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神仙传说与旅游宗教文化

神仙传说与旅游宗教文化

时间:2024-09-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教对于“神仙”的解释在宗教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道教无数离奇瑰丽的神仙传说,由于历代文人墨客的渲染铺张,为我国各地的名胜增添了奇幻色彩和迷人魅力。因此在我国的旅游资源中有相当数量同道教的神仙思想神话传说有关,以所谓“神仙”行迹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旅游地遍布全国。

神仙传说与旅游宗教文化

第三节 神仙传说与道教旅游文化

“神仙”之说,在道教产生之前已经在中土广泛流传。《庄子·逍遥游》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倬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而在燕齐滨海一带则传说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件事在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中有详细的记载:“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秦汉之际,经方士的大力宣扬,神仙传说在宫廷和民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皇帝都曾专门派人到海上寻找神仙和仙药,以求跻身神仙之列。

东汉末年,道教刚产生之时,崇奉的神仙不多且极不统一,比较杂乱。魏晋以后,随着《列仙传》、《神仙传》、《洞仙传》等书的先后问世,道教神仙的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陶弘景撰写的《真灵位业图》,第一次系统地编排了道教上清派的神仙体系,使道教的神仙谱系逐渐趋向正规化。

道教对于“神仙”的解释在宗教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道教认为,“神”和“仙”虽然同属一种宗教信仰,但是二者的内涵却有所不同。所谓“神”指的是于天地未分之时就存在的真圣,比如三清尊神、玉皇大帝、南极仙翁、南辰北斗诸星辰的星君。这些“神”是先天就存在的,不是世间的凡夫俗子通过修道可以修成的。而“仙”却是后天的,凡是在开天辟地以后,通过长期修炼最终达到长生不老的人,就是仙人。总之,“神”是常人不可期盼的,只能对其顶礼膜拜,虔心信奉;而“仙”却是可以通过人为的修炼而成的。因此,千百年来激励众多道教信徒历尽艰险而百折不挠的最终目标就是修道成仙,长生不老。就是说,人不必消除现实世界的存在,只要通过特定的修炼手段,就可以延长现实的生命。这不仅反映了道教的宗教信仰,同时折射出中国普通民众希望延年益寿和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这就决定了道教的神仙观念在我国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我国的各种文化形式都曾产生过非常巨大的作用。这一点在我国的旅游文化资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道教无数离奇瑰丽的神仙传说,由于历代文人墨客的渲染铺张,为我国各地的名胜增添了奇幻色彩和迷人魅力。因此在我国的旅游资源中有相当数量同道教的神仙思想神话传说有关,以所谓“神仙”行迹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旅游地遍布全国。这些以神仙行迹为背景的道教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以仙人得道修炼或中华民族先祖的居住环境和行迹附会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如黄帝炼丹之地黄山、三茅真君修道成仙的茅山、楼观台老子说经台、湖南鹅羊山等。我国的这部分旅游资源数量极大,几乎可以成为我国传统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标志和旅游热门景点的代名词。有时看似平常普通的一石一洞或一草一木,一经与神仙修炼的仙境联系起来,就变得富有文化内涵而显得不同凡响了。比如南岳衡山黄庭观门外有块巨石,石上刻有“飞仙石”三字并有足迹,传说是上清派创始人魏夫人礼拜星斗和白日升仙之地,所以被称为“魏夫人礼斗坛”,成为南岳道派的胜迹之一。又如道教的神仙祖庭如张天师祖庭龙虎山、许真君故里逍遥山、妈祖祖庭湄洲岛等,如果没有了这些道教神仙的神奇传说,其名山仙境的魅力一定会大为减色,有些甚至会失去旅游资源的地位和价值。

(2)以传统的祭祀活动转化而来的道教旅游资源,其中以东岳泰山最为著名。我国自周代起就有祭祀五岳制度。帝王登基,必至泰山封禅告天。而道教更是对泰山的东岳大帝等诸多神仙推崇有加,祭祀仪式格外隆重,久而久之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泰山最重要的道教建筑之一——碧霞元君祠,原为北宋时为祭拜俗称“泰山娘娘”的碧霞元君所修建的,整个建筑总面积达两千九百多平方米,历经九百多年风雨而保存完好,保存有明代的碧霞元君铜像以及明、清时期的众多文物,现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之一。每当云海翻滚时,高低错落、铜顶熠熠发光的碧霞祠,时隐时现于山巅云际,真如天上的仙宫琼阁一般,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游览。

(3)以闲游仙人事迹为内容的道教旅游资源。我国传统观念中的仙人形象本来就是超脱尘世、隐居山野而又变化多端、法力无限。这决定了仙人的生活一定是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天然情趣。因此,优美的自然景色结合众多的神仙传说,神话就非常自然附会出了许多以游仙事迹为内容的道教旅游资源。大家比较熟悉的有烂柯山、昆仑山天台山等。以天台山的桃源洞为例,它的出名就和历史上著名的“桃源仙话”分不开。据南朝刘义庆《幽明录》等所载,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当地有刘晨、阮肇两人入天台山采药,结果在山中迷路。幸亏得到两位女子的帮助,在她们的盛情邀请下,两人在山中呆了半年。结果回到家中,发现房屋道路全改变了,他们的子孙也已经传到了第七代。两人这才知道在山中遇到了仙人,所谓仙界半年,人间七世。两人后又返回山中寻找仙人。后世就将这一神仙故事同当地的自然景色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桃源仙境”。当地今有桃源洞、桃源坑、刘阮遇仙处、桃花坞、会仙石、迷仙坞、惆怅溪等多处景观,无一不是附会这段神奇的仙人事迹的。

