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佛教教义和神阶-旅游宗教文化

佛教教义和神阶-旅游宗教文化

时间:2024-09-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只能从佛教各派都共同承认的基本教义入手来进行简要的介绍。(一)四谛说“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其形成可能较早。在佛教中“惑业”往往并称。

佛教教义和神阶-旅游宗教文化

第二节 佛教的教义和神阶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典籍极其浩瀚,又十分庞杂,而且在长期发展中各宗各派都有自己的理解、发挥和创造,这就使得人们对佛教教义教理的全面了解成为一件十分不易之事。我们只能从佛教各派都共同承认的基本教义入手来进行简要的介绍。佛教的基本教义还是比较集中的,主要有四谛说、八正道、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等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体现出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社会人生诸问题的看法、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一)四谛说

“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其形成可能较早。相传释迦牟尼在荜钵罗树下静坐沉思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时,其悟道的核心就是“四谛”之理。这也是佛陀“初转法轮”——在鹿野苑向最早的五个弟子宣讲佛法——的根本内容。所谓“谛”,有“真理”或“实在”的意思,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四谛”就是佛教中的四条真理,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由于这四条是神圣的真理,所以“四谛”又称为“四圣谛”。其核心是宣扬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为无边之苦海。四谛又可分为两部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1.苦谛

所谓苦谛,就是认为社会人生等一切本性皆苦,并以此判断为真理。这是佛教对世俗世界所作的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这一教义成了全部佛教理论的出发点。佛典关于“苦”的分类很多,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十一苦等,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人生有所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这八苦又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四苦,认为人生的自然过程是苦,这是肉体上的苦;第二类是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盛阴四苦,是把人的主观愿望不能满足说成是苦。怨憎会苦是指不得不与自己所讨厌、怨恨的人和事凑在一起之苦;爱别离苦是指不得不与喜欢的亲爱之人、事分开之苦;求不得苦是指心中所祈求的名利、地位以及一切喜欢的东西不能实现,得不到满足之苦:这些都是精神上的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苦,“五阴”是佛教对“人”的一种特殊称谓,五盛阴苦即以人的存在本身为苦,人生自身就是诸苦的集合体。这样一来,“苦”就具有普遍的性格。世上任何一个活生生的人,都会经历其中几苦乃至全部八苦。佛教把人生判定为苦,由此带来鄙薄人生、悲观厌世思想,在软弱的失意者和绝望者中间很容易引起共鸣。这也是佛教往往会在动荡、黑暗的社会和时代得到较快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因。在这种时候,佛教往往成为许多个人取得心理平衡、求得暂时解脱的精神寄托。

2.集谛

亦名习谛,又名因谛。它是说明造成世间人生痛苦的原因的。它是早期佛教的理论基础。认为世间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由“无明”(愚昧无知,不明佛理)和“渴爱”所引起的各种贪欲,即佛教通常所说的“业”与“惑”,依业受报便会有生死轮回之苦。“业”是造作之意,泛指一切身心活动。“惑”是烦恼之总称,实际包含世间一切思想观念、感情欲望等。烦恼与“业”共同结合被视为轮回报应的总因。在佛教中“惑业”往往并称。佛教认为,一切的苦是“三业”(身业——行动;语业——言语;意业——思想活动)、“两惑”(见惑——一切的妄见;思惑——贪、瞋、痴等妄情)所造成的。

3.灭谛

指灭尽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入无苦的涅槃境界。它要人们相信,造成世俗诸苦的一切原因可以断灭,从而超脱生死轮回,达到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境界——“涅槃”。涅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灭度”、“圆寂”等,其原意是指火灭或风散。在早期佛教理论中,涅槃是熄灭了一切“烦恼”(世人的一切感受和情绪),从而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与现实世界对立的一种境界。其实,从本质上说,涅槃就是一种死亡状态。不过佛教反对把涅槃理解为死亡,因为按佛教教义,死与再生是联系在一起的,死亡不过是“有情”从一个轮回阶段到另一个轮回阶段的转变。涅槃的根本特点则是超越了生死轮回。这些说法使“涅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但世俗社会一般把涅槃理解为“死亡”的代名词。

4.道谛

要使一个具有正常生活和思维能力的人达到寂静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所以在早期佛典中有大量篇幅是强调达到涅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为要达到涅槃境界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多方面修习的艰苦过程。消灭痛苦通向涅槃的全部修习方法和途径就叫做“道谛”。“道”是“通”的意思。佛教告诉人们达到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即所谓的八正道。

(二)八正道

八正道又称“贤圣八道”、“八圣道”,是道谛的发挥。它具体指出了八种解脱诸苦、断绝轮回、达到涅槃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这八种方法是正见、正志(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所谓正见是指对佛教真理四谛等的正确见解;正志即正思维,是指对四谛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正语即不作一切非佛理之语;正业即从事清净身业;正命即符合佛法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正精进是指勤修涅槃之道法;正念指明记四谛之理,离尽邪非之说;正定即坚定四谛之信念,将心专注于一境。佛教认为,按“八正道”修行,可由凡人圣,从迷界此岸达到悟界彼岸,故又将“八正道”比喻为“八船”、“八筏”。这些解脱途径和方法后来又被简要地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戒学、定学、慧学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教徒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活动,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戒”是用来“制恶”的,是约束佛教徒日常生活的纪律,后来扩大为极其繁冗的“律”,即戒律。佛教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五戒之外再加三戒,即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装饰打扮及视听歌舞;不食非时食)之说,甚至还有十戒之说,即在八戒之外再加上二戒——不涂饰香鬘和不蓄金银财宝。而广义的戒律则包含一切正行。“定”即禅定、止,是一种修习方法。修持者须注意力集中,观悟佛理,灭除一切情欲烦恼,获得一种特别的内心体验。习定的方法一般为调身、调息、调心,使精力集中而归于平静,从而达到静心息虑、邪思妄想无从发生的心境。“慧”又译为“智”、“智慧”,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实际上,“慧”指的是考察人生和宇宙诸现象的一种特殊观点和思维方法,其产生主要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沉思所得。由于佛教徒内省体验到的内容越来越多,慧学特别发达。这恐怕是佛教哲学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戒、定、慧三学几乎概括了全部佛教理论的内容,是任何一个学佛者都必须修持的。

