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新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影响:宋涛自选集

新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影响:宋涛自选集

时间:2024-09-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新技术革命兴起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条件(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条件的变化50年代末期,帝国主义国家各垄断集团之间的经济实力,有些增强了,有些下降了,但各国总的经济实力都有很大的提高。综上所述,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条件的变化、垄断竞争的加剧等,是这次新技术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而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上的新发展,则是这次新技术革命的基础。

新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影响:宋涛自选集

新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新技术革命兴起的社会经济自然科学发展的条件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条件的变化

50年代末期,帝国主义国家各垄断集团之间的经济实力,有些增强了,有些下降了,但各国总的经济实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它们的生产和经济都已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战后世界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独立,成为主权国家,一些新独立的国家,虽然在经济上还比较落后,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摆脱对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原来宗主国在经济上的联系与依赖,但帝国主义国家毕竟不能像以前那样对待它们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在那里任意投资、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因此,帝国主义国家的国际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帝国主义国家在它们经济上大大增长起来之后,必须要为它们生产出来的商品寻找出路,努力开辟国内和国际市场。

(二)垄断竞争的加剧

首先,帝国主义国家内各垄断集团之间的竞争加剧了。在帝国主义国家内,一些经济实力已经增强了的垄断集团,为了能把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要求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一些经济实力已经下降的垄断集团,为了增强经济实力,赶上和超过比其经济实力强的垄断组织,也要求扩大商品的销售市场。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垄断组织之间,如生产钢材、汽车电子产品的各不同垄断组织,要进行竞争,争取为各自生产的商品扩大销售市场。在使用价值可相互替代的各垄断组织之间,如生产一些生活日用消费品的垄断组织之间,也进行着竞争,努力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占领另一垄断组织生产的商品的市场,以便扩大本垄断组织的再生产。在多元化经营条件下,生产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能商品的各垄断集团,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比它自己生产的商品畅销时,生产这种商品能够得到更多的利润时,它们也会设法转产畅销的商品。各垄断组织,只有当它们生产的商品占领了广大市场之后,只有当这些商品销售之后,才能获得垄断利润。随着各垄断组织所拥有的资本数量的增加,随着它们生产的扩大,争夺市场也会愈来愈激烈。

其次,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都在努力扩大它们各自的国际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组织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有新的发展,它们不只是争夺一些新独立国家的市场,即不只是争夺原来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各个国家的市场,而且还千方百计地设法争夺对方的国内市场。先是美国,把它的商品其中主要是一些机器设备、仪器和仪表等,输出到日本和西欧各国中去,在日本和西欧有些国家内投资兴办企业,占领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市场。从70年代初期以后,日本和西欧各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把它们生产的大量的商品向美国输出,占领美国国内市场。近几年来日本、西欧也向美国投资,购买美国企业的股票不动产,兴办新的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在美国市场上出售。

垄断组织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只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才能降低成本,使生产出来的商品,既能在性质上较为优良,款式上新颖,又能由于它们的成本较低,在出售时价格也会比较低,从而在市场上就会更为畅销,这种商品的销售市场也将随之扩大。在国际市场上,有些国家垄断组织生产的商品价格低廉,原因有多方面,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各帝国主义国家生产出来的同类产品,在性质和样式上如果基本上相同,或者相差不多,价格便宜的产品,能够很容易地占领更大的市场,能够比价格高的产品销售得快、销售得多。因此,要加强竞争能力,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必须采用新技术。

