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佛教:产生和发展-旅游宗教文化

佛教:产生和发展-旅游宗教文化

时间:2024-09-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佛教的产生和发展一、佛教的创立佛教的创立与时代关系密切。佛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萌发的。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人们对他究竟是一个真实历史人物,还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曾经产生争论。由于这是佛陀首次说法,所以佛教史上称之为“初转法轮”。在长达45年的传教说法过程中,佛陀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他一心讲道,宣扬佛法,教化众生。

佛教:产生和发展-旅游宗教文化

第一节 佛教的产生和发展

一、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创立与时代关系密切。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社会通行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所谓种姓制度是将人分成四个世袭职业的等级:第一等级为婆罗门,即为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的僧侣,执掌祭礼、传教与法律,他们是掌握神权的精神贵族;第二等级为刹帝利,包括国王、官僚、武士,执掌军事政治,他们是掌握政权的军事贵族;第三等级为吠舍,为农民、手工业者、牧人、商人等一般劳动者,是被统治阶级;第四等级是地位最低下的首陀罗,为仆役、奴隶、杂工等低等劳动者,没有任何权利。种姓世袭,不可改变,这使得当时的古印度社会出现了非常尖锐激烈的社会矛盾,各种反对婆罗门教的思潮不断涌现。佛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萌发的。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释迦是种族名称,牟尼是明珠的意思,喻圣人。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原名叫悉达多·乔达摩,乔达摩是他的姓,悉达多是他的名。悉达多的意思是“吉祥”或“达到了目的的人”,汉译为“成就者”。他成道后又被称为“佛陀”、“佛”,还常常被称为“世尊”、“如来”等。“佛陀”是梵文意译,也译为浮屠、浮图、佛驮等,意译为“觉”或“觉者”、“知者”,“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这三项俱全者方名为佛。“世尊”原是婆罗门教对长者的尊称,佛教借用以尊称释迦牟尼,佛教称其具足众多功德,能利益世间,为世所尊,故名世尊。“如来”是梵文意译,“如”又称“如实”,即所谓的“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事物的真相、宇宙万有之本体。“如来”指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者。

关于释迦牟尼,在佛教早期典籍中并没有这位创始人生平的完整记录。其主要事迹散见于佛教各个部派后来编成的经律中,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存在许多荒诞成分。佛教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人们对他究竟是一个真实历史人物,还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曾经产生争论。根据现有的文献考古资料,基本可以确认他为一个历史人物,其生活年代是从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6年,与我国孔子的生活年代(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大致相同。

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相传他是古印度著名王族甘蔗王的后裔,其父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处)的国王。释迦牟尼出生前,其母亲摩耶夫人按当时风俗回娘家分娩,当路过蓝毗尼园(今尼泊尔境内)的时候,生下了他。这一天是四月初八,后来佛教把这一天定为“佛诞日”。释迦牟尼出生后七天,其母摩耶夫人不幸去世,由姨妈摩诃波阇婆提夫人抚养。这位姨妈后来皈依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成为佛门中第一个尼姑。释迦牟尼相貌端庄,天资聪颖,深得其父净饭王喜爱。他自幼在宫廷里接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过着非常优越的生活。净饭王立他为太子,希望他能继承王位。但释迦牟尼本人却有感于社会现实和人世的无常,并不想继承父业做一个政治上的统治者。他经常思索人生痛苦的原因及解脱的途径与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据说佛陀14岁那年曾驾车郊游,在城东门遇见了一位老人,在南门遇到了一个病人,在西门遇见了一个死人,在北门遇到了一位修行者。他亲眼目睹人间的痛苦与艰难,下决心向修行人学习,产生了跳出生死轮回、出家修行的念头,强烈希望能帮助大众消除忧伤与痛苦。其父净饭王一心希望他继承王位,便想尽一切办法防止他出家,在为他提供各种优越的享乐条件的同时,又在他16岁那年为他娶了邻国公主、其表妹耶输陀罗为妻。一年多后,耶输陀罗生了一个儿子——罗睺罗。但这一切并未动摇他出家修行的决心。在他29岁时的一个夜晚,悉达多毅然抛弃了宫廷舒适生活,离开妻儿,终于走上了出家修行之路。他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拜师修习禅定,后又跑到伽耶城郊外的深山,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去发现真理,找到解脱之路。一直坚持了六年,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便另辟蹊径选择了平静反省的道路。他到附近的泥连禅河洗净了六年的积垢,并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使身体得到恢复。随后来到一棵荜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静坐沉思,发下誓言:若不证得无上正觉,决不起座。经过七天七夜(也有说七七四十九天)的沉思默想,终于在一天夜里大彻大悟,洞察了人生的真正本质,得到了解脱苦难的真谛,获得了解脱。这标志着他真正觉悟成道,因而被称为佛陀,简称佛,意为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悟道这一天据说是十二月八日,因而佛教定这一天为佛“成道日”。中国佛教传统认为,释迦牟尼是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成佛的,所以每逢这一天佛教寺院都要举行一些佛事活动,并且用各种杂粮煮成乳粥供佛,以纪念牧女对释迦牟尼的供养。中国民间在十二月初八喝“腊八粥”的习俗与此有密切关系。

