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教会由于地域和文化传统的差别,历来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差别,在教堂的风格上同样如此。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由于多种原因虽然谈不上十分顺利,影响也谈不上显著,但在中国的土地上却留下了许多富有基督教文化特色和魅力的建直筑物,成为基督教宗教旅游中最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1.北京天主教“北堂”
北京天主教“北堂”,原名为“救世堂”,取天主教耶稣救赎之义。因其位于北京西什库大街南端,所以称之为西什库天主教堂;又由于位于北城,也被称做“北堂”。
“北堂”是一座典型的西欧哥特式建筑,仿巴黎圣母院而建,高31.4米。整个教堂通体洁白,令人顿生庄严肃穆之感。教堂顶端有许多高耸挺秀的尖塔,并镶嵌着守护天神。三扇红漆大门雕刻莲花图案。正门旁的墙壁上有圣保禄、圣伯多禄、圣玛窦、圣若望四位门徒的雕像,墙上还有“路、亚、阿、来”四个大字。正门前的石坛四周有56个神采各异的汉白玉雕小狮子组成的围栏,中央是五彩缤纷的鲜花围成的大花坛。教堂两旁耸立着两座古朴的中式建筑,用金黄色琉璃覆盖着十二柱四角亭亭顶,故又称“黄亭”。黄亭内各有一块石碑,记载着北堂迁移的原因和经过。教堂右边是圣母山,圣母马利亚雕像矗立在百花丛中。
教堂初建于康熙年间,据说康熙患疟疾,太医对此束手无策,此时耶稣会教士张诚献上金鸡纳霜,使康熙恢复健康。康熙于是赐给张诚住宅,并把蚕池口之地赐予传教士建造教堂,当时命名为“救世堂”。
“救世堂”经历了几次毁坏、重建、迁移,最终成了今日的“北堂”,成为今日天主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2.北京天主教“南堂”
北京天主教“南堂”即“无玷始胎圣母堂”,坐落在北京宣武门内北顺城街,也被称为宣武门教堂,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与“北堂”相比,“南堂”少了几分华丽,却多了几分古朴、庄严。“南堂”不是完全的欧式建筑,而是采用了中式的山门和欧式的教堂二者相互交融的形式,堪称中西文化结合的典范。教堂的建筑风格为罗马式半圆模型的西式建筑,以瓦灰色为基调,加上整个建筑磨砖对缝,并饰以浮雕,十分古雅。
教堂的建筑空间十分宏大,宽阔的横厅和纵深的中殿使整个教堂的大堂成长方形的拉丁式十字架式。教堂的堂顶悬挂着18盏华丽的五彩吊灯,两侧墙壁上悬挂着14幅油画,描绘耶稣从受苦至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故事。讲经台后面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油画,画的是“圣母无染原罪像”,意为我们人类都是有原罪的,只有祈祷天主保佑,将来才有可能进入天堂。东西两侧圣台各供奉着耶稣和若瑟的画像。天主堂构成了东跨院的主体建筑,而西跨院主要是圣母山以及圣母马利亚的雕像。
在南堂留下了两位著名传教士的足迹,一位是利玛窦,另一位是汤若望。南堂最初建于明朝,是明朝神宗赐给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寓所。后来为了传教,利玛窦买下寓所旁的“首善书院”,改建为教堂。利玛窦死后,汤若望受到重用,又在宣武门内原天主堂旁,重建教堂。经过近400年的风风雨雨,今日的南堂承担着大量的外事接待工作,北京天主教教区和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都设在南堂。
3.北京天主教“东堂”
东堂又称王府井天主堂,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由利类思和安文思(国籍不详)两位神甫创建。明末,二人在四川传教;清初,被清兵虏至北京,在肃王府当差,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被赐予一所宅院和一块空地(即今址),他们即在空地上建筑一座教堂,即北京城内第二座圣堂(第一座为南堂),也就是最早的东堂。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失火后废止。1884年,重建罗马式大堂,在义和团运动中又被烧毁。1904年,用“庚子赔款”重建(法国和爱尔兰两国合建),即现在的东堂。东堂院内,中间为天主堂,坐东朝西,面阔25米,共约30间,坐落在青石基上,堂顶立十字架3座,中间大,两旁小。堂内有18根圆形砖柱支撑,直径65厘米,柱础为方形,堂内两侧挂着耶稣受难等多幅油画。“东堂”占地近1万平方米,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这座罗马建筑风格的教堂,现成为王府井大街上颇具人文艺术色彩的宗教历史文化景观。
