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经济协调问题的研究
我国的国民经济,是指我国具有自主产权的经济,不包括外国资本家在我国开办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经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针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这个问题,谈谈个人意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国民经济的构成
为了说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首先必须阐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构成问题。
第一,国民经济是人们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过程。人们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生产出人们进行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买卖,生产出的生产资料要出售给需要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以便用于再生产;生产的消费品,要出售给需要这些产品的居民。这些出售的商品,要经过运输过程运送到销售企业,由商业企业进行买卖。商品买卖又要通过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货币是经过金融企业发放的。这一系列生产、运输、买卖、消费的总体就是国民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按生产资料不同所有制划分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我国要发展国民经济,要大力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同时也要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得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的总体当中,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国不断地强盛起来。
第二,我国的国民经济分为各不同的经济产业。国民经济是由各不同经济产业构成的,各不同经济产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国民经济。
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中,有农业产业、工业产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金融业等。
农业产业。农业产业是以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经济。土地作为农业主要的生产资料,是说农业各行业和企业进行生产,生产出的各种产品都要经过对土地的耕作种植生产出来,有些产品虽不经过土地的耕作,也是在地面上和水面上饲养出来的。农业产业内部,根据生产商品的不同和经营形式的不同分为不同的行业,如粮食种植行业、蔬菜水果种植行业、畜禽饲养和畜牧行业、渔业等。
工业产业。工业产业主要是由对原料和材料再加工进行生产经营的单位所组成的。在工业产业内部,按生产的商品种类不同可分为许多行业,如建筑行业,冶金行业,机械设备制造行业,飞机、火车、汽车制造行业,信息产业行业,煤炭和油气能源开采行业,化学工业行业,各种家电制造行业,纺织品工业行业,各种粮食产品加工行业等。在工业产业的各行业内,按生产的商品品种的不同,还可以继续细分。
交通运输业。按运输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航空、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等行业。交通运输业从国民经济生产经营总过程来研究,是生产企业购买生产资料和出售产品必须经过的一个经营环节。
商业。商业是经营商品买卖的行业。企业生产的商品除有少数被企业用于自我再生产外,其他绝大部分商品用于出售。商业行业的企业,出售商品收取货币。按照经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批发和零售商业。
金融行业。金融业是经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的行业。货币是商品买卖的媒介,对于商品流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中,包括有各不相同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既有分工,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在它们发生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达到它们应发挥作用的目的。
二、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原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来的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同时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消费的需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协调发展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能满足农业和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农业生产的各种产品,要首先满足农业再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在农产品中要有相当数量的各种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用于农业进行再生产。如生产的各种粮食产品中,要把一部分高质量的产品留作进行再生产的种子;收获的各种蔬菜和瓜果的籽粒,要留一部分作为种子;在森林业的生产中,要留下足够的幼苗;在畜禽产品中留下进行再生产的种畜和种蛋;同时还要留下满足农民生活需要的各种农产品。
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满足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如建筑业和家具制造业所需的木材,要由林业生产来解决。农业生产的产品有相当部分要能满足工业企业进行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如面粉加工业,需要农业生产的小麦作原料;棉纺织业需要农业生产的棉花作原料;生产食用油的工业企业需要农业生产的大豆、芝麻等作原料;各种肉食品加工业企业,需要农业生产的猪、牛、羊、禽畜等作原料,才能生产出各种肉类食品来。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的一些食品,如各种米、面食品、肉类、水果、蔬菜等都需要农业部门来提供。总之,农业生产的这些商品,要满足一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和城乡居民对各种生活消费品的需要。不能设想上述一些工业企业的生产,可以没有农业生产的相当数量农产品作原料进行生产;也不能设想城市居民,没有农产品作原料生产出的各种食品满足生活需要。由此可见一部分工业的生产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是和农业生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工业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的需要。钢铁企业生产的各种钢材,要能满足机械制造业和建筑企业对各种钢材的需要;机械设备制造业生产的各种机械设备,要能满足使用各种机械设备的企业进行生产的需要;生产发电设备的企业要满足发电企业的需要;通信设备企业生产的电话机、电报机、手机等商品,要能满足人们使用这些通信用品的需要;生产汽车、轮船、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等种类很多,而生产和提供这些产品的企业要能满足生产汽车、轮船、火车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
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工业生产的农用拖拉机,能较快地翻耕土地;工业生产的农用播种机,能快速完成播种;化工企业生产的化肥,能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农药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利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农民建房用的一部分钢材也是由钢铁企业生产的。除这些农用生产资料外,还有农民消费的部分生活资料,如收音机、电视机、电灯、电话等,也是由生产这些产品的工业企业生产的。这些工业产品,除出售给城市居民使用外,也出售给农村居民使用。食品工业企业生产的食品,也要有一部分出售给农村消费者。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工业部类、农业部类两者相互提供着它们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以,它们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三,工农业的产品要经过交通运输业运输出去。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一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部分的产品都要销售出去;工业各行业和各企业生产的商品除少量产品在企业所在地区市场上出卖外,绝大部分商品,要运送到外地市场销售,这就需要运输行业的运输。