这些与道教神仙思想相关的旅游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质量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宗教旅游资源的整体水平。为了更全面、系统地把握这部分旅游资源的情况,需要我们对这些旅游资源中渗透的道教旅游文化,特别是道教神仙谱系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所以以下章节将主要围绕这部分道教旅游文化作介绍。由于道教神系十分庞杂,各种神仙众多,实在难以在有限的篇幅内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本节将根据当今学术界中关于道教神仙谱系的一般划分方法,选择尊神、神仙和俗神这三大系统中的部分神祇结合旅游景点作介绍。

一、尊神

(一)三清

道教的许多著名道观,如北京的白云观、苏州玄妙观和青城山常道观等,都有宏伟肃穆的“三清殿”。其中常供奉着三座神态庄严的神像,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的神像。“三清”是道教最高尊神的合称,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这三位尊神其实是道教哲学三一”的象征。《道德经》有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道教认为,“大道”化生出混沌元气,由元气生阴、阳二气,阴阳相和,由此产生天地万物。后来道教从这一创世纪理论中又衍生出道教的三十六天的天界说。其中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二十八天”,还有三界之外的八天(四梵天、三清境和最高的大罗天)。其中最高的是大罗天,实际是“道”的象征。由大罗天生出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始气化为清微天玉清境,元气化为禹馀天上清境;玄气化为大赤天太清境。同时,道教又衍生出三位居于三清境的“三清”尊神,元始天尊居于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居于禹馀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居于大赤天太清境。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系中处于“神中之神”的至尊地位,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灵。

1.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三清”中的最高神,又称为“玉清元始天尊”。他在道教神系中排在首位,元代道士赵道一在《历代神仙通鉴》中将其称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很高,但正式出现却比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迟。在道教最初创立之时并无“元始天尊”这位尊神的名号,直到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才正式出现“元始天尊”之名。后来,道教在流传中将元始天尊同开天辟地的盘古混为一谈,认为盘古是元始天尊的前身,治世功成以后,蜕去躯壳,灵魂化为元始天尊。这其实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元始天尊的神品而杜撰出的说法而已。

关于元始天尊名称的由来,一般认为,“元”是“本”的意思,“始”是“初”的意思,也就是说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在宇宙万物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是世界的本源。根据众多道经的描述,元始天尊的本体是长存不灭的,即使天地万物都毁灭了,他仍丝毫不受影响。每当新的天地形成以后,元始天尊就下凡人间,在世间传道度人。当然他所度的也并非等闲之辈,都是有很高神品、神阶的神仙,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元始天尊所住的仙宫叫“玄都天京”,宫内据说黄金铺地,台阶都是由大理石砌成的。在宫中珠玉、珍宝遍地;树上有七宝麒麟、狮子往来嬉戏;中央和两侧的仙殿中还住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其富丽堂皇和气派非凡俨然同人间的帝王宫殿毫无二致。

元始天尊一般都被供奉在三清殿的中央,头上有宝盖向龛顶发出灵光,手执混元珠,或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着“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无极”状态。

2.道德天尊

道教神仙谱系中,虽然元始天尊的地位最高,但在民间影响最大的却是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他最早并不是神仙,而是人,即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又名李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博物馆的馆长,具有博古通今的文化素养。他继承发展了《易经》、《尚书》等古代典籍的思想,吸收各地文化传统,同时在对自然社会进行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道”为核心的,包括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并涉及政治军事、伦理、美学文学养生等多方面。后因周王室衰败,于是挂官而去,西出函谷关时留给关令尹喜《道德五千言》,而后不知所终。他留下的这部著作被后人奉为《老子道德经》,系统地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成为“黄老之学”的丹经。[5]由于《老子》第一次提出了“道”的概念,将“道”作为世界万物的最高范畴,因此自先秦以来人们都将老子视为先秦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西汉末年以后,老子逐渐被神化。到东汉张陵创立五斗米道,正式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作为主要经典,宣称“道”就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从此老子被神化为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奉。