4.望海楼教堂
亦称圣母得胜教堂,位于天津市东北角海河北岸狮子桥旁。教堂为青砖木结构,面向西南,正面有三座塔楼,呈笔架形排列。全堂平面呈长方形,长30米,宽10米,内部并列着两排庭柱,为三通廊式建筑,没有间隔和隔层。内窗券作尖顶拱形,窗面由五彩玻璃组成几何图案,在阳光照耀下,放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显得神秘、庄重。地面上砌着瓷质花砖,整个教堂装饰精美华丽。
望海楼始建于1869年,建成后,传教士与一些入教的地痞流氓在此为非作歹,奸淫抢掠无恶不作,连教堂边为抚养穷孩子而建的仁慈堂也成了他们残害中国儿童的场所。人们对此深恶痛绝,1870年6月21日,民众抱着幼童的尸体到望海楼质问神甫,遭到神甫威胁。愤怒的人群用砖石反击,并打死了闻讯而来的法国驻天津领事,放火焚烧了望海楼教堂。这就是闻名全国的“火烧望海楼”事件。1897年,清政府在外国使团的逼迫下被迫赔款重新修建望海楼,但却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再次被烧毁。现存的望海楼教堂是1904年第三次重建而成的。
5.圣尼古拉教堂
北京的圣尼古拉教堂坐落在东城区东直门大街东侧今俄罗斯大使馆内,也被人们称为“北馆”。“北馆”是北京地区最早的东正教教堂。
圣尼古拉教堂最初是一座关帝庙。清朝康熙二十四年雅克萨战役后,康熙皇帝便把这座关帝庙赐给了俘虏来的哥萨克士兵及其家属。由于这些人都信仰东正教,这座关帝庙也就成了他们进行祈祷的场所。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这座关帝庙遂被哥萨克人改为了东正教教堂,被命名为圣尼古拉教堂。
1900年,圣尼古拉教堂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烧毁,其中的一批教徒也被杀死。至义和团运动失败,清政府被迫赔款几百万两白银,重建并扩大教堂。重建后的教堂取名为“致命堂”,被义和团杀死的教徒被封为“致命圣人”,葬于致命堂下。
致命堂为典型的十字形东正教堂,堂顶上有五个带十字架的拱形堡,堂内装饰华丽。该堂占地3亩,房屋80多间。1956年,莫斯科教廷下令,调回全部苏联神职人员,并将教堂交回中国,教权交中国神职人员,不久,便改作苏联大使馆,致命堂建筑被拆除。现俄罗斯使馆内还存有义和团被镇压后,清政府割让给致命堂的老四爷府的一组中式古建筑,包括北大殿五间和西殿三间。这组绿色琉璃筒瓦屋顶的建筑,吻兽为鸽形,是中国古建筑中罕见的一例,具有较高的价值。
在致命堂建后不久,沙俄还在东交民巷俄国驻华领事馆内,建起另一座东正教教堂,命名为“奉献节教堂”。由于致命堂在北面,奉献节教堂在南面,人们习惯上称它们为北馆和南馆。
6.老西开教堂
天津的老西开教堂因位于天津和平区滨江道独山路厚墙子河老西开地带而得名;又因为它是由法国人所建,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法国教堂。
现存的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914年建的天主教总堂和1917年建的大教堂。大教堂采用法国罗马式建筑造型,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和后部耸立着三座高大的塔楼。楼座都以红黄相间的花砖砌成,上面砌有翠绿色圆肚形尖顶,檐下为半圆形拱窗。教堂内的空间为三通廊式,内墙上绘有彩色壁画,装饰华丽。老西开教堂是天津所有现存教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现在已经修饰一新,对外开放。
7.哈尔滨南岗尼古拉教堂
清朝初年,俄国东正教开始传入中国,并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座东正教堂,即北京圣尼古拉教堂。随后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东正教在沙俄支持下不断扩展。1917年以前已经由北京扩展到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北等地;十月革命以后,又有大批俄国流亡者进入中国,因此东正教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建立的东正教教堂也越来越多。其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圣尼古拉教堂是俄国东正教在我国所建教堂中比较著名的一座。
南岗圣尼古拉教堂坐落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大直街,俗称“喇嘛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由俄国传教士发起,并于当年底完工。