释迦牟尼成道以后,为了使他的思想和学说能让别人理解和接受,开始了长达45年之久的传教活动,遍游各地,广收门徒。首先在波罗荼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陈如等五人宣传佛法,五人非常佩服,当即皈依了佛陀,他们成为佛陀最早的弟子。由于这是佛陀首次说法,所以佛教史上称之为“初转法轮”。“转”,在此是宣讲之意,“法轮”则喻佛法。“转法轮”一指佛之说法如车轮辗转不停,一指佛法能摧破众生烦恼邪恶,如转轮王(古印度神话中的圣王)转动“轮宝”(神话中的一种战车)摧破山岳岩石一样。到这个时候佛教的所谓佛、法、僧三宝皆已具备,标志着佛教的创立。在长达45年的传教说法过程中,佛陀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他一心讲道,宣扬佛法,教化众生。其传教对象包括了当时社会各种姓、各阶层,很多王族富豪在政治经济上对其传教活动予以支持。佛陀有两个最重要的经常说法的住处:一是位于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的祗园精舍(也称给孤独园精舍),是佛陀的居士弟子、大富商给孤独长者布施的;一是位于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竹园是一巨富迦兰陀长者所施,精舍是摩揭陀国国王出资所建。随着传教范围的扩大,僧人、教徒越来越多,释迦牟尼建立了僧团组织,并制定了僧众共同遵守的戒律。由于佛教是以反对婆罗门教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其众生平等的主张得到婆罗门之外大多数人的拥护,加上佛陀本人在传教说法活动中很善于用偈颂、散文、故事、譬喻、问答等灵活的形式宣讲佛法,并且还让弟子们到处说法传教,所以佛教思想在社会上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佛陀的儿子罗睺罗也皈依了佛教。佛陀80岁那年在拘尸那迦城附近的娑罗丛树下去世。后世佛教徒把释迦牟尼之死称为“大般涅槃”。他们在拘尸那迦修建了大般涅槃堂,塑了释迦牟尼侧身躺卧的大般涅槃像。佛陀去世这一天据说是二月十五日,后来佛教徒就把二月十五日作为“佛涅槃节”。相传,释迦牟尼尸体火化后的遗骨(即舍利)被分为八份,由八个国家的国王所分,并分别建塔安奉,有的遗骨后来又流传到中国等地。在古印度埋葬舍利的坟冢称“窣堵坡”,是佛塔的雏形。这些佛塔所在地和佛陀出生地蓝毗尼园、成佛证道处的荜钵罗树林、第一次布道处鹿野苑以及佛陀涅槃地、尸体火化地都成为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释迦牟尼被尊为佛祖,他已从现实中的佛陀变为佛教的尊神、一个理想化的崇拜偶像,而其弟子也就被称为“释子”。佛教出家信徒常被称做“释氏”的原因即在于此。