第四,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农业生产的商品大都要经过商业企业才能买到和销售出去。商业就是经营商品买卖的行业和企业。工农业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大都是由其他企业生产出来的,生产这些商品的企业,把这些商品出售给商业企业。而需要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则向商业企业去购买。工农业生产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生产出的各种商品,又需要经过商业企业销售出去,收回成本并赚取利润,同时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以便继续进行再生产。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必须经过商业企业,其生产和经营才能顺利发展起来。
第五,金融业。金融业是进行货币经营的行业。银行把政府拨款和居民储蓄的货币资金贷放给企业,企业用这些货币资金去购买生产资料和招聘职工,从事生产和经营,并按规定的期限归还银行本息;交通运输业的经营要用货币购买运输工具,运输完成要收运费;商品的交易也要以货币作中介。货币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媒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从以上的理论说明看,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必须协调才能顺利发展。
三、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问题
第一,国民经济是需要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水平的阶段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必须不断提高。上面说的协调发展,是指在一定发展水平阶段的基础上的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现在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只有更快地发展,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国民经济不同的经济部门和不同的行业及企业大都在发展,但是有些发展得快一些,有些发展得比较慢一些。但是,它们必须都在发展。
第二,国民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就是某一个经济部门或某些行业或者某些企业发展得快,其他部分行业及企业不能够与它们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这些发展过快的经济部门、行业及企业就会出现一些不利于生产发展的情况,如在一个时期内会出现的生产过剩问题。我们所讲的国民经济要快速发展,是指相互协调的快速发展,即它们的快速发展,是各相关经济部门、行业及企业都能够协调地快速发展,使得国民经济各经济部门和行业及企业,在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上也能够协调快速发展,也就是发展到能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更多和产品质量更高阶段上的协调快速发展。
第三,国民经济各部门、行业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相互带动和相互协调。一个经济部门和一个行业及企业先快速发展起来,其他与之相关的经济部门和行业及企业的发展也要能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快速发展起来。如工业的某一行业生产发展了,应能够促使与之相关企业的发展。工业里的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加快了,对钢材需求的数量就会增加,对所需钢材的质量要求也会提高,冶炼企业就必须快速生产出数量更多和质量更好的钢材来;要生产数量更多和质量更高的钢材,就需要用高质量的材料,建设起冶炼钢铁的转炉和制造出质量更好的轧钢机;生产运输行业使用的运输机具产品的企业,要快速生产出数量更多的高质量的运输机械,出售给运输企业,可以加快提高运输业的劳动生产率,使运输业更快地发展;生产信息产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也必然会带动生产信息产品所用零部件企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化肥和农药的工业企业,要生产出数量更多和质量更好的化肥和农药来,生产化肥和农药的原材料的企业也必须随之而加快发展;工业企业生产出数量更多和质量更好的农用生产资料,从而就能使农业快速发展起来,使农产品的产量相应增长,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农产品大量增加,供给需要以农产品作为原料的工业企业,如用于许多种的食品工业作原料,这就为食品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创造出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工农业内各行业之间也能起到相互的带动作用,农业生产中某些重要作物的生产的发展,能带动其他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如粮食种植业的发展:生产粮食的数量和种类增加了,农民有了足够的粮食,除满足食用需要外,还能有大量的粮食用于酿造业;粮食做成饲料用于发展畜禽养殖业等。既然所有的经济部门、行业和企业是相互联系的,某一经济部门、行业及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能带动其他经济部门、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工农业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也必然为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创造出相应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使它们能与工农业的发展相协调,促使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相应快速扩大经营规模,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第四,国民经济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所有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如果在国民经济中有一些行业发展过快,发展过快的行业和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这就会使这些产品被闲置起来,造成对国民经济的浪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能使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能力,机器设备能继续不断地运转,原材料能及时被加工,生产出的产品也能被及时销售出去。协调发展不只是在一定的发展水平上实现协调,而是要能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协调发展,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不协调就不能使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四、培养出使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人才(www.daowen.com)
第一,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各类管理人才。国民经济要协调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出有能力为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作决策和指导的人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各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及不同企业相互之间符合一定的比例条件,才能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和快速发展,但要使国民经济能在协调的基础上快速发展,还必须要有具有高水平管理能力的专家。这些人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认识到国民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不协调状态,同时能及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以调整,使国民经济不协调的状态不致发生。
