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麦城长遗恨
襄樊战役,水淹七军,把关羽推到了历史激流的浪尖上,但是,随之而来的风云变幻,又使他坠入了险恶的深渊。
刘备、孙权的结盟,是一种暂时的相互妥协、相互利用的现象,从长远的战略形势观察,它的基础是薄弱的,不巩固的;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裂缝,导致联盟的破坏,形成军事的抗争。荆州地区之争是这两个集团矛盾斗争的表象,其实质还是在于长远的建立统一政权的欲望。在这一方面,刘备较之孙权更为强烈一些。因为,在他看来,他所要建立的一统政权,不仅是一个新的王朝,而且是刘氏创建的炎汉政权的衍袭。刘备多年来就是以“皇叔”的正统身份,活跃于各种政治、军事势力之中,并以此相号召的。
关羽在襄樊战役中取得的胜利震惊了华夏,不仅使曹操动魄,而且,也极大地触动了孙权的神经。正如曹操的谋士们所分析的,对关羽的成功,孙权是不愿意的,不期望的。因为,关羽的胜利不仅威胁到曹操,而且也必将威胁到孙权。因此,孙权便决定趁关羽率兵征伐樊城的机会,进攻关羽的后方。
其实,东吴集团对关羽虎视眈眈,图谋已久,所以未发,只是时机未到而已。关羽对此,也是警觉在心,他在北征曹操时留下相当数量的军队,就是为了对付东吴可能发动的袭击。
当鲁肃还在世时,是力主孙、刘联盟对付曹操的。他的威望与智略对孙权有很大影响,使孙、刘之间脆弱的联盟关系能够维持;尽管吕蒙曾向他提出对付关羽的五条密策,他都没有接受,仍对镇守荆州的关羽采取睦邻友好政策。待到鲁肃病亡,由吕蒙取代他的地位,镇守陆口与关羽相拒之后,形势就发生了变化。
吕蒙与已故的周瑜都不同于鲁肃,他们均不主张孙、刘结盟,而是力主吞灭刘备,壮大自己的势力,以与曹操抗衡。这种主张是建立在他们对东吴集团实力过高估计的基础上。
吕蒙在孙权的支持下,采取了两面派的手法,一方面,继续向关羽表示友好,以麻痹他;另一方面,积极策划,伺机袭取荆州。
吕蒙首先给孙权写了一封密信,建议说:
“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瑏瑨吕蒙以治病为幌子返回建业,让名望不高的陆逊代他驻守陆口。陆逊到任之后,就写了一封信辞卑肉麻地恭维关羽:
“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禀良规。……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闻徐晃等少骑驻旌,窥旅麾葆。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人权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计,以全独克。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傥明注仰,有以察之。”羽览逊书,有谦下自托之意,意大安,无复所嫌。瑏瑩吕蒙的托病去往建业,蒙住了关羽的眼睛,陆逊的一封书信,麻痹了关羽警觉的神经。他随即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即:将留在后方警戒东吴进犯的军队调了一部分去襄樊前线,形成后方空虚;又因为得到于禁降卒数万人,粮食乏绝,轻率地取了孙权在湘关的粮米自用,给孙权以用兵荆州的口实。
孙权得知这些消息后,就趁机用兵。他亲自率队沿江西上,以吕蒙、陆逊为前部。为不使关羽巡江的部属察觉,吕蒙把战船改扮作商船模样,士兵隐藏在船舱中,摇橹的士卒都穿上白色衣服,扮成商人,白天黑夜,不停地进发。遇到关羽岗哨,都予以收伏。东吴大军直逼南郡。关羽这时在襄樊前线,还被蒙在鼓里。
此时,如果关羽的守将在发觉东吴兵犯境后,即起抵抗,也许可以拖延时日,待关羽从襄樊前线撤兵回来求援,内外夹击,尚有挽回败局的可能。然而,不幸的是,关羽留守的南郡太守糜芳,因为南郡军营失火事件,受过关羽的责罚。关羽出征后,让糜芳和公安守将傅士仁负责大军粮草供应,他们有时供应不上,关羽很恼火,扬言还兵之后要惩治他们。糜芳、傅士仁一向因为关羽看不起他们,心里早有怨恨情绪;又因粮草供应不及时,听说关羽要惩治他们,便恐慌不安。孙权兵临城下,派人去劝说,他们不作抵抗,便开门投降。