(三)新产品是占领广大市场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和国际竞争中,一个垄断组织要想为它生产的商品打开广阔的市场,必须生产出质量优良的新产品。在每个帝国主义国家内,一些垄断组织生产的产品,如果是款式新、性能优良的新产品,就能很快地占领市场,在市场上成为畅销品;而生产同类产品的垄断组织,如果生产的产品还是在性能和款式上比较落后的商品,它的销售市场一定会缩小,一定会从市场上被逐渐排挤出去。在国际竞争中,有些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生产的商品,之所以能够占领广大的国际市场,在许多国家销售其商品,就是因为它们生产的某种商品,在性能和款式上比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生产的同种商品好。日本汽车垄断组织生产的汽车,之所以能够打入美国和联邦德国这些原先是大量生产汽车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并在这两个国家内能大量销售,主要是因为日本生产的汽车能节约燃油而且性能也比较好。日本的电子工业垄断组织生产的产品,不仅占领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且还大量输出到美国和欧洲共同体的一些国家。电子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新产品,这些产品能被人们运用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满足人们生活的不同需要,它们生产的电子产品,质量较好,是日本电子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根本原因。各垄断组织,要生产性能好和款式新的新产品,就必须采用新技术。

(四)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国家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进行了军事尖端技术的研究,如对原子弹的研究、远程飞机的研究、中远程的运载火箭的研究等。战后这些军事尖端技术都转用于民用工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新技术的研制和应用,是以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为基础的。例如,在这次新技术革命发生之前和发展过程中,数学理论和应用数学、高能物理学、高分子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巨大成就。一些专门学科,如力学电子学半导体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等等的研究,也都取得了极其巨大的新发展。这些自然科学上的新成就,为这次新技术革命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条件的变化、垄断竞争的加剧等,是这次新技术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而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上的新发展,则是这次新技术革命的基础。

二、新技术革命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然后扩展到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有:

(一)新技术革命的特点

战后的新技术革命,是从50年代初兴起的,它以电子技术和核能(即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人们称这次技术革命为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技术革命有如下主要特点:第一,规模宏大,范围广泛。这次技术革命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和个别的生产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而是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这次技术革命使科学和技术的门类越分越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协作越来越密切、广泛,科学技术本身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第二,智力革命——电子计算机部分地代替了人的脑力劳动。第一,第二次技术革命所产生的机器,只是代替和强化体力劳动和物化劳动。例如,工作机的产生强化了工人的分工,代替和强化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动力机的革命强化的是机器的分工,即以物化劳动的革命为标志。与上两次技术革命相反,第三次技术革命并不是以体力劳动和物化劳动的革命为标志,这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成果——电子计算机,既不属于工作机,也不属于动力机,而是一种控制机。电子计算机不仅有“骨骼肌肉系统”,而且具有“神经系统”,从而不仅使人们能够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使人们能够部分地从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所以,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是脑力劳动的革命。第三,使整个机器结构发生了质变。第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最高成果是“用机器制造机器”,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最高成果——控制机的产生,即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则实现了“用机器操纵机器”,即用机器来代替人对机器的操纵与运用。这种自动控制设施的发明,像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不但大大提高了机器生产效率,而且使得机器结构发生了质变,即在机器原有的工作机、发动机和传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之外,增加了一个新的部分——控制机,从而引起了机器结构的质变,形成了崭新的机器体系。在现代自动化机器体系中,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控制设施,是机器生产的最发达形态。第四,这次新技术革命,包括了许多技术门类。它们能在许多方面为人们所利用,能够运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生活服务业;能够运用于各种管理工作和办公室的办公;还能够被人们用于日常的家庭生活服务。它们的用途非常广泛。

(二)新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

第一,电子计算机技术。20世纪40年代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接着于50年代又制造出了半导体晶体管的计算机;50年代末制成了集成电路的计算机;70年代初制成了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装配的微处理机;现在制造出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在长8.9毫米、宽16.6毫米的硅片上,大约可聚集4000万个晶体管和电容器等元件。自微处理机问世以来,由于它的广泛运用,已发展到25000多种,电子工业已是年产值数额非常巨大的工业。现在一些发达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都有大量电脑科学家从事更新、更快、功能更多的超级电脑的研究工作,研制“人工智能”电脑。微电脑技术,是这次新技术革命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哪个国家能在电脑技术上占主宰地位,它也将在高科技领域内占据有利地位。其结果将表明在高科技领域占领先地位的国家,它的经济也将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到以高科技为主的经济,领先的高科技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现在除美国和日本外,西欧一些国家也大力发展微电子技术。从80年代起,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具有新功能的计算机,研制光计算机、超导计算机、智能计算机。智能计算机,被称为第五代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将具有声音、图形、文字、物形等直接输入和输出的功能,具有使用自然语言的会话处理、存储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具有学习、联想推理、解释问题的功能。