太上老君虽然在道教的神仙排位中次于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而且在民间信仰中不及玉皇大帝那样有权势,但在中国的宗教和民俗文化中无疑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代都是官方和民间祭祀的重要对象,在各地建有大量庙宇和宫观。在众多宫观中,老君像常常是一副皓首白发、慈颜微笑的神情,手摇太极扇,象征着世界已经初步形成的“太初”状态。因为太上老君的正式尊号为“太清道德天尊”,所以一般主祀他的宫观称做太清宫、老君殿或老君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成都的青羊宫、河南鹿邑的太清宫、沈阳的太清宫和陕西周至县的楼观台。成都的青羊宫传说是太上老君和尹喜相会之处。当年老子为关令尹喜作《道德经》以后,临别时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三年后,尹喜如约前来,果然在大官李氏家见到一童儿模样的老君。老君显现法相,汇集众仙册封尹喜为文始先生,证位为无上真人。以后,青羊宫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地方。青羊宫建于唐末,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重建,以后多次进行过大规模的修葺。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之一。河南的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的太清村隐山上。此地原属楚国苦县,被认为是老子的故乡。因此鹿邑太清宫是太上老君的祖庭之一。太清宫创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唐代时占地八百亩,气势宏大。现存建筑大多是清初重建的。大殿侧供有一根1米多高、小碗口粗的铁柱,传说是老子的“赶山鞭”。殿东有一口“九龙井”,传说是老子出生时九龙取水沐浴处。沈阳的太清宫创建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大殿中央供奉老子,左右供孔子释迦牟尼,两旁分别立有“灵官”和“韦驮”的神像,体现了全真派最初主张的“三教合一”的主张,是我国比较罕见的“三教同殿”的宗教建筑。陕西楼观台是太上老君的另一处祖庭。道教传说当年老子骑青牛西行,途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登楼观气,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到有圣贤过关,于是前往恭迎老子至楼观,执弟子礼,于是老子传授给他《道德五千言》。因此楼观台被后世尊为道教的发祥地。楼观台现存的道教遗迹有老子墓、说经台、系牛柏、吾老洞等。

3.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是三清中排位第二的尊神,一般又被称为“太上道君”或“上清灵宝天尊”。灵宝天尊尽管地位很高,但由于来历不是很清楚,影响较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要小得多,享受的香火也比较少。一般在道教官观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常居于元始天尊的左侧,手持太极图,或是玉如意,象征着世界从无形向有形过渡的“混元”状态。

(二)四御

就如同人间的帝王有宰相辅佐一样,天界的三清尊神也有天神辅佐。这就是在道教尊神中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四御”,又称为“四辅”。

1.玉皇大帝

提起玉皇大帝的名字,相信在中国绝对可以算是家喻户晓。凡是读过小说西游记》的人一定对其中那个老是端坐于天庭之上,动辄对天界、冥府的神灵发号施令的玉皇大帝印象十分深刻。其实在道经中,这位尊神的名称很长,叫“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道教几乎将所有表示尊贵的词汇都用来形容玉皇大帝,可见其地位的显赫。玉皇大帝住在太微玉清宫,又称通明天宫。他总管天地人三界,主持天道,总御万灵,造化万物,是“四御”中的最高神。关于玉皇大帝的来历,道教还有一个光严妙乐国王子修道成仙的故事。传说在古代有个光严妙乐国,国王叫净德,王后叫宝月光。国王长久无嗣,于是下诏全国道众为其向神仙祈求。不久,王后宝月光梦见灵宝天尊(一说是太上老君)送了一个婴儿给她,觉而有娠,后来就生下一个儿子。这位王子自小体恤民情,常常开仓救济穷人。即位后,放弃王位,到山中修道,后终于修成正果,成为玉皇大帝。这个故事明显带有模仿释迦牟尼修佛事迹的痕迹,显然是为了进一步抬高玉皇的地位而杜撰出来的。

虽然,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玉皇大帝的地位不及三清尊神,但实际上在民间玉皇大帝的名声和威望远远在“三清”之上。民间有所谓“天上玉帝,地上皇帝”的说法。既然玉皇在天界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治着天神、地祇、人鬼三界,那么在民间信仰中,他就等同于最高天神,是天上的皇帝。因此几百年来,“玉皇信仰”在我国各个地区普遍流行,各地都建有为数不少的玉皇观和玉皇庙。其中最著名的是北京白云观的玉皇殿和东岳泰山的玉皇观。白云观的玉皇殿始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面宽五间,是歇山式建筑。殿内神龛供奉着康熙时期的玉皇大帝像。玉帝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神龛挂有百寿幡,原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之用,后来敕赐给了白云观。两壁挂有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三十六帅、二十八星宿等八幅绢丝工笔彩画。大殿两边还有铸造于明万历年间的六尊铜像,分别是玉帝阶前的左辅、右弼二侍臣和四大天师,铸造精美,形态逼真。泰山的玉皇观建在泰山的最高峰天柱峰上。由于峰上有玉皇观,天柱峰又被俗称为玉皇顶。在玉皇观院内有一块极顶石,又叫巅石,是泰山的最高处,上刻有“极顶”及海拔高度“1545米”等字样。玉皇观创建于明代以前,古称太清宫,建筑古朴,上覆铁瓦,正殿中供奉玉皇大帝。由于地处东岳最高处,玉皇观有不少历代帝王封禅的遗迹。如玉皇观的西南侧竖有一块高大的“古登封台”的石碑,据考证这就是古代帝王封禅告祭的封祀台遗址。