后方失守,是关羽所没有料到的。与此同时,在襄樊前线,曹操派来救援樊城守军的平寇将军徐晃与关羽对阵,关羽失利;因此,关羽不得不从襄樊前线撤军。
吕蒙进占江陵、公安后,关羽及其将士的家属都被掌握在他手中。吕蒙很有政治头脑,对他们不加伤害,而予以安抚。关羽从襄樊撤军以后,曾多次派人到江陵探听情况,吕蒙又厚待他们,允许他们在城中周游,互通书信。吕蒙的怀柔政治攻势是成功的,关羽将士得到家属平安无恙,生活得到照顾的消息便失去了斗志,无心与东吴争战。
关羽势孤力弱,便带着少数兵卒西去,退守于麦城(现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孙权一面派人进城诱降,一面派潘璋、朱然截断他的归路。关羽突围后,与其子关平等在临沮(今湖北省远安县)罗汉峪里遭伏击,被东吴兵俘获。其地被后人名之为回马坡。新编的《远安县地名志》说:
回马坡,位于远安县鸣凤镇西北18.5公里,罗汉峪沟中游地段,为洋坪公社所辖。罗汉峪沟东西走向,峪谷段长约10公里,地势险要。两崖峭壁悬岩,沟水长流,清澈见底;古为通往蜀地要道。
三国时,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麦城被困,欲取临沮小道,由罗汉峪沟去四川求援。吴国吕蒙命部下朱然、潘璋预先于罗汉峪沟岔中设下伏兵,关羽至此觉察,勒马撤回;吴兵一声号令,长钩套索,一齐并发,绊倒战马,关羽父子被擒,后人因此将此地命名为回马坡。
回马坡的地形的确是十分险要,真有一夫当道,万夫莫过之势。现在,这里傍山建有一通清同治七年(1868年)镌立的石碑,碑的正面刻有19个大字:
呜呼,此乃关圣帝君由临沮入蜀遇吴迴马处也。
碑阴刻有“汉寿亭侯像”,是骑马像,下边刻有一段文字:
汉末,三国鼎立。建安二十四年冬,吴蜀大战,蜀将关羽兵败,至此迴马被擒,亡年五十八岁。后人有诗叹曰: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12月,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同时遇害于当阳章乡。关羽时年59岁。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陨落了。
对孙权、吕蒙的破坏孙、刘联盟,突然袭击关羽后方,致使关羽败走麦城,父子因之不幸亡命,后世之人多有愤慨、惋惜、悲叹之词:
学者但知曹氏为汉贼,而不知孙权之为汉贼也。若孙权有意兴复汉室,自当与先主协力并谋,同正曹氏之罪,如何先主才整顿得起,便坏倒,如袭取关某之类是也。瑐瑠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说:
呜呼,篡汉者瞒也,成瞒篡者权也。瞒名汉臣也,实汉贼也。权阳瞒敌也,阴瞒翼也。帝批吭于前,而不虞奸于掖。七军甫淹,六师随厄,使永安之恨,不在许昌,而在公安。瑐瑡这是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代表性观点:曹操是汉贼,孙权也是汉贼。曹操欲置关羽死地而不能;孙权则用奸谋而毙关羽之命。他的罪责尤在曹操之上。
也还有人认为:关羽失败的责任在于刘备和诸葛亮。王世贞说:
世以失荆州为关侯罪。吾以为非关侯之罪,乃昭烈之失也。昭烈之失在委侯以为操角而不为之继也。夫操猾虏也。割天下之三垂,而以戎马据其吭,侯虽获于禁七军,能保操之不自至乎?操至,侯保其能胜乎?即胜能孤军乘而深入乎?不胜其何以退乎?夫胜而不能退,是胜亦危也!不胜而不可以退,是不胜更危也!俱非所以有荆州之道也。当是时,昭烈或自出,或以委子龙、翼德率三万之众而驻江陵为侯声援,侯进可以籍其威以挟操,退可以有所就而无他虞。虽百蒙、逊,其何能为?而荆州固于泰山矣。夫以昭烈之明,孔明之智,而计不能及此,天也。瑐瑢也有人不同意王世贞的观点,认为:刘备当时初定汉中,诸葛亮方理内政,无力分师支援关羽。因此,关羽在荆州的失败,刘备和诸葛亮是没有过失的。
更有人认为如果关羽不死,他必将“并魏吞吴”。元人胡琦说:
于是,威震华夏,莫不响应……当是之时,义师之气可谓振矣!非有勇者能如是乎?不幸衅生于邻国,祸起于萧墙,堕吴儿计中,使其不死,历以岁月,并魏吞吴必矣。瑐瑣清人卢湛更有论说:
