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研究-宋涛自选集

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研究-宋涛自选集

时间:2024-09-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调整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朱镕基同志于2002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所以,我认为仍可运用马克思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指导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相互联系的理论。

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研究-宋涛自选集

调整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朱镕基同志于2002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我认为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比例关系,调整好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能够优化和升级,我国的国民经济会更好地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下面我就调整好产业结构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讲讲我个人的意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马克思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的是在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的产业结构理论,我国现时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二者的社会性质是不同的,但在两种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形式,却有相同之处。所以,我认为仍可运用马克思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指导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相互联系的理论。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代,是在19世纪的上半叶,当时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同时,生产社会化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使一个产业部门、部门内的各企业、行业内的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和其他各部门、各行业和企业,发生相互联系。这种联系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在农业和工业两个生产部门中,如工业部门中的纺织企业,生产要使用棉花,而棉花是由农业部门的棉农生产出来并出售给纺织企业的[1];毛纺织行业的企业,生产所用的羊毛是由农牧民生产出来的,毛纺织业的发展,对羊毛需要量的增加,使农田改为牧场,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大农业开辟了活动场所[2];一些农业生产的产品出售给工业企业作为原料,农民变成雇佣工人[3]。农业部门生产使用的机器,又是由工业部门生产的。[4]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都不只是为本部门的企业的需要,而是为了出卖,要把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进行交换,就必须发展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是逐渐地靠内河轮船铁路、远洋轮船和电报的体系而适应了大工业的生产方式。”[5]大量的商品运输到销售地区后,经由商业资本家的企业直接销售出去,商业企业能够代替许多生产企业出售商品,能够更快地实现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职能,“就全部商人资本同产业资本的关系来看,商人资本的一次周转,不仅可以代表一个生产部门许多资本的周转,而且可以代表不同生产部门若干资本的周转。”[6]这能节约生产企业资本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资本家的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进行商品买卖,都需要用大量的货币资本,而大量的货币资本只有银行能集中借贷。“银行家把借贷货币资本大量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致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相对的,不是单个的贷出者,而是作为所有贷出者的代表的银行家。银行家成了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7]从上面引用的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两大生产部门和两部门内的各行业和企业的阐述来看,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通过运输业和银行业的经营活动,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马克思的第Ⅰ、Ⅱ两部类比例关系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第3篇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时,阐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要顺利进行,第Ⅰ、Ⅱ两部类必须符合比例关系。用Ⅰ表示第Ⅰ部类,即生产资料的部类;Ⅱ表示第Ⅱ部类,即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m表示剩余价值。在社会资本进行简单再生产时,其公式是Ⅰ(v+m)=Ⅱc;在社会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时,其公式是Ⅰ(v+m)>Ⅱc。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社会资本生产的规模和上一生产过程相等,第Ⅰ部类出售给第Ⅱ部类的生产资料和第Ⅱ部类出售给第Ⅰ部类的生活消费资料,应当相等。社会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时,第Ⅰ部类出售给第Ⅱ部类的生产资料,应大于第Ⅱ部类出售给第Ⅰ部类的生活消费资料。马克思把社会资本生产分为第Ⅰ、Ⅱ两大部类是按生产出的商品使用价值划分的。生产出的许许多多种类的商品,按其使用价值,只能分为用于再生产使用的生产资料类;用于人们消费用的生活消费资料类。马克思在阐明了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同时,也就阐明了第Ⅰ、Ⅱ两大部类内各行业和各企业的比例关系,不然Ⅰ、Ⅱ两大部类也不可能合比例。这是马克思运用抽象的分析方法,即抽象掉生产的各部门、部门内部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相互买卖中的比例关系,只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划分生产各部门比例关系的方法。在上一个问题里已经讲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了工业生产部门、农业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业部门、商业部门和银行业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必须合比例才能顺利运营。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阐明了农业生产部门内,分有谷物种植业、棉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等;在工业生产部门内,分有采矿业、冶金业、机器制造业、纺织业、蒸汽动力业等,这些生产部门内各行业,都只是在阐明资本家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关部分时提及的。实际上当时工农业各生产部门内的行业的种类还多。第Ⅰ、Ⅱ两部类在生产经营的交换过程中的关系要符合比例,各生产部门各生产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必须符合比例。这是马克思所阐明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时的产业结构。所谓产业结构,就是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各行业与生产交换相联系的运输业、商业和金融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上,它们之间只有符合一定的比例,国民经济才能够顺利地发展。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各行业抽象出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第Ⅰ、Ⅱ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理论,阐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发展的规律性。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是无政府状态的,这种规律性不可能正常被实现。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了当时资本主义每隔8年到12年必然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时,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商品大量被积压,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在经济危机过程中,各产业部门、各行业的资本家采用更新机器设备,调整生产的商品的种类,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质量,使经济又走上复苏和繁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又重新发展起来,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比例关系,是在不断遭到破坏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Ⅰ、Ⅱ两大部类按比例关系理论仍可用来指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前面讲过,Ⅰ、Ⅱ两部类的比例关系,是以全部商品的使用价值划分出来的。我国现时的国民经济,比马克思写《资本论》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在社会性质上不同了,在发展程度上也极大提高了。在农业部门内,行业增多了,生产发展了,各种产品的产量大量增加了;工业部门内,不仅行业的数量增加了很多,生产过程采用的技术也在逐步实现现代化,各行业生产经营的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产量也有了很大的增加;在交通运输业中,大量使用了现代化的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加快了商品运输过程;商业部门和银行业在数量和经营形式上也都有了很大发展。还有极大发展了的电信各行业和为人民生活服务的餐饮业、旅游业等等。但是,不论社会各产业部门、各行业和各类企业有何数量的增多和发展的程度有何等提高,它们的产品和劳动都必须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必需合比例。所以我认为马克思关于Ⅰ、Ⅱ两部类合比例发展的原理,仍能被用来指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时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问题。马克思没有提过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问题。我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使不符合比例关系的各产业及各行业、各企业不断淘汰旧技术、采用新技术,使产业结构逐步向高一阶段即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方向发展。所以,我认为马克思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仍可被用来指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是,我国现时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还不够符合比例关系。例如农业生产出的谷物,有些品种被大量积压,部分产品甚至霉烂掉。但又有些农产品的品种,在数量特别是在质量上,还不能满足食品加工业的需要。工业部门有的行业的企业生产的商品,也有些长期卖不出去,有的报纸报道,被积压工业产品的产值于今年7月已多达3万多亿元,上一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是8万多亿元,积压的工业产品的产值比前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还多。同时,我国有些工业行业的企业,使用的技术设备,大都是从外国购买的;一些电子信息企业生产产品用的零配件,许多也都是从外国进口的,我国企业只能做组装工作。电子信息企业的一些设备,许多新技术产品,我国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这种状况,必然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商业的组织形式和在城乡之间的布局,也存在不符合工农业产品运输和商品买卖的要求。所以,我国现时还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我国的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为逐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二、运用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