(三)十二因缘说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生、十二缘起。它是苦、集二谛的延伸,其主要内容是分析苦因和论述三世轮回之理。缘起,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全部佛法的理论基础。其意为“诸法皆由因缘而起”,因缘即关系和条件。其基本命题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都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关系。世间没有孤立存在的现象和事物,离开因缘,就没有世间的一切。它把人生分为彼此互为条件和因果联系的十二个环节,由十二个概念构成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故称十二因缘。包括无明(痴)、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部分。“无明”亦译为痴,即愚昧无知。特指不明佛理,它是一切生死痛苦的总根源。“行”即由无明而引起的各种善恶行为,故有“痴是行缘”之说。“识”指托胎时的心识,是由“行”的影响力(业力)而引起的,谓“行是识缘”。“名色”,指胎中已具身心的生命体,生命体托识而成,此谓“识是名色缘”。“六入”又名六处或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这里指肉体与精神的统一,即有意识活动的人体。由于感知机能来自生命体,故谓“名色是六入缘”。“触”指胎儿出生后与外界事物接触,相当于幼儿阶段。六种感知机能是接触外界事物的基础,故谓“六入是触缘”。“受”即对苦、乐的感受,相当于童年阶段。如果不接触外界对象就无从感受,故曰“触是受缘”。“爱”主要是指由感受引起的物质贪欲与男女情爱等,相当于青年阶段,是谓“受是爱缘”。“取”是指由贪爱而引起的对可供享受之物的追求执取,是谓“爱是取缘”。“有”是指由追求执取造成的必得后报的各种业行,谓“取是有缘”。“生”即诞生,这里指由于爱、取、有而产生的果报,即导致了来世的再生,“有是生缘”。有生就有死,来世之生仍将趋于“老死”,故曰“生是老死缘”。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上述十二个互为因果的环节所构成的流传过程,这十二个环节可由顺、逆两种顺序来观察:从无明到老死,是由原因到结果的顺观;若从结果推其原因,即由老死逆观至无明,则把无明视为人生一切痛苦的总根源。众生由于无明而沦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不得解脱。

十二因缘说是佛教“业报轮回”说的理论基础,也是佛教徒的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传说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时关键是证得了“四谛”、“十二因缘”之理。佛陀得道后讲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十二因缘”,佛陀80岁涅槃时谆谆嘱咐其弟子的仍是“四谛”、“十二因缘”等内容,所以说十二因缘理论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应该说,该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最普遍的存在状态,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但是它把缘起说最终都归结为因果铁律,即一切缘起现象都是因果联系,只有因果关系一种;它还往往把毫无联系的或偶然的事件强说成是因果联系,这样一来就把因果律神秘化、主观化,最终导致“业报轮回说”的产生。

(四)业报轮回说

“十二因缘说”同“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三世说”相结合,可用以解释社会中的不平等、人间的不公道。当十二因缘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轮回说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三世两重因果业报轮回。十二因缘在三世因果中的循环运行如下图所示:

这就叫做三世两重因果。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两重因果即过去世的两因造成现在世的五果,即为一重因果;现在世的三因造成未来世的二果,又为一重因果,合起来即为两重因果。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业”指的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后果,这后果叫做“报应”或“果报”。做什么性质的业,就得到什么性质的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其主要内容。这样“业报”的宗教理论就成了早期佛教的宗教核心,也成了解释人生差别和社会不平等起源的学说。

(五)三法印

“三法印”是对佛教基本教义的一种概括。“三”是数目,“法”是使学者、闻者能了悟而得到解脱的道理;“印”有印信、印证之义。三法印即三种印证是否真正佛法的标准或标记。凡符合这三条者,为真正佛法,反之则为外道。其具体内容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第一,诸行无常。“诸”意为一切,“行”有迁流、变动之意。诸行,指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生起和变化。常,即恒常,永恒不变之意。无常,即刹那生灭,变化无常。诸行无常意指世界上一切东西无时无刻不处在生灭变化之中,没有常住性。这是佛教由缘起论而推出的一个重要结论。第二,诸法无我。法,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我,指固有的本性,有主宰和实体的意思。诸法无我意思是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而成,时刻处在变化无常之中,没有固有的本性,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它是佛教区别于当时印度其他思想流派如神创说、灵魂说的一个根本观点。第三,涅槃寂静。涅槃原意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佛教用它表示灭尽一切烦恼的最高理想境界,也译做“灭度”、“圆寂”等。涅槃寂静意思是通过修持灭尽一切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解脱之境界。

二、佛教诸神

(一)佛

佛是梵语音译“佛陀”的简称。也有译做“佛驮”、“浮陀”、“浮屠”、“浮图”等。在梵文中的意义为“觉者”、“知者”、“觉”,指既能自觉,又能觉他,同时又是觉行圆满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佛教宣称,一般凡夫俗子以上三项(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都缺,毫无觉悟可言;声闻(闻听佛陀言教而觉悟者)和缘觉(因前世修行的因缘或观十二因缘之理自行觉悟者)缺后两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唯有佛才三项皆全。小乘佛教所讲的“佛”,一般是专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尊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比如,过去佛有七佛、燃灯佛;未来佛有弥勒佛;东方有阿?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等。从佛身说又有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等等。

1.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是佛教始祖,亦称“世尊”、“如来”等,是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必须供奉的佛像。释迦是种族名称,牟尼意为明珠,喻圣人。释迦牟尼即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其原名是悉达多·乔达摩。乔达摩是梵语音译,是他的姓,意译为“最好的牛”。

2.过去七佛

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舍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在我国有些寺院的大雄宝殿中供奉过去七佛,如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即以过去七佛为主尊供奉,大雄宝殿内的佛坛上塑有七尊高达8米多的佛像,该寺中七佛的顺序是按年龄排列的,以毗婆尸佛为最尊,所以其塑像在正中间。过去七佛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毗婆尸佛,“毗婆尸”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胜观”、“种种观”,所以毗婆尸佛就是“胜观佛”,是过去七佛的第一佛;②尸弃佛,尸弃意为“最上”,尸弃佛又称“最上佛”是过去七佛的第二佛;③毗舍婆佛,毗舍婆是“一切有”之意,故毗舍婆佛又称“一切有佛”,为过去七佛的第三佛;④拘楼孙佛,“拘楼孙”为“成就美妙”之意,所以他又可称“成就美妙佛”,为过去七佛的第四佛;⑤拘那舍佛,“拘那舍”意为“金寂”,故他又称“金寂佛”,为第五佛;⑥迦叶佛,“迦叶”的意思是“饮光”,故又称“饮光佛”,是第六佛;⑦释迦牟尼佛是第七佛。我国最著名的七佛造像就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内的七佛像;也有的寺院另建七佛殿供奉七佛,如山西省交城县玄中寺的七佛殿内供奉着泥塑镀金的七佛坐像。