除修建祭祀供奉玉帝的建筑以外,道教还将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的玉皇诞辰作为重要道教节日来庆祝。传说玉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九至其诞辰日期间会下凡到各地考察巡视,并接受世间民众的祝愿恭贺。因此道观届时会举行盛大的道场,进行祈祷,诵《玉皇经》,上《玉皇表》,以祝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香火绵延。同时,众多香客也将进山门道观,敬香还愿,以求岁岁平安,丰衣足食。玉皇在享受到人间香火供奉以后,要在诞辰吉日下午返回天宫,道人、香客自然又要举行盛大的送驾仪式。由于各大道观纪念玉皇诞辰的场面十分壮观,许多游客慕名前来一睹盛况,这已经成为我国宗教文化旅游中的一种独特景观。

玉皇大帝对我国的民俗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的宝岛台湾至今还保留着一种有趣的风俗。当地人认为玉皇不仅能左右人的命运,而且还掌握着一切生物的成长和发育。因此有男孩的家庭,尤其是有16岁以下男孩的家庭,家里有多少这样年龄的男孩,就要供奉多少“灯座”,一定时间后烧掉。据说这是为了回报玉皇大帝赐给这个家庭男孩的恩惠,并向其祈求孩子健康成长。

2.紫微北极大帝

这位天神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同古代的星辰崇拜很有关系。北极是北极星的简称。古人眺望星空,发现在北方有一颗不动的北极星,并知道其他的星都以它为中心井然有序地运行。根据天人感应说,这颗不动的北极星就被认为相当于地上的天子,而其他群星就相当于群臣。因此道教对其十分尊崇,并将其神化为“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之所以称为“紫微大帝”主要是因为北极星处于古代天文星图上“紫微垣”的位置。由于紫微垣又叫做紫微宫,后世也将皇帝居住的地方叫做紫禁城。

紫微大帝在“四御”中排名第二。他据说是元始天尊的化身,仅受玉皇大帝的支配,掌管天经地纬,统帅三界鬼神和山川诸神,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现在四川大足等地还可见到许多紫微大帝的神像。

3.勾陈南极大帝

勾陈大帝是“四御”中的第三位神。“勾陈”是“紫微垣”中星座的名称,靠近北极星,共由六颗星组成。道教将勾陈六星神化为“勾陈南极大帝”以后,宣称他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二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群星,并主持人间兵戈之事。因此,屡受外虏入侵而又屡战屡败的宋朝朝廷对勾陈南极大帝就极为崇奉。据史书记载,宋朝皇帝在每次大战之前都要到神庙祭祀勾陈大帝以祈求胜利。现存的许多宋代刻造的道教神像中就有不少勾陈大帝的形象。

4.后土

道教同其他宗教相比,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不重男轻女。世界上的不少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都没有女性神,男性的上帝或真主才是唯一的神。而道教则恰恰相反,不但女性神很多,而且地位也很高,如西王母、九天玄女、碧霞元君等。后土皇地祇也是这样一位女神。她的全称是“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是四御之一。根据道教的说法,后土娘娘执掌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宋真宗的皇后曾经在嵩山建殿供奉后土神像,并享受同玉皇大帝一样的礼仪规格。目前一些道观仍专门设有后土殿,民间也修建了不少后土娘娘祠。每逢农历三月十八日后土诞辰,大批善男信女会到庙里祭祀礼拜。

(三)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也是道教神系中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真武起源于古代星辰信仰——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玄武神。《楚辞·远游》说:“玄武,北方七宿,谓龟、蛇也。”古人认为,玄武七宿在天上自然形成龟、蛇形状,所以将龟蛇视为玄武神的象征。直到北宋时期,玄武神的形象还是龟蛇。北宋真宗为避圣祖赵玄朗讳,将玄武改成真武。到了南宋,人格化的真武神形象才逐渐开始出现。根据道经描述,真武帝君原是净乐国太子,长大成人后立誓除净天下妖魔。15岁时到太和山修炼,得到真人传授无极上道,修炼42年功德圆满,后奉玉帝之命坐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太和山因此更名武当山,取“非玄武不足以当此山”之意。真武大帝声名最显赫、民间信仰最普遍的时期莫过于明代。明朝初期,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意欲夺取王位。据说在整个政变过程中,真武帝多次显灵助朱棣一臂之力。因此朱棣在登上王位后封真武大帝为“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并大张旗鼓地在武当山修建宫观,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使武当山成为著名的道教圣地和风景名胜区。由于帝王大力提倡,一时间真武庙遍及全国各地,真武信仰在明朝达到了顶峰。

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祖庭,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道教名山。其所供奉的真武主神像,身着龙袍,脚踏云履,手捧宝剑,神态威严,具有帝王气概。相传是明朝时仿照明成祖朱棣的形象铸造的。其他比较有名的真武庙还有昆明鸣凤山太和宫、广东佛山祖庙、四川宜宾真武山等。一般庙中供奉的真武神像,披发赤足,端坐于殿堂之上。旁边还常塑有龟蛇二将或是金童玉女。前者是真武的护卫,后者则是帮助真武记录三界中的功过善恶。