前面讲过,我国现时的市场,是社会主义的市场,其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市场,但它们都是各种商品交换的场所。在商品买卖上,它们二者的作用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能够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调节国民经济的结构,使其优化和升级。

市场是各产业部门行业和各企业是否符合供求比例关系的显示机制。各产业部门和各行业的企业,在制定计划时,要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是多少,生产的这些产品是否能符合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这些产品需求的比例关系,只有把这些产品运送到市场上出卖时,生产企业才能知道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购买者的需求。这种比例关系,是通过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显示出来的。大家都知道,商品中包含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当某种类商品在数量上供过于求时,卖者为把他的商品卖出去,即降低商品的价格,他就得不到应得数量的利润,有时甚至收不回成本,发生亏损,于是所生产商品供过于求的行业和企业,就会压缩这种商品的产量。当某种类商品求过于供时,购买者都想买到这种商品,他们之间发生竞争,愿出高价去购买这种商品,致使生产这种商品的企业不仅能得到应有的平均利润,甚至能得到超额利润。于是,生产的商品求过于供的行业和企业就会扩大生产,致使各种商品能供求平衡。各种商品都能供求平衡,我认为即是各产业部门和各行业及各企业符合比例关系的表现。我之所以说明这些大家都熟悉的问题,只是为了说明各产业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的比例关系的问题。

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必须铲除地方保护主义。商品市场,是各种商品买卖过程中相互竞争的场所。为了使各类企业生产的商品能在全国市场上进行竞争,必须铲除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经国家有关法令的制止、报纸杂志上舆论的批评,现在比过去已经少多了,但是也还没有被完全消除。某些地方除千方百计设置一些障碍,阻止外地某种商品流入本省、市外,还使本地的一些企业生产的假冒伪劣商品能够存在下去;一些地方的小煤矿屡禁不止;一些被严重污染的产品还能维持生产,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地主保护主义。这些企业所在地区的有关政府机构,之所以允许这些企业存在,是为了本地区能向这些企业收取税赋,增加收入。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一方面保护了不法企业生产的劣质产品,致使一部分市场被这类假冒伪劣商品所占领,同时又使一些企业所生产的优质商品在一定时期内占领不到更大的市场,使它们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假冒伪劣的商品在市场上存在,损害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一些质量低劣的商品在市场上出售,表面上看市场上各类商品的供求像是平衡的,实际上是不平衡的。产业结构也不是合比例的。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铲除地方保护主义,使各产业部门和各行业及各企业都生产出优质的商品,它们生产的商品能相互满足需求,产业结构才能优化。