曹操之死,去章乡之难,仅一月。而丕(曹丕)即以操死之年篡汉矣。使阿蒙(吕蒙)无掣肘之谋,荆州无破巢之患,虽曹仁坚守,徐晃力战,而操死可待,帝师可整,吾知逆丕之众,方旰食不!而敢从容肆志以图禅代乎?是帝之一身,实四百年汉业所系焉者。而吴人为鬼为蜮,务有以害之而后已,则其得罪高光,诚不可复赎矣。故并以操丕篡之年月附之,以见汉之亡,由于帝之亡,而吴之贼甚于魏之贼也。瑐瑤这当然是一件良好的愿望,也是过高估计了关羽的能量,而缺乏对三国时期各个集团斗争的历史辨析。
后人还用许多诗句表达他们对关羽亡逝的痛惜情绪。“惜我壮缪功不就,竟令豺狼还纷纷。”(金·张诗句)、“欲除曹氏眼前害,岂料吴儿肘后欺。报国忠心千载著,复仇遗恨几人知。”(元·何溟诗句)、“三分鼎据今犹恨,不恨曹瞒恨仲谋。”(明·袁翔诗句)、“孤忠凛凛犹生色,三国茫茫竟逝波。地下应含千古恨,雄心未复旧山河。”(明·张京安诗句)、“中原父老瞻依日,西蜀君臣倚重时,何事苍天厌炎祚,至今遗恨使人悲。”(明·侯加采诗句)、“千秋遗恨在,谁与问东风。”(清·张鹏翮诗句)等等。
关羽在荆州的失败,有外因也有内因。
从外因来说,首先,他面对的曹操是强大有力的,不可能一举而摧垮。所以,关羽虽然在襄樊战役中取得水淹七军、俘禁斩德、威震华夏、许都仓皇的辉煌胜利;但是,曹操还是有力量抗击的,因此,樊城便久攻不下,关羽无力前驱中原。
其次,正如曹操的谋士们所预料的,关羽的成功是东吴所不愿意的。关羽在襄樊前线的胜利,使孙权不惜破坏脆弱的孙、刘联盟关系,出兵荆州攻击关羽的后方,从而,直接地导致了关羽的失败。
从内因来说,首先,关羽的出兵襄樊,缺乏战略上的通盘考虑。按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策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指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这种东西夹击战略,使曹军处于两线作战的地位,对曹操威胁是很大的。可是,关羽师出荆州,而刘备在汉中却没有动静,这只能说明事前没有进行周密的策划。明人王世贞对关羽孤军北征失利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刘备军内的潜在矛盾,在战争进行到关键时刻暴露出来,使关羽孤掌难鸣。当关羽在樊城久攻不下时,曾召驻兵上庸的刘封、孟达率兵来支援,但遭到拒绝。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瑐瑥刘封、孟达的拒不援助行为,是不能原谅的。尤其使世人慨愤的是糜芳、傅士仁的临阵叛军,祸起萧墙,从内部断送了关羽。糜芳、傅士仁与关羽的矛盾由来已久,关羽的“刚而自矜”性格是形成其矛盾的一个因素。
关羽被害后不久,吕蒙便发病死去,曹操也于延康元年(220年)正月逝世。他的儿子曹丕于当年10月废除汉献帝,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国号魏,改元黄初。刘备在黄初二年(221年4月)也即皇帝位,国号改为汉,一般称蜀,或蜀汉,改元章武。孙权在黄初三年(222年)接受魏文帝之封为吴王,到229年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
关羽被东吴孙权杀害,对刘备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地区,也失去了一个“恩若兄弟”的大将;他当然不甘心失败,决意要出征东吴,夺回荆州,也为关羽报仇雪耻。对他这次东征行动,其政权内部有很多人不赞成。但是,刘备固执己见,不听劝阻,他于章武元年7月亲率5、6万大军约同张飞一道东征孙权。结果是,张飞在受命之际,被手下将领张达等杀害。刘备于次年(222年)带兵至(音哮)亭与东吴对阵,结果,刘备战败,损兵折将,逃回白帝城。章武三年(223年)4月,刘备病逝。至此,当年“桃园结义”的三弟兄都离开了人世。
刘备的东征孙权,无论从政治上或军事上考虑都是不明智的。但是,他的这一行为却被世人所赞赏,因为,他打着为他的结义兄弟报仇的旗帜,是很能触动人心的。所以,虽然他以东征失败而告终,却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再加上小说、戏曲的渲染,刘备重恩义的形象便深入人心了。
关羽败走麦城的麦城,位于当阳的东南。