二、佛教在印度境内的发展

印度是佛教的故乡。佛教自产生之日起在古代印度流传了一千八百多年,形成了一个佛教文化发源地带。然而到13世纪初期,佛教在印度急剧地衰落和消失了,直到19世纪末才重新由斯里兰卡传入,但与印度原来的佛教已有很大的不同。

印度佛教发展史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中叶);部派佛教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中叶—公元1世纪中叶);大乘佛教时期(约公元1世纪中叶—公元7世纪);密教时期(约公元7世纪—公元12世纪)。

(一)原始佛教时期

原始佛教指的是佛陀及其弟子所传的佛教。释迦牟尼在世时,由于他的影响与努力,佛教在印度传播相当广泛,在印度北部和中部恒河流域一带拥有相当多的信徒。他去世后,留下了一个总体上团结完整的佛教僧团。其去世后的100年间,佛教教团较统一,佛教教义与信徒的修行生活也未出现重大的分歧与差异。但由于释迦牟尼在世宣讲佛法时,只是口授身传,并无文字记载,所以弟子们所闻所记不免各有差异。为纯洁教义,维护教团组织和戒律的统一,继承佛法,佛教徒曾进行过四次大“结集”。所谓“结集”,是指通过集体会诵经典而确立佛典。据说,在释迦牟尼去世当年,由其大弟子迦叶召集500名比丘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岩毕波罗窟集会,共同忆诵佛说,这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又称“五百结集”或“王舍城结集”。在这次结集大会上,佛陀的弟子阿难和优婆离分别根据各自记忆诵出经律二藏,得到大家认可,确定了现存《阿含经》的基本内容。(www.daowen.com)

(二)部派佛教时期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即释迦牟尼去世后的100年到400年间,佛教教团出现了分裂。最初分为尊崇传统、保守旧规的上座部和较为进取、强调改革和发展的大众部,史称这次分裂是佛教的“根本分裂”。在此之后,这两大派又继续发生多次分裂,形成的派别有18部(也有说20部)之多。佛教史上称这一段时期为部派佛教时期。统一佛教分裂的时间大致是在第二次结集前后。这次结集发生于释迦牟尼逝世100年后,有700人参加,地点在印度东部的毗舍离城。这次结集修正了传教中出现的一些背离教义的学说,进一步修订了佛经,同时也出现了对佛经不同理解的争论。佛教第三次结集是在公元前3世纪。当时印度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把佛教定为国教,佛教在印度达到空前兴盛。这次结集由阿育王在华氏城组织,有1000僧人参加,分别用巴利文和梵文两种文字撰写记录。佛教第四次结集,也就是最后一次结集是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由犍陀罗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召集。从阿育王时代开始,佛教从印度境内向境外四方传播。到公元前1世纪中叶,佛教僧侣的足迹已达到西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的许多地区,佛教开始成为世界性宗教

(三)大乘佛教时期

大乘佛教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公元1世纪左右。“乘”原意为“乘载”或“车辆”,也有“道路”之意。大乘佛教兴起后,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轮回之此岸到达涅槃解脱之彼岸,故称“大乘”;而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为“小乘”,谓之“小道”、“小业”,认为那是佛陀为小根器的人所说的教法。但原有的佛教并不承认自己是什么小乘,而认为自己才是佛教正统,指责大乘非佛说。大乘佛教的出现是印度佛教史上继部派佛教之后佛教内部的又一次大分裂,也是印度佛教最大的一次分裂。由于大乘佛教大力参与和干预社会世俗生活,主张深入众生,救度众生,所以其适应能力很强,包容范围较广,发展速度很快。后来也分为两大派别:瑜伽行派与中观学派。

