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陇原书香:甘肃农家书屋,走向全国

陇原书香:甘肃农家书屋,走向全国

时间:2024-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最先设立农家书屋的定西市,群众的呼声更为强烈。农家书屋的受欢迎程度、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从中可见一斑。目前,正宁县又新起三个农家书屋。2006年,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在天水召开了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场座谈会,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作出了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健康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部署。

陇原书香:甘肃农家书屋,走向全国

三、甘肃经验为在全国推广农家书屋打下坚实基础

1.数十个试点书屋的出现,在甘肃省内引起巨大反响。一份份请求设立农家书屋的申请报告雪片似地飞向甘肃省新闻出版局。

有些村庄已经拥有一定的藏书量,想在此基础上扩大书屋规模,并能够纳入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当中。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乡的王家营村,是黄峪乡最大的一个行政村。他们在2006年递交给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的请示中写道:“王家营村各项文体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目前,全村共有社火队7支,500多人,有30人的太平鼓队1支,50人的舞狮队1支,图书1000余册,并逐步形成了包括图书阅览室、棋牌活动室、篮球场、戏曲表演在内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成为全乡社火集中表演、电影放映、农业科技培训、歌舞表演的中心村,每年参加文化活动的人数达到了3000人次以上。基于王家营村的文化中心地位,为进一步满足和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渴望建立一个面向群众开放、藏书量丰富的农村书屋。”

在最先设立农家书屋的定西市,群众的呼声更为强烈。他们“组团”递上申请报告:“2005年以来,在省新闻出版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先后在我市安定区内官营镇内官营村建立了首批‘农家书屋’。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农家书屋受到了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为了进一步壮大农家书屋这一民心工程,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使更多的农民能够及时、便捷地从农家书屋中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申请在安定区团结镇唐家堡村、联庄村、高泉村、中化村、西巩驿村,青岚乡大坪村,巉口镇赵家铺村,凤翔镇柏林村等条件较好、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村建立农家书屋8个……”在还没有得到答复的情况下,这些村庄甚至已经选好了“文化程度高、责任心强、热爱图书事业的当地农民为农家书屋管理员”。农家书屋的受欢迎程度、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从中可见一斑。

从千里河西到陇东旱塬,从陇南山区到甘南草原,全省各地要求设立农家书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早早备好了“屋”等待图书的不在少数。位于陇东黄土高原的正宁县,在申请解决书籍的报告中写道: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特别是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指导科技发展的各类图书深受农村群众的喜爱。正宁县个别乡镇、村组的农家书屋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为农民群众科学种田、科技养殖、农机修理、产销运营等提供了各种实用技术知识,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目前,正宁县又新起三个农家书屋。三个书屋建筑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桌椅板凳、书柜书架等配套设施基本配齐,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书籍极少,恳请扶持,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

而在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邴家湾村,一位农户更是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宅基地,用于农家书屋建设。在张掖市高台县,一位农户把自己精装修的60平方米房子无偿用于农家书屋……

一个个小小的农家书屋,如一扇扇对外开启的窗,农民朋友通过它,看到了一种美好新生活的可能。他们满心喜悦,以最纯朴而又隆重的方式迎接这一新生事物。

2.试点所在地农民群众的喜悦溢于言表,全省各地要求建设书屋的热忱出乎意料。2006年,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在天水召开了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场座谈会,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作出了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健康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部署。

甘肃农家书屋建设至此步入快车道,陇原大地掀起一股建设农家书屋的热潮。

白银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拨付17万元,开展“农家书屋”工作。到2007年12月底,共建成农家书屋29家。白银在选择示范点时,注重为日后全面铺开探索经验,因此提出三点“必须”:必须有代表性,必须选在人口相对集中、便于农民借阅的地点,必须靠近学校。根据这三个要求,2006年,白银市确定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指导性的靖远县平堡乡平堡村、会宁县丁沟乡梁庄村、平川区水泉镇贾庄村、白银区水川镇金锋村、景泰县中泉乡龙湾村、景泰县喜泉镇兴泉村和景泰县草窝滩乡翠柳村7个行政村进行农家书屋工程示范点建设。这7个行政村具有一定代表性。从农业结构看,有以种植蔬菜水稻小麦玉米、粮食作物等传统农业为主的;有以种植西瓜、红枣和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经营林果业、养殖业为主的;还有以乡镇企业、劳务输出和运输业为主的。从地点位置看,有临近县乡结合部类型的,有乡镇类型的,有村级类型的。而且,在这些试点附近,农户居住相对比较集中,附近均有中小学校。

选好试点,还要摸清农民阅读需求。工作人员采取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分析已有借阅登记等方法,对当地农民阅读出版物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农村读书群体主要是青年人、中小学生、乡村干部和乡村农业科技人员。所需要的图书主要是文化教育类、生活知识类、农业技术类、法律法规类、青少年读物;其次是花卉种植、家畜养殖、烹调技术等。为此他们确定农家书屋配书比例为:农民致富实用类书刊占30%,青少年类读物占30%,法律、医疗、卫生常识类占20%,其他占20%。这样基本能适应农民群众的需要,也适应了本地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对农业新技术使用的需求。