3.三世佛

“三世”是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可以说成前世、现世、来世或前生、今生和来生等。在佛教寺庙大殿里大多供奉三尊佛像。

横三世佛横三世佛是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塑像的排列一般是释迦牟尼佛居中,药师佛居左侧,阿弥陀佛居右侧。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娑婆”意思是“堪忍”,即能忍。这是释迦牟尼进行教化的世界,其实也就是现实世界。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又称药师玻璃光佛、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其典型形象为左手持一个内可盛甘露的钵,右手以拇指和食指持一药丸(造像时多仅仅以手势表示,并不塑出钵和药丸),或持法轮象征佛之说法如法轮常转不息。药师佛的右胁侍为月光菩萨,左胁侍是日光菩萨,此三者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它在中国民间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其左胁侍是观音菩萨,右胁侍是大势至菩萨,此三者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横三世佛以释迦牟尼佛为主,并将东、西方教主供于一殿,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也表示佛教徒的一种信念,即东方为日出之处,象征万物生长,以东方为生之乐园;西方为日落之地,象征万物归宿,以西方为死之妙境。把三佛供于一殿则意为包容一切之吉祥。

竖三世佛竖三世佛是代表过去(前世、前生)、现在(观世、现生)、未来(来世、来生)三种时间世界的佛。因这三种佛在时间上是上下相连续的,故称为竖三世佛,即现在佛释迦牟尼,一般居中间,过去佛燃灯佛一般居左侧,未来佛弥勒佛一般居右侧。释迦牟尼佛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主要介绍燃灯佛和弥勒佛。相传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的启蒙老师,时间上既早,辈分上也高,故谓之过去佛。还有一种通行说法,认为过去佛是迦叶佛,这个迦叶佛与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不是一个人。迦叶佛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佛,他也是释迦牟尼的前世之师,以他为过去佛也是恰当的。弥勒佛,弥勒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慈氏”,这是佛教的菩萨名,跟佛还差一等,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侍立一旁听法。释迦牟尼预言,弥勒将继承自己的佛位成为未来佛,即弥勒是佛陀的法定接班人。弥勒成佛前称为弥勒菩萨。作为未来佛的弥勒,其正统的塑像是印度式的。这种弥勒像十分庄严肃穆,眼观鼻,鼻观心,超凡脱尘,摒弃七情六欲,凝神入定,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这种塑像在大雄宝殿常见。中国许多寺院的天王殿里所供奉的那位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胖大和尚,是在我国民间有很大影响的“大肚弥勒佛”,它并非弥勒真身,传说是弥勒的化身。历史上实有其人——中国的布袋和尚契此。相传,在我国唐末五代的后梁时期,浙江奉化出了个怪和尚,自称名契此。长得矮胖,肚子奇大,容貌猥琐,出语无定,四处坐卧。常用竹杖挑着个大布袋在闹市中出现,面带笑容终日奔走,劝化众人信佛。因其总背一布袋,故人称其为“布袋和尚”。他一生的功行都异乎常人,经常能准确预测天气晴暖、人之祸福。还常常把布袋中化缘来的什物全倾倒在地上,他的疯癫行为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而名噪一时。他的死也很奇特,贞明二年(公元916年)的一天,他来到奉化岳林寺东廊,在一块磐石上端坐,说了一首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知。”偈毕便安然而逝。人们细一琢磨悟出这位胖大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是弥勒的转世。他的肉身被人们安葬在岳林寺西1公里之处,此处起名“弥勒庵”。从宋代开始,在江浙一带人们就按布袋和尚的形象塑成弥勒菩萨像供奉。后来又把他放到寺院的天王殿里,使人一进寺门就可看见。从此他便取代了佛经里的弥勒菩萨而名扬四海,在我国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他那抚膝袒胸、喜眉乐目、手掐念珠、笑口常开的形象很逗人喜欢。后来又出现了一种“五子戏弥勒”的塑像。弥勒身上有几个大胖小子,爬上爬下与他嬉戏,此即为所谓的“送子弥勒”,很受一般老百姓的尊崇。事实上,佛教中所说的作为释迦牟尼佛的法定接班人的弥勒与中国布袋和尚契此完全是两码事。佛教寺院中把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这竖三世佛供在一起,体现出佛佛相生、更替不已的哲理。

4.东方三圣

药师佛、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他手下有十二员神将,还有两大帮手——左胁侍日光菩萨和右胁侍月光菩萨。佛教传说,药师成佛前与日光、月光是亲骨肉,后父子三人得道成神,荣登东方净琉璃佛国教主和教主助理宝座,成为东方三圣。日光菩萨也即日光遍照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中无数无量菩萨中的上首菩萨。其名号具有“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之含义。他协助药师佛救助尘俗,摧破生死幽冥,犹如日光遍照人间。日光菩萨在密宗中叫做“威德金刚”。日光菩萨的塑像一般是肉色,左手持宝幢,右手结与愿手印,坐于赤莲上,掌上或莲上有一日轮。月光菩萨也即月光遍照菩萨,与日光菩萨一样在药师佛的无数菩萨中同为级别最高的上首菩萨。其塑像一般是黄色,左手持着莲华(花),右手持月轮。

5.西方三圣

西方三圣指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大圣人: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所以阿弥陀佛又叫“无量佛”。其名号有十三个之多: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等。在所有名号中,以“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最重要,也最有名。阿弥陀佛是中国民间最信奉的佛之一。在佛教寺院中阿弥陀佛与其左胁侍、右胁侍一般被置于“三圣殿”中:阿弥陀佛居中,左胁侍观音的左手持杨柳枝,右手持净瓶;右胁侍大势至则手持莲花茎。阿弥陀佛是中国净土宗信仰的主要对象,其信徒念佛的常用语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叫做六字名号。“南无”有“致敬”、“归命”之意,整句的意思是“礼敬阿弥陀佛”、“归命阿弥陀佛”。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是表示一心皈依于阿弥陀佛。净土宗认为此句中包含着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的信心和阿弥陀佛愿力接救助众生的神奇效用,如念念不舍,死后可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土宗以念诵这句敬语作为主要的修行方法和达到目的的途径。除这种念法外,还经常念诵阿弥陀佛的不同名号,如“南无无量寿佛”、“归命无量光佛”等。密教称阿弥陀佛为“甘露王”。