微电子技术除能极大提高计算能力和速度外,还能被广泛运用于生产和管理过程。微电子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能大大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例如,在汽车发动机内装上一块微处理器,便可节省汽车用油25%;用电子计算机设计剪裁服装,可以大大节约面料,等等。微电子技术还能用于生产自动化的操作和控制。第二次技术革命中产生的自动化技术,是为大批量生产服务的,限制了自动化的普及,而采用微处理器或电子计算机,能够使自动化用于中、小企业,从而使它更加普及。微电子技术在信息技术上有着极广泛的用途。它在办公室内使用,能显著提高办公效率。如美国某公司设计了一个“电子桌”系统,该系统内每台电子桌可以存储、打印、传输、显示电子文件,从一台电子桌传送到另一台电子桌,明显地提高了办事速度。它还可用于金融业、机关事务和人事、旅馆学校及家庭的管理,如用于教学工作,可以组织各种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工作的效能,用微电子技术和电缆组成的生活系统,可以调节室内冷暖空气、自动开关电灯和定时热饭等。微电子技术有着无穷无尽的用途。

微电子技术的使用还开拓了许多新的生产行业。微电子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如它与机床组装在一起,制成自动数控机床,从而使机械工业与电子工业合成一体,产生了机电产业,据估计,1970年全世界自动机床只占车床总数的7.8%,80年代初期,已占总机床数的50%以上。微电子技术在传统工业行业的应用,必将极大提高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产生了信息行业,使信息行业发生了革命。

第二,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高级阶段。信息以各种数码、参数、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图表和动作等形式,使人与人之间能很快相互了解并使人对其他客观事物也能很快了解。人类在过去主要依靠纸张等记录来传播信息。后来才有了一般的电报和电话。微电子出现后,集成度大为提高,存储器能存储的信息量也极大地增加了。日本已研制出记忆容量为1兆比特的存储器,4兆比特的存储器已开始进入试制阶段,16兆比特的存储器在研制上也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种半导体存储器,在大约一平方厘米的硅片上,能存储相当于100万个汉字的信息量,可在0.4秒钟内存入或取出。电子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产生计算机电信行业,使信息行业发生革命。

信息革命的作用十分巨大,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例如,用一台终端装置,可以迅速地从世界各大图书馆和情报中心查阅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利用微电子的信息技术,人们可以迅速地了解在国内外各地所发生的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各种状况和动向;人们之间的情况,也能很快相互得到传播,使人们能够及时处理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信息革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信息的加工、处理已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基础。以美国为例,到70年代中期,从事信息处理的人数已超过采矿业、农业、制造业和个人服务业人数的总和,以至于美国宣称它已进入信息经济时代。

第三,光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信息革命中,在光技术代替了电子技术之后,会使信息发生更大的革命。目前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大力加强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经制造出以激光、超纯玻璃纤维与各种新材料为基础的新技术产品,正在走向光技术的时代。光技术产品已从实验室进入现代化的工厂、办公室和家庭。这种新技术的发展,把人类从电子时代推向光技术时代。在研究与开发光技术上已取得的成果有:光纤电话线路、激光印刷、小型激光唱片、带全息图的信息卡、超级市场的货价标签扫描器等。光纤的开发和使用,必将极大地加速通信的速度。一条手指粗细的光纤,可以装100多部电话。光纤可使相隔遥远的公司之间建立专用电视联系网络,能把办公大楼的各办公室,完全用光技术联系起来。一些国家的通信公司,已开始铺设横跨海洋的新光缆

