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旅游宗教文化|基督教概况:产生、派系和在欧洲的地位

旅游宗教文化|基督教概况:产生、派系和在欧洲的地位

时间:2024-09-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基督教概况一、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经历着分裂和演变,形成了三大主要派系:公教,因为以罗马为中心,所以也称为“罗马公教”。但是在中国,一般将新教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将正教称为“东正教”;将公教称为“天主教”。之后,又宣布关闭一切异教神庙,由此奠定了基督教作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地位。进入中世纪,基督教传播范围已遍及欧洲,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支柱。

旅游宗教文化|基督教概况:产生、派系和在欧洲的地位

第一节 基督教概况

一、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经历着分裂和演变,形成了三大主要派系:

(1)公教(Catholic),因为以罗马为中心,所以也称为“罗马公教”。

(2)正教(Orthodox),因为以东方的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所以亦称“东正教”。又因为在宗教仪式中通行希腊语,所以也称为“希腊正教”。

(3)新教(Protestantism),亦称“抗议宗”。

这就是说基督教事实上是公教、正教、新教的总称。但是在中国,一般将新教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将正教称为“东正教”;将公教称为“天主教”。目前,东正教主要分布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塞浦路斯、波兰、捷克、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并被希腊等国家定为国教。中国也有一些东正教教堂,主要集中在东北。天主教几乎各国都有,主要在欧洲、美洲、澳洲、非洲,中国也有。基督新教也传入中国;并被挪威、冰岛等国定为国教。除此以外,基督教还包括一些较小的独立的派别,如“科普特教会”、“聂斯托里派”(我国称之为景教)等。

基督教最早起源于公元1世纪前后的巴勒斯坦地区,最初是以犹太教的一个支派的面貌出现的。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由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屡次发动起义,均遭到罗马帝国的残酷镇压。虽然犹太人的处境十分悲惨,但他们仍然坚信他们所信仰的复国教主弥赛亚会降临人世,将人们从苦海中拯救出来,这就是在犹太人中形成的“弥赛亚运动”。绝大多数的犹太人都参加了这一活动,既有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也有分散在地中海沿岸的犹太民族

但是随着犹太民族解放斗争的不断发展,犹太民族内部也不断进行着斗争与分化,渐渐地,犹太人对弥赛亚的信念起了变化。大部分人坚信弥赛亚终将降临,坚持“弥赛亚运动”,这部分人是正统的犹太教徒;另一部分人认为拿撒勒人耶稣就是弥赛亚,他已经降临了。受着当时流行于犹太教各个非正统教派间启示文学思潮和仇恨征服者的情绪影响,这些人认为耶稣降临人世是来摧毁这个由魔鬼控制的现实,到了那时,受害的死难者就会复活,魔鬼及其爪牙将会受到审判并受死刑,而所有这一切都由上帝决定,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基督徒。随着人数的增长,他们形成了基督徒社团,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到各地去传播福音,建立社团组织,实行财务公有,过着集体生活,逐渐扩大活动范围并形成了自己的经典《圣经·新约》。

这些早期的基督教徒从民族上来说仍然是犹太人,对于犹太人举行的民族起义,他们都全力以赴地参加。但是随着基督徒社团活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邦人加入了基督徒社团,外邦人基督徒逐渐在社团中占了多数,这就使得基督徒社团的民族性逐渐减弱,基督徒们对民族战争的热情越来越低。公元116—117年,犹太民族起义时,一部分基督徒就袖手旁观了;到了公元132—135年,犹太民族爆发了最后一次民族起义,这时,外邦人基督徒自然置身于起义之外,连犹太人基督徒也拒绝参加战斗,并通过《约翰福音》,借耶稣之口明确宣布“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1]

由此可见,这时,基督教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独立宗教所应有的条件。

1.自己的崇拜对象——耶稣基督

在《圣经·旧约》中可以发现耶稣并不反对犹太教的基本教义。基督教教徒和犹太教徒的分歧在于,他们认为弥赛亚已经降临人世,他就是耶稣,耶稣成为基督徒所独有的崇拜对象。

2.自己的经典——《圣经·新约》

原始基督徒社团起初袭用犹太教的经典,但是随着外邦人人数的增加,它逐渐无法适应他们的需要。经过发展、筛选,现存《新约全书》的各卷被普遍接受,《新约》成了基督教有别于犹太教的经典。