6.三身佛

指释迦牟尼的三种佛身,也即三种不同的像。三身指的是法身、报身和应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身”除了体貌外还有“聚积”的含义,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法身佛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思是“遍一切处”、“大日”,即其光明普照万方。所以密宗又把它译为“大日如来”。报身佛是卢舍那佛,“卢舍那”是“光明遍照”之意,报身佛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应身佛是释迦牟尼佛,又称化身佛、应化身,表示随缘教化、为超度世间众生而根据不同状况和需要所现之身。在佛殿中一般是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侧,应身佛居右侧。

7.五方佛

密教认为其教法来自大日如来,故以大日如来为密教第一祖、密教教主,因而最崇奉大日如来。密教寺庙神殿皆以大日如来为中心加以崇拜。密教教义中有“五佛五智”或“五智五身”之说,认为其教主大日如来具有五种智慧,为教化众生化为五方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东方香积世界的阿?佛,代表大圆镜智(金刚智);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灌顶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莲华智);北方莲花世界的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密教寺庙的大雄宝殿往往供奉这五位主尊佛。

8.欢喜佛

欢喜佛是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欲天”、“爱神”,多作男女二人裸身相抱之形。曾供奉于印度和中国藏族地区、蒙古族地区等佛教寺院里。尤其是喇嘛寺庙里几乎都有这种佛像。显宗佛教严禁色欲,将“不淫邪”列为五戒之一。密宗则不同,认为女性是供养物,她们是佛、菩萨等化身而来,用色欲调伏那些阻碍修法的魔障和无明,然后将其引渡到佛国。所以在修习密宗最高果位无上瑜伽密时,必须男女双修,并特别强调异性的摧动。欢喜佛双身裸体,象征无牵无挂、一尘不染、脱离了尘垢凡界。双体拥抱,男者代表智慧,女者代表禅定,此二者在佛典中被比做“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男女双抱合体则体现了智慧与方法双成,男女相合为一完人,是以“大欢喜”。欢喜佛像有单体、双体两类。北京雍和宫密宗殿里供奉的那牛头而九体合在一起的欢喜佛便是单体的;双体欢喜佛种类很多,造型复杂,如胜乐金刚、金刚亥母、密集金刚、时轮金刚等,都是藏传佛教密宗所供奉的本尊(本尊是指在诸尊中以该尊为本而尊崇之),这些佛像多在藏传佛教密宗寺院里可见到。

(二)菩萨

菩萨是梵语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意译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旧时又译做“大士”、“开士”、“高士”、“大圣”等。菩提的意思是自正、觉;萨埵的意思是众生、普济众生。菩提萨埵意谓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者。菩萨就是“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之人。在大乘佛教中,菩萨是仅次于佛的第二等果位,地位仅次于佛,要远远高于罗汉。菩萨的职责是帮助佛,用佛教的宗旨和教义解救在苦海中苦苦挣扎的众生,将他们“度”到极乐世界去,了却一切烦恼。在中国佛教中,菩萨的影响远大于佛,亲近菩萨甚于亲近佛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1.四大菩萨

关于“四大菩萨”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国佛教中说的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另一种是《法华经》说的弥勒、文殊、观音、普贤四大菩萨。流传较广的是中国的四大菩萨说,后一种说法远没有前者流行,其影响不大。

文殊菩萨文殊是梵文音译“文殊师利”的简称。意译为“妙德”、“妙吉祥”。专司佛的智慧,通常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并列在佛的两旁。其塑像呈“非男非女”之相。常见的文殊塑像头顶有五髻(多为密宗造像),象征大日如来之五智;左手执莲花,莲花上安放一部《般若经》,象征般若一尘不染;右手持宝剑,象征智慧如同金刚宝剑一般锐利,能够斩断群魔和一切无明烦恼。有的像坐于莲花台,表示清净;有的乘狮子或孔雀,表示智慧威猛。佛教中常以狮子比喻佛法威猛,能摧毁一切之邪魔。据传其显灵说法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五台山上的菩萨顶为文殊居住处。五台山由此而成为中国一大佛教名山,常年香火旺盛,每年都有众多的国内外佛教徒远道而来参拜朝圣。

普贤菩萨普贤是梵语的意译,中国佛教中常称“普贤大士”,常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出现,与文殊并列在佛的两边。被认为专司佛的理德。按佛教的说法,佛或菩萨是没有什么性别之分的。在我国唐代以前,普贤多为男身女相,宋以后则多为女身女相。他常骑一白象。佛教认为“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骑白象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传说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省峨眉山,山上金顶常有显灵圣迹——著名的金顶佛光,吸引着众多的香客、游人。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全称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梵语的意译,亦译为“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故称观音。观音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合称“西方三圣”。观音菩萨在中国世俗中的名气和影响几乎超过了一切神祇。本来作为释迦牟尼佛左胁侍的文殊菩萨在佛教中居于“菩萨之首”的地位,但观世音信仰流行之后取代了其地位,观音成了世俗心目中的第一菩萨。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法华经》称其为大慈大悲的菩萨,众生遇难时只要诵其名号,菩萨即时闻其声音前往拯救解脱。这也许是信徒视其为解危救难的救星,对他进行广泛敬爱与崇拜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传观世音为普济众生苦难,可以应机示现种种化身。所以有很多种观世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观音等。一般所说的观世音是指作为总体的圣观世音。

关于六观音一般有两种说法。天台宗所传的是大悲观音、大慈观音、师子无畏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至圣观音。密宗所传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如意轮观音。下面介绍一下密宗所传的六观音:

千手千眼观音又称“千眼千臂观音”,简称千手观音、大悲观音。据说观世音在过去“无量亿劫”(极其遥远的过去)听千光王静如来说《大悲心陀罗尼经》后,即发誓要利益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其形象主要是有四十手眼和千手千眼两种。四十手眼观音造像多是在两眼两手下,左右各有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分别配上所谓“二十五有”(佛教中意指三界中二十五种众生的生存环境),四十与二十五相乘,正好是千手千眼。这是用了形象化的夸张手法显示观音慈悲的无比广大。另一种千手观音则实有千手千眼。其典型造像是:面有三眼,臂有千手,于千手掌各有一眼。我国最大的木雕千手观音是河北承德外八庙大佛寺(普宁寺)的大乘阁之千手千眼观音,这尊观音共有四十只手,每只手掌中心有一眼,加上面部三眼,共有四十三只眼。此像高达二十余米,堪称木雕观音之最。我国四川省大足县有一著名的石刻千手观音,它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的观音殿。这尊观音共有一千零七只手,是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其形态各异的千余只手布满了观音殿的整个崖面,让人叹为观止。