经历一百余年之后,现存教堂建筑采用了全木结构,内部装饰华丽,即使在细微之处也雕工精致。其规模在哈尔滨市17座教堂之中占据首位,年代也最为久远。
8.宁波天主教堂
宁波天主教堂位于宁波上新江桥北,是国内近代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由浙江教区法籍主教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27年)修建。光绪二十五年又增建钟楼。宁波天主教的传入是在明朝末年,葡萄牙、意大利、法国传教士相继来到宁波传教,并建教堂。这座天主教堂是现存最好的一座。教堂坐西朝东,有大堂、钟楼、主教公署、神甫寝室、藏书楼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钟楼高耸,具有哥特式建筑风格,大堂内均按天主教仪规布置。
9.南京石鼓路天主教堂
南京石鼓路教堂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天主教堂,因为它位于石鼓路上,所以得名。相传这座天主教堂最初建于明代,在清朝又重修过,它在江苏现存的天主教堂中,是建筑风格较为典型的一座。
教堂除了保留了礼拜堂、钟楼、厢房等建筑以外,还保留有四块很有价值的清代碑刻,对于了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近代史,有着一定的价值。近来石鼓路天主教堂又得到整修,并对外开放。
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堂。它历史悠久,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也叫“圣依纳爵堂”。正式的名称为“圣母为天主之母之堂”。由于它位于徐家汇,人们习惯称之为徐家汇天主堂。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利用清政府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想在上海的徐家汇建立天主教堂,但是当他准备购买民地修建时遭到当地农民群起反对而被迫终止。
它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世纪哥特式,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可容纳三千多名教徒进行活动。大堂顶部两侧是哥特式钟楼,尖顶,高50米。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这座圣母耶稣像是1919年由巴黎制成后运抵上海的。
现在的徐家汇天主教堂每日都要接待大量教友,教堂内圣音缭绕,教堂外白鸽飞舞,也成为上海市一大景观。
11.佘山天主教堂
佘山天主教堂坐落于上海市松江区西佘山之顶,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初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由法国传教士所建,后又几次翻建,现在的教堂是1925年扩建而成。包括中山教堂和山顶大教堂两座建筑,有圣母亭、圣心亭、若瑟亭等“三圣亭”。此天主教堂为欧洲巴洛克风格建筑,熔希腊、罗马、哥特式建筑艺术于一炉,部分建材与装饰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手法,可谓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天主教堂与山融为一体,轮廓协调自然,堂红山绿相映成辉。整个建筑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充分体现了建筑美学上对称中不对称的美感。山顶大教堂高17米,教堂内设3000个座位,可容纳近4000名教徒。大殿正祭台用大理石砌成,殿窗部分镶嵌五彩玻璃,顶部盖以碧色的琉璃瓦。钟楼高38米,按一定音符排列着8只大钟,由紫铜铸成的圣母像,高8米。圣母高举双手呈十字状的小耶稣,寓意欢迎各地前来的朝圣者。1942年罗马教皇曾封佘山天主教堂为“圣殿”,成为我国天主教徒朝觐的圣地。佘山天主教堂是上海天主教徒在东南沿海的主要朝圣地,每逢5月圣母月,各地天主教徒纷纷来此朝圣,故佘山在海外有圣母山之称。
12.广州圣心大教堂
广州圣心大教堂位于广州市一德路。因为奠基日是“圣心瞻礼日”,所以得名圣心大教堂。又因为整座建筑均用花岗石砌筑而成,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石室”。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依据《天津条约》,强迫清政府出租土地,兴建教堂。于是圣心大教堂这座由法国天主教会兴建的天主教堂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奠基,经过25年的建设,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落成。
