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回报增长法则:让职业更有意义

回报增长法则:让职业更有意义

时间:2024-09-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运用回报增长法则与只为薪酬的工作相比,一个人在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时,付出的精力会更多,收效也更大。要不是有这个“回报增长法则”,恐怕人早就饿死了,因为土地不能给他足够的食物供他生存。让我们继续借用这个“回报增长法则”,并将它运用于实践。“回报增长法则”的另一显著特点是购买服务的人和提供服务的人一样,也

回报增长法则:让职业更有意义

运用回报增长法则

与只为薪酬的工作相比,一个人在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时,付出的精力会更多,收效也更大。正是基于这一点,每个人都应该找到他最喜欢的工作。

现在,我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告诉你们这条原则。因为我本人就是这样做的,而且从未后悔过。

这样看来,我在这里讲述一点个人成功的历史也不为过。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告诉人们,我更需要一种热爱工作的激情,要为了工作而工作。

这整堂课是为了证明给大家看,为工作付出你大量的精力是值得的。如果我多年来并没有这样做的话,那么这样说就是空洞并毫无意义的。

二十五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发展这个理论。我现在可以很真诚地说,工作时带来的快乐使我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尽管实际上除了工作之外,我没有再得到其他的东西。

许多年前,通过对这门哲学的研究,我知道了该如何在迅速获取资金回报和多年后才能得到报酬这两项之间进行选择。前者只要花少许精力在金融研究上就能办到,而后者则表现为惯用的金融标准和其他报酬方式,它们是根据人们更真切地接触世界后所积累的知识计算出来的。

一个人从事自己所热爱的工作时,他或许并不能得到最亲密的朋友和亲人的支持。

在收集、整理、分类调查结果并检验它们能否用于我的书时,与朋友和家人的反对意见做斗争占用了我大量的精力。

提到这些个人经历,只是为了告诉想学这门哲学的人们:很少有人能够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就能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一般来说,阻碍他们从事自己喜欢工作的原因主要是,也许在一开始所干的工作不能立刻带来最大的回报。

然而,作为补偿,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一般会得到两种很明显的好处,那就是:第一,他总能在这种工作中发现最丰厚的报酬:快乐。这是无价的。第二,他实际得到金钱方面的回报一般也大得多,因为在一种喜欢的状态中做出的工作通常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仅为金钱做的工作好。

请记住,我在这些年的研究中,不仅在实行着这一课所讲的法则——“做比应做的更要多”,而且还从事着当时并未指望从中得到什么报酬的工作。

所以,经历了多年的混乱,困难和各种反对后,我最终完成了这门哲学的研究工作,并将它写成手稿,准备出版。

其实有许多充分的理由让你养成这种习惯,即比你应做的工作做得更多更好,尽管事实上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做。

有两条理由尤为重要,即:

第一,你总是提供比你应做的更多更好的服务,建立起良好的信誉。这样同你身边那些不这样做的人相比,你就赢得了某种优势。这种对比会很明显;于是,不管你的终身职业是什么,人们都会竞相要求得到你的服务。

这个理由太明显了,无需再举证说明。不管你是教师、律师作家、教士,还是挖沟工人,这样做都会使你身价倍增。一旦受到别人的赏识,你就能要求更高的酬金,因为你总是做的比他花钱让你干得还要多。

第二,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这么来说吧,假如你想有一只强健的右臂,为了达到目的,你用绳子把它捆到侧面,让它不能再动,名曰给它一段时间休息。这样做是会使它更强健呢,还是使它萎缩无力,最后不得不将它截去呢?