十一面观音共有十一个颜面,每张脸面貌不一,十一张脸孔重叠而上排列,像座小宝塔。正面三面为菩萨善面慈悲相,左侧三面为嗔怒相,右侧三面为獠牙上出相,背后一面为暴恶大笑相。这十面加上观音本体一共十一面。

马头观音又称马头菩萨、马头大士,其形象为马头、菩萨身,一般是右手捻莲花,左手持武器(常为长柄大斧),或坐或立。此像形貌作大忿怒威猛摧伏之状。观音菩萨的很多种变化相皆呈温柔慈悲之相,唯马头观音现忿怒相,观眼上吊,獠牙显露,面有三目,头发倒竖,头顶马头。其形状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三臂、三面四臂等多种。中国佛教天台宗一派称其为“师子无畏观音”。

准胝观音之准胝,是梵语音译,意为“心性洁净”。常为女性形象,有三目十八臂。坐于出自水中的莲花上,下有二龙王支撑。(www.daowen.com)

如意轮观音常为六臂金身像,因手持如意宝珠和轮宝,所以称之为如意轮观音,多为坐像,呈思维状。

圣观音的形象可视为观音的标准像,所以又称“正观音”。其像一面两臂,温柔秀丽,头戴天冠。她与其他种观音的重要区别即在于其所戴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顶戴阿弥陀佛像表示能降伏外道魔障。人们一般所说的观音就是指圣观音。

除了上述种种观音以外,我国民间还创造出了“送子观音”,其实在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观音诸名目里,都没有“送子观音”的说法,其出现完全是世俗的需要,并非出自任何佛教经典。“送子观音”在我国民间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观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是在浙江省普陀山,此山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誉为“海天佛国”。所谓的海岛观音就是观音菩萨在其显灵说法道场普陀洛迦山的形象。海岛观音,又名渡海观音,一般置于大雄宝殿主尊佛像后面。其形象是足下踏着鳌鱼,传说它动一动身子就要发生地震。观音左侧是善财童子,右侧为龙女。海岛观音像、海岛观音图在佛教寺院中常可见到。

地藏菩萨“地”指大地,“藏”即储藏存有。“地藏”意指他如同大地一样含藏着无数善根种子。按佛教说法,他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牟尼圆寂、弥勒未生之前,发誓尽度天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观音菩萨以救度世间众生为主,而地藏菩萨则主要救度地狱中所有“罪鬼”。地藏菩萨常有剃和尚头的形象,这是由于其被附会为新罗王子金乔觉的缘故。传说,在佛灭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诞于新罗国王族,是王子,名金乔觉,出家后于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修习,99岁圆寂,肉身不坏。现在安徽省九华山之月(肉)身殿相传即是其灵塔。地藏菩萨的形象因此多呈现出家相,着比丘装。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也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满足众生的愿望。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誉为“仙城佛国”。

2.善财童子和龙女

它们是观音菩萨的左胁侍和右胁侍。在佛教寺院的塑像中,观音左边侍立的一位男身像就是善财童子,右边侍立的一位女身像就是龙女。善财,也即善财童子,是佛教菩萨名。他虽被描绘成或塑成天真孩童模样,但“童子”一称谓并非少年、儿童的含义。佛门中称菩萨为“童子”另有含义:一是菩萨作为候补佛,将来要荣登佛位,就像王太子以后要继承王位;二是指菩萨持戒清净,就像童子没有淫欲贪念,十分纯真。有趣的是,世俗之人因其名为“善财童子”而认为“善财”一定善于理财,善于招财,于是将其作为“招财童子”、“送财童子”加以礼拜、供奉,而一些妇女则由“童子”二字而认为求其投胎能生贵子,也加以虔诚膜拜。龙女,是观音的右胁侍,传说她通过向释迦牟尼献宝球而成佛。她的名气和影响远不如善财大。应注意的是,作为观音右胁侍的龙女与中国民间奉祀的龙女——神话中的龙王女儿完全是两码事。中国的龙女是一位美丽善良、追求幸福爱情的可爱姑娘。

3.五大明王、八大明王

明王是密宗佛、菩萨的一种变化身,是为了教化众生特别是贪愚者而显化的忿怒威猛的尊神。明王之“明”有光明的意思。以佛、菩萨的智慧光明摧破众生的烦恼业障,故称“明王”。密宗认为,诸佛可显化为自性轮身(真身)、正法轮身(菩萨身)和教令轮身(明王身)三种身。按密宗理论,五方佛(自性轮身)可显化为五菩萨(正法轮身),而五菩萨又可显现为忿怒威猛的五明王(教令轮身),所以有五明王之说,即不动明王(大日如来化身)、降三世明王(阿?佛化身)、军荼利明王(宝生佛化身)、大威德明王(阿弥陀佛化身)和金刚夜叉明王(不空成就佛化身)。这些明王像皆示现极忿怒相,状极可怖。此外还有八大明王的说法,它们是由密宗的八大菩萨转化而来的。

(三)罗汉

罗汉是梵语音译“阿罗汉”的简称,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而在大乘佛教中罗汉则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了一切烦恼而进入涅槃境界,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所谓生死轮回之苦。获得罗汉果位的人即为罗汉,可以受到人、天的供养。释迦牟尼传教45年,弟子众多,但最出名的门徒有10人,即所谓的“十大弟子”,他们都是佛祖亲传,亲耳听闻佛陀言教而成为觉悟者,又都获得了阿罗汉果,因而又都是罗汉。除此之外还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

1.十大弟子

佛祖的十大弟子即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摩诃迦旃廷、阿那律、优婆离、阿难陀、罗睺罗,其中罗睺罗是释迦牟尼的儿子。传说十大弟子各有一方面的独特专能。