(四)西王母

西王母是玉皇大帝的夫人,地位相当于人间的皇后,在道教神系中身份位居道教女仙之首。西王母信仰在我国起源很早,其最初形象是一种半人半兽的神物。《山海经》形容她“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以后,西王母形象逐渐发生改变,据说西周穆王远赴昆仑山见到的西王母已是一副容貌艳丽、雍容华贵的女仙模样。《穆天子传》说周穆王在同西王母相会时竟然“乐而忘归”。此外还传说西王母掌管不死之药,曾给了后羿一些,但被后羿的妻子嫦娥偷食,升天成仙,至今仍孤身生活在月宫中。又传说汉武帝渴望长生不老,西王母曾赐给他4个仙桃,并授长生之道。道教成立以后吸收了这些神话传说中的精华部分,将西王母正式纳入了神仙谱系,尊为女仙之宗。凡是三界十方登仙得道的女仙都归其管辖。而且她还和东王公一起负责群仙的考核升降。凡是升入天界的仙人,只有先见西王母,再见东王公才能进入三清境,拜见元始天尊。后来,西王母又逐渐演化成玉帝的王后,并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王母娘娘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西王母作为我国最早的旅游女神,在我国的旅游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大量神话传说吸引了古代众多旅游者不远万里地寻访西王母的踪迹,希望成为她款待的贵宾。而方士寻找西王母、求不死药的朝圣活动更成为早期宗教旅游的雏形。这些神仙传说作为古代人们不懈追求的精神动力,大大推动了古代旅游活动的开展,确立了西王母在我国早期旅游活动中独一无二的地位。伴随着这些早期旅游活动也出现了大量有关西王母的旅游景观,如山西阳城王屋山的王母洞、福建长乐的王母礁、北京房山的王母祠。这些遗迹都为研究我国的旅游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五)五岳大帝(www.daowen.com)

受五行说的影响,中国很早就有“三山五岳”的说法。其中的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人们相信五岳之中都有山神存在,对五岳山神十分崇奉。道教将五岳山神纳入神系后,从唐宋以后统称为五岳大帝。五行学说认为,东方属木,其颜色为青色;西方属金,为白色;北方属水,为黑色;南方属火,为赤色;中央属土,为黄色,因此道观中供奉的五岳大帝的服饰和神物都必须和五行的颜色相配合,如东岳大帝着青袍,中岳大帝乘黄龙等。有关五岳大帝的旅游景观将在下面“道教名山”一节中具体介绍。

二、神仙

(一)八仙

在中国民间最广为传诵的道教神仙恐怕非八仙莫属了。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八仙”,如李白、贺知章等人的“酒中八仙”,董仲舒、张道陵等人的“蜀中八仙”,但这些同道教所传的八仙并无关系。道教的八仙指的是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等八位神仙。八仙之中,有的是传说中的神仙,而有的确实是历史人物,如吕洞宾、张果老。历史上关于八仙的组合和来历有所不同,现在的这八位神仙实际上是经过宋、元等朝的逐渐演变而定型的。

由于八仙具有老、幼、男、女、富、贫、贵、贱等不同特征,因此现实生活中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做人、成仙的启示。无怪乎八仙对中国民间信仰和文化生活有如此之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自明清以来,民间流传有众多关于八仙的故事,其中尤以“八仙过海”、“八仙庆寿”最为有名。在我国的不少地区,至今还保持着喜庆日子在大门屋檐下挂八仙图的风俗。而道教宫观中也多绘有或塑有八仙的神像。西安有一座“八仙宫”,主殿叫八仙殿,专门供奉吕洞宾等八仙。在山门外的大牌楼前原立有“长安酒肆”石碑,题“吕纯阳先生遇汉钟离先生成道处”。传说吕洞宾在成仙以前一直郁郁不得志。一日在长安酒肆偶遇汉钟离,经他点拨,黄粱一梦后翻然醒悟,从此跟随汉钟离修道,并最终成仙。这个“黄粱一梦”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这里。至今在八仙宫的吕祖殿还有一副点评此事的对联,联文是:“溯上界茫茫浩劫神仙不老全凭一点度人心,看下方扰扰红尘富贵几时祇抵五更黄粱梦。”游人至此,怎能不触景生情?

1.吕洞宾

吕洞宾是八仙中传闻最多的一位神仙。吕洞宾,名岩,号纯阳子。《全唐诗》收有吕岩诗200多首,看来吕洞宾在历史上可能是确有其人。根据道书记载,吕洞宾是唐朝海州刺史吕让的儿子,屡试不中,后经汉钟离“黄粱一梦”点化得道。其实这种传说是唐代传奇《枕中记》吕翁点化卢生的翻版,但在民间仍流传极广。吕洞宾的“仙人之剑”相当有名,据说吕洞宾遇到火龙真君,得到真人天遁剑法,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嗔。这些思想对宋代的道教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后世全真道派将其奉为纯阳祖师,史称“吕祖”。对于吕洞宾的崇拜,大约起源于北宋。宋徽宗曾特封吕洞宾为妙通真人。南宋时开始出现吕洞宾的专祠,并塑像供奉。每逢农历四月十四日吕祖诞辰,道教通常还要设斋醮以志纪念。以后随着吕洞宾的形象在民间不断深入人心,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吕祖祠庙,不少道教宫观也建有吕祖殿、纯阳宫。比较著名的有位于山西中条山五老峰的吕洞宾祖庙——永乐宫。在永乐宫纯阳殿中,绘有关吕洞宾生平的壁画52幅,画面全部是采用自然山水相隔相连的连环画卷。每幅上方都标有题目,简要说明这幅画的内容。画面上山川、田野、城镇、街市、商号、民舍、官府、摊贩等无不包罗在内。虽然是道教题材,但反映的却是当时形形色色的市井百态,为今人研究宋、金、元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资料。纯阳殿北壁门楣上方绘有“八仙过海”横幅图,表现八仙各显神通,履海而过,共赴蟠桃大会的热闹场面。纯阳殿后门出口处还有一幅《钟吕谈道图》,其绘画艺术更臻于上乘。该画场面开阔,形象地刻画了汉钟离谆谆诱导吕洞宾修仙学道的情景。背景山势曲折,流水潺潺,师徒两人侧身对坐。汉钟离袒胸美髯,开怀畅饮,吕洞宾则侧耳细听,仪态恭谦。这幅画将师徒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堪称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2.张果老