(四)密教时期

大乘佛教发展到公元7世纪时,密教兴起,从此进入印度佛教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密教流行时期。当时在印度境内,曾经一度衰落的婆罗门教经过大量吸收民间信仰、融合佛教及外国宗教思想,逐渐演变成为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并在印度广大地区取得了统治地位。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逐渐出现了密教派别。公元8世纪以后,密教在印度佛教中取得主导地位,恒河南岸的超行寺成为密教的学术中心。密教在唐代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又由中国传入日本,称“真言宗”。传入中国藏族地区的密教则形成了“藏密”。密教其实是大乘佛教、印度教和民间信仰相结合的产物,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礼仪、民俗信仰为其特征,后来逐步同化于印度教。公元8世纪之后,伊斯兰教传入印度。由于伊斯兰教特别反对偶像崇拜,印度佛教寺院财富文物被掠夺与破坏,并有佛教教徒被杀。公元13世纪初,印度仅存的佛教寺院超行寺烧毁,这标志着佛教在印度的绝迹。至此为止,在印度流行了一千八百多年的佛教由于其自身发展、受印度教攻击、遭穆斯林破坏等原因而衰亡了。直到六百多年后的19世纪,佛教才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印度。

三、佛教向印度境外的传播

当释迦牟尼在世时,佛教主要在恒河中、上游一带传播。他去世后,他的弟子逐渐把佛教传到了恒河下游。至于印度佛教何时由南亚次大陆传入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可信的历史大约是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开始的。阿育王(?—公元前232年)是佛教史上有名的保护佛教的国王,他在位期间奉行佛教,并使之成为国教。传说他曾经建立了84000座寺塔,并且在全国颁布敕令和教谕,刻制于摩崖和石柱之上,现在已有不少雕刻美的遗存被发现。目前人们能见到的阿育王时期的石刻遗存多分布于交通要道、商业市场及河流渡口之处,想来,当年是为便于广大民众看见。阿育王不仅组织了有上千名比丘参加的佛教第三次结集,而且在结集后积极鼓励并派出大批佛教徒到各地去传播佛教,这使佛教在扩展至印度南北各地的同时也传播到了斯里兰卡、缅甸、叙利亚、埃及、希腊等地。这次大规模的传教活动影响很大,奠定了印度佛教文化向外传播的基本方向。佛教从此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从某种程度上说,佛教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首先应归功于阿育王,他被佛教徒尊为“法阿育王”。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公元78年—公元120年)时期,佛教继续向境外传播,在中亚地区影响很大,进一步传到了伊朗等地,并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由中国东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佛教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的文化特色。就南传佛教而言,各个国家有着明显的共性:从地理位置上看,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这些南亚国家相互毗邻或接近;从信仰上看,都以佛教上座部为主,在教义上都遵守原始佛教与早期佛教的经典;在宗教实践上,都注重禅定修持,注意保持传统戒律,其经典是巴利文体系的佛典。这些国家的社会风俗、伦理道德也与佛教有极深刻的关系。佛教在这些国家具有如下特色[1]:一是“正统”观念。这些国家的佛教坚持“上座部”是佛教的正统,对其他派别一概视之为“庶出”,以嫡传正统自居。在发展中摒绝一切“非正统”佛教,形成了精密的独特的上座部佛教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使得南传佛教保持了早期佛教的基本特色,即持戒较严、恪守教义,注重经典的字面意义,崇拜佛陀而很少有多神崇拜倾向。二是南传佛教深受王权约束。王权至高无上,佛教即使被尊为国教,依然必须受王权约束,国王往往通过一套规范的佛教组织管理制度来控制佛教,这种高度的组织规范化传统是北传佛教所不能比拟的。三是在南传佛教各国的传统文化中,佛教文化的地位很高,所占比重很大。东南亚各国传统文化中宗教色彩极其突出,这一点是北传佛教各国所不能比拟的。甚至可以说,佛教文化是这些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在每一个国家,佛教都居国教地位,全民族多数人都信仰佛教,民间所有传统习俗或多或少都与佛教有关。在斯里兰卡有70%左右的国民是佛教信徒,缅甸约有80%的国民是佛教信徒,柬埔寨近90%的国民是佛教徒,而在泰国这一比例几乎达到95%左右。四是南传佛教在近现代以来相当活跃,对世界范围内佛教的复兴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南传佛教所有国家中,斯里兰卡佛教占有最主要的地位,稍次是缅甸和泰国,它们曾继斯里兰卡之后成为历史上南传佛教的中心,对柬埔寨、老挝等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有强烈影响。而后两国的佛教发展相对薄弱一些,兴盛的历史比较短暂。