企业对商品在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要进行预测。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各种商品的供求关系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表面上是无序的,我认为,其实是可探索其中的规律性的。从一般情况来阐释,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在品种和数量上要有所增加,在质量上要更加提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部门内各行业的企业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加工所需要的各种原料和材料,不仅在数量上要增加,在品种上要有所增多,在性能和等级上,也要有很大进步。生产某一种或某几种商品的企业,可以测算过去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和本企业生产同一种和同几种商品的企业大约有多少家,它们的产量加上本企业的产品的产量,加起来的总产量是多少;这一种类商品在过去一个生产周期内的总需求量又是多少,在下个生产周期内社会再生产规模扩大之后,同类企业生产的商品供需会发生多大变化,这类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各会增长多少,本企业生产的商品能占领多大市场,生产多少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能使供求大致平衡。经过对所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测算,是能够大致地推算出它们的比例的,即使在它们的比例上有一些误差,各类企业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不会导致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发生大的波动,从而使产业结构能够实现优化。

逐步采用电子网络信息技术把各产业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与商品的运输、商业营销和银行的借贷联系起来。用网络信息把它们联系起来之后,某一产业部门和某一行业的企业,在生产上面若需要另一产业部门的某个企业生产出的商品,作为它进行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只要按一下接通电子网络的键盘上的按钮,生产这种生产资料的企业,就能按时、按量、按质把所需产品生产出来;把生活消费品企业的生产和经销这些产品的商业企业的购销联系起来,再按一下和运输企业相连接的按钮,所需要的物资也能及时运进来和运出去,把出售的商品运出去了,不仅能大大节约生产和流通时间,大量节省物资,降低商品成本,还能使产业结构经常处于合比例状态,使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常处于优化状态。

企业应努力创新以提高竞争能力。前面说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类企业与其他类企业在商品买卖时是必然会发生竞争的。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生产经营上得到发展,必须提高竞争能力。企业要提高竞争能力,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实行各方面的创新。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有创新,要认真研究现时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在企业按计划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问题时要能及时采取解决办法,考虑企业生产所需的高质量生产资料一定要有可靠的来源;生产出的产品一定要能完全售出;能取得应有的利润,要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就要求企业在管理上有创新;要充分调动企业内各级各单位领导人员、每个技术人员和每个工人的积极性,能够认真执行他们担负的生产责任和任务,使各种奖罚条件在创新中提高作用。使企业内各级管理人员,也能以创新的方法,去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促使每个工人都能精心去操作机器设备,使加工出的零配件、加工制造出的半成品产成品,不仅在数量上能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而且使每个零配件在精密度上都完全符合标准;制成的半成品也是高质量的,致使制造出的产成品,在品种和性能上有所创新,以满足社会对这些商品更高和更多方面的需要。要生产出数量更多和质量更高的产成品,企业还必须采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每条加工制造的生产线上使用的各种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新。现时我国有些企业,使用的机器设备已超过使用的规定期限,磨损已相当厉害,使用这种机器设备已很难生产出精密度很好的高质量的产品来,要使这些企业能得到发展,必须尽快采用新技术改造旧设备。提高企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还要下大力气对各级管理人员和企业全体工人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创新能力和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从而达到不断发展的目的。为了能使企业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还应招聘应有数量的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创新上的能力。企业还应以创新精神加强财务管理,使物资和货币资金能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以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盈利。一个企业在创新中加强了管理,采用新技术,使生产发展了,会刺激同一行业、同一部门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其他部门和其他行业的企业的发展。各产业部门和各行业的企业,在新的生产技术基础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必然使产业结构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即产业结构升级,也就使国民经济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前进了一步。(www.daowen.com)

总之,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产业部门由不合比例通过市场调整使之合比例,即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各产业部门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使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之形成新的比例关系,即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这就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

三、国家有关机构从宏观调控产业结构

国家应制定计划调控产业结构。我国制定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除了五年计划还应制定年度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经济计划和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制定的计划,两者实现的方式不同。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实现方式,是国家有关机关强制各产业部门、各行业和企业去执行它们应完成的计划部分,当时各产业部门、各行业和企业没有任何应变计划的灵活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出的经济计划,表明在本计划实行时期内要达到的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各经济主体可灵活地去执行计划。为实现制定的国民经济计划,各产业部门、各行业和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对企业应执行的计划作一定的变动,改变生产的某种产品的品种,增加或减少某种产品的数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原定计划不进行一点变动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制定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市场供求往往会有些临时发生的变化。灵活地执行制定的计划,也是为了大力实现原来制定的计划总目标,不然会影响其他产业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前面讲过,因为它们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制定出经济计划,灵活地执行和实行计划,更会使各产业部门、各行业合比例地发展。