摩诃迦叶,又叫大迦叶。相传他是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在一般佛教寺庙的大雄宝殿里,“大雄”释迦牟尼像的两旁常塑有两位比丘立像:一老年人像,一中年人像。年长的那位是迦叶尊者,“尊者”是对大德大智和尚的敬称。据说释迦牟尼升天后,由迦叶继续统率徒众,后世称其为“初祖”。

阿难陀是释迦牟尼的堂弟,其最大的本事是“多闻第一”,即长于记忆,记性最好。佛教第一次结集时,阿难单独一人就诵出了全部的经藏。释迦牟尼涅槃后,迦叶成为初祖,迦叶“升灭”以后,阿难继领徒众,所以他被后世称为“二祖”。大雄宝殿里释迦牟尼像两旁的两位比丘像中那位中年人即是阿难尊者。迦叶、阿难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创立佛教上贡献很大,可谓“开教功臣”。

目犍连又称“目连”,是在中国民间广有影响的“目连救母”故事的主角。据传目连见母亲死后成了饿鬼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自己却无以救助,便求佛拯救。释迦牟尼告诉他的解救方法是,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准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咨(忏悔)僧众,便可使其母解脱。以此传说为根据,后来形成了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会,每逢这一天,佛教寺院都要举行超荐历代祖先的佛事活动。

罗睺罗是释迦牟尼出家前生的儿子,在释迦牟尼得道之后回家乡传教时皈依了其父创立的佛教,也成为著名的“十大罗汉”之一。

舍利弗在众多弟子中被誉为“智慧第一”,善讲佛法。传说释迦牟尼在去世前三个月的一天,说自己将入涅槃,舍利弗很难过,不愿见佛陀死去,便要求自己先佛而死,佛祖为他解脱往昔因缘,不久舍利弗便自行入灭(自杀身亡),以身殉道。

须菩提在佛祖十大弟子中有“解空第一”之美称。“空”是佛教的一种理论,指事物的虚幻不实。佛教以“悟空”为进入涅槃最高境界之门。须菩提对“空”理解最透,也最善于解说。

富楼那与释迦牟尼同日生,他在释迦牟尼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首次说法传教)时皈依了佛祖,是佛教初期僧团的重要成员。在十大弟子中以“说法第一”著称,他最善于分别义理,广说佛法,辩才最为出色。

摩诃迦旃延在十大弟子中被誉为“议论第一”,最善于分别诸经,分析法义,擅长说法。

阿那律是释迦牟尼的堂弟,其绝活是“天眼第一”。天眼,又叫天眼通,即能知众生未来生死事,他是佛门的千里眼。

优婆离据说是释迦牟尼做太子时王宫中的理发师,他在释迦牟尼成道还乡时跟从佛祖出家。在众多弟子中以奉持戒律最为严谨著称,被誉为“持律第一”。在佛教第一次结集时,据说由他诵出了律藏。

2.四大罗汉

据佛经说,佛陀在即将“灭度”之际,特别指派了四位大弟子要“住世不涅槃,流通我法”,即住世间弘扬佛法。这四位住世的阿罗汉就是大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睺罗比丘(比丘,用中国话说即“和尚”)。此四者即为四大罗汉。不过他们的画像、塑像极少,并不流行。

3.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

十六罗汉是由四大罗汉发展而来,常供奉于大雄宝殿的两侧。十六罗汉的名目的典据主要是唐玄奘所译的《法住记》。其名称是:宾度罗跋啰惰阇(骑鹿罗汉)、迦诺迦伐蹉(喜庆罗汉)、迦诺跋厘惰阇(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讵罗(静座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迦理迦(骑象罗汉)、伐阇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戍博迦(开心罗汉)、半托迦(探手罗汉)、罗睺罗(沉思罗汉)、那伽犀那(挖耳罗汉)、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婆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十八罗汉是由这十六罗汉发展而来,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加进了两个,即庆友(降龙罗汉)和宾头卢(伏虎罗汉)。对后两名加上的罗汉有很多种说法。在元朝以后,十八罗汉取代十六罗汉成为佛寺中罗汉塑像的通常格式。从此,十八罗汉在社会上有了广泛的影响。

4.五百罗汉

罗汉的队伍不断壮大,后来竟有五百罗汉之说。关于其来历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般指释迦牟尼去世后参加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至于五百比丘中的其他人,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一般没有名号记载。然而我国流传的五百罗汉都有名号,这在佛经中找不到根据,当是宋人附会之说。我国有些寺庙如北京碧云寺、昆明筇竹寺、苏州西园戒幢律寺等建有五百罗汉堂。

(四)护法神

1.二十天

又叫二十诸天,为佛教护法神。二十天本是印度神话中惩恶护善的二十位天神的神名,佛教采用其说,用为护持佛法的神。这二十诸天的名称是:大梵天王、帝释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密迹、摩醯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以上诸神总称二十诸天。山西省大同市西的华严寺内有明代彩塑二十诸天神像,十分精美。北京市西郊法海寺的二十诸天壁画(二十诸天礼佛图),生动传神,个性鲜明,非常著名。除塑像和壁画外,二十诸天像还会出现在用于“水陆法会”的水陆画上。

2.四大天王

俗称四大金刚,是佛教王国里名气最大的神将。他们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其名称及形象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增长”指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保持佛法。手持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穿甲胄,手中缠一龙。“广目”意为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银鼠。“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北方多闻天王在印度神话中又是财富之神,故其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里,四大天王被彻底汉化了,变成了“增长天王魔礼青(持剑,职风),广目天王摩礼红(执琵琶,职调),多闻天王魔礼海(执伞,职雨),持国天王魔礼寿(执龙,职顺)”,广目与持国二天王的法宝与通行说法正好相反。在中国寺庙里,四大天王不仅形象被彻底汉化,皆为中国古代武将打扮,而且被赋予独特的寓意,即“风调雨顺”四个字,暗示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反映了老百姓的美好理想。

3.托塔李天王

是由佛教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分化”出来的,经过《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的改造,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变成了“托塔天王李靖”即托塔李天王。李靖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唐初大将,精通兵法,在唐末被神化,成为神明,后来成为在民间有广泛影响的、妇孺皆知的统帅百万天兵天将的大元帅了。