在北传佛教中又可分为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两部分,这两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就汉地佛教而言,不论是相对于印度本土的佛教原型,还是相对于其他民族、地区的佛教文化,其发展比较独立和成熟,民族化、中国化的程度很高。自佛教离开印度本土向境外传播以后,应该说以在中国——主要是汉地——的发展最为充分。佛教的发展与中国原有的儒、道教关系非常密切,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也是佛、儒、道三者相互斗争、融合的历史,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深刻。汉地佛教还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实用性色彩,而宗教神学的色彩越来越淡薄,民间信仰的氛围却很突出。汉地佛教信徒往往是出于对佛教神灵的纯粹功利实用性祈求而烧香拜佛的。这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体现。例如,在汉地佛教中,作为佛教创始者的释迦牟尼佛被大大淡化,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弥勒佛等功能性神灵则影响广泛,深入人心,甚至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汉地佛教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后,这些国家的佛教又都形成自己的特点。日本佛教主要是从中国输入的,每个大的宗派都可以多多少少地在中国佛教文化中找到源头。但不容忽视的是,日本佛教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每一个宗派即使名称与中国原来的宗派名称相同,但在实质内容上已有很大的变化。如日本佛教的天台宗根本不同于中国汉地佛教的天台宗,其净土宗也不能和汉地佛教净土宗相提并论。日本佛教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另外,日本佛教发展的连续性较突出,自传入起,不管受到多大的冲击,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彻底战败、现代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等,基本上没有丧失传统特色,一直延续到当代。佛教在日本的发展与国家政治关系比较密切,历代都有些皇室贵族出家为僧;佛教地位较高,佛教徒也大都具有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一贯传统。朝鲜佛教与中国汉地佛教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不像日本佛教那样富于创造、善于吸收。其流派、思想组织及发展轨迹与中国佛教都比较类似和接近。越南佛教既受从海路传入的印度佛教的影响,又受从陆路南下的中国佛教的影响,而以后者为主。其宗派以禅宗为主流而杂以净土宗等,在发展过程中也非常依赖王权的支持。与汉地佛教相比,藏传佛教的特色非常突出:其一是全民信仰,佛教领袖保持着绝对的神圣地位,佛教信徒大都比较虔诚;其二是政教合一,整个社会生活严格受王权、神权的控制,佛教的领袖在世俗生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寺院既是佛教中心往往也是政治统治中心;其三是藏传佛教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目前,西藏以其藏传佛教的独特个性日益引起广大旅游者的兴趣。

上文曾提到,在公元前3世纪时,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派遣大批佛教僧侣四处传教。在这次大规模的传教活动中,有一些传教僧侣把佛教传播到了叙利亚、希腊等地,使得佛教影响所及远达今中东、欧洲一带。尽管如此,佛教在相当长时期内主要流传在亚洲的范围以内,直到近代,随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活动,佛教才开始引起西方世界的重视。佛教在欧美地区的传播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事。最初引起欧美一些学者兴趣的是佛教哲学。那些对东方文化有兴趣的学者开始收集各种佛教文献进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佛教禅宗和密宗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许多国家建立了一些佛教研究机构,形成了全国性的佛教组织,出版了一系列佛教研究著作和期刊。但在这些欧美国家中,正式的佛教信徒却为数很少,佛教徒中大部分是亚洲移民的后裔或侨民。也就是说,作为学术研究的佛教哲学在西方的发展,主要受学术研究兴趣的影响;而作为纯信仰对象的佛教在西方社会流传,更多的是受日渐增多的东方移民和侨民的影响。佛教在西方世界尽管有一定发展,但佛教徒依然以东方移民和侨民为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