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创立以来,已经100多年了。在这100多年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仍然是我们认识现代帝国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19世纪4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西欧各主要国家已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这种社会经济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也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从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后,每隔10年左右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时期,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生产下降,大量工人遭到解雇,流入失业大军。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经济、政治领域里开展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在这种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分析了各种经济现象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考察了无产阶级运动的原因;同时,在批判地吸取人类先进思想的基础上,撰写了一系列光辉著作,其中包括《资本论》及其手稿、《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伟大著作。在他们的著作中,全面、深刻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最终必然灭亡的规律,科学地预测了对他们来说还是未来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原理及其重要发展规律,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期在经济上出现的新变化、新现象。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全面深刻地阐明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现象,论述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阐明了帝国主义是寄生腐朽的资本主义,阐明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即资本主义已发展到了它的垂死阶段,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建立了帝国主义理论。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他还总结了苏联在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继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作出了贡献。
二、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必须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方法,能够被我们运用来分析当代帝国主义经济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经济问题时,运用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必须寻找出它的实质。按照唯物辩证法要求,在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不能只停留在每种经济现象的表面。每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各种经济现象都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研究一种经济现象时,必须研究这种经济现象和其他经济现象的联系,如果只单独研究某一种经济现象,就必然对这种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情况认识不清楚。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必须揭明各种经济现象内部的联系,寻找出经济现象内部的实质。这种方法论,既可以被我们运用来分析当代帝国主义经济问题,也可以被我们运用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研究经济现象的量变到质变。唯物辩证法要求在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分析它怎样由量的变化到质的变化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阐明许多经济问题时,都进行了数量分析,经过数量的分析,看出它们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分析,阐明了货币转化为资本就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认为,我们能够也必须运用这种方法,分析当代帝国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研究经济现象必须揭示人类社会及其各个阶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都讲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阐明了资本主义一定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这个方法,我认为也可以用来分析当代帝国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社会主义虽然遇到许多波折,但它仍然在不断向前发展,由它的初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然后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从以上所述来看,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问题的方法,仍然是我们研究当代各种经济现象的基本方法。
列宁在他的经济学著作中指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资本要为垄断资本家所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现象,但它们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其本质并没有改变,所以,马列主义经济理论仍然是我们研究当代帝国主义经济的理论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国家里,资本仍主要为垄断资本家所有。当代帝国主义经济,从它的性质来说,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比起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来说,当代帝国主义经济的一些经济条件是有所变化的。这种变化具体地表现为:不仅垄断占了统治地位,而且比起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一书中所阐明的垄断,还有了很大发展。所谓垄断的发展,一般地说,就是几个大型的企业联合起来,或几个企业集团生产和经营某个行业某种产品的绝大部分。一些中小型企业,大都是为几个大垄断集团企业所控制。例如,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飞机、汽车、钢铁和许多行业的产品的生产,就被少数几个大的集团所操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工业企业垄断组织与大银行资本结合得更加密切了,没有哪一个大工业企业垄断集团不与大银行有密切联系。大工业垄断组织的外来资本往往占资本的绝大部分,这些外来资本,就是银行的信贷资本。当代的帝国主义,比起列宁所论述的帝国主义来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并且在经济运转中起着主导作用。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国家对某些重要的企业实行了国家所有;同时,国家还对整个国民经济采用一些信贷、税收、利率、补贴方面的,以及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干预。现代帝国主义国家中,私人垄断组织在数量上虽还占有多数,但它们都要受到国家的干预。所以,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的数量比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大大增加了。现在,垄断集团的企业,一般的组织形式仍是股份公司,而股份公司的性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公司把一部分股票卖出去,除了资本家和垄断集团相互购买他们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之外,还把一定数量的股票出售给一般职员和工人。一般的职员、工人都可以买某些股份公司的股票,这就使一些资本家能够利用职员、工人手里暂时不用或储蓄起来准备用于养老的这部分货币,以增加他们企业货币资本的数量,扩大他们企业的生产,以便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些小额股票的持有者一般不参加股东大会,即使参加也没有什么发言权和表决权。所以,股份公司的资本还是被垄断资本家所支配,它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因此,我们仍然能够运用马列主义经济学说中关于资本和垄断资本所有制的理论,阐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所有制问题。
在当代帝国主义国家中,工人的雇佣劳动者地位并未改变。马克思、列宁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都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是雇佣劳动者。在当代帝国主义国家里,工人不管在哪个资本家企业、哪个股份公司里劳动,都是劳动力出卖者,都处于被剥削地位,都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对象,即使他们当中有些人持有小额股票,也不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地位。从工人用以维持生活的收入来源看,小额股票的收入在他们的收入当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靠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工资维持生活。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宣扬什么“人民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其实,工人虽购买和持有小额股票,但并不因此就成了资本家。现在在帝国主义国家中,一般工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固然有所提高,但相当数量劳动者的生活仍然很贫困。在美国2.4亿人中,有324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宣扬的那些东西,只是对工人的一种欺骗。