美国电话公司国际财团计划于1987年铺设近700公里的连接欧美两大洲的海底光缆,利用这条光缆,可同时进行3.8万路电话或通话数据传输,而普通同轴电缆的容量只有9000路。在计算机数据与视频信号传输方面,光纤的优点更为突出。普通铜质电缆的数据传输能力,最大约为每秒14.4万比特,光纤的传输能力可达每秒几亿比特。由于光纤具有强大的信息传输能力,所以,美国许多家大公司都安装专用光纤系统,以进行电视会议,连接各种用途的计算机,或作低成本的电话网络。光缆一旦进入家庭,将使用户所能接收的有线电视频道几乎不受限制,还可提供许多服务项目。用光缆建立双向电视系统,在通话时可以相互看到对方。光纤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石等,来源十分丰富,可以节约大量的铜铝等有色金属,成本就便宜得多。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新技术革命的组成部分。

第四,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也叫生物技术或生物工艺学,是这次新技术革命的技术基础之一。根据目前的发展程度,生物工程包括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www.daowen.com)

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根据生物的遗传特征,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人为地用一种生物细胞中的基因替换另一种生物的某些基因,实现基因的转移和重新组合,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和功能。应用遗传工程的方法,可以增加生物体的基因种类,重新安排和设计生命的程序,定向培育生物良种,育种周期也可大大缩短。用遗传工程的方法,还可以把各种决定特殊机能的基因移植给细菌,使这种细菌变为工程菌。利用细菌繁殖快的特点,大量生产工业产品,如生产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胰岛素等。人类的多种遗传病,是由基因缺损产生的,遗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可能有效控制或从根本上治疗人类的遗传病。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一种广义的遗传工程,是把一种生物细胞中携带着全套遗传基因细胞核或染色体整个地转移给另一种生物细胞,从而改变受体细胞的特性,改良品种或创造新品种。在细胞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细胞融合技术,即用人工方法把遗传性质不同的两个活细胞,结合成为一个同时具有这两种细胞优良性状的新细胞的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可以打破种内杂交的限制,实现种间杂交。现在,美、英、法等国的科学家,用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已成功地培育了十多种有经济价值的花卉、果树、药材、蔬菜等,并实现了商品化生产。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把豆类植物的基因移入向日葵烟草植株里,生产出带有两种优良特性的新产品。有些国家的科学家还进行抗性基因的研究,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具有抗寒抗病等特性的植物新品种。有些国家的科学家在豆科根瘤菌基因组固氮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我国科技人员对水稻小麦单倍体培育优良品种的研究方面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也取得了较好成果。已培育出多种抗寒抗病的新品种,单产一般增加10%左右。利用种间杂交,还能生产一些药物,例如,利用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融合制成单克降抗体,在传染病癌症等的预防和诊治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成为免疫学的一项重大革命。

酶工程:酶工程是利用酶的特异催化功能,快速、高效生产产品的一门技术。酶是一种由细胞制造出来的特殊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酶工程的发展,已分离和提炼出多种酶,并能应用于化学分析、临床诊断、农业生产和水产品加工等方面。如用固定化细胞中的酶处理废水,能从中生产出可以作为燃料的氢气。酶工程突出的成就是微生物发电,美国和日本已分别研制成功的微生物电池和酶电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特殊功能生产有用物质,并直接将其用于工业生产的一种技术体系。它包括优良菌种的选育、微生物菌体的生产、微生物发酵生产产品、微生物对某些化学物质的改造、对一些有毒物质的分解以及细菌选矿、细菌冶金等等。在发酵工程中,目前最重要的是微生物的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它是解决一些国家目前饲料紧缺和粮食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

生物工程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由于它具有先进的科学价值,重要的还在于它在实用上的广阔前景。生物工程的开发,利用的是生物资源和工农业废弃物,因此,不会受地球上有限资源的限制,而且有利于生态平衡和防止环境污染。