当阳在荆州与襄樊之间,是军事要地,历来是古战场。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时,刘备从新野兵败南行,曹操穷追不舍,就在当阳长坂坡展开了一场恶战。至今,那里还流传有长坂坡之战的众多故事,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笑资料。
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常来当阳,这里也留有他频繁的足迹,和与他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如溪、河溶、脚东、黑土坡、跑马坡、落帽冢、载起帽、连三包、关兴坡、呼儿山、拖刀石等等。可见,关羽在这里民间传说中的影响并不次于荆州。当然,在这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最引人关注的当是麦城。
麦城遗址在现今当阳市东南40里处西河乡境内的麦城村。麦城村又名群利村。闻名于世的麦城仅剩下一段南北长约600米,宽约100米,高30米的残垣断壁,考古工作者认为,这一段遗迹,极可能是麦城的西门。当地群众把现存的遗址称为朝阳山。
麦城在东周时就是楚国的重要城邑。楚国有位名将伍子胥,他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都被楚平王杀死。伍子胥辗转逃亡到吴国,当了吴国大夫。为报杀父之仇,他在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率领吴国兵马攻入楚国郢都,在攻打麦城时,他筑了一座驴城和一座磨城,驴城在东,磨城在西。所以,当地至今还流传有民谣:“东驴、西磨,麦城自破。”驴城和磨城早已荡然无存。
关羽退守麦城后,内缺粮草,外无援兵,形势非常困难,关羽便决定留下部将周仓和王甫固守麦城,他自己则带了儿子关平和都督赵累及少数兵马突围出城,西去益州搬兵,再图恢复。
关羽去益州,有通行大道,也有山间小路。关羽生怕东吴孙权会在大道上设伏,所以,他选择了走小路。这条小路从沮河东边的山峦中蜿蜒向西北伸展,沿途所到之处,都很艰险难行。
关羽是夜间出走麦城的。当他们一行人来到当阳西北40里处的百宝寨时,皓月当空,映照得那沮河水、白虎头山夜色如画。关羽骑在马上,举目四望眼前的绿水青山,不由得想到他镇守荆州多年,苦心经营的美丽、富饶的荆襄宝地,转眼之间就要落入他人之手,心里便顿觉凄然,很是伤感。他勒马石壁前,沉思良久,便举起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含悲忍泪,用刀锋在石壁上刻下了“绿水青山”四个大字。当他刻到“山”字时,突然狂风骤起,月昏星暗,那壁竟然坠一块来,使个“山”字残缺不全。关羽心里便生出了不祥的感觉:“半壁江山,大抛去矣!”荆州失守,无疑是汉中王刘备丢掉了半壁江山!
“绿水青山”,寄托了关羽对荆襄宝地山山水水无限眷恋之情。
镌刻在石壁上的“绿水青山”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很有气势。现在依然保存完好。当阳民间传说,现在保存下来的字,不是关羽当年刀刻的,而是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书写的。
关羽从百宝寨继续前行,从而进入了临沮罗汉峪,闯入了东吴的埋伏圈。
关羽父子在临沮罗汉峪失事遇害,消息传到麦城,奉命固守待援的周仓和王甫没有记载,民间传说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倒是周仓有葬处。
周仓墓在两河乡,距麦城遗址4里远。墓前有清同治七年(1881年)镌刻的一通墓碑,上书“汉武烈侯周将军讳仓之墓”。武烈侯是明神宗对周仓的封谥。(www.daowen.com)
对周仓这个人,有不同的认识。
有人说,从来就没有周仓这个人,根据是《三国志》等史书里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有人说,周仓实有其人。理由是他在《三国演义》里多次出现,追随关羽鞍前马后,征战多年;在戏剧舞台上的红脸关公戏里,他也是少不了的角色;在民间传说中,周仓与关羽之间发生的故事也很多;在全国众多的关庙中,都有周仓一席之位;如果没有周仓这个人,谁能虚拟得这么多?