当代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性和占有私人性的矛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的矛盾。这个原理仍然能被我们运用来分析当代帝国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当代帝国主义国家的生产社会性更加发展了,在生产资料占有上虽然也有变化,但它还是私人性的。在当代帝国主义国家里,从本世纪50年代末起,直到现在还在进行的新技术革命,都使生产更加社会化了。这次新技术革命比前几次技术革命,包括的范围广泛得多,电子计算机的制造和广泛应用、光纤通信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生产的发展,都大大推进了生产的社会化。电子计算机在工业生产企业里的运用,使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自动化了,少数人操纵电子计算机,就能使一个工段、车间和整个企业运转起来;光纤通信技术发展了,利用这个技术可以把各企业、各单位联系起来,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组织一个经济中心,直至在全国成立一个经济中心,来指挥和操纵一个地区的工业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运转。生产的这种自动化,会从原来的岗位上排挤很多劳动者。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农业、工业部门的劳动者人数大大减少,一般只占30%、40%或者40%、50%;相当大的一部分劳动者都在西方称之为“第三产业”中劳动。但是,现在第三产业的一些行业,例如在有些旅馆、餐厅等服务业里,也采用了计算机管理,采用了机器人服务,继续发展下去,又会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者从第三产业中排挤出去。即使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及其他新技术产业,也可以吸收一部分劳动者,但绝不可能吸收全部被排挤的工人,由此必然会引起大量的工人失业,从而也必然会加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生物工程的运用,使动、植物能很快地加速生产,而且产量大大增加;加上新技术的兴起,人们可以将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使消费品的生产大大增加,这就会加深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当代帝国主义国家,新技术革命的继续发展和这些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绝不会削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得到解决。有些人认为,当代帝国主义既然能够发展和采用新技术,帝国主义的性质就改变了。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这次新技术革命使社会生产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而新技术革命的继续发展,一定会使社会主义能够更加顺利地代替资本主义。
有些人讲,当代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发展成为社会资本主义国家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他们歪曲《资本论》第2、3卷中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的论述,说当代帝国主义已经是社会资本主义了。实际上,马克思从未讲过什么社会资本主义,他在《资本论》中讲的社会资本,是指社会总资本。社会总资本是个别资本的总和。我们来看马克思的说法:“社会资本=单个资本(包括股份资本;如果政府在采矿业、铁路等等上面使用生产的雇佣劳动,起产业资本家的作用,那也包括国家资本)之和,社会资本的总运动=各单个资本的运动的代数和”[1],又说:“社会资本的运动,由社会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的总和,即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构成”[2]。从这两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所讲的社会资本,并不是什么社会资本主义。有些人讲,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社会资本主义阶段。这种说法实际上是要抹杀当代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是要说明当代帝国主义已经变质,这是为当代帝国主义唱赞歌。当代帝国主义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总之,我认为:我们仍然可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来分析当代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揭示当代帝国主义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仍然是分析当代帝国主义经济的理论武器。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能被运用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运用马克思分析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方法,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章“商品”中,阐明了商品产生的原因。他说:“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3],“产品要表现为商品,需要社会内部的分工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开始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已经完成”[4]。在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属于全民所有,但各企业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新价值,即v+m,属于企业支配。相当于v的部分,为劳动者个人所得,用于个人消费。相当于m的部分,除按国家税收机关的规定缴纳税金和按承包合同上缴利润外,余下部分归企业自己支配,即一部分用于企业的积累,以增强企业活力;一部分用于超额劳动的奖金;一部分用于职工的集体福利事业。所以,v+m部分关系到一个企业和该企业全体职工的经济利益。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社会分工,各企业只能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所以它们必须互相交换,而交换只能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马克思说:“商品的价值量调节商品的交换比例”[5]。我国社会主义的商品交换也是如此,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换,简单说,是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的。
1.交换中需要的货币量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章中,阐明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及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一般说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价格除受价值量决定外,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即受流通中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量的影响。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一定时间的流通过程来说是:
这个规律是普遍适用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既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马克思关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也是适用的。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多少,影响着商品价格的高低,我国现在发生的通货膨胀,反映流通中的货币太多了。
2.增加产品产量和新产值的途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3~5篇中,阐明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但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和创造的新价值,不能都为劳动者个人所得,他们的劳动也必须分为两部分,即为自己的劳动和为社会的劳动。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劳动者个人所得部分;为社会的劳动所创造的产品和价值,即净产品和净产值的绝大部分归社会所有,或用于增加社会的积累,以扩大社会和企业的再生产,或用于发展科学、教育、卫生、体育、文化事业等。在社会主义企业内,要增加在为自己和为社会的劳动时间内的产品量和创造更多的新价值,不能采用延长劳动时间的办法,只有采取使用新技术和改良劳动组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3.运用积累理论研究我国的企业积累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7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阐明了资本积累理论。他说:“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6]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也必须进行积累,即把一部分净产值追加到原企业的资金中去,追加的净产值,视积累的规模和用途不同,可以是国家投资,也可以是企业自己利润留成的一部分。企业必须积累,才能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才能进行内涵或外延扩大再生产。企业没有积累,就没有活力。社会主义生产企业越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越能巩固和发展。