第五,新材料。材料是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及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没有原材料,人们就无法进行任何生产活动。作为这次新技术革命发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材料技术,20多年来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由合成的有机材料和新陶瓷、金属等以及它们的复合物构成了全部新材料,其品种已不下百万种。合成的有机材料,如各种塑料品种极为繁多,有些材料能代替动植物产品,有些能代替金属产品。塑料能代替钢铁用做制造机器的某些零部件和用于建筑业,光导纤维的光缆能代替用铜铝制成的电缆。陶瓷工业有了新的发展,70年代初以来,西方一些国家竞相开展耐高温、具有高强度结构的陶瓷的研究。研制出的新型陶瓷在一千四五百摄氏度的高温下,强度超过镍、钴、铬等战略金属。很多国家利用陶瓷的这种耐热性能。为下一代汽车研制陶瓷引擎,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1982年日本的京都陶瓷公司宣布已研制出了陶瓷发动机,被认为是在制造发动机的材料上的一场革命。一些航天器的外壳使用的也是陶瓷。航天飞机在穿过大气层时,外壳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连金属中最耐热的钨也将被熔化,而耐高温的陶瓷却能保护航天飞机安然无恙。新型陶瓷材料发展很快,种类较多,有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锆等。精密陶瓷所具有的电、磁、光、声、热等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特性,使它在电子工业、化学工业中很有用途。被称为陶瓷钢的氧化锆韧性陶瓷,可以制成菜刀、剪刀、锯、斧头等日用工具和制成生物医学中的人造骨骼和关节等等。新型陶瓷之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由于它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外,还由于它使用的主要原料价格低廉而又极易获得。在新材料的技术革命中,还冶炼出了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成钢材,制成了一些新型建筑材料。现在,许多发达国家不仅已形成了新材料的产业群,而且把它列为优先发展的主要项目。

第六,新能源。现在的新能源,是指能代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它是指核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比起旧能源来,在新能源中,许多是能够再生的能源,能够被人们不断地利用下去。利用核能的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在许多国家,核能发电量已占发电总量的相当比例,核能还被用于农业种子的照射,提高其发芽率等。利用新能源中能够再生的能源发电,还能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利用可再生的能源。新能源的广泛利用,是能源工业中的一场革命。

三、新技术革命必将加剧资本主义的矛盾

这次新技术革命,包括了许多生产部门,会使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新发展,会使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它必将加剧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

(一)加剧生产社会化和占有私人性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占有私人性之间的矛盾,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矛盾也在发展。由单个私人资本企业转向股份公司,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的发展,都是为了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的。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它就要求生产关系也应随之而有改变。在资本主义社会内,生产关系在私有制基础上也是不断变化的,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是不断发展的。新技术革命所导致的生产社会化更加高度的发展,一定会大大加剧这一矛盾。