3.系统的教义和神学理论

基督徒相信上帝派遣其儿子耶稣降临人世,为救赎世人而受难、复活,并形成了“三位一体”、“原罪”等基督教特有的教义。这些教义在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义和神学。

4.成熟的宗教组织

基督徒们以社团为单位,每一个社团有一个聚会场所,由一名监督(后来的主教)主持,下设七人执事(长老)专门负责日常事务。各个社团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这种组织形式为基督教脱离犹太教打下了组织基础。以上条件的成熟使基督教完全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宗教。

二、基督教的发展(www.daowen.com)

随着基督教的发展,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初期由于教徒大多数是贫民和奴隶,他们普遍对罗马统治和社会压迫有着强烈的反抗情绪,加上早期基督教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团体,罗马政府出于自己的利益,对基督教实行镇压与怀柔的两手政策:当基督教对罗马统治构成威胁时,就进行镇压以削弱其实力;在削弱之后又采取宽容与怀柔甚至保护的政策。

但是渐渐地,随着社会中上层人物和知识分子的逐渐参与,基督教日益赢得声望。至3世纪末,基督教已传遍罗马帝国,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教会领导层的社会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上层人物在领导层中担任职务。

从4世纪起,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基督教采取支持、控制、利用的政策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基督教则借助罗马帝国政府的力量来压倒罗马神庙。罗马帝国西部领袖君士坦丁大帝先后发布了《宽容敕令》、《米兰敕令》,分别允许基督教徒宗教信仰自由和无偿发还过去没收的基督徒集会场所与教产。罗马政府还召开会议,强行通过《尼西亚信经》来解决教会内部争端,使罗马政府从信仰、神学、组织等方面把基督教纳为自己的统治工具。

君士坦丁以后的罗马皇帝继续执行其宗教政策。公元380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除基督教外,禁止各种异端教派活动,并宣布全国人民都要“遵守使徒彼得所交予罗马人的信仰”,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之后,又宣布关闭一切异教神庙,由此奠定了基督教作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地位。

进入中世纪,基督教传播范围已遍及欧洲,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支柱。基督教和统治阶级相互融合,教会是封建政权的一个组成部分,且是欧洲最富有的封建大地主,同时还垄断文化教育,使基督教神学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早期基督教会由于地理、文化、语言等原因,自然分为两派:西部使用拉丁语的教会称为拉丁教会或西方教会;东部使用希腊语的教会称为希腊教会或东方教会。随着基督教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教会间的矛盾、分歧越来越突出。这其中的原因有文化传统方面的:东部教会遵循希腊文化传统,但是西部教会是拉丁文化传统,由此形成了神学、教义、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比如西部教会认为圣礼为七件(洗礼、圣餐、坚振、告解、终傅、神品、婚配);而东部教会则认为除这七件外,其他宗教行为都具有圣礼性质。又比如西部教会把基督福音看做新律法,由此发展“原罪”、“救赎”等教义,注重伦理;而东部教会认为信徒在临终前都要当一段时间的修士,以便死后能进天国,因此修道之风盛行,修士权势也比西部大。

但是隐藏在这些表面原因之后的仍是权力的争夺,这才是东西方教会间存在分歧、矛盾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东西方领导集团为争夺教会的最高统治不断发生冲突。自君士坦丁大帝4世纪迁都以后,东部教会始终处于罗马皇帝的严密控制之下,教俗两权都集中在皇帝一人之手。西部教会则由于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主教具有很大的世俗权力。双方领导集团争权夺势的冲突不断发生。针对罗马主教自封为教皇,东部教会认为君士坦丁堡主教在教务上与罗马主教享有同等权力。罗马主教对此不予以承认,认为罗马教会是耶稣门徒中居领袖地位的彼得创立的,所以提出“彼得优越论”。双方教会始终相持不下。