第二,快速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出具有高深科学理论和高技能的科学家。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大量的高水平科技专家。具有高理论和研究能力的科学家,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在科研、生产、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关键专业技术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做出突出业绩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1]“涌现出了一批以袁隆平、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升、王永志等为代表的当代的高级专家群体,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才。”[2]这批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领域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载人航天、三峡工程、杂交水稻、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3]“为加快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人事部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发展完善了博士后制度。各经济部门、各地区也制定出实施了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人才高地’等相应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4]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专家,对我国研制新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起着极为重要的核心作用。当然,我们培养高新技术人才,还要继续下大力气去进行。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培养的人才也必须与时俱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必须造就出一支相当数量的具有高技术理论和技术研制能力的人才,即必须大力培养出大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第三,大力培养进行机械设备操作的人才。在大力培养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培养能操作机械设备去加工于劳动对象的高技能人才。“桥吊工人许振超、模具钳工葛茂昱、车工郭嘉明、鞍钢机修工人李晏家”[5]这些高技能人才,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非常熟练,有的还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写出书来出版。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技能熟练,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我们拥有的高技能的熟练工人,总的来说在数量上还远远不够。“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30%~40%,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的4%。差距之大,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高技能人才,关心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6]从这个数字看,我们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除了培养高级技术专家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大力培养出数量更多和技能更好的高技能的技工人才。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的,客观上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大量高层次人才。这里说的大量是指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以及各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都需要具有高深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来源大多数需要依靠发展教育进行培养。当然培养人才,不只是在学校,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也能进行培养,像许振超等都是在实践中学习成为高技能操作型人才的。
五、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
上面说明了我国已培养出大量高级专家,研制出了一些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成果,还制定了继续培养人才的规划,这会促进我国今后继续快速发展,但要使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还需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培养出研制先进机械设备制造的人才。
第一,我国自己研制出的高性能的先进机械设备还比较少。我国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虽然比起过去有所更新,但比起发达国家来还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研制出新的、高效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设备。我们国家现时虽已有了一批高水平的机械制造方面的专家,但数量还比较少。他们还分散在不同的科研院所、大学、大型企业中。每个科研院所、每个大学、每个大型企业,自己用来进行研制工作的仪器、机械用具大都不足。因此,研制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仅仅依靠某一个科研机构、某一所高校或某一个企业,是很难完成研制任务的。我认为应该把一些科研院所的有关高级技术人才,把各大学有关的科研人才、大型企业与该项研制工作有关的人才暂时集中起来,组成研发小组,把分散的科研设备、资料等资源也暂时集中起来,共同使用。组成的科研开发小组可以集体进行讨论,集体进行研究,研究机械设备各种部件的制造过程,每个部件的形状和性能,它们所含的各种材料成分,新设备零部件的组装技术等,以扩展每个科研工作者的知识范围,从而提高从事研制工作的科学家研制新机械设备的能力和水平,使研究更能产生新成果,能更有效地研制出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产品来。
第二,研制新机械设备也可以依托某一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研制新机械设备所需的人才,如上所说,可把各有关研究院所和各有关高校的人才组织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某一大企业具备进行研究所需的条件,可依托某一相关的大型企业。在一个大型企业进行研制,可以针对正在运转的机械性能与操作过程中研究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依托一个大企业进行研制,还可以利用企业原有的研制机械所用的工具和仪器设备。研制出新的机械设备后,能直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试验,如在试运转过程中出现问题,可及时检测出来,分析其原因,并进行改进。如果符合设计标准,就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依托大企业进行新机械设备的研制,能节约大量的研制费用。
第三,研制新机械设备可吸取发达国家生产同类产品的经验。外国有些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比我们先进,这是事实。我认为在我们开始研制同种机械设备时,可先研究从发达国家购买的同种产品,把从外国购买的同类机械设备拆卸开来,从制造零部件所使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的形状和性能等细微的方面开始研究,研究它们的制造工艺和每个零部件在整台机械中的作用,直到对整台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研究。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研制,并不是进行仿制,而是要吸取其先进技能,以便使我国制造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性能更好的产品来,能使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研制的机械设备性能更好。要在一定的时期内,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能够使用我们自己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设备。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在大力发展先进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加速强大起来,由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
六、国民经济的协调具体表现在市场的供求平衡上
第一,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一般商品的买卖,要经过市场。当然,现在的市场在形式上已经有一些变化,有些商品要在固定的市场上进行买卖,有一些厂家和购买者可以通过信息渠道实现订货,进行生产和出售,这是没有固定的场所的市场。但是,这种出售和购买虽然没有固定的地点和场所,但这个过程也是市场的另一种形式。
市场上出现某些商品供过于求。某些商品在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这就表示这些商品生产过多了,这是国民经济不协调的一种表现。生产出的商品,有一部分卖不出去或暂时卖不出去,而生产这些商品所耗费了的劳动对象,生产过程所磨损了的机器设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所消耗了的劳动力,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生产出的一部分商品卖不出去,就表示生产出的这部分商品不能及时用于国民经济的再生产,这便会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发展的速度。如果生产的这部分产品长期卖不出去,积压时间长了质量就会发生变化,成为不能使用的废品。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损失,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