新技术革命会使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发展。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之后,要求各个企业既要有分工,又必须密切协作。把由光导纤维连结起来的各生产企业用的工业用终端,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之后,使生产某种产品的有关单位和企业能直接地实时地相互了解生产过程的情况,这使生产社会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过去的社会化,从—个企业内部来说,庞大复杂的机器设备,要由许多劳动者去操作,一件产品要经过许多道加工工序和由许多劳动者加工后才能制成;从社会范围来说,一种制成品,不只是由一个企业的劳动者生产的,而是由有关的许多企业、行业和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能制造出来,这中间包括了流通过程,因为一个企业需要什么原料,另一些企业并不知道,只有当这个企业向另一些企业购买它所需要的原料时,生产这种原料的企业才能够知道它所需要的原材料的数量、质量和规格。当由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由光导纤维联结起来的工业用终端出现之后,生产某种产品的有关企业通过工业用终端就能清楚地了解相互的供给和需要,能由一个生产指挥中心来指挥生产和供需过程。这种自动控制,先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开始,在一个企业内部,以厂长或经理为主成立的生产经营指挥中心,从电脑屏幕上就可以了解到各分厂、车间、工段和班组及各科室生产经营现场的情况,能通过电话很快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这种情况在各帝国主义国家的许多企业中已经成为现实。但是,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只要求和它内部各单位发生联系,而且还要与许多企业发生联系,如它必须与生产它所需要的燃料、原料的企业发生联系,必须与购买它生产的产品的企业发生联系,这个企业的指挥中心,也能通过电脑屏幕直接和与它有关企业的指挥中心相联系,了解它们的生产经营状况,以便使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直接相互了解生产过程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协调。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条件下,实际上,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离开其他许多企业而进行生产经营,撇开对外贸易,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所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在电子计算机、工业用终端和光导纤维被大量生产出来之后,在一个地区内的所有企业直接联结起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企业也可以逐渐直接联结起来。每个企业有它生产经营的指挥中心;一个地区的企业有一个地区企业统一的指挥中心;全国所有企业也成立起来全国各企业统一指挥的中心。这种生产的极高程度的社会化,在这次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普遍运用于生产和经营之后,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它能克服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弊病,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在一个企业内成立统一的指挥中心是容易做到的,因为成立这种指挥中心不会有碍于这个企业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同样的道理,在一个垄断组织所有的不同企业中,也容易做到。但是,当生产资料归不同的资本家所私有时,它就极大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这种要求了。这是因为每个垄断组织的企业的生产资料,都有它自己的所有者。每个资本家和资本家垄断组织,都按照能获得垄断利润的原则去进行生产经营,是不会去考虑其他资本家和其他垄断组织的需要和经济利益的,更不会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效益。在不同的资本家和资本家垄断组织之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它们都希望在竞争中能战胜对方,占领更多的市场,获取更多的垄断利润。为了达到这种目的,不同的资本家和资本家垄断组织之间,不但不愿意让其他资本家垄断组织了解它的生产经营状况,还要对其他垄断组织的企业实行保密,如在研制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争取多占领市场的方法上,就不愿让其他垄断组织知道其真实情况。否则,它就很难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所以,生产资料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一定会阻碍着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后不同企业应直接联结起来的要求。不同垄断组织所有的企业要求直接实行结合,是现阶段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后的具体表现。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与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的加剧,表现出以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已容纳不下高度发展起来的生产力了。

