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屯兵新野县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河北的袁绍与曹操交兵于官渡,结果是袁绍大败。在官渡之战前,投奔在袁绍帐前的刘备,劝袁绍南接荆州刘表,得到袁绍的同意,因此,他趁机带兵南下,活动于汝南一带。袁绍失败后,曹操又派兵攻击刘备,刘备的处境很不妙。他为了生存与发展,便派了孙,麋竺去荆州先见刘表。刘表很敬重刘备,但是,又对他心存疑惧,所以,虽然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待之为上宾,却不让他去荆州,而让他屯兵新野。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正是屯兵新野,才使刘备得以积蓄力量,搜罗人才,逐步走上了发展壮大的道路。关羽追随刘备,不离左右,他生命的辉煌时刻,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带领关羽、张飞来到新野县,他们在这里一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有七年之久。
刘备在结识荆州牧刘表以后,曾建议刘表趁曹操出兵攻打乌丸之际,发兵进击许都,刘表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刘表也是没有远谋,缺乏雄心壮志之人。
刘备屯兵新野,结识了荆州许多豪杰、士人,他的声名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具有相当的号召力。荆州牧刘表及其左右更为疑忌他。这其实是刘表不能用刘备的原因之一。在此期间,刘备的最大收获,就是经徐庶、司马徽的推荐、介绍,了解到隐居在穷乡僻壤襄阳隆中的诸葛亮是旷世奇才,便屈尊三次去拜访,并将诸葛亮请出山来。
诸葛亮字孔明,琅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人。他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诸葛曾当过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当过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诸葛亮由于父母早逝,是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大的。诸葛玄后来丢了太守职务,便带着诸葛亮兄弟到荆州投靠刘表,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就在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的隆中定居下来。诸葛亮这一时期的居住地,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诸葛亮似隐伏的卧龙静待天下之变。
诸葛亮虽居村野,“躬耕陇亩”亲自参加生产劳动,但是,他曾努力学习经史诸子百家著作,研究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情况,并密切结合现实,观察研究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因此,对东汉末期各个豪强武装集团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他和当地的知识分子徐庶、石广元、孟公威、黄承彦等交往密切,关系相当好。他们常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诸葛亮自视很高,比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燕国名将乐毅,被时人誉为识时务的俊杰。他是很有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当刘备亲自带着关羽、张飞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向他请教在群雄割据的形势下,如何纵横驰聘,称雄天下的大计时,诸葛亮胸有成竹地为刘备勾画了争霸天下的蓝图: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严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当时年仅27岁,相当的年轻。但是,他的这番议论高瞻远瞩,很有见地。说明这是他认真地观察、研究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深思熟虑后得出的认识。
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基本战略思想是:一、在曹操雄踞中原,孙权占有江东的形势下,应占据荆州、益州作为立足之地;二、整顿内政,安抚西南少数民族,稳定后方,积聚力量;三、和东吴孙权集团修好,联合起来,对付曹操集团;四、待时机成熟之后,分别从益州、荆州两路出兵,北伐曹操,最终统一中国,恢复刘氏的汉室政权。诸葛亮的这一战略思想被史家称之为《隆中对》或《草庐对》。他对当时形势的认识分析的确不同一般,有超乎常人的胆实和才华;因此,得到了刘备的赏识,便极力请他出山,并委以重任,成为他的得力助手,重要的谋士。二人关系十分亲密,犹如鱼水。关羽和张飞都年长于诸葛亮约20岁,而且是跟着刘备南征北战多年,感到刘备这样敬重年轻的诸葛亮,心里都很有些不高兴。在这一点上,也可看出关、张与刘备在识人、用人上的差距,他们没有刘备有远见。不过,待刘备解释劝说之后,他们还是认同了刘备的选择。