市场上出现有些商品供不应求。当市场上出现某些商品供不应求,即这种商品满足不了购买者的需要,如果这种商品是劳动资料,使用这种劳动资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就不可能进行再生产;如果这种商品是原材料,使用这种产品作为原材料进行再生产的行业或企业也就不可能进行再生产,从而就会影响到这些行业或企业的继续发展,以至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供不应求的商品是居民生活消费品,就会影响一部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市场上表现为供求关系的平衡。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发展,表现为各经济部门和各行业及各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都能及时购买到,不仅购买的生产资料在数量上符合需要,同时在质量上也符合应有的标准,这样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又能够及时销售出去,迅速回笼货币,使各企业不仅能够进行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是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平衡的发展。
第二,我国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不协调的现象应及时纠正。从国民经济发展规律上说,国民经济必须协调才能迅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当中,我国国民经济有时还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根据2004年商务部公布的信息,“据对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排队调查,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达138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3%,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8.5个百分点,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1.8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6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7%,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8.5个百分点,与2003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1.8个百分点。”[7]这些数字说明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对生产相对过剩的商品应适当压缩其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促使这些行业和企业转产市场适销的产品。我们必须按照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规律的要求,理顺各经济部门、各行业及各企业之间生产和需求的关系,使国民经济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也能协调快速发展。
第三,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要求。投资就是投入到国民经济中的货币资金,用于购置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增加投入货币资金的行业和企业的生产能力,使企业不仅能进行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如果这些投资投入到生产商品供不应求的一些行业和企业中去,这种投资就是合理的;反之,则会出现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膨胀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投资结构不合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8]这些投资生产的产品一时不能被充分利用,这就必然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我国对国民经济中某些行业或企业的投资,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把资金投到有社会需求的产品生产当中。资金投入到产品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行业和企业中去,这才能使国民经济得到协调快速发展。
总之,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协调发展的国民经济,会使一部分生产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而需要的一些产品又不能被生产出来,从而阻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七、加强宏观调控
第一,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前面讲了国民经济要协调快速发展,也讲了如何才能协调快速发展的问题。但是要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始终保持协调快速发展,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国家机构对各经济部门和各行业及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调控。各经济部门、各行业及各企业,都是相互独立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它们往往只考虑本部门、本行业及本企业的发展,而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往往考虑不够,或者对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很难认识清楚,所以国家有关机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以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第二,国家的宏观调控要认真深入研究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不仅要使国民经济实现一时的协调快速发展,还要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国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时,要研究国家已经制定出的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而制定出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措施。要实现小康社会并逐步实现现代化,各部门和各行业及各企业应相互协调,并相互提供生产快速发展的条件,以实现国民经济整体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这些只有国家经济机关才能做到。国家在研究国民经济长期协调快速发展时,既要研究现实国民经济中一些部门、一些行业和一些企业快速发展的优势,也要考虑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国家在实施制定的长远规划时,还要观察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使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能完全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三,调整货币的投放。调整货币投放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资金对国民经济的某一个部门、某一个行业和某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发展过快的行业和企业限制进行再投资,以紧缩货币供应为手段,使其过快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下来。对于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要增加投资,使其能更快发展。我国目前对农业实行减免税赋,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业生产的某些产品实行补贴等,都是对农业生产增加投入的措施,必将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四,行政措施。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于发展过快的行业采用行政手段,使其生产扩张在一定的时期内放缓;而对于我国要加速发展的高新技术行业,通过实施减免税收的办法,实行增加投资等手段,使之加速发展。
总之,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只有实施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原载《经济学家》,2005(1))
【注释】
[1][2][3][4]《我国“高端人才”建设步入“快车道”》,载《人民日报》,20040528(10)。
[5][6]《喜看高技能人才受尊重》,载《人民日报》,20040819(4)。
[7]《上半年七成以上主要商品供过于求》,载《人民日报》,200405 03(2)。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势头得到遏制》,载《人民日报》,2004 081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