清光绪年间的《山西通志》是这样记叙的:
周仓,河东大阳人。从关公,以忠勇见亲。公遇害,仓死之。
旧志:仓,平陆人。有武勇,板筋虬髯,仪容甚伟。初为张宝将,自恨事非其主。比遇关公于卧牛山,翻然曰:“匹夫失所依,今遇将军,如披云雾而见青天,愿步随,虽千里不辞也。”遂相从。当樊城之役,汉水暴溢,魏将庞德乘小舟欲还营,仓深知水性,驱大筏而来,冲翻小舟,生擒德上筏,其骁健如此。后守麦城,忠勇益厉,比闻关公遇害,遂死之。
谨案:将军姓名不见正史。或据《三国志·鲁肃传》:“肃往益阳,邀关想见,各驻兵百步上,但将军单刀赴会。肃因言:‘国家区区以土地借卿家者,以卿家兵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色呵之,甚切。关操刀起曰:‘此自国家事,此人何知?’目使之去。”云。所言“此人”,盖即仓也。《演义》实本以立说。又元鲁贞作《关庙碑》有“乘赤兔兮从周仓”语,则其来已久。不得以史佚其名,遽断为无稽也。然如旧志所称,究当存疑,且直书为平陆人,亦未合。姑附著之。瑐瑦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平陆县志》记叙的与《山西通志》相同,只是具体地说到,周仓是平陆县西祁村人。西祁村位于平陆县(平陆县在汉时为大阳县)城北30里。村里原有古将军城遗址,还有周仓庙,群众称之为周爷庙。明人杨文卿曾写有一首题为《题周仓祠》诗,称道周仓:
壮夫遇知己,愿为马前卒。一死报主恩,身亡名未没。
在周仓庙前十余米处有周仓父母合葬墓,墓前有文字介绍说:周仓父名周子义,母名白海棠。不过,这都是由民间流传下来的,并非见于文字记载。
在周仓庙西有一条沟,叫做划沟。有数十米宽,数十米深,长40多里,北从中条山向南直达黄河边。传说,周仓家里很穷,他为了养家糊口,他就经常徒步翻越中条山到河东盐池去担挑私盐,日久天长,就练就了一副铁脚板,健步如飞;磨就了一对铁肩膀,能挑千斤重担。有一次他又去挑私盐,被官员发现,便追赶来要抓他。周仓快步跑过中条山,快到西祁村时,后边的官兵就要追上他了。情急之下,周仓放下盐担,抽出扁担,在身后就地一划,立马就出现了一条深沟,将官兵挡在了沟那边;周仓这才得以逃脱。划沟便由此而得名。
黄巾军起义时,周仓也参加了,他还是个小头领,归张宝统率。平陆县隔黄河对岸的河南省陕县境内有个黄巾寨,就是当年周仓带领的黄巾军扎过营的地方。
笔者在各地采访关羽历史文化遗迹的过程中,听到许多关于周仓和关羽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把周仓描绘为朴实、忠厚、勇猛的人。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笔者认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周仓这个人,他的原籍是山西省平陆县西祁村。不能以不见正史便予以否定。因为,在当时来说,周仓地位不高,仅仅是关羽的一个随从人员,地位低,名望不高;后来的史书如《三国志》《华阳国志》等没有给他立传或附录他,是因为他不够规格,并不是因为他的不存在。至于他后来的显赫,如明神宗封他为武烈侯,那无疑是沾了关羽的光;非止周仓,连关羽的坐骑赤兔马也沾了光,被封为追风伯。
东吴孙权虽然采用了吕蒙的计策,置关羽于死地,但是,他也知道,这事非同小可,孙、刘两家的联盟会被破坏,而且,刘备也不会善罢甘休。孙权也很狡猾,他杀死关羽以后,一方面以诸侯礼葬关羽身躯于章乡,一方面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曹操对关羽的死自然是高兴的。但是,他也是聪明人,也便在死人身上做文章,捞好处,以王侯礼葬关羽,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对关羽的敬重。关羽的躯体葬在当阳,首级葬在洛阳,所以,在当阳和洛阳两地都有关羽冢。