张果老倒骑毛驴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在历史上,张果老还真有其人,据说是唐朝的一名方士,常常骑着白驴来往于山西的汾州和晋州之间。他的白驴可日行万里,不需时可折叠,放入衣箱,乘坐时,只需浇水即可。由于名声显赫,唐太宗、高宗都曾征召过他,但均不赴。唐玄宗甚至打算将玉真公主嫁给他,也被他拒绝。当武则天召见他的时候,张果老别出心裁地在妒女庙前诈死,尸体很快腐烂,武则天只得作罢。但后来又有人在中条山见到他。由于他经常倒骑驴,后世有人题诗:“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意在警喻世人。

张果老的祖庭在今山西中条山五老峰。四周罗列有东西锦屏峰,远看似5位老人弯腰而坐。以前山上曾有宫观寺庙64座,在此修道的还有吕洞宾等人。如今在五老峰还可觅到唐代的细绳纹砖、南北朝的石雕群像,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张果洞,洞中有张果老当年留下的驴蹄痕迹。从南北朝起,五老峰就兴起了每年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的朝峰庙会,吸引了来自两湖、两广、闽浙的商贾游客高达数万。

3.李铁拐

李铁拐是八仙中资历最老的神仙。关于他的来历说法很多,多数道书说他原先是一得道隐士,体格健壮,鼻正口方,仪表堂堂。一日他与老君约定在华山相会,临行前吩咐弟子,自己的灵魂去赴会,肉身仍留在此地;若灵魂7日之内不回来,就将肉身烧掉,但未满7日绝对不要移动肉身。可是到了第六天,这位弟子的母亲得了急病,弟子就将肉身放火烧了以后急忙回家探望母亲。第七日,李铁拐的灵魂回来但已无肉身可附,焦急之余只得依附一个饿殍之尸而转世复生。但变得相貌丑陋,还跛了一足。老君担心他传道不方便,于是授他金箍以束乱发,授铁拐一根以拄跛足,所以后世将其称为“李铁拐”。现在不少道观都绘有李铁拐的形象,他通常是身背一个药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用来救治人间的众多信徒。

4.韩湘子

韩湘子传说是唐代著名文豪韩愈的侄孙韩湘,曾官至大理丞。韩愈被贬官潮州后,曾作诗两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宿曾江口示侄孙湘》赠与韩湘。韩湘自幼学道,师从吕洞宾成为道门仙人。据说一日韩愈要其展示所学仙术,韩湘子便往花盆里垫上泥土,栽上牡丹,顷刻之间牡丹花就绽开,花瓣中现出两句诗,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当时并未领会其中的意思,直到他因为反对唐宪宗迎“佛骨”而被贬官流放到潮州,临近蓝关突遇大雪,坐骑寸步难行。此时韩湘子冒雪赶来,韩愈这才领悟了诗中的含义。在“八仙”中,韩湘子常常是以手持长笛的英俊青年形象出现。

5.其他四仙

八仙中的其他四位神仙汉钟离、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也都是形象各异,风采独具,既法力无边又不失常人的和蔼亲切,尤其受到民间普通百姓的喜爱和崇敬。而这些个性鲜明、丰满的神仙形象的产生实际上是道教文化和民间世俗文化融合演进的结果。这些形象一旦深入人心,反过来又必定对包括道教旅游文化在内的文化载体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我们在研究道教旅游文化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指的是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他们是道教茅山派崇奉的祖师。据道经记载,长兄茅盈自幼喜好清虚,18岁便弃家入恒山修道,拜西城王君为师。以后参访了各地名山洞府,至龟山拜见了西王母,西王母授茅盈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茅盈49岁时回家探望父母,父亲怒其远游不归,用拐杖责打他,未料拐杖打在他身上竟折成数段,这才知道儿子学道已成。当时茅盈的两个弟弟茅固和茅衷官拜武威和河西太守,听说兄长学道成仙便辞官跟随茅盈到江苏句曲山修道。他们三人常常不辞辛劳为民采药治病,不取分文,最终都成为神仙。太上老君拜茅盈为司命真君,茅固为定箓真君,茅衷为保生真君,俗称大茅君、中茅君、小茅君,合称三茅真君。从此句曲山改称三茅山,简称茅山。