整个教堂占地2700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以高直尖顶为特色的哥特式建筑群。教堂前部,两座巍峨高耸的尖顶石塔直指天空,象征着向天国升华,皈依上帝。其上挂有大钟一组。堂深78.69米,东西宽35米,高度由地面至天面平台为28.7米,由天面平台至塔顶端为29.8米,共高58.5米。堂内是尖形肋骨交叉的拱形穹隆,正面的大门和四周护壁分布的花窗棂,都是合掌式。所有门窗都以红、黄、蓝、绿等深色图案玻璃镶嵌,可避免室外强光射入,使室内光线保持柔和,形成慈祥肃穆的宗教神秘气氛。石室由法国工程师参照巴黎圣母院设计,工程浩大,从打磨到吊装都用手工操作完成。
教堂所在地原为清朝两广总督行署遗址,兴建时教堂原占地面积达到4万多平方米,四周附设医院、育婴堂和主教、神甫宿舍等,这些后来都已改作他用。
13.沈阳南关天主教堂
南关天主教堂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小南街一段华光里2号,始建于1878年,为法国传教士所建。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烧毁。现存教堂系1912年利用《辛丑条约》的“庚子赔款”重建。南关天主教堂为两座尖塔哥特式建筑,高40米,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一次可容纳1500人做礼拜。教堂素面青砖,白灰勾缝,砖混结构,装饰花纹大方、明快。1926年,在教堂两侧,又建起了一栋4层楼的主教府,面积达2700平方米。南关教堂建筑宏伟,具有浓厚的法国宗教建筑风格,是沈阳市内面积最大、历史较久的天主教堂建筑,也是东北地区天主教的活动中心。
14.崇文门教堂
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教堂,又称亚斯立教堂,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崇文门内大街后沟胡同丁2号。该堂是北京现存最大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其建筑呈瓦灰色,风格古朴庄严,塔楼上加以锥形尖塔,上竖一个金色十字架,将视线引向天空,令世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基督教的神圣、耶稣的圣洁。
教堂共占地8246平方米,分为正、副两堂。正堂设有800个座位,中间有闸板相隔,可分可连。崇文门教堂为木质结构,整体呈半扇形,外观不像天主教堂那样豪华气派,内部装饰也不像天主教堂那样高大华丽,布置也十分简朴。圣台上只挂了一个十字架,这或许是由于新教不注重形式而更注重内心信奉基督教的缘故。
崇文门教堂始建于1870年,是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乃至华北所建的第一所礼拜堂。教堂经历了扩建、搬迁,并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烧毁,现教堂是1904年所建。
崇文门教堂还与爱国将领冯玉祥有着深厚的关系,这位被人称做“基督将军”的爱国将领就是在崇文门教堂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的,也是在此与北京基督教女青年会总干事李德全小姐举行婚礼,结为夫妇的。
如今,一些外国重要领导人也曾到此礼拜,如美国前总统布什、克林顿等。
15.上海国际礼拜堂
上海国际礼拜堂位于徐汇区衡山路53号,由美国侨民集资兴建,于1925年落成,是上海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曾经被称为美国礼拜堂,专为美国教徒做礼拜。后因做礼拜的人多了,其他国家的教徒也加入进来,故改名国际礼拜堂。整幢建筑呈“L”形,是近代哥特式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2平方米,堂内有1400个座位。教堂近年来修缮一新,环境幽雅,各种宗教活动均已正常举行。该堂的圣诗咏唱班十分有名,那平和而又虔诚的歌声常常从教堂飘出,每逢宗教节日和每月第三周的星期日,这里都举行盛大的音乐活动。美国前总统卡特、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图图主教等都曾来此聆听过那美妙的歌声。
16.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最有名的古建筑,位于市中心大炮台山西侧。它并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用来光宗耀祖、留名万世的建筑物,而是一个宗教性质的建筑物,是澳门圣保罗教堂残留下来的一个前壁。所谓“三巴”事实上就是“圣保罗”的音译,当地人又因为其大,形似中国牌坊,所以称它为大三巴牌坊。
