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译作、译论——以点带面,勾勒历史论英译汉课程中翻译史的教学
陈 丹
摘 要:作为英译汉课程的第一次课,翻译史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举足轻重。中西翻译的历史都绵延约两千年,要在两个课时内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根据多年经验,并且在翻译史撰史方法论的观照下,笔者在进行翻译史教学时根据教科书内容主要讲授中国翻译史,但也会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补充讲授西方翻译史,也就是说,笔者首先将翻译史按空间分类,这样有助于学生明晰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状况。在分别讲授中西翻译史时,笔者主要按翻译的种类以及出现的翻译高潮为标准进行分期讲授,也即以时间和种类为标准进行划分。在各次高潮的讲解中,注重以译者、译作、译论为基点,以点带面,以窥视各次翻译高潮。
关键词:翻译史 地区 翻译高潮 译者 译作 译论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翻译史日益重视,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Louis Kelly,1979;Susan Bassnett,1991;George Steiner,1992;Mona Baker,1998)。然而令人不无遗憾的是,对于翻译史教学的研究还比较匮乏。笔者在翻译史研究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多年翻译教学和翻译史教学的经验,试探性地提出“译者,译作,译论——以点带面,勾勒历史”的教学方法,以期就教于方家。
二、理论框架
本文将主要以Baker(1998)中所论及的翻译史撰史方法为观照,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进行翻译史的讲授。
Baker(1998)指出在撰写翻译史时可以根据“空间和时间”进行划分,认为“翻译史也关注了国家、地区或者是语言或文化团体”,并且有“国别翻译史”(Baker,1998: 102)。同时,“历史又可以用诸如世纪、统治时期或者是朝代等时间惯例进行分期”(同上)。另外,“翻译的种类”(同上)也不失为撰史的一个标准。
笔者在进行翻译史教学时根据教科书内容主要讲授中国翻译史,但也会不失时机的为学生补充讲授西方翻译史,也就是说,笔者首先将翻译史按空间分类,这样有助于学生明晰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状况。在分别讲授中西翻译史时,笔者主要按翻译的种类以及出现的翻译高潮为标准进行分期讲授,也即以时间和种类为标准进行划分。
三、译者,译作,译论—— 以点带面,勾勒历史
目前,在我国英语专业大三学生中所开设的英译汉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踏实、认真、严谨的翻译作风,通过翻译理论的学习、翻译实践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在翻译教材的选择上,大多数外语院校或是外语院系都会选用张培基等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以至该教程从其1980年首次印刷后至今已经重印达64次之多。同时笔者在自己的英译汉课程中也是多次采用此教程。主要结合此教程“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笔者参考其他有关翻译史的文献,试探性地提出“译者,译作,译论——以点带面,勾勒历史”的教学方法,把翻译史教学设置为两个课时,即第一学期的第一次课。
所谓“译者,译作,译论——以点带面,勾勒历史”,就是指在翻译史教学过程中不能像记流水账一样将长达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不加区分地和盘托出,而是应该主要根据翻译史上的翻译高潮将翻译史分期,浓墨重彩地讲述各次高潮中的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译者、译作和译论,以他们为基点淋漓尽致地勾勒出翻译史。
1.历史对象:中国翻译史为主,西方翻译史为辅
笔者在翻译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对象,正如理论框架中所言,主要讲授中国翻译史,但也会不失时机的为学生补充讲授西方翻译史。讲中国翻译史,是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学生正确、清晰地了解翻译在中国的基本情况的必然需要。没有自己祖国的翻译史知识的根基,何谈学得好翻译?然而,仅仅了解本国翻译史,却忽视了西方翻译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用极简练的文字勾勒出西方翻译史,使学生对此有个简单的认识。如此,在翻译史教学过程中也渗透、体现和贯穿了翻译史关注地区(Baker,1998: 102)的传统。
2.以点带面的原因