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位于江苏西南的句容、金坛两县之间。茅山上有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递次降低,由南到北逶迤8公里,传说是茅氏三兄弟乘鹤来此,分居三峰而得名。茅山历来是历代高道修炼之地,是道教第一福地、第八大洞天、第三十二小洞天所在地。茅山道观将三茅真君作为主神奉祀,在大殿中甚至取代了“三清”的地位,这在道教官观中是十分少见的。大殿后有一“飞升台”,据说是大茅君茅盈跨鹤飞升的地方。

三、俗神

(一)城隍

城隍神是道教神灵中守卫城邦、匡扶正义的地方神,民间信仰极为普遍。城隍神据说是源于先秦时代天子“八腊”祭祀中的水庸祭,这可以从《礼记》的“水庸”和《易经》的“城复于隍”一句中找到出处。古代城市多有沟渠或护城河护卫,“庸”就是排水的沟渠,“隍”就是城墙外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认为,护卫城市的沟、壕都有神灵存在,以保佑城市的安宁,后来逐渐演变成对于城隍神的崇信。

城隍信仰起初在吴越地区比较流行,公元239年东吴孙权在安徽芜湖建了城隍祠,这是历史上关于城隍信仰的最早记载。南北朝以后逐渐在全国普遍。各地的城隍神往往是由地方上生前有功德或政绩的人充任,如苏州城隍为春申君,上海城隍为秦裕伯等。唐代封城隍为爵,当时的诗人张九龄、韩愈、杜牧、李商隐等均写有祭城隍文,大多是代地方官祈求风调雨顺而作的。可见当时的城隍信仰带有浓重的官祭色彩。宋朝将城隍列入国家祀典,于是有关城隍的祭祀活动遍布天下,各府州县均建庙奉祀,城隍信仰在民间逐渐普及。元代在京都建立城隍庙,封其为“佑圣王”,城隍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守护大神。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城隍特别崇敬。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对各地的城隍大行封赏。京都的城隍封为王,职位是正一品,与中央的三公和丞相平级;府一级的城隍封公,州一级的封侯,县一级的封伯。城隍的这种级别制度一直沿袭至今。以后朱元璋又整顿祀典,取消了城隍的神爵,下令各地城隍一如行政建制称呼,其庙宇建造也仿造衙门规模,彻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阴间官吏系统。

城隍神最初的职责主要是守卫城池、保障治安。道教将其纳入神系以后,将其职权进一步扩大,城隍不但要担负护国安邦的重任,还要负责扶贫济世、除恶扬善、调和风雨、管理亡魂等诸多事宜。各级地方官员赴任,也都要到城隍庙宣誓,以求得城隍的庇佑。

目前在我国最有影响的城隍庙首推位于上海南市区的城隍庙。庙内供奉的城隍是明代的秦裕伯。他是宋代文人秦少游的七世孙,为官清廉,政绩突出,深得民心。元末弃官,寓居上海侍奉老母。朱元璋多次召其入朝为官,均被其婉拒。秦裕伯卒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闻讯后十分惋惜,于是封秦裕伯为上海县的城隍,希望秦裕伯“生不为我臣,死而卫吾土”。

经过明清两代的不断扩建增修,上海城隍庙至清末已有不小规模。全盛时期,有大殿、中殿、财神殿、文昌殿等多处殿堂,其香火也是上海佛道两教庙观中最兴旺的。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本地士绅集资购入潘允端的豫园,改为城隍庙的“西园”。以后随着上海商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西园成为各行业同业工会的聚集之所,城隍庙的周围地区开始逐渐繁荣,成为上海最热闹的商业区。如今的上海城隍庙在经过大规模改造以后,集游、购、食、娱等各项旅游活动于一身,已经成为了上海乃至华东地区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标志性景观之一,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购物。

(二)魁星

在封建时代,我国几乎每个城镇都有魁星阁或魁星楼,在其中供奉着一位青面獠牙、赤发怒目的神。这位神一般都是站立在鳌头之上,一手捧斗,一手执笔,一只脚向后高高翘起,好像一只大弯钩,他就是天下闻名的魁星神。

魁星亦源于古代的星宿崇拜。古人将二十八星宿分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组。西方白虎的第一宿是奎星,共有十六颗。古人认为奎星是执掌文运之神,因此将其神格化为奎星神。由于“魁”与“奎”同音,且在古文中带有“首”的吉祥含义,道教就将其称为“魁星神”纳入俗神行列。民间又称其为大魁夫子、魁星爷。

唐宋以后,实行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成为封建时代的金科玉律。因此众多读书人将魁星视为守护神而顶礼膜拜。应试者大多认为向魁星祈祷就能保佑自己考试顺利,功成名就。有些人应考时在座右侧贴上魁星像,有的还在怀里揣着泥塑小魁星。虽然魁星的形象张牙舞爪,毫无读书人儒雅斯文的气质,但是众多寒窗苦读的知识分子却一直将魁星奉若神明。传说他手中的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考生的名字,一旦被点中,就会文运、官运亨通,从此飞黄腾达,跳入龙门。如果举子考中了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立于正殿下面恭迎御榜。正殿下的台阶上一般刻有龙和大鳌的图形。此时只有进士第一名状元才有资格站在大鳌的头上,所以过去又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说法。