现在你知道了,要想有一只强健的右臂,只能靠给它最艰苦的锻炼来达到。想知道一只手臂是怎样变得强健的,就看看铁匠的臂膀吧。力量来源于抵抗。森林中最结实的橡树,不是远离暴风摧残和阳光暴晒的那一棵,而是在风雨中和烈日下为生存而抗争的那一棵。

只有在大自然不变的法则下斗争和抵抗,才能产生力量。这一课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你怎样运用这一法则,帮你向成功奋进。通过付出更多更好的劳动,你不仅是在培养自己的工作素质,以此发展某种特殊的技能和能力,而且已树立了一种有价值的信誉。如果你养成这种习惯,就会在工作中应付自如,也就有资格要求比那些业绩平平的人得到更高的报酬。最终你会有足够的力量让自己远离生活中任何不理想的处境;因为,没有人能够,也没有人会去阻止你。

如果你是一名雇员,你可以通过培养这种习惯来提高自己的身价,这样你就能自已设定报酬,没有哪位理智的雇主会阻止你。如果他傻到试图阻止你得到这种应得的报酬的话,这种状况持续不了多久,就会有其他雇主发现你的不寻常之处,给你工作。

事实上,大多数人只是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的过得去而已,这对那些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来说是件好事。因为一经比较,努力的人就会脱颖而出。你只做很少的工作,或许可以勉强过关,但你也只能得到那么多报酬。一旦工作不景气,开始裁员,你将会是第一个遭到解雇的。

二十五年以来,我一直在悉心研究,目的在于弄清为什么能力相同的人中有些人功成名就,另一些人却停滞不前。我发现有一点至关重要:在接受调查的人中,坚持“做的比该做的多,多做多好,不计报酬”原则的,地位和收入比那些凡事只求过得去的人们要高。

就我个人而言,一生中的任何一次升职都是因为我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多于我实际的薪水,无一例外。

我现在强凋,要把这一法则当作一种习惯,用以帮助雇员升职,加薪。数以千计为别人努力的年轻男女们更要记住这一点。其实,这一法则对于那些雇主或者专业人士同样适用。

注意到这一原则有双重的好处:一是它会为那些意识到这种价值的人们带来更多的物质利益;二是它只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带来快乐和满足。如果你除了信封中的钱之外,没有得到其余任何东西,那你的回报还是少了,不管那个信封中究竟装了多少钱。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整节课的基础法则: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大自然是如何使用这一法则对待农夫和土地的。农民辛辛苦苦耕地、播种,等待“回报增长法则”带给他加倍的回报:他要得到比他播下的种子多得多的粮食。

要不是有这个“回报增长法则”,恐怕人早就饿死了,因为土地不能给他足够的食物供他生存。如果种地而不能收获,那种地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通过种地的例子,我们悟出这条大自然带给人们的重要启示。让我们继续借用这个“回报增长法则”,并将它运用于实践。到最后,回报也许会比投入大得多。

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这一法则与任何欺诈蒙骗手段无关。虽然有相当数量的人好像并不清楚这一点,因为总有些人竭尽全力,企图不劳而获或是投机取巧。

我们将“回报增长法则”推荐给大家时并没有附带上一个明确的目标,因为“成功”一词意义广泛,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

“回报增长法则”的另一显著特点是购买服务的人和提供服务的人一样,也可以从中获益。下面的例子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亨利·福特在多年前提出了每天五美元的最低工资标准。

知情人士说,福特先生在提出这个最低工资标准时并没有扮演一个慈善家的角色。相反,他只是采用了一个正确的商业原则,从而带给他更大的回报,名利双收。这比在福特工厂推行的任何其他政策都有效。

通过支付比平均水平高的薪水,他得到了更多、更好的服务!

仅是采用了推行最低工资政策这一举措,福特就吸引了市场上最好的劳动力,并且为在他的工厂工作这一“特权”又加了一层保险

在此项政策下,福特每花去五美元,他就能得到至少价值七点五美元的服务。正是这一政策,帮助福特降低监督管理的成本,因为在他那里工作实在是件美差,没有工人会冒着丢饭碗的危险而敷衍差事,不好好工作的。

当别处的雇主不得不花大价钱进行监督管理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时,福特只用了相对廉价的方法,为在他工厂里工作的人们提供最低工资保障,就得到了相同的甚至更好的服务。