中西翻译史绵绵延延历经约两千多年,要在有限的两个学时之内面面俱到讲授翻译史的方方面面显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而行之有效的做法则是在Baker所谓撰史可以根据“时间”(同上),“历史又可以用诸如世纪、统治时期或者是朝代等时间惯例进行分期”(同上)的观照下,结合教科书以及各类学术刊物对中西翻译史的分期,将中国和西方的翻译史分段,在各段历史时期内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译者、译作和译论,以此为基点,对其进行浓墨重彩的讲述,以窥知该段历史时期翻译的基本状况。在分期的具体问题上,笔者沿用目前在中国翻译界比较流行并且是经受过时间考验的按照翻译高潮进行分期的方法(尹晟,寇学敏,2006:64;王友贵,2006:15),将中国翻译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东汉末至唐宋佛经翻译高潮(148—1037)、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1584—1723)和晚清民国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和文学著作的翻译高潮(1839—1949)。而西方翻译史则分为五次翻译高潮:公元前3世纪中叶的《圣经》和古希腊文学翻译高潮,公元4~6世纪之间的《圣经》翻译高潮,公元11~12世纪之间的基督教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的对译而产生的翻译高潮,公元14~16世纪文艺复兴推动下的翻译高潮,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陈宏薇等,1998:2~3)。
3.以点带面的具体操作
在简单讲述翻译的定义之后,即“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等,1980),笔者就进行中国翻译史的正式讲解。首先给学生一个总体印象,中国翻译的历史约有两千多年,其中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高潮、科技翻译高潮和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和文学著作的翻译高潮。(www.daowen.com)
接下来就对这几次翻译高潮进行深入讲解,条分缕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告诉学生,第一次翻译高潮出现在东汉至唐宋(148—1037),并且是以佛经翻译为其特色。紧接着就展示这一期间的典型译作及其译者,包括安士高所译的《安般守意经》,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经》、《法华经》以及真谛的译作《摄大乘论》。其中还可对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经》多说两句,一是中国的一些武侠大片或是小说中常有提及此部经书,学生们对其比较熟悉,二是笔者正好有该部经书的MP3,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悟”一下,以提高其学习翻译的兴趣。接下来就是介绍佛经翻译理论,主要有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彦琮的“八备说”,玄奘的“五不翻”以及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等等,其中对彦琮“八备说”中的备一、备二、备七、备八有必要详加解释,并引导学生讨论。即,“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这里先向学生解释如下,热爱佛法,不怕耗时长久;忠实可信,不惹旁人讥疑;……精通梵文,不失原文义理;兼通汉语,不使译文失准(陈宏薇等,1998:7)。要提醒学生的是,备一、备二其实是作为译者的一个态度问题,而备七、备八则是对译者语言的一个基本要求;这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自己作为翻译工作者,可以从“八备说”中得到的启示。
其次,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发生在明末清初(1584—1723)的第二次翻译高潮,这次翻译高潮以科技翻译为其特色。正式介绍之前可以向学生提问:这次翻译高潮肇始于哪个地方?……广东的哪个地方?这样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作为广东人的自豪感,提高他们学习翻译的兴趣。这次翻译高潮其实是始于16世纪末利马窦抵达肇庆以后。而这次翻译高潮主要是由一些著名的外国传教士如利马窦等和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如徐光启等联合发起的。在这一时期,学生需要掌握的译者和译作主要有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和《测量法义》,李之藻译的《辩证法概论》等许多译介西学的著作,涉及“天文地理、历算、农学、测量、水利、军事诸多领域”(王友贵,2006:18)。然而,这一阶段丰富翻译实践却没有理所当然地带来相应的翻译理论,这也是令人感到不无遗憾的地方。
最后,就是向学生介绍清末民国的翻译高潮了(1839—1949)。这一期间,西方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学著作的汉译纷至沓来,翻译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医药卫生、农业、交通、建筑和文学等领域存在着大量的译书和编译著作(王友贵,2006:19)。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学的翻译:翻译家首推严复和林纾。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法意》、《社会通诠》等著作。而林纾则与别人合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包括《巴黎茶花女遗事》、《块肉余生述》、《王子复仇记》等等。这一期间颇具影响的译论就要数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了,该翻译标准震动了当时的译界并且在中国翻译界流行约一百年。这时应该向学生具体讲解“信、达、雅”的内涵,并且以相关的文本作为例子,让学生深刻领会其意思。所谓“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为“达”也是为“信”,“雅”是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张培基,1980:3)。