(二)加深生产与有支付能力的消费的矛盾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也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时而尖锐,时而缓和。新技术革命将使这种矛盾更加激化起来。新技术革命的科技成果被在生产过程广泛采用之后,大量的物质产品会被生产出来,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将会极大地增加和提高。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受两个条件的限制,一个条件是劳动生产率;另一个条件是自然资源。新技术革命,使这两个条件都会在极大程度上被突破。人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使用现有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及生产方法的情况下,要提高一倍都比较困难,而采用新技术,有人估计最终可使劳动生产率增长几十倍到一百倍。人们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机器设备,能够使机器设备不停地正常运转,信息技术能够使人们超越一个企业和一个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使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能相互密切地衔接和协调,机器手和机器人,不像人一样需要休息、吃饭和睡眠,可以不停顿地工作。一些新技术在生产过程的采用,还会使原先由自然界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大大缩短,例如,酿造工业的发酵时间等。一些新技术的采用,还会出现许多新的劳动对象。整个的生产过程,主要不是由人去直接操作,而是由人去加以组织和照管。由于采用新技术的需要,人们的文化科技水平和组织生产的能力也将随之而有极大的提高。人们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将要有很大的改进。所有这些,都会大量节约活劳动,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所需要的自然资料,在使用原来的生产技术时,受到了一些自然资源数量的限制,如一些有色金属,蕴藏量比较少,要发展这种产品的加工工业和使用这种产品作原料的工业,就要受到限制。铜是原来生产电机和电缆的一种重要原材料,大量制造发电机和生产电缆,要受到铜产量少的限制。传统纺织业的发展,受天然纤维数量有限性的限制。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能够生产出品种繁多的大量的合成纤维、玻璃和新型陶瓷,能代替一部分钢材和有色金属。新型建筑材料,能代替砖瓦灰沙石和一部分钢材用于建筑业。许多新型材料被生产出来,全部或部分代替原来使用的材料之后,使用这些产品作原料的加工业和建筑业就不会再受原来自然资料的限制了,而且一些新型材料的自然资料十分丰富,易于开采,价格便宜。制造玻璃制品的石英石,制造陶瓷的陶瓷土,到处都有,可以说是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一种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限制被打破后,使用这些原料的加工业的产品的产量就会有巨大的增加。在动植物产品的生产上,采用生物技术,同样能极大地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增加新的品种。如前所述,用遗传工程的方法,能够增加生物体的基因种类,能够重新安排和设计生命的程序,按照人们预期的目标,定向培育出生物良种,育种周期也可以大大缩短;用细胞工程的方法,能够使遗传性质不同的两个活细胞结合成为一种具有原来的两种细胞优良特性的新细胞,实现种间杂交,产生出新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优良的动植物,比起原来的动植物品种,具有极大的先进性。新品种的动物,生长时间快,畜产品产量也很高,一头奶牛的产奶量能增加若干倍,一只禽类的产蛋量也能增加好几倍,作为肉食的牛、猪和鸟类,不仅生长时间短,而且产肉量也会成倍地增加。一头肉牛中,八九个月到近一年时间,宰杀时能产肉几百公斤;一头肉猪,饲养几个月后宰杀,也能产肉一百多公斤。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能在短时期内繁殖出大量品种优良的家畜来。粮食、蔬菜和其他农作物,采用杂交方法培养出的优良品种,也具有成熟期短、产量高、抗病虫害、抗寒和抗旱的特性。一些农作物的新品种,增产量可能达到百分之几十、一倍、几倍到几十倍。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普遍运用的情况下,各种产品的产量必定会有迅速地大量地增加,能够生产为人们生活所需要的极为充足和极为丰富的消费品。

但是,垄断组织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由于广大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付能力不足,不能被他们用于生活消费。新技术革命必将使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空前地尖锐起来。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垄断资本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在业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但他们不可能把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全部分配给工人阶级,如果那样,他们也就无法获得垄断利润了。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创造出的相对剩余价值,绝大部分要被垄断资本家所占有,这部分剩余价值所代表的剩余产品,又不可能全部被资本家所消费,从而这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就无法销售出去。资本家的垄断组织,既不能无偿地把这些消费品分配给需要这些产品的广大劳动者,又不能由他们全部去消费,从而这些产品也就无法被消费了。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现时情况中,已经能够对这种矛盾的发展看得很清楚。现时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些消费品已经出现大量过剩现象,可是又有大量工人特别是失业工人的生活还很贫困。在美国,有大量过剩的农产品和其他消费品,但美国官方宣布,它仍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不少大城市的救济站,都有许多人排成长队等待领救济餐。在英国,一些失业者,长年贫困,靠救济生活,他们没有固定住所,据英国有些人估计,仅伦敦一地,就有5万无家可归者。他们有的流落街头,有的栖身在极为简陋的小客栈里。

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区,是最富有的权贵们的集中住地之一,但就是在这个区,也有大批无家可归者聚集在各式各样的简陋客栈里。在法国,巴黎的地铁站和街头,能经常看到乞讨的人,他们在街头巷尾游荡,法国报纸叫这些人是“新贫民”。他们中有年轻的流浪者,有到大城市里来谋生的外省人,有无权领取津贴的失业者,有因学业受挫而离开学校的青少年和残疾人,他们没有经济收入,甚至无栖身之地。法国的社会救济组织和市政机构,说这些“新贫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聚集在巴黎和法国的各大城市,成为法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各帝国主义国家,政府虽然在财政上支出一笔社会福利费用,不过只是杯水车薪,垄断资本家不可能把他们拥有的财产,大量地用于社会福利和救济贫民的事业,如果那样做,就和他们的垄断资本家自身的利益相矛盾了。如果那样做,他们也就不是资本家了。新技术革命,必将使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空前尖锐起来,要求废除垄断资产阶级私有制。