马歇尔·菲尔德可以算是他那个时代商人中的领军人物。在芝加哥,有个一流的菲尔德商店。如今它已具有纪念意义,向人们展示了马歇尔运用“回报增长法则”的能力。

一位顾客曾在菲尔德商店购买了一件昂贵的蕾丝紧身胸衣,但是买回去之后并没有穿。两年之后,她把这当作结婚礼物送给了她的侄女。

虽然那件胸衣已经买了两年而且已经过时,她的侄女还是偷偷把它拿回菲尔德商店,成功换成了其他的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菲尔德商店二话没说就给她退了货。

当然,从商场一方来讲,无论是道义还是法律上,它都没有义务在商品售出后那么久允许退货。而正是这种行为使得这件事更有意义。

那件胸衣原价50美元,当然到底能卖多少钱还得看买者讨价还价的工夫。但只要是对人性稍有了解的人都可以看出,此举不但没有令菲尔德商店在胸衣的交易上蒙受任何损失,而且为它赢得了几乎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利润

退回胸衣的那个女人知道自己理亏,所以当商店给予了她本不应拥有的权利时,就已赢得了一位永远的顾客。但这并不是这笔交易收益的终点,相反它是起点,因为这个女人一定会四处宣传自己在菲尔德商店所受到的“公正待遇”。她不断地跟人描述这个场景,就等于为商店做了免费的广告,而其效果是其他任何一种广告都无法达到的,是十件胸衣也换不来的啊。

菲尔德商店的成功主要归功于马歇尔·菲尔德对于回报增长法则的准确理解。作为他经营战略的一部分,他有一句著名的经营格言:顾客永远是对的。

如果你只盯着回报,那你得到的不可能是对交易“有利的评论”。但如果你能把眼光放远一点,你的行为就可以吸引所有与这笔交易有关的人,得到他们的赞许,甚至能更进一步建立起一种声誉。它不仅能使“回报增长法则”真正溶入于你的行为之中,而且可以使你的服务远近皆知,客户猛增。

卡罗·多尼斯起初进入D.C.多兰特先生的汽车制造公司时,只是一个小职员,而现在他作为该公司一家下属公司的总管,已成为多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他使自己坐到今天这个位子,靠的就是“回报增长法则”。他把这一法则付诸实践,他的付出总是大于他所获得的回报。

最近,有一次我去拜访多尼斯先生,向他讨教得以神速升职的秘诀。他短短几句,就道出了事情的精要所在。

“我刚刚到多兰特先生手下做事的时候,”他说,“我就注意到在大家都下班回家以后,他总是要留下来在办公室呆上很久,所以我觉得留在那也是我的职责。没人让我留下,但我就是觉得应该有人留在那里,为多兰特先生提供任何可能的帮助。他经常会需要人帮他拿文件,或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他能找到的总是留下来随时准备帮忙的我。所以他就养成了叫我帮忙的习惯,事情就是这样。”

“他就养成了叫我帮忙的习惯”!

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句话,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含义。

为什么多兰特先生会养成叫多尼斯帮忙的习惯?因为多尼斯认为随时为雇主提供帮助是自己的职责。于是他巧妙吸引了多兰特的注意力,从而成功地实施了“回报增长法则”。

是谁要他这么做的吗?当然不是!

那么他会出此而得到相应的回报吗?当然!他的回报,就来自于那个掌握生杀大权的人给他的注意和机会。

现在,我们离本课最重要的部分不远了。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让你也可以利用多尼斯先生的“回报增长法则”制造同样的机会。你完全可以用和他一样的方式,在工作中随时准备做别人因为“没有回报”而不愿做的事。

别再说什么“我的上司可不一样”之类的老掉牙的话了。不但不能说,连想都别想!(www.daowen.com)

他当然是不一样的。在大多数方面,人和人总是不一样的,但这方面,他们绝对相似,那就是他们总是有些自私的。事实上,他们的自私决定了他们不会要卡罗·多尼斯那样的人来替他们进行重要决策,但也正是他们的这种自私可以成为你的资产,而不是你的债务,只要你——

有足够的能力让那个接受你帮助的人根本离不开你。这就行了!