湖北当阳县关陵,在关羽初葬时仅为一个土冢,后来,由于历代皇帝对关羽的倍加推崇,封谥有加,所以,墓地规模、建筑不断扩大、增加。
关陵在县西五里,背西向东,门临沮水。陵为土阜,高二丈,甃(音皱·治也)石为垣,上加扶栏。周二十余丈。墓门有碑书汉时官爵。考吴历,孙权以诸侯礼葬之。邦人墓祭,岁以为常。宋开宝(宋太祖年号),诏置守冢三户。淳熙(南宋孝宗年号)中,襄阳太守王铢始建祭亭。环以垣墙,树之松柏。元至元(元惠宗年号)中,玉泉僧慧珍作祠门以表之。明成化三年(1467年)诏修武安王墓,邑令黄恕请立庙,春秋祀之。此庙祀之始。墓前数武为寝殿,范铜为神像,冕旒执圭。殿前左右廊各五间。又前为大殿。又前为拜殿。左右廊各十二间。又前为戟门,为马殿。左右有门。门前左右为钟鼓楼。又前为三元门。门前为汉室忠良坊。左右列华表。又前为神道碑,覆以亭。寝殿左为启圣宫。大殿左为八角亭。中勒辞行像。后为春秋楼。楼下为承祭官斋宿所。亭前为斋房,为庖厨。大殿右伯子祠。祠后为佛堂拜殿。右为僧房庙,左为博士署。垣环绕袤三百余步,广二百余步。瑐瑧关陵现在的规模,大致就如上述记载。
当阳关陵又被当地人称为大王冢。
进入关陵,首先有神道碑亭,亭内矗立有“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墓道”碑一通。亭前有一幅楹联,写道:
滩水夜号蛟龙饮泣三分恨,秋山昼啸草木声诛两贼魂。
从神道碑亭走过“汉室忠良”石牌坊,便是仪门。仪门后有马殿,殿内塑有关羽的赤兔马和其子关平的坐骑白马像。
马殿后是祭殿,殿的右方为斋房,过去是拜谒香客斋戒处;左方为签房。祭殿西厢为碑廊,保存有一批很有史料和艺术价值的珍贵碑刻。
祭殿后是大殿,殿门上悬挂有清同治皇帝手书的“威震华夏”匾额。殿里塑有关羽坐像。
大殿右前方为圣像亭,因亭内保存有“关羽辞曹行”像碑而得名。圣像后为春秋阁,原有关羽夜读春秋塑像。塑像已毁坏不存。大殿左边有伯子祠,也名关伯子陪享祠,祠内有关平塑像,现也不存。
大殿后是寝殿,殿内有台湾统天宫于1991年捐赠的一尊关羽铜像。
寝殿后边,左为佛堂,是陈、隋时期高僧智(智者大师)为关羽亡灵授菩萨戒,尊关羽为玉泉寺伽蓝神的纪念处所。右为启圣祠。
寝殿后便是关羽墓。墓高7米,周长68米,甃石为垣,上加石雕栏杆。墓前有祭亭,亭里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墓碑一通,上书“汉寿亭侯墓”,祭亭石柱上有一幅楹联:
杯土涵太虚,群山拥神宅。
当阳关陵里有一些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象。一是关陵里的树虽然长得挺拔苍劲,但是,所有的树都没有树梢,传说是葬埋在这里的关羽无头,所以,这些树也不长顶梢(头);二是陵墓周围的古树,都一致向陵墓方向倾斜,形成一种朝拜、护围的姿态,人称“百龙捧圣”;三是关陵墙里墙外的树木,虽是同一品种,仅一墙之隔,长势却然不同,长在墙外的光秃,长在墙里的葱绿。这三种自然生态现象,被人们称为“关陵三怪”。除此之外,在陵墓周外,还生长着一种一人多高的节香树,从上到下,每一个枝都分为三个枝,而且,自然地扭曲在一起,当地人说,这是象征着桃园三结义。据说,这种节香树在外地栽不活,即使栽活了,也是只开花不结果,只有在这关陵里,才开花又结果。这些自然生态的奇异现象,需要研究、破译。
当东吴孙权差人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时,曹操便将他安葬在洛阳城南门外,即现今的洛阳市南14里的关林,民间呼为关冢,可见,关冢在最初的规模不会很大。至于修庙,据说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建庙经过被镌刻在清康熙五年(1666年)立的一通碑上。