4.阎王

又作阎罗、阎罗王、阎魔王等,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缚”,缚有罪之人也。阎罗本为古印度神话中的管理阴间之王,佛教吸收这种说法,称其为阴间地狱之王。所谓“十殿阎王”是指中国佛教所讲的在地狱中审判死者罪孽的十王,分别是:秦广王蒋、楚江王历、宋帝王余、五官王占、阎罗王孢、卞成王毕、泰山王董、都市王黄、平等王陆、转轮王薛。这十殿阎王是中国佛教创造的主管地狱的神,约在唐末五代时开始流行。在民间影响广泛的中国阎王著名的有韩擒虎、范仲淹、寇准、包拯等,其中包拯是古代最为著名的中国阎王。

5.韦驮

在我国佛教寺院天王殿的正中供奉着两尊神像,正面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的坐像,其背后则塑着一尊仪表端严、威武雄壮、手持金刚杵的武士装立像,这就是护法神韦驮,又叫韦驮天、韦驮菩萨。据说,韦驮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八个将领之一,居四大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其原名叫韦天将军(韦琨)。我国唐代时有和尚宣称他曾与“天人”会谈,说及南方天王部下的韦将军是“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如来欲入涅槃,佛弟子(韦将军)护持赡部遗法”,后来把韦天将军与佛经中所说的韦驮天相混。韦驮是佛教天神,传说佛涅槃时,有邪魔将释迦牟尼的遗骨夺走,韦驮猛追急赶,终于将遗骨夺回,所以认为他能驱除邪魔,保护佛法。正是由于他立下了这一护佛大功,韦驮像才被供奉于天王殿弥勒之背,面对大雄宝殿。一般认为,在我国佛教寺庙中供奉韦驮自宋代开始。由于韦驮的供奉与我国佛教传说有着直接关系,所以他的形象是地道的中国武将打扮。韦驮像金盔金甲,年轻英勇,威风凛凛,手执金刚杵,其姿势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僧人所行礼节),横杵于腕上,直挺挺站立;一种是一只手把杵拄地,另一只手叉腰。这两种姿势各有奥妙:“合掌捧杵者,为接待寺,凡游方释子到寺,皆蒙供养。按其杵据地者则否,可一望而知也”。就是说,行脚僧(云游僧人)只要看见寺内韦驮像是双手合掌捧杵的,就知寺院欢迎他们,就可大摇大摆进去;若是见到握杵拄地的韦驮,就不能贸然进去,应考虑是不是受欢迎。

6.关羽

关羽是中国三国时蜀国大将,山西解州人,以忠义名世,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在我国民间有不少以关羽为主神的庙,称关帝庙,宋代以后,关羽被道教崇奉为神,称为“关帝圣君”。佛教是外来宗教,然而在我国有的佛教寺庙中把关羽作为“伽蓝”(佛教寺院的通称)神,即护法神供奉,这在佛典中找不到根据,跟中国的一些传说有直接关系。传说隋代天台宗智?想在当阳玉泉山建寺庙,一天山上出现了种种恐怖现象“天地晦冥,风雨号怒,妖怪殊形,倏忽千变”。智?安然以对,这时出现二人,自通姓名是关羽、关平父子。关羽称死后主此山,愿舍山为大师做道场,并且愿意永远护卫佛法。智?在寺院建成后为关羽授五戒。又有传说,唐代高僧神秀到当阳玉泉山创建道场,见当地人都供奉关羽,就拆毁了关羽祠。这时关羽现身向神秀说明前事,神秀建寺后让关羽作为寺院的守护神。后世根据这些传说把关羽列入伽蓝神加以供奉。事实上,佛教之所以把关羽这一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的神化人物接引过来作为佛教的神供奉,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争取信众、扩大佛教影响的现实需要。一般认为,关羽作为佛教的护法“伽蓝神”是唐朝以后的事。

7.哼哈二将

在寺院的山门殿里,殿门的两旁常立有两位金刚像,二金刚为鬼神力士之形,高二丈余,阴威凛然可畏,俨然寺庙的门神。这两位尊神是佛教的护法神,具体职务是寺院的“门神爷”。对此二护法神的说法有多种:一种说法是此二金刚是手持金刚杵(古印度最坚固之兵器)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叫“执金刚”。传说佛陀常有手执金刚杵的五百个随从侍卫,其中最重要者叫“密迹金刚”,是500名警卫的队长,他担当起把守寺院第一道大门的重任。最初的金刚力士只有他一个,但这不符合中国传统的“成双”、“对称”的习惯,于是又增加了一位,一左一右对立于山门殿两侧。另一种说法是,昔有国王夫人生了1000个儿子,都成了佛。国王的第二夫人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愿为王,次子愿为密迹金刚神,护卫1000个哥哥传教布法,故寺门塑其形象。而在我国民间老百姓并不了解这些说法,而习惯将这二位门神叫做“哼哈二将”。这种叫法来源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哼哈二将,一个叫郑伦,一个叫陈奇。“哼将”郑伦,本是商纣王的督粮上将,有异术,碰到敌人,鼻子一哼,响如洪钟,同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后被周将郑九公擒获,投降了周武王。后与商朝大将金大升(是个牛怪)战,被金斩杀。“哈将”陈奇,也是商纣王督粮官,受异人秘术,养成腹内一道黄气,张嘴一哈,黄气喷出,见者魂魄自散,与敌战常以此招取胜。与降周的哼将郑伦战时,二者一哼一哈,彼此相拒,不分胜负,后来被哪吒打伤臂膀,又被黄飞虎一枪刺死。周灭商后,姜子牙封郑伦、陈奇“镇守西释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室,为哼哈二将之神”。一些寺庙据此在山门塑造哼哈二将神像,二神为力士形象,躯体雄伟,面相忿怒,手持金刚杵,一鼓鼻,一张口,露牙睁目,凶猛可怖。我国有些地区还将哼哈二将作为门神,过年时将门神画贴在大门之上,在民间颇为流行。其实,佛教经典中是根本没有“哼哈二将”这样的名称的。

8.天龙八部

又叫“龙神八部”、“八部众”,是佛教故事中常说的鬼神的总称。即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天众,指佛教讲的诸天神,天即神,如护持佛教的四大天王、韦驮天、阎魔王等二十诸天即是。龙众,传说中管兴云降雨之神。夜叉是一种能食鬼又能伤人的恶鬼,其特点是勇健、轻捷、隐秘。有三种夜叉:一在地上,一在空中,一在天上,以护持佛法,保护众生为己任。乾达婆,称乐神或香神,据说是侍奉帝释天(二十诸天之一)而司奏伎乐之神,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据说就是中国化的乾达婆,其体态丰满,飘带飞扬,凌空飘荡,非常优美。阿修罗,又称凶神,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阿修罗有容貌丑陋之义,佛教收为护法神。迦楼罗,意为金翅鸟,其大无比,以龙(蛇)为食,可除毒蛇害,有益于众生。在中国被说成是在佛陀头上的一个护法神——大鹏金翅鸟。紧那罗,歌神。前边提到的乾达婆是奏俗乐的乐神,而紧那罗是奏法乐的天神。摩睺罗迦,是大蟒神。“天龙八部”诸天鬼神,均受佛教化,以护持佛法,保护众生为天职。其中天众和龙众最重要,所以统称为天龙八部。