三国的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才之争,谁得到了天下英才,谁就能在斗争中取得优势。势力孤单的刘备得到诸葛亮这一杰出的人才,一个超乎一般的谋士,是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能够顺利发展,终于形成曹、孙、刘三雄鼎立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已经过去了一千七百多年,“三顾茅庐”作为传世佳话,至今还为人们所乐道。但是,诸葛亮隐居时的“茅庐”究竟在何处?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曾写道: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
晋人习凿齿也写道: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www.daowen.com)
这些关于诸葛亮隐居躬耕地极为简略的表述,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樊市两地都认为诸葛亮隐居地是在他们那里。当今的学术界,为澄清事实,解开“谜团”,确定草庐所在地,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讨论会,撰写论文,出版专著。河南出版的有《诸葛亮躬耕地望新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湖北出版的有《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东方出版社)、《诸葛亮研究新编》(湖北人民出版社)、《诸葛亮在襄阳》(湖北人民出版社)。在这几本专著里,作者们就诸葛亮的隐居躬耕地——茅庐所在处,做了有益的质疑辩难,人们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认为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在襄阳隆中;
二是认为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是在南阳卧龙岗;
三是认为诸葛亮隐居躬耕地在汉水以北,邓州以南的邓县境内;四是认为诸葛亮隐居躬耕、受顾于南阳,游学寓居于襄阳。
在这四种不同观点中,前两种是争论的焦点所在。在南阳市卧龙岗上建有武侯祠;在襄樊市隆中山也建有武侯祠。这两个武侯祠各具特色,均享誉海内外。
笔者认为:诸葛亮隐居躬耕地的争论,目前虽然分歧很大,但是,经过学者们的反复讨论、质辨,将来是有可能取得共识的。
诸葛亮生前聪明过人,足智多谋,想不到在他的身后会给世人留下这么一个难解的“谜团”。也可以说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在新野县城内,现在尚保存有一处议事台,也名议事堂。
议事堂在儒学大成殿东。世传蜀昭烈屯兵新野时,徐庶上谒荐孔明之贤于此议事,至今堂址犹存。
刘备在新野屯兵期间,先请出了徐庶,待为上宾。后来,曹操用计将徐庶的母亲骗去许都,徐庶是个孝子,便告别刘备去投奔曹操;临行时,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又请出了诸葛亮。刘备先后与徐庶、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文武幕僚,在议事台上说古道今,纵论天下大事,计议争雄神州的策略。在这个议事台上,他们当是经历了许多个绞尽脑汁的日夜,设计着霸业的宏图。
在新野县还有不少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文化遗迹。但是,最被新野人乐道的并引以为豪的是汉桑城。
汉城路南侧,有古桑一株,相传为关羽手植。树外围以砖垣,名曰汉桑城。
汉桑城现在位于新野县城内中心区的汉城路小学校园里。汉桑城的砖砌城墙高2.42米,墙上还有高0.67米的碟口;城一周长12.6米;城墙上镶嵌有一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的石碣,记叙汉桑城故事。在汉桑城里,既没有街道,也没有居住人家,仅仅有一株粗壮、干枯的古桑树和从它根部又抽发的新枝绿叶,表现出历史与现时共存,朽木和新芽同在的情景。把这样一个独特的建筑景观称之为“城”,可以看出新野人是多么的富有想像力和浪漫意识。
当地民间传说: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新野屯兵期间,每天都要去校场练兵。有一天,关羽练兵后回到住处,将赤兔马拴在院里的一棵桑树上,便回房休息去了。没料想,赤兔马由于饥饿,竟把桑树皮啃得净光,桑树因此干枯而死。关羽觉得很对不起老百姓,就在原地亲手重栽了一株桑树,并在桑树一周筑了土墙保护它。到了明代,桑树已长得高大粗壮,土墙被改筑为砖墙。
关羽植桑的传说,反映了他宽仁爱民,爱护百姓财物的心肠。因此,多少年来,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在新野县城里,以“汉城”命名的有街道、学校、商店、文化活动园地。可见,在新野人的心目中,汉桑城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奇特的城中城,世界上最小的一座袖珍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