我最有传奇色彩的一次升职得益于那件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一个周六的下午,有个和我上司在同一楼层办公的律师走进来问我,在哪儿能找到一个速记员,帮他做些他今天必须完成的事情。

我告诉他,我们所有的速记员都去参加舞会了,他要再迟来五分钟,我也要走了。不过我倒不介意留下来帮他,舞会我哪天去都行,他的工作可是一定得当天完成的。

于是我就帮他干完了那些事。当他问我该给我多少酬劳时,我笑答:“噢,既然是你,就一千块上下吧,换了别人我就一个子儿也不要了。”他笑了笑,谢过我。

我说那话时,压根儿不指望他会为那天下午的事付1000块钱给我。可信不信由你,他真这么做了。6个月后,就在我早已把那件事抛到脑后的时候,他又一次走了进来,问我现在的薪水是多少。我老老实实地回答了他。他告诉我,他已经准备好付给我钱了,就是那天下午我戏言要向他收取的1000块钱。他还给了我一个新职位,年薪比我现在的这个职位不多不少整整高出1000块钱。

那天下午,我放弃了舞会而选择助别人一臂之力,其实是无意识地运用了回报增长法则。很明显我这么做只是想帮别人,而不是为了钱的缘故。

我并没有义务要牺牲那个周六的下午,但是——

这么做是我的荣幸!

而且,还是个对我很有益处的荣幸,因为它给我带来了1000元现金的回报,和一个比我以前工作重要得多的职位。

在正常上班时间内时刻待命,是卡罗·多尼斯的义务,而在其他人走了之后还“坚守岗位”就是他的“荣幸”了。而这种荣幸的适当运用给他带来了一份责任更重大、报酬更丰厚的工作,此后他一年的收入比他在以前那个位子上干一辈子挣的钱都多。

25年来,我一直都在考虑这个“荣幸问题”,也就是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我的结论是,如果我们每天花一个小时帮助别人而不计较报酬,所收到的回报可能比我们在一天中其他时间里仅仅履行“义务”所得到的还要多。

(我们就要接近这一课最重要的部分了,因此,当你阅读这几页时请认真思考,细细咀嚼。)

回报增长法则并不是我的创造发明,我也不打算通过宣称自己发明了“物超所值”原则,来运用这一法则。我只是对那些影响成功的因素进行了多年的仔细观察,然后才运用它们。你们在了解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之后,也一定会像我这样做的。

现在,你可以从做一个实验开始。它会开阔你的眼界,发掘出你向上的动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女人想检验《 圣经 》中的这样一段:大意是说只要你有芥末籽那么大的信仰,对山大喊,让它移开,山便会移走。那个女人住在一座高山旁边,一开门就能看见山,因此晚上睡觉前,她命令山移到别的地方去。

第二大早上,她跳下床来冲到门口往外看,但山还在那儿,一点儿没动。于是她就说:“果然如此,我就知道那山肯定还在原地。”

因此我要提醒你的是,不管怎样,都不要怀着和这个女人同样的心态。

我想要你怀着十二分的诚意来做这个实验,你要相信,它意味着你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我想要你明白,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移走那座高山,它占据了你成功之殿的地盘。如果不把山移走,你的成功之殿就永远无法建立。

你以前也许从没注意到我说的那座山,可它确实就矗立在那儿,挡住你的去路,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了它,并把它移走。

你会问,“那座山到底是什么?”

那座山就是你的这种感觉:你的付出都必须收到物质回报,否则你就上当受骗了。

这种感觉已经不知不觉地以几十种方式表现了出来,摧毁了你成功之殿的基石。

在人的劣根性中,这种感觉通常会以如下形式表现出来:

“又不付我钱,凭什么要我做这个,我要做了才是完完全全没有道理的呢。”

你了解我说的这种人;你也多次与他们打过交道,可你永远不会在这样的人当中发现哪怕是一个成功者。

成功的法则像万有引力般永恒不变,人们只有理解并运用它才能取得成功。有的人却把成功当成一头野牛,追赶、围捕,企图抓住它,却永远无法取得成功。因此,做下面这个实验之前,首先要明确目标,那就是使自己熟悉最重要的法则之一——回报增长法则。