国家有关机构应定期发布经济信息进行结构调整。各个产业部门、各个行业和各个企业,主要是努力发展本部门、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对其他产业部门、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如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及其近期发展的动态,不可能了解得很清楚,即使某一产业部门的企业和其他产业部门、行业的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也难以完全了解与其同类企业和与它有产销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其他企业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不了解这种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不协调的状况,从而也会使国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因此,政府有关机构,应按年度、季度定期发布经济信息。在发布的经济信息中,包括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生产经营的现时发展的情况,它们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和销售情况,哪些产品生产过多,哪些产品生产不足,国家制定的经济计划是否应该进行调整,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要密切关注的经济动态等等。各类企业大体知道了相互联系的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以后发展计划之后,根据这些情况,制定出自己现时和以后发展的计划,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压缩市场上过剩的产品,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就会平衡起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就会合比例地、顺利地发展,经济结构也就能够优化。

国家运用投资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里讲的投资,是指国家机构把一部分货币资金投入到发展相对滞后的产业部门、行业和企业中去;投入到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行业中去。发展滞后的产业部门、行业和各类企业,即它们生产的作为生产资料的产品,满足不了需要这些产品用于生产的其他部门、行业和企业的需要,致使需要这些生产资料部门、行业和企业的生产不能顺利进行;生产人民生活需要的消费资料的企业发展滞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就难以较好地提高。如在工业部门中,现时钢铁冶炼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已经相当多了,但是有些品种我国还不能生产,需要向外国购买;建设一些重大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设备,也有不少是向外国购买的。一些工业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机器,我国还不能制造,也需要多次购买外国机器来更新已经磨损了的旧机器。在农业中,有些种类的产品,特别是有些高质量的产品,也需向外国购买。我国在对外贸易上,进口一定数量的产品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要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得到顺利发展,并逐步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大投资上面所说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制造,必须使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生产使用的高质量、高技术性能的技术设备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会无保留地把它们的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出售给我们,若我国自己不大力加强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我国经济就难以按比例协调地发展,产业结构也难以升级。所以,必须大力发展我国自己的高技术的装备制造业。

国家有关经济部门指导调整产业结构。我这里只讲工业部门内各行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前面讲过,在工业部门中,存在行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不合比例的状况。因此,国家有关经济机构应直接指导工业内部各行业的企业结构进行调整。指导生产的产品难以销售出去的一些企业,转变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使一部分企业转产满足不了市场需要的产品,以便使该行业生产的产品能够畅销。在同一行业中,采取适当措施和各方都同意的办法,促使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进行联系,引导亏损企业采用盈利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法,以便能够盈利,引导它们进行联合和重组,这既能够使工业部门各行业的企业,都得以顺利发展,也有利于带动农业部门的发展,使各产业部门、各行业以及各企业的发展符合比例关系,从而促使国民经济结构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高的阶段。

国家经济管理机构的领导对国有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加强监督和指导。实行政企分开后,企业有独立进行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但我认为还应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进行监督。政府经济部门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经常到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中去,监督企业对国家有关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企业制定的生产经营计划是否符合市场供给与需求;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是否在认真执行;企业内各级领导干部是否能深入群众,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是否深入到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去做些调查研究工作,是否认真去解决在实际中已出现的问题;特别应监督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是否公开和公平,是否能真正做到廉洁,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还应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要向群众公开,以征求群众的意见,使企业广大职工能真正感到他们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国家有关机构,真正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监督好,就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更顺利更快地优化升级和发展创造出很好的条件。

引导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政府各经济管理部门,应引导该部门的一些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实行政企分开之后,各级政府对企业不该管的事务应下放给企业,但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单个企业独立去进行,会发生一些困难,有些问题可能不易解决,相互间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协商,往往也不易解决。国家有关机关做一些协调工作,说明分散的一些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参加集团的各企业都能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说明组建企业集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法办法,使参加组建企业集团的各企业的领导和广大职工,都能明确了解组建企业集团对发展国民经济会起更大的作用时,就能够顺利地组建起来。这种组建企业集团的途径,和现时把原有的一些特大型的企业改为公司制集团后,把所属的分厂、车间及营销等各部门分离开来,在总公司领导下,让它们独立进行生产经营的途径是不同的。组建新的企业集团,能够使集团内各种物质资料和财力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能够充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使原来生产经营不好的企业有所改善,取得盈利。企业集团在生产经营上应该有很大的优越性,现在有的大公司发生亏损,我认为主要是企业管理者管理不力造成的,应更换该集团的一些领导者,国家有关机构应研究这些亏损企业集团经营不好的原因,指导其改进。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和顺利快速的发展,既会起到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作用,也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原载《当代经济研究》,2002(11))

【注释】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14~215页。[2]参见上书,471页。

[3][4]参见上书,551页。

[5]同上书,421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307页。

[7]同上书,45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