从外形上来看,大三巴有点类似谷仓的形状,高27米,宽23.5米,总共分为5层。每一层都镶嵌或雕刻着形态迥异的艺术群像,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五层以上的屋檐并不是三角直线,而是不时呈弯弧状、隆起一个又一个细塔似的尖尖石柱,簇拥着尖端竖着的十字架。底层是教堂的入口处,共有三座门,用爱尔尼亚式柱子隔开。第三层正中是童贞圣母雕像,旁边围绕代表中国的牡丹和代表日本的菊花,左边刻有“永恒之泉”字样,右边刻着一棵生命之树。第五层的墙壁间嵌着一只铜质灰鸽,铜鸽周围的花岗岩石壁上镶刻着太阳、月亮和星辰,以显示耶稣降生的不平凡时刻。因为据说圣灵降临马利亚使她怀孕,在马棚生下耶稣时,顿时太阳和月亮照亮夜空。而在铜鸽之下是耶稣圣婴雕像,旁边还有钉死耶稣的工具的石刻。
在澳门的一些传说中,还提到在大三巴教堂旧址底下有条隧道,藏有许多宝藏,同时这条隧道也是意外之时的逃生之路,直通邻近的大炮台和关前后街。虽说这个传说究竟是否属实还有待考证,但无疑又为大三巴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1990年至1995年间,政府在昔日圣堂的地点进行了维修工程,并建成了一个天主教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澳门各教堂和修道院具代表性的画作、雕塑和礼仪饰物等展品,现在,大三巴牌坊已经成为澳门的象征之一,也是游客澳门之行的必到之地。
17.滕公栅栏传教士墓地
滕公栅栏传教士墓地坐落于北京车公庄三塔寺,最早曾是被称为“滕公”的贵族的私人花园,并由此得名“滕公栅栏”。后来成为了来华传教士的墓地,第一位长眠于此的传教士就是意大利人利玛窦。
利玛窦可以说是第一个打开中国大门的传教士,他采取的“驱佛补儒”、“耶儒合流”的传教方针把天主教的教义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礼俗相互糅合,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基督教教义,在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明神宗对他也十分赏识,至他死后,允许其破除“客死中国的传教士都须葬在澳门”的惯例,而安葬在北京。明朝神宗皇帝原是个懒得出奇的皇帝,他很长时间既不上朝听政,又不批复大臣们的奏章,只靠着太监来传达旨意。但是对于利玛窦死后的安葬问题,他却一反常态,很快予以批复,因而只经过近一年的交涉、筹划,京师西郊第一块洋人墓地就准备妥当。
一些著名的传教士如邓玉函、龙华民、汤若望、南怀仁等也都葬于此。到目前为止,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滕公栅栏,一共保留了63名传教士的墓碑,其中还有14人为中国籍教士。这63尊墓碑,不仅铭记着那些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而且它们本身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这里已成为北京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成为从16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18.基督坟场古墓冢
澳门白鸽巢前有一片基督教坟场,但早已停止入葬,而成了澳门的古迹。坟场的门墙及大门十分简朴,像普通宅院,因而不大引人注意。坟场靠着一条名为西洋坟路的小路,与外面的车水马龙相隔开,显得格外的幽静。
院落的铁门雕花镂空,朝着热闹的街面洞开;亚热带乔木生长旺盛,宽大的阔叶罩住了进门的路面,又为这里平添了几分神秘。
坟场分为两部分。前部为一座小教堂,名为马礼逊堂,以纪念著名传教士马礼逊。马礼逊是英国人,1807年抵达中国,在澳门研读中文,宣讲《圣经》,虽然最终他无法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但是他译出了中国第一本《圣经》,编撰了第一本《英华辞典》,在东西方文化交往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
因为礼逊堂供奉着圣味基天使,它象征主持公道,镇魔压邪,是三大天使之一,故又叫“圣味基教堂”。在澳门40多座小教堂中是独一无二的。
教堂之后是墓园。花木扶疏,在宽敞的场地上筑起数十个墓冢,碑石纵横,环境幽深肃穆,墓冢多为19世纪所建,死者均为欧美的基督教徒。除葬有马礼逊之外,还有住在澳门20多年的著名英国画家钱纳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