(五)神僧

1.济公

南宋僧人道济,俗名李心远,世称济公。最初是在浙江杭州灵隐寺出家,后来移往净慈寺,于此寺亡故。由于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如疯如狂,又被称为“济癫僧”或“济癫”。在有关他的大量民间传说中,济公是个爱打抱不平的神通广大的传奇人物,是个济危扶难的奇特高僧。老百姓尊称他为“济公活佛”、“活菩萨”。佛教徒则把济公神化,说他是“降龙罗汉”转世。济公的塑像很奇特。在罗汉堂中,济公并不排列在罗汉们的队伍中,如北京碧云寺南院罗汉堂,不注意是找不到济公的,因为他蹲在了房梁之上,称为梁上济公。据说是因为他去罗汉堂报到晚了,加上辈分不高,只好屈尊在此。还有一些寺庙,尤其是江南一些大庙里,济公常常站在过道里,如江苏苏州西园戒幢律寺罗汉堂即是如此。他的塑像是身穿破僧衣,手执一把破扇子,面部表情塑得极为生动。从左面看,他愁容满面,所谓“愁眉苦脸”;从右面看,他笑容满面,所谓“春风满面”;从正面看,他半边脸哭、半边脸笑,所谓“半嗔半喜”、“啼笑皆非”、“哭笑不得”。他集喜怒哀乐于一身,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济公造像以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四川新都宝光寺等处最为著名。

2.疯僧

又叫风波和尚,与怪僧济公作为一对“奇僧”而引人注目,二位常常被同时供奉,一“疯”一“癫”,很是有趣。在四川新都县宝光寺罗汉堂里,观音塑像的两侧,分别有疯僧和济公的立像。疯僧左手拿破扫帚,右手执吹火筒,蓬头垢面,口歪嘴斜,但两眼炯炯有神。在安徽九华山的旃檀禅林,韦驮殿前有两个小雕像,一个是济癫和尚,一手拿小酒盅,一手摇破芭蕉扇,手舞足蹈,似酒醉归来,逍遥自在;另一个就是疯僧,赤足,手挥拂尘,左胁下夹着一把扫帚。关于疯僧,民间流传着“疯僧扫秦”的传说。据说这个南宋风波和尚,疾恶如仇,痛恨秦桧等人诬害岳飞,在秦桧等人到灵隐寺求签时,痛训秦桧并用手中的破扫帚扫秦桧的脸,后扬长而去,瞬间不见。还有一种传说是说风波和尚痛恨害死岳飞的奸臣秦桧,一心想扫灭秦贼,拿着扫把,只要是人群集聚之地,即使很清洁他也挥动扫帚扫地,说是“扫秦”(意扫清),激发人们共同除奸。这位敢于“扫秦”、伸张正义的疯僧被后人尊为罗汉,跻身于佛门殿堂受人供奉。

3.达摩

为菩提达摩的略称,“摩”也写作“磨”,意译为“道法”。本名菩萨多罗。是南天竺香至国国王的第三子,在父王去世后,从印度禅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出家。六十余年后前往中国,泛舟渡海,历三年到达中国南海。他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或大通元年(公元527年)来到广州,受到广州刺史的欢迎,后被梁武帝迎请到建康(南京),与武帝见面后,好佛的武帝并不领悟他带来的佛教新派——印度禅宗,二人不欢而散。达摩随即离建康渡江北上。相传达摩到江边时,江水茫茫无舟可渡,只有一老妇坐在岸边,身边有一捆芦苇。达摩要了一根芦苇放入江中,双脚踏上,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凭借一阵东南风悠悠北去。今天少林寺中还有一块元代碑刻《达摩一苇渡江图》,就反映了这段传奇。达摩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后,找到一天然石洞,面壁修行。相传因其面壁时间长久,面影身形摄入石中,衣褶仿佛全有,称为“面壁石”或“影石”。当然,这只不过是一块有纹理的石头罢了。但它所反映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刻苦精神一直受到广泛的推崇。九年后,少林寺僧众全成了达摩的门徒,达摩成了少林寺第二代方丈大和尚(第一代方丈是印度高僧跋陀)。人们把达摩提倡的坐禅壁观、顿悟成佛的方法称为禅学。达摩被尊为禅宗鼻祖,少林寺也因此成为禅宗的祖庭(本宗创始人或主要继承人修行居住之地)。达摩在坐禅过程中为活动身体手脚,发明了所谓的“罗汉拳”,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一套享有盛名的少林拳。现在河南郑州定期举行的“国际少林武术文化节”就是以“少林功夫,以武会友”为基础的,该节已成为有较大影响的经济文化节,有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寒山、拾得

是中国佛教史上神秘而奇特的人物,是隐士、诗人、疯汉,也是高僧。寒山,又叫寒山子、贫子,是唐代诗僧。在唐贞观年间隐居天台山寒岩,故自号“寒山子”。《高僧传》记载:“寒山子,也谓为贫子,风狂士也。”他常常去国清寺,与国清寺的拾得和尚非常要好,成为好友。拾得与寒山齐名,二人被相提并称。他从小是孤儿,相传是国清寺名僧丰干禅师在赤诚道中拾回来的,取名拾得。此二人常吟诗唱偈,有《寒山子诗集》传世。其诗朴素自然,通俗易懂,针砭时弊,深为清代大学者纪昀、近代胡适等人所推崇,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江苏苏州的寒山寺供奉有寒山、拾得塑像。两尊塑像袒胸露乳,蓬头赤足,笑容满面,一人手持莲花(寒山),另一位手捧净瓶,表示和谐友好,吉祥欢喜。造型古朴,形象逼真,惹人喜爱。后世称寒山、拾得为“和合二仙”。清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于是二人又作“和合二圣”,在民间年画中常常出现,象征和谐吉祥,流传甚广,深受人们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