万历中,有皇华如秦,道出于洛,夜宿邮亭,梦帝求构新宅。及觉,询及父老,遂展拜于冢下。时有白气腾起,直凌霄汉,见帝隐耀云间,与梦相符。乃移之抚按司道,请敕褒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加冕旒十二,如帝制,遣使致祭于墓,特建庙貌。
这个记载是说庙宇的建筑起因是朝廷使臣(皇华)路过洛阳夜宿驿馆时,梦见“关帝求构新宅”,这才施工建筑。这种传说不可信,但是,倒可以佐证洛阳关庙建筑成型是在明代万历年间。清道光元年(1821年)洛阳关庙才被称为关林。
洛阳关林的规模,以前的志书有这样的记载:
雒阳(按:雒阳原名洛阳,三国时魏改洛阳为雒阳。)关帝冢祠在城东南十五里。季汉书云: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操还雒阳。权袭害帝,传首至雒。操以王侯礼葬,故无祠。今祠制:中为正殿五间,后为寝殿五间,寝殿之北为帝冢。周甃砖,垣外植松柏。正殿之南为仪门三间。又南为大门三间。左右回廊四十余间。东偏有道院,司香火者居之。又巽隅有坊,题曰:关圣帝冢。瑐瑨现今的关林规模要比上述记载大一些。它占地百亩,有殿宇廊庑150余间,古碑刻70余通,石坊4座,大小石狮110多个,古柏800余株;在全国现存关庙中是比较大的一个,被誉为全国五大关庙之一。
关林的大门为五开间三门道硬山式建筑,门额上悬有“关林”金字匾额。
进入大门后,便是仪门。再往后走,便是大殿,两者之间有一条石雕栏板护围的通道。从通道两侧东边有钟楼,西边有鼓楼。从通道走前去,先有一个长方形月台,月台后边有拜殿,也名启圣殿,是每年举行祭祀的地方。拜殿上方悬有清乾隆皇帝“声灵于铄”题匾。殿前同时还镌有他书写的一幅楹联:
翊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
拜殿后是大殿,内有关羽坐像,头载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着锦缎滚龙袍。关平立于左,周仓站于右,还有文臣武将侍立在旁。
大殿之后,依次为二殿、三殿(寝殿)。在三殿后有石牌坊,三门道,正中题的“汉寿亭侯墓”。石坊后边是一座八角亭,亭里有石碑一通,上书“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阴镌有清康熙五年(1666年)董笃行撰的《关圣帝君行实封号碑记》,记叙了关羽生平事迹和历朝封谥以及建庙的情况。
关羽的墓在八角亭后,呈不规则的八角形。占地250平方米。墓高10米,一周有砖砌围墙环绕。墓上边长有许多树木。墓前有一块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修筑的石墓门,额题为“钟灵处”,旁有一幅楹联:
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
洛阳关林里的800多株柏树,都有300多年的树龄。树干粗壮,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柏香袭人。“关林翠柏”被誉为洛阳小八景之一。
笔者在考察众多关庙时发现,但凡那里有古树,便会有一些神奇的传说。在洛阳关林,也不例外。洛阳关林众多的柏树中,也有自己奇特的故事。
在关林大殿前,西边有一株龙头柏,东边有一株凤尾柏。龙凤柏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种传说是:每年在关林祭奠关羽的时候,天上的龙,地上的凤,都赶来参加;他们分别落在东西两株柏树上,年复一年,就分别长成了龙头凤尾。
另一传说是:关羽的神灵每天晚上都要在在殿里秉烛夜读《春秋》。有一次,东海的龙王和南岭的凤凰来到这里,看见关羽夜读烛光很暗,便分别栖息在大殿前的两株柏树上,龙眼如灯,凤尾放光,将大殿映照得通明透亮,使关羽夜读时不再吃力。日久天长,那东海龙王就长在树顶,成了龙头;那南岭凤凰长在树根,成为凤尾;岁岁月月,日日夜夜,陪伴着成了神的关圣君。