至1054年,罗马主教利奥九世派使节前往君士坦丁堡,与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赛鲁拉里商讨解决双方教会之间分歧的办法,遭到东方教会拒绝,于是将处罚赛鲁拉里的“教皇通谕”放在索菲亚大教堂的圣坛上以表示和东方教会决裂;赛鲁拉里则将利奥九世及其使节开除出教,由此东西方教会正式决裂,形成了两大教派。

东派为标榜其正统性称为“正教”,以君士坦丁堡教会为首,传播于马其顿、希腊至埃及及其以东地区,通行希腊语;西派则强调自己的普世性称为“公教”,以罗马教会为首,传播于法国、意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带及其以西地区,通行拉丁语。

1054年决裂后,罗马教皇的权势逐步上升,并等待时机把东正教会吞并。而此时,拜占庭帝国日益衰落,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受到异族军队的威胁,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向罗马教皇求援,这正中罗马教皇的下怀。罗马教皇当即鼓动群众组成军队奔赴东方,并在每个参加者的衣服上缝有一个代表基督教的红十字作为标记,故名十字军,这次行动被称为“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打着“拯救东方的基督教兄弟”、“保卫基督教”的旗号,宣称要从“异教徒”(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但事实上“十字军东征”却是一次野蛮的掠夺与残杀,天主教会、封建主和大商人都企图乘机扩张实力。从1095年至1291年,前后共发动了8次大规模入侵,历时近两个世纪,给地中海东岸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死于战祸的人不计其数,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同时也大大加深了东西方民族间的仇恨。

这次十字军东侵基本上由教皇领导,他向人们宣称去东方可得到大量战利品,参加者可延期偿还债务,农奴可获得人身自由。他以教会的名义君临十字军之上,从而提高了教皇的世俗地位。但是,教会的神圣性也因为战争所暴露的侵略性而遭到质疑;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十字军东征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刺激了欧洲商业的发展。所以战争结束时,西欧已成为商业繁荣、工业兴起的社会。

自15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作为封建势力代表的教会自然成了矛头所指。从16世纪上半叶起,德国、瑞士、英国、荷兰、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相继爆发宗教改革运动,否认教皇权威,强调改革教会礼仪制度。

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1517年10月31日,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德国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了抨击天主教会贩卖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由此点燃了德国宗教运动的导火线

路德强调“因信称义”。“因信称义”一词来自《圣经·新约》,使徒保罗在《新约·罗马书》中说“……所以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2]反对只有遵守犹太律法和传统礼仪才能称义的说法,认为只要依靠上帝的恩宠和人的信仰便能被上帝称为义人。路德借此提出,教徒个人与上帝直接相通,不必由神甫作中介。个人的虔诚信仰决定一个人的灵魂能否得救,而无须实行斋戒、朝圣、施舍和购买赎罪券等善功圣事,当然也就不需要依靠教会和教士们的帮助和干预了。这与天主教会历来强调的“除教会外,别无救恩”(一个人必须接受教士所施行的各种圣礼,经过教会的帮助才能赎罪)的教义截然相反。“因信称义”在教徒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路德在诸侯的支持下成立了路德派教会。路德派主要代表一部分德国诸侯和上层市民的利益,较为温和。

在瑞士,茨温利和加尔文也先后发起了改革。茨温利强调《圣经》是信仰的基础,人是否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功圣事。加尔文也宣扬“因信称义”,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他们的观点都与路德相似,但比路德更为坚决、彻底、激进。

在英国,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王也相继在大不列颠岛上打起宗教改革的旗号,把罗马教廷对英国教会的领导权夺了过来,使英国教会与天主教会脱离关系,成为由国王领导的英国国教会——安立甘教会。

同时,在苏格兰、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也相继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这些脱离罗马公教的教派,后来统称为“抗议宗”或“新教”。其中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并列为基督教新教的三大主要宗派。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世俗化,基督教也对自身不断作出重大的调整。在神学上吸收了现代科学与哲学的成果,形成了一些新学派,如新正统神学、新托马斯主义、存在主义神学、世俗神学等。在派系和组织上,一些传统机构发起的普世教会运动逐渐发展为现代基督教各宗派重新联合的世界性运动,并在荷兰成立了包括新教和东正教等大多数教会的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以寻求各教派的对话与重新合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