4.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研究我国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转的问题
在《资本论》第2卷第1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中,马克思阐明了资本家的资本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即由货币资本变为生产资本,再变为商品资本。资本形态的变化,即资本循环。资本循环同时处于三种形态。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要不断变化其形态,循环也同时处于三种形态。三种形态也是连续并列进行的。企业资金循环越快,企业的经济效益越高。现时有些企业资金循环慢,是它们经济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
5.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的关系
在《资本论》第2卷第1篇中,马克思还阐明了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及其二者的关系问题。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和出卖的时间;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家使用他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生产新产品的时间。“流通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对于生产时间的缩短或延长……起了一种消极限制的作用。……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7]。社会主义企业也必须采取各种方法缩短流通时间,使购买生产资料和出售商品的时间尽可能减少。这就能用相同数量的资金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在同一篇文章中,马克思还阐明了流通费用的问题。我国要采用各种方法降低流通费用,因为流通费用增加,会增大商品的市场价格,使销售发生困难,或减少企业利润。
6.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周转的理论研究我国的企业资金周转
在《资本论》第2卷第2篇“资本周转”中,马克思阐明了资本周转的理论。“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8]由于资本各部分周转速度快慢不同,马克思把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厂房和机器设备的价值在长时间内,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由于这种特性,这部分不变资本取得了“固定资本的形式”。原料、燃料、工资等价值一次性转移,这部分资本“形成流动资本”。在出售商品之后,除收回流动资本之外,由于固定资本受磨损,也有一部分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要把相当于固定资本磨损价值的货币部分留下来,设置“折旧基金”。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要不断循环,即进行周转。在企业的资金中,也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对固定资金,也要实行合理的折旧,使企业的固定资金能及时更新。我国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企业折旧费全部上缴的做法,给企业固定资金更新造成了很大困难,是不妥当的。(www.daowen.com)
马克思还阐明了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的区别,以及缩短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的方法。为了缩短流通时间,最重要的是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我国企业也应该运用各种科学方法,缩短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才能大大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7.运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我国社会资金再生产过程
马克思在阐明社会资本再生产时,按产品的经济职能,把全部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从而生产也分为两大类。马克思还科学地论证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要符合一定的比例的原理。这一原理也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生产。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是一种抽象的论述方法。在国民经济中,两大部类的比例,实际上要表现为各国民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两大部类符合比例,就要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相互之间符合比例;在各部门内部又分为许多分部类和行业,它们也都必须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它们符合一定的合理的比例关系,我国社会资金的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我国的实践已经证明,两大部类之间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不符合一定的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会发生极大困难。
8.运用利润率理论研究我国企业的利润率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1篇中,阐明了成本价格和利润的关系,阐明了剩余价值率怎样变成了利润率,阐明了影响利润率大小的因素等问题。我国社会主义企业,也要计算成本和利润,要采用各种方法降低生产资料的消耗,节约活劳动,提高企业的盈利,也要计算盈利率。利润是企业净产值的货币形态,只有增加盈利,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用以增加积累,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
9.运用生产价格理论来研究我国各种产品的比价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2篇中,阐明了个别企业的利润为什么会转化为平均利润。我国社会主义各生产部门,有机构成和周转时间也都互不相同,因而它们的利润率也不同。利润率低的生产部门,很难增加企业的积累,很难改善职工的集体福利事业,劳动者个人的收入也会因此而降低,这就难以调动这些行业的企业和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因此,社会主义各部门和行业所属企业的产品也要求按生产价格出售其商品,使它们能取得平均利润。在我国,生产价格主要不是由市场自发调节形成的,而是在计划指导下,逐步使各部门、各行业产品的比价趋于合理。我国要进行价格改革,其理论基础,我认为应是生产价格。只有使各生产部门都能取得平均利润,才能充分调动各生产部门、各企业和全体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才有利于各部门协调发展。
10.运用商业资本的理论研究我国的商业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4篇中,阐明了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商业利润和商业种类的理论。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必然会有商业。商业在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商业的形式,有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批发商业是把工厂生产的商品按出厂价格大量购买来,再以批发价格出售给零售商业,零售商业按市场价格把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为了促进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生产的发展,前几年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商业形式,如商商联合、工商联合、农商联合和各种贸易货栈等。过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对商业重视不够,给我国生产的发展造成很大损失。但是,现在我国在流通领域中组织了许多公司,其中为数不少的公司竟然进行倒买倒卖、投机倒把活动,损害了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必须尽快加以整顿,该取缔的公司,必须坚决取缔。
11.运用信贷资本的理论研究我国的信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中,阐明了借贷资本和信用的理论。我国的信用是社会主义的信用,信用存在的原因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我国在信用形式上,有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能加速社会主义生产企业资金的周转。为搞活货币资金的流通,我国的银行也试验发行了债券和证券。信用的发展,将能更有效地利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加快扩大生产规模,以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它们都是社会化的生产。社会化生产在经济运转中有其共性。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有些经济现象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是共同的,如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企业的资金也必须循环和周转等,所以,我们能够运用马列主义经济学说中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1.马克思主义受到挑战的历史背景
