾人对海上保护神妈祖很崇拜,但是,对关羽的崇拜远远超过了妈祖。他们现在这样重视祭祀关羽,除了传统文化心理作用以外,恐怕还有对大陆故土怀念、思归的心绪在内。

在国外,东南亚一些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都有关庙建筑。甚至在澳大利亚和美国,也建造有关庙,关羽也受到崇祀。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的横滨、神户、长崎、大阪、函馆等地,也建有关庙。日本岛内建关庙,在清代就有记叙:

帝庙遍天下,虽海外亦然。日本国所建庙在五岛乃路。瑐瑨笔者还曾看到新闻媒介报导的消息,前些年日本曾新建了一处富丽堂皇的关庙,据称是海外建筑规模最大的关庙。如果说,在东南亚各国兴建关庙,与在那里侨居的众多华人有关的话;那么在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建立关庙,关羽在那里亦享有盛名,那就是另一番原因了。除与华侨聚居、信仰有关外,还恐怕与关羽所代表的东方文化道德精神有关系。在日本,这些年来出现了一股“三国热”,许多人对《三国演义》很有兴趣。除了在文学艺术方面进行探讨之外,还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将《三国演义》中所渲染的“忠义”精神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用“忠诚”作为凝聚职工的向心力。这种“忠义”——“忠诚”精神正是在关羽这一历史人物和文学艺术典型形象身上得到了十分充足的表现;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关羽文化现象。

在国内所有的关庙建筑中,建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的关庙规模最大、最为宏伟,堪称天下第一关庙,武庙之冠。

解州关帝庙位于古解州城西百步,南面中条山,背负硝地滩(即古代之女盐池),东距古老的河东盐池(运城盐池)。占地面积18576平方米,有房屋190余间。

解州关帝庙的创建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创建于陈、隋时期,没有确切年代。

二是创建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

三是创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1016年)。

笔者认为:解州关庙创建于隋代是可能的。因为,在南朝陈霸先建国后,后来的皇帝很崇拜佛教,对当时的高僧智很器重。而智后来又得到晋王杨广、即后来登上帝位的隋炀帝的崇敬,被封为智者,是为智者大师。智在玉泉寺以关羽为佛院寺守护神。有了这一层因缘关系,解州关庙在隋代创建是很有可能的。宋代只不过是大规模地进行了扩建工程。

解州关庙建成之后,由于战乱、地震火灾等原因,曾多次受到严重损坏而又多次进行重建、扩建;历经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重修、扩建工程达30余次,终于形成了现代的规模。

解州关帝庙是以帝王宫殿的形式进行平面布局的。重要的宫殿建筑都位于一条中轴线上。沿中轴线两边则分别对称地构造了一些次要建筑;石雕牌坊,赭色高墙、殿台楼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题匾碑刻……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结构严谨巧妙,庄严雄伟而又富丽堂皇的气势,而又有她独具的特色;因此,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州关帝庙建筑布局为两大部分,即结义园和主庙。(www.daowen.com)

结义园。即按“桃园三结义”故事构筑的,在主庙的南边;与主庙仅一条马路之隔。园门口有结义园木牌坊,园内建有君子亭、三义阁、莲花池,并有刘备、关羽、张飞三结义石刻像碑。结义园与主庙相比较,她的建筑相对来说显得简陋、逊色。这可能是考虑到她在这里整体布局中处于从属地位,不宜大肆“渲染”,倍加“辉煌”,以免造成喧宾夺主之势。

在结义园与主庙间的人行大道东边,耸立着一座构筑宏伟的“万代瞻仰”石牌坊;西边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威震华夏”木牌坊。

关帝庙的主庙可分为三进。

一进,是前院。由端门、雉门、部将祠、崇圣祠、钟楼、追风伯祠、胡公祠、鼓楼等组成。端门亦称山门,上边是由高、中、低三层单檐歇山顶,五踩斗拱构成;下边开一个大门,两侧开二小门。整体建筑给人以端庄古朴,气势肃然之感。从这里走进去以后,便是雉门,也叫大门。大门的东边是文经门,西边是武纬门,三门俨然形成一体。此外,在东部还建有部将祠、崇圣祠、钟楼。其中的部将祠供奉的是追随关羽多年,誓与生死的部将周仓、王甫、赵累,亦名三贤祠。在西部建筑有追风伯祠、胡公祠、鼓楼。其中,追风伯祠供奉的是关羽生前的坐骑赤兔马,被明代万历皇帝封为“追风伯”。胡公祠供奉的是关羽的恩师和岳父胡老先生。

进入大门后,便是乐楼,也称戏楼,上边悬挂着一块“全部春秋”的牌匾,大概是喻意关羽一生都在体行着春秋大义!

二进,是前朝,由午门、御书楼、崇宁殿组成。

午门在前,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有青石栏围绕。门内两侧原有周仓、廖化的塑像,由于战乱毁坏。后来,被用画像补绘在门内两侧的墙壁上,同时还绘有关羽生平事迹图。午门东面是精忠贯日木牌坊,西边是“大义参天”木牌坊。由午门前行,穿过“山海钟灵”牌坊,便是御书楼。御书楼原名八卦楼。清乾隆二十七年(1726年),为纪念清圣祖康熙皇帝为关庙亲题匾额“义炳乾坤”,而改八卦楼为御书楼。此楼面阔、进深各三间,周围环绕石雕栏杆,两层,三檐,歇山顶,前有歇山顶包厦,后为卷棚包厦;整体构筑复杂,雕刻华丽。出御书楼便是崇宁殿,殿前两傍分别矗立着铁人、铁塔、铁狮子、铁旗杆。此外,东西还有两个亭子,东面是碑亭,西面是钟亭。