接着应该让学生了解,时至今日,严复的三字标准已经失去其统治地位,尤其是其中的“雅”还常常遭到批驳,但是“信”和“达”还是可以被翻译工作者所借鉴的。另外,后来鲁迅有关翻译的论述也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这里要向学生点明两个方面:一是“易解”是针对译文而言,强调译文应该行文通顺,让译文读者读得懂;二则是“保存原作的风姿”,这里是强调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至此,可以给学生总结一下我国翻译标准自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一直到鲁迅所提的翻译标准等等其实大都是围绕四个字讲的:忠实(于原文),(译文)通顺。于此,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前辈翻译家的翻译标准对同学们自己的一些启示,让大家积极思考,各抒己见。
对中国翻译史的介绍告一段落,接下来就向学生简单介绍西方翻译史。首先也是给学生一个总体认识: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出现过五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主要译作有《希腊文旧约圣经》。第二次翻译高潮发生于公元4~6世纪之间,其中哲罗姆翻译的《圣经通本》尤值得一提,同时杰洛姆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翻译理论,认为:(1)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2)应当区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3)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谭载喜,2000:31~34)。其中第(1)、第(3)点可以略微扩充地讲解:提醒学生自己在翻译的时候不要老是拘泥于原文形式,始终字当句对,另外还可以结合哲罗姆的第三个观点,强调理解的正确性。第三次翻译高潮出现在公元11~12世纪之间,主要是基督教和穆斯林文化的相互翻译。第四次翻译高潮发生在公元14~16世纪之间,翻译活动已深入宗教、思想、政治、哲学和文学等众多领域。这次翻译高潮中脱颖而出的译者当属德国的马丁·路德,他不仅将《圣经》译为通俗易懂的德语,而且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翻译理论:(1)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2)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3)翻译必须遵循7原则;(4)翻译必须集思广益(同上,80~83)。在西方的最后一次翻译高潮则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翻译已不再局限于宗教与文学领域,而是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陈宏薇等,1998:2~3)。
至此,笔者已经在翻译史撰史方法论的观照下,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自己所提出的“译者,译作,译论—— 以点带面,勾勒历史”的原则,将中西接近两千多年的翻译史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呈现出来了。在笔者多年的翻译史教学中,这样的方法颇受学生青睐,收效让人满意。
四、结论
作为英译汉课程的第一次课,翻译史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举足轻重。中西翻译的历史都绵延约两千年,要在两个课时内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根据多年经验,并且在翻译史撰史方法论的观照下,笔者在进行翻译史教学时根据教科书内容主要讲授中国翻译史,但也会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补充讲授西方翻译史,也就是说,笔者首先将翻译史按空间分类,这样有助于学生明晰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状况。在分别讲授中西翻译史时,笔者主要按翻译的种类以及出现的翻译高潮为标准进行分期讲授,也即以时间和种类为标准进行划分。在各次高潮的讲解中,注重以译者、译作、译论为基点,以点带面,以窥视各次翻译高潮。这样的翻译史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受到学生好评。当然,笔者也只是将一孔之见写下,以期就教于方家。
1.Mona Baker,1998.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Susan Bassnett,1991.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3.Louis Kelly,1979.The True Interpreter: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West.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4.George Steiner,1992.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London,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陈宏薇等.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王友贵.中国翻译的赞助问题.中国翻译,2006(3)
8.尹晟,寇学敏.中国翻译史几次高潮和阴阳心态——从中国翻译史看翻译学的创建.俄罗斯文艺,2006(2)
9.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