实验如下:

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每天至少为一个人提供服务,并把这当作自己分内之事,不期望回报,也不接受酬劳。

始终相信通过实验你会领会这法则的真谛,向持久的成功更进一步,绝不会到头来一无所获。

实验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为特定的一个或几个人进行个人服务,也可以是为你的上司加班之类的。

或者是为某个你也许永远都不会再见面的陌生人做件事儿。对象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完全出于为他人服务的目的,全心全意的去做。

如果你抱着正确的态度去实验,你会发现许多熟悉这法则的人早已发现的事实,即这条法则的根本所在——

你已不可能拒绝你的付出带来的回报,正如你不能阻止停止付出带来的损失一样。

“原因与结果、方法与结局、种子与果实都是不可分割的,”爱默生说,“这是因为原因预示了结果,方法注定了结局,种子孕育了果实。”

“如果碰上不知回报的人,就多为他做些事。把你的付出记在上帝的账上,点点滴滴都会得到报偿。这报偿来得越晚越有益,利滚利,会带来更可观的财富。”

“做事会增强力量,不做就没有力量,这是自然规律。”

人们总是愚蠢地担心自己会被骗,于是痛苦一生。其实排除自欺的可能,人是不会被骗的。在所有的约定中,除了甲方乙方,还有事物的本性与灵魂这个沉默的第三方存在,保证了每份和约的完满。

在你开始实验之前,请先读读爱默生的文章《 补偿 》,能帮助你更深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也许你以前已经读过《 补偿 》,那就再读一遍。每读一遍,你总会有新的收获,而在这过程中,你也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

一生中我们要经历两个重要阶段:一个是吸收、分类、整理知识的阶段;另一个是努力赢得他人认可的阶段。我们必须先学习,而且在学习上花的精力应该比工作上的多。然而,当我们学到了足够的知识,可以为他人服务时,我们仍然要面对挑战,使别人相信我们的能力。

我们不仅要随时准备为别人服务,而且应该乐意去做这一切。为什么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你每一次帮助别人,都是在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如果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同,这是关键的一步。

不要对全世界说:“先告诉我你能给我多少钱,我再告诉你我能为你做什么。”恰恰相反,你应该说:“我先给你看看我服务的质量,如果你喜欢,再出个价钱。”

生命不过是一段短暂的岁月,就像燃烧的蜡烛,烛光闪动,终归于灭。如果说我们这些生活在死亡阴影下的人们,此生的目的就是收藏生命的珍宝的话,那么,我们能以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方式来收集我们所要找寻的珍宝,尽我所能,惠人悦己。

我希望你赞同这个人生哲学。

到这里,这一课就要结束了,但它永远没有完结。你应该以自己的方式,顺着我的思路想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你将获益匪浅。

从本课的主题看,它也不会有结束的时候,因为它最终将引向人类一切活动的中心问题。它的目的在于使你掌握本课的基本原则,并使你开拓思维,释放潜能。

这节课并不意在教会你什么,它是一种手段,使你自己教会自己生活的真理。它是一种教育的资源,让你挖掘,发展你大脑中潜在的力量,为你所用。

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服务,努力做得比以前更好,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所以,虽然你的所得看上去少于付出,但实际上,你获得的无形收益却比其他人要多得多。

只有通过这样的服务,你才能够在你所从事的领域内有所作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你应该使不断超越自我成为你终极目标的一部分,让它成为你的日常习惯,像一日三餐那样必不可少。

你应该习惯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提供服务,而不去过多顾及收入。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世界愿意给你的,要比你期望的还多。

强烈的兴趣带来丰厚的回报。至于如何使回报像金字塔般呈几何级数增长,就全由你决定了。

现在,你已经学完了本课,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准备要采取行动了吗?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又为什么呢?只有当本课打动你,让你能够使用它所教给你的知识时,你才算是真正了解了它的价值。

知识只有通过一定的组织和“实践”才能成为“力量”。不要忘记这一点。

先拿钱再干活的人永远不能成为领导者;在你所从事的领域中不成为领导者,就永远不可能有所建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