崇宁殿是关帝庙中的主殿,周绕青石栏杆,殿前宽敞的平台上有一张紫铜供桌,一座青铜香炉,一对大铁鹤。殿的周围有26根粗大的石柱,上边雕刻有姿态各异的蟠龙。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下均施五踩斗拱。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周围有廊二十二间。殿内有关羽塑像,头戴王冠,身穿龙袍,俨然帝王模样。塑像上方挂有清朝康熙皇帝亲书的“义炳乾坤”巨匾。而在殿前门上,则悬挂着清乾隆皇帝手书的“神勇”牌匾和咸丰皇帝书写的“万世人极”的牌匾。这几位清代皇帝用他们手中的笔墨对关羽做出了崇高的评价。

三进,是后宫。由寝宫殿、刀楼、印楼、春秋楼组成。

由崇宁殿后跨过一个小门,便是后宫。这里据记载建有寝宫,东西还有配厢,内里塑有关羽夫人像以及其子关平、关兴的夫人像。解放战争时期被蒋军烧毁,现在,改建为小型花园,有一座“气肃千秋”木牌坊。坊后,东边建有印楼,西边建有刀楼;最后边便是春秋楼了。

春秋楼又名麟经阁。是一座两层三檐歇山顶式建筑。第二层用吊柱26根伸出平座,支撑着上面的整体建筑,而下面却悬空着,不接触任何物件。这一建筑形式被建筑学家誉为构思巧妙、合理的“悬空柱”,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是极为少见的。春秋楼内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周围有二十二间。沿楼内阶梯登上二楼。楼内暖阁中有关羽夜读《春秋》塑像,形象逼真生动。壁上悬挂有一幅楹联:

北斗在当头,帘泊开时应挂斗;

南山来对面,春秋阅罢且看山。

春秋楼的四周有108个窗扇,据说是代表山西省所辖的108县。

在关帝庙内现在还保存历代遗留的石刻碑23通,题诗、题庙60余幅;它们从不同的视角记叙了关庙重建、扩建的历史变迁过程,以及对关羽一生功业的评说。

在关帝庙的东边还有崇宁宫,早先居住有道士。解放前,有附属八大宫,即:内宫、新成宫、永清宫、紫阳宫、万清宫、衍清宫、四圣宫、万寿宫,有道士22人,专司关帝庙内香火、祭祀。解放后,所有道士均还俗,崇宁宫改建为学校

在运城市西南20余里的常平村,有关羽祖祠,也称常平关帝庙或关帝家庙;据说是在关羽故居的基础上建立的。南面中条,背靠盐池;西距解州城也仅20里。

常平关帝庙创建的年代说法也不一。有一种说法是在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由村人在关羽父母投井身死的井上建了一座塔,称塔墓,此塔墓就在关羽祖居院里,这可能是建关氏家庙之最早的动作。另有一种说法是创建于隋代,与解州关庙在同一时期。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无法确定具体时代。

常平关帝庙从草创之后,历经各代都经过修缮、扩建工程,据有文字记载的就达16次之多。因此,关帝家庙的规模也就相当可观了。总占地面积达13320平方米。庙的整体布局,也是依照“前朝后宫”的宫廷式的建筑规范。庙前有三座牌坊。中为石雕构筑的石牌坊,上刻“关王故里”四个大字,东西两面各有一座木牌坊,分别书有“秀毓中条”、“灵钟鹾海”大字。此外,还有钟楼、鼓楼对峙两旁;特别奇怪的是两旁各铸一个铁人手牵狮子把门,而铁人形象颇似胡人。据说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在这里进行过土木工程。是否是那时的遗物,有待于鉴定。

常平关帝庙的主体建筑,也是有序地建造在一条中轴线上。进入山门,便是午门和献殿,其后是关帝殿(亦名崇宁殿),内有关帝塑像,也是王冠龙袍,一副帝王之尊容。殿前两厢都有配殿,分别塑有关羽的两个儿子关平、关兴像。再后是娘娘殿,塑有关羽夫人像,凤冠霞帔,也是一副富贵形态。最后是圣祖殿,内里塑有关羽始祖忠谏公(关龙逄)及曾祖光昭公、祖父裕昌公、父亲成忠公的像;而且,还塑有其曾祖母、祖母、母亲三座夫人像。这是很少见的现象。可能是因为这里是“关帝家庙”,构筑者想到了关氏家族中三代妇女,对养育这一位圣人功也不可没,在塑造男子像时也塑造了妇女像,表现了某种意义上男女平等的意愿。

塔墓在庙前午门东南侧,是一座八角形七级的砖筑塔。塔下有井。据说,关羽杀死吕熊出逃后,其父母就投身此井自溺身亡。而且,其父母的遗骸沉没井内,始终没有打捞上来予以掩葬;所以称为塔墓。

常平关帝庙内现尚保存有历代石刻22通,是有价值的文史资料。

距常平关帝家庙10里余的中条山上有石磐沟,山坡上有关氏祖茔。关羽的曾祖父母、祖父母都安葬在这里。墓地上有前代建筑的献厅、祭台等残存遗迹,还有一通保存完好的石碑,上边镌有一行楷书大字:“汉寿亭侯关公祖考石磐公之墓”。碑上,既未刻立碑人姓名,也无立石年月。对关氏祖茔既有人肯定不疑,也有人怀疑其真实性。

神州大地上众多的关庙建筑,解州恢弘的关帝庙以及常平不同一般的关氏家庙,使我们看到了一代名将关羽在身后一千七百多年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得到的非凡的荣耀,诚可以说是“名垂千古”、“光祖耀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