(三)加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的经济根源,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的生活状况虽然也会有所改善,但资本家榨取的利润会更快地增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社会鸿沟会不断扩大,它们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加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和垄断的发展,垄断资产阶级不断完善剥削工人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又造成种种假象掩盖对工人剥削的空前加强。在前面有关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说明战后垄断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确实加深了。垄断资本之所以必须加深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从根本上说,是由垄断资本的本质决定的。具体地讲:

第一,从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看。我们知道,由技术进步决定的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进步是榨取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主要手段。资本主义生产技术愈是进步,垄断愈是发展,垄断资本对工人的剥削也就愈是加深,垄断资产阶级统治雇佣劳动的力量也就愈是加强。

第二,从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状况的影响看。垄断的发展,使资本积累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和加快。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在三个方面影响到工人阶级的状况:(1)使工人受雇佣和被剥削的永恒化;(2)资产阶级的财富日益增多,使工人阶级的状况相对日益恶化;(3)劳动条件愈来愈以社会力量出现在工人面前,成为对工人日益加强剥削的手段。在当代帝国主义经济中,垄断资本的积累过程在这三个方面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更是有增无减。例如,一些新兴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后,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逐渐增多的机械手、机器人在各生产岗位上代替工人的劳动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人被排挤出来,加入失业大军的行列。战后,在各帝国主义国家,都经常有大量的失业工人。在联邦德国,斯图加特生产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所于1984年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各种不同的劳动岗位,到90年代初,都将有大批劳动者被机械手和机器人所代替。在西欧其他一些国家和日本,同样有大量劳动者的劳动岗位被机械手和机器人所代替。因而经常存在大量失业工人已成为一种必然性。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失业工人中的绝大部分要想重新就业是很困难的。各国都在采取办法想解决它们的失业问题,但很难取得显著成效。有些国家经常性的失业工人高达百分之十几。失业和贫困,迫使工人不能不起来斗争。在1983—1984年,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大量工人举行了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解雇工人,反对失业,特别是英国煤矿工人的大罢工,坚持了很长时间,法国有许多行业的工人和机关职员也都举行过罢工,规模也很大。后来由于工人的要求得到了部分的满足,及国家对失业工人的生活采取了一些补助措施,工人的罢工斗争才得以缓和下来,但这种缓和只是暂时的,随着失业工人大量地增加,工人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必然会再次尖锐起来。

第三,国家垄断的发展和完善,加强了垄断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和压迫。战后,随着垄断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垄断的迅速发展,在新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垄断组织的生产计划性和管理科学性大大提高,榨取血汗的科学制度也就愈是完善;同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把垄断资产对工人的社会经济剥削的一切杠杆和渠道牢固地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使垄断资产阶级能够实行灵活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政策和策略,从而极大地补充、发展、完善和加强了垄断资本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并以此来保证资本主义剥削和社会不平等的整个体系的再生产。

(四)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矛盾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得到解决

新技术革命要求打破企业、行业和地区之间的界限,成立统一的生产经营指挥中心,生产出来的大量消费品要被人们用于消费,要使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工作,这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可能做到。在社会主义社会大中型企业的生产资料都是公有的,它们的经济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新技术发展到具备了应有的条件时,能够比较容易地在企业、行业和地区之间成立生产经营的统一指挥中心。大量的消费品,以低价或用提高工人工资的方法,分配给广大劳动者去消费。在生产自动化和大量机械手及机器人运用于生产过程之后,一方面可采取大大减少工人每周的劳动天数的方法,另一方面可采取缩短劳动者每天的劳动时间的方法,使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有就业机会。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组织劳动者利用业余劳动时间从事各种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和体育活动,办业余学校,组织他们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水平,使他们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社会主义国家,也能正确对待经济比它落后的国家,从技术和经济上帮助它们发展经济。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原载《当代帝国主义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