现在在文昌帝君(文曲星)的祖庙——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大庙之中,有一尊铸于明崇祯年间的铁质魁星神像,形象极为生动。望着这位据说掌握读书人命运的魁星神得意非凡的神情,游客们似乎还能看到那些拜倒在他面前的封建知识分子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模样。

(三)妈祖

妈祖又叫天妃、天后或海神娘娘,是道教的一位著名女神。妈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据史籍记载,妈祖的故乡在福建莆田湄洲岛附近的港里村。她是宋代都巡检林愿的第六个女儿。据说她出生后一个多月从未啼哭过,因此父亲为她取名林默。按照道教的说法,林默从小就有道家的秉性和生活习气。她未满周岁尚在襁褓中,看见神像就合手做欲拜状。13岁时拜一游方道士为师,受“玄微真法”。从此她具有神异能力,常常为人医治疾病,搭救海上遇险的渔民、客商。当地人称其为“神女”,闽人在母家称“妈祖”,所以又有人亲切地称她为“妈祖”。林默28岁仍未出嫁,一日她突然伤感地对姐姐说:“我要远游去了,可惜无法同行!”言毕,独自驾舟泛海而去,从此没有归来。因为她在生前为附近乡民做了许多好事,大家怀念她,都不愿她死去,所以就传说她在湄洲岛湄屿峰(妈祖山)羽化成仙。当地人感念她生前治病救人的恩德,遂于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在湄洲岛盖庙祭祀,尊她为“通灵圣女”,奉她为航海保护神。从此妈祖作为海上救难女神的影响越来越广,渔民、海员在出海前都要到妈祖庙里祈求她保佑一帆风顺,平安无事。民间也不断流传官船和民船在海上遇险,因妈祖显灵保护而得救的故事,甚至传说她驾风帮助官兵剿灭海盗。据说郑和下西洋和郑成功收复台湾也都得到过妈祖的佑助。于是,妈祖的信仰更加盛行,得到了从宋至清历代帝王的重视。南宋封妈祖为“灵惠夫人”,元朝加封“天妃”,明朝封“天使”,清朝更是达到顶峰,封为“天后”、“天上圣母”。朝廷还在妈祖诞辰和飞升两天派大臣礼祭,并载入国家祀典。东南沿海城市,如天津、扬州、南京、上海、福州等地,纷纷兴建起规模大小不等的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如今全国的妈祖庙不下千座,仅台湾地区就有八百余处。但称为妈祖祖庙的只有三处: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妈祖庙。

道教继承吸收民间传说,很早就把妈祖列为道教女神。自宋代始,众多妈祖庙就归道教负责祭祀和管理。道教将妈祖进一步神化,称其是天上的妙行玉女降世,神通广大,不仅能平波息浪救人于危难,而且能起死回生。但凡行商坐贾,买卖求财,或农作经营,行兵打仗,只要虔诚信仰妈祖,就能心想事成。在道教神系中,妈祖已超越了单纯的航海守护神角色,担负起主宰世间祸福成败的重任。

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和华侨的外出谋生,妈祖信仰又传到了日本、东南亚、朝鲜,甚至法国、丹麦等地。世界上现有一亿多妈祖信徒,在各国还建有一百多座妈祖庙。外国人将妈祖称为“中国的女海神”,日本还因此产生了奉祀妈祖为主神的“天母教”。海外的许多信徒认为只有到妈祖的出生地朝圣才最灵验,所以每年来湄洲岛妈祖庙朝圣的人非常多,特别是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和九月初九这一年两度的妈祖节最为热闹。

(四)灶君

中国的食文化世界有名。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因此古代有人家的地方就有炉灶。而古代人普遍认为用来生火的炉灶中存在仙人即所谓灶神,他时刻监视着每家人的行为并向天神报告。所以从很早就开始流行灶神信仰。孔子对灶神就十分重视。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爷或东厨司命灶王。对于灶神的信仰来源于古代社会对于火的崇拜。古人相信与火有关的大神炎帝、祝融就是总灶神。道教尊灶神为“昆仑老母”,认为她是各种火的源头,能上通天界,下统五行,达于神明。现在民间一般供奉的灶神像往往是一对老夫妇的画像,就是灶君和灶君奶奶。

灶神最初的职能只是管理一家的饮食,但后来逐渐演变成记录一家人的功过善恶,报告天庭以作为赐福降祸的依据,进而变为掌握一家的寿夭祸福。因此,以前民间都将其神像供于灶台附近虔诚地祭祀。现在则一般移到神龛中供奉。相传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灶君就要上天“述职”,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在这一年中的功过,因此这一天百姓大多要举行祭灶仪式,以祈祷他勿言坏事,只讲善行。为了防止他在玉帝面前乱说话而给家中带来灾难,有的人家就往灶台上涂抹酒精,用敬供的麦芽糖、饴糖封神像的嘴。祭祀仪式结束以后还要将所有的供品连同灶神画像一起烧掉。直到除夕灶神从天上返回时,再重新供奉。这些富有情趣的仪式活动构成了中国特有的祭灶风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