在当今世界,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其时代背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世界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帝国主义出现了新情况。在帝国主义国家,垄断组织有了很大发展,私人垄断的实力大大增强,同时还出现了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在1974—1975年经济危机后,各国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范围内,进行了经济关系的调整,各国相互之间也不断协调经济利益关系。这种调整和协调,虽不能解决帝国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根本矛盾,但能暂时使某些矛盾得以缓解。50年代末以来,兴起了新科技革命,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产业也相继兴起,它们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了。垄断资本家依靠其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他们手中掌握的巨大社会财富的暂时优势,也采取措施缓和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以稳定其统治秩序;对社会主义国家则采取非暴力的“和平渗透”,大力展开攻势。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有的国家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虽然取得了某些成就,但也遭受到严重的挫折。有些社会主义国家自50年代以来,相继进行改革,到80年代末,有的国家改革形势呈现出异常复杂的局势,有可能倒退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在我国,10年改革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搞活了经济,但几年来在一些决策上也有失误和错误,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掀起了一股很大的浪潮,给我国的经济造成相当严重的困难。这种状况,势必对一些人的思想、理论观点产生很大影响。这些新变动、新问题是100多年前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和生活在20世纪初期的列宁所未曾见到,也不可能提供答案的。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摆在当今每个干部,特别是理论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近若干年内,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他们借“发展”之名,行否定、歪曲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之实。对于这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我们必须坚决加以驳斥。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
所谓“坚持”,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是“僵化”、“教条”,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也就包含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问题。没有坚持,就没有发展,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恩格斯说得好:“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0]有些人并不真正去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不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可是却大讲特讲“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际上,在他们的文章和演讲中,往往是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教条,根本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我们坚决反对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的歪曲和篡改。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在当代,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帝国主义经济,都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崭新而迫切的课题;在社会主义经济方面,如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问题,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问题,有计划商品经济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改革的目标、模式问题,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问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问题,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对外开放问题,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等;在帝国主义经济方面,如为什么在私有制范围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问题,新技术革命的原因及其作用问题,帝国主义是否还是垂死的资本主义问题,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的表现形式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面对现实,勇于探索和创新,对这些问题作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科学的概括和创新。怎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推向前进?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实践已为我们作出了榜样,那就是,要从现实经济现象出发,对所要研究的经济问题所发生的具体历史环境、经济在运转中所显现出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掌握大量的、全面的丰富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方法及现代的研究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马克思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此都作了说明和运用。对经济运转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作出新的科学的系统的结论,从而也就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研究中,还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广泛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学术讨论和争论。学术上的辩论和争鸣,是推进理论发展、繁荣经济科学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必须学习和吸收人类思想中一切科学成果,包括有分析地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中某些有价值的东西。
4.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问题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学习和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问题。我认为,对待西方经济学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盲目崇拜、照搬照抄。近几年来,我国有些人刮起了一股照搬西方经济学的风气。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盲目崇拜,“食洋不化”,主张以西方经济学来改造、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他们吹捧凯恩斯,贬低马克思;吹捧《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贬低《资本论》,说什么《资本论》过时了,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见是空想的;等等。这些人完全成为西方经济学说的俘虏,从根本上反对马克思主义。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一种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我认为,我们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同志,应该学习一些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著作,这无论是从对其批判或吸收其合理内容来看,都是必要的。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其整体来看,应持批判的态度,因为它完全是为了维护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但是,从其某些具体内容来看,如投入产出、宏观调节、投资的边际效益、市场预测、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等,经过改造,能为我们借鉴和采用。所以,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应批判其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东西,吸取其对管理国民经济和企业有益的内容,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原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当代的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注释】
[1]《资本论》,第2卷,11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同上书,390页。
[3]《资本论》,第1卷,8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同上书,192~193页。
[5]同上书,79页。
[6]同上书,635页。
[7]《资本论》,第2卷,142页。
[8]同上书,174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40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5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