美丽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关羽的一处爱慕之情。
笔者在洛阳关林实地采访期间得知,在洛阳,关羽首级的葬处还有一地,是在偃师县佃庄乡关庄村。
偃师县属洛阳市管,在洛阳市东部。关羽在这里的葬处称关冢,位于207国道上跨越洛河的洛阳桥南,路西侧紧靠洛河河堤下边,关庄村外的烧砖窑院里。据偃师县志等有关资料记载:关帝冢高约10米,直径20米。明代嘉靖年间,墓前立有一通石碑,上书:“汉寿亭侯武安王协天护国大将军关侯之墓”。佃庄乡关庄村原名潘窝,因为村里有这座关帝冢,才改名为关庄。关庄村里没有关姓居民。
1979年,关帝冢塌陷,经考古队发掘,冢内有石砌的墓道,墓道有两米宽,墓道前有石门两扇,每扇都重约千斤。在墓室里没有发现棺木,只有一个人头骨,没有躯体或配制的躯体。还发现了一些陪葬的陶制猪、羊、酒具等器物。
在关帝冢的北边,原先还有一个高大的台子,老百姓叫它实圪塔。兵荒马乱的年月,是村民躲避乱兵和土匪的处所。有人说这土台子是疑冢,不大可信。因为,如果这里果真是关羽首级葬处,何须用疑冢?而且,谁又会为他修疑冢?
当地民间传说:以前村里人办红白喜事,待客需要桌椅和盘碗之类的用具,只要事主事前去关帝冢前烧一炷香,说明情况,求告一番,第二天,所需要的什就会如数出现在冢前,事主用完后再送回去,对群众很是方便。后来,有一家人很贪财,用完以后,却没有送回去,据为己有。从此之后,谁也从关帝冢借不出来什了。真是一个贪心人,祸害了全村人。
洛阳关林和偃师县关庄村关帝冢,哪一个是真冢,哪一个是假冢?笔者曾就这一个问题求教过洛阳市一位文物工作者,他认为:偃师县关庄村关帝冢可能是真的。
从洛阳古城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她曾先后建筑过东周王城、隋、唐洛阳城、明、清洛阳城。这三个时期的洛阳城都位于现今的洛阳市区;而关林正好位于她的南部。另外,还有汉、魏时期建筑的洛阳城,其遗址在洛阳市的白马市东,孟津县的金村一带。偃师县关庄村关帝冢正好在魏、晋洛阳城遗址的南边,与传说中曹操葬关羽首级于洛阳城南5里是相符的。
偃师县关庄村帝帝冢是关羽首级的真正葬处,可能性极大。但是,她也有令人不解之处。一是,发掘出仅有一个头骨,既无棺木又无配制的躯体,与传说中曹操为他配制了沉香木躯体,并予厚葬的情况不符;这也可能是曹操并没有厚葬关羽,也没有为他配制躯体。所谓厚葬与配躯之说,是曹操散布的假象,或者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想象。二是,既然偃师关庄关帝冢是真墓,为什么会长期受到冷落?而关林却特别得到重视和扩展,成为世人心目中关羽首级葬处?一方面可能是与汉、魏、晋时期洛阳故城败落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人为地在关林方面宣扬有关,造成喧宾夺主之势。
洛阳市近郊有两个关帝冢——关羽首级葬处,这是客观存在。谁真谁伪,是未解之谜。也许有朝一日能够得到破译,解开其中的奥秘。
笔者还注意到:有人写文章称:在关羽的故里解州(今属山西省运城市)也有关帝冢,并说这是:“身葬当阳,头在洛阳,魂归故乡”。说关羽在故里解州有葬处是不确的。关羽自从在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杀人出逃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他在当阳身亡之后,也没有迁葬故里之说,甚至,在他的故里连衣冠冢也没有建过。所以,笔者认为:称关羽在故里也有墓地,是讹传,没有任何根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