为抓好农家书屋工作,2006年年初,白银市就书屋布局、选址、设施、管理人员等工作进行认真研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以确保试点成功。在调研基础上,逐步达成共识,统一了思想认识,拟定了实施方案,制定了农家书屋试点计划: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精神文明传播与农民受益相结合;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农民自我管理,免费提供服务的指导原则进行运作和管理。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试验,白银市总结出了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白银农村文化建设要以农村图书室和农家书屋为依托,建立广泛的农民自助读书组织,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业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农家书屋创建活动,是探索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形式,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农家书屋示范点的带动,2007年经省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批准,白银市又在景泰县喜泉镇尚坝村、寺滩乡大庄村、一条山镇水源村、漫水滩乡漫水滩村、红水镇泰安村、上沙窝镇上沙窝村、正路乡正路村、五佛乡泰各村和中泉乡腰水村和会宁县丁沟乡慢湾村建立了10个农家书屋。(www.daowen.com)

津津有味(张掖市民乐县新天镇太平村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建设没有现成的路子、模式和经验,白银市在具体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建点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发挥作用是根本。为此,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本着怎样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发挥作用,在建、管、用、活上下工夫;落实了管理责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家书屋的作用。

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市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考虑得更为深远。他们从一开始就将农家书屋建设纳入了村级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按照“建得起、有机制、见实效、受欢迎”的标准,张掖用大统筹的观念整体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充分整合村、社及组织、宣传、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力量,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兴建了一批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特色鲜明的农家书屋。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在各相关部门相继完成道路、交通村级阵地建设的同时,划拨40~50平方米建设农家书屋。要求把农家书屋建设纳入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公共资源的作用。同时利用政府、学校的闲置设施,适时扩张农家书屋覆盖面。根据农村实际,建立“图书流转”机制,由图书馆依托文化中心户的小卖部、诊所等,设置流动图书点,采取乡文化站向村农家书屋、各文化中心户之间流转的方式,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的图书效能。

建好就要用好,农家书屋的运行是一条让先进文化扎根基层的新路子。张掖市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开展了“书香农家”读书活动,《甘肃省农村小康建设丛书》读书知识竞赛、农民文艺汇演、新社火调演、灯展、民间民俗作品展,农村中小学生文艺调演、诗歌朗诵、农民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获得了群众广泛好评。其中“书香农家”读书活动收到征文792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美在书屋、乐在书屋、富在书屋、和谐在书屋”的目标。

同样位于河西走廊的金昌市,在农家书屋中不仅配备了各类出版物,还应当地农民要求,配发了二胡笛子乐器。在农家书屋的管理中,以农民的自主管理为主,文化部门监管为辅,保证了农家书屋能高质量的运行。

从武威市古浪县的一份“2008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明细表”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书屋所在行政村、是否列入新农村规划,管理人员姓名、联系电话,该村农户数、村民人数、书屋面积、房屋来源、建成时间等栏中,内容填写细微而用心,由此可见其管理工作的认真程度。为了将农家书屋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古浪县根据省、市关于农家书屋建设的有关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本着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原则开展工作,管理标准已经相当完善。标准规定:每个农家书屋要配备1个管理员,应以村文书兼任管理员为宜;每个农家书屋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要有至少摆放2000册图书的固定书架,条件较好的村可适当配备流动书架;阅览桌不少于两张,阅览凳不少于8个;要在农家书屋醒目位置悬挂统一配发的农家书屋标牌;县上统一制订各项管理制度,各农家书屋要将制度装框上墙;各村要将“图书借阅登记表”装订成册,以备图书借阅时登记。

古浪县对农家书屋管理员的职责有一条非常人性化的“软”要求:做好宣传服务,耐心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当好村民阅读参谋;并要主动了解村民需求,及时反馈情况。

工作之细,用心之深,处处显示出人们对农家书屋的呵护与爱惜。

地处甘肃最西端的酒泉市,在2006年已建成农家书屋5个,分别在敦煌市杨家桥乡杨家桥村、转渠口镇秦安村和肃州区金佛寺村、肃北县城关镇东山村和阿克塞县阿克旗乡多坝沟村。5个书屋共配发书架21个,图书8680多册。5个书屋建成后,书屋日平均借书量达到20人次,秦安村书屋开放之初曾达到日借书58人次。据统计,到2007年6月底,酒泉市5个农家书屋借阅量为26000多人次,出借图书51000多册次,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阅读需求,有力地配合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2007年上半年,经过市、县(区、市)两级文化局的实地考察、筛选,酒泉又上报了10个拟建“农家书屋”的村。

酒泉市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非常务实,值得推广。

首先在建好前要做到“三个选好”:一是选好点,选点上要考虑方便群众阅读。他们选的三个点都在村民集中的地方,金佛寺的这个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有两个村的14个村民小组,加上乡镇人口,有300多人。到农贸市场日,可达到五六千人。转渠口乡秦安村的书屋距最远的村民小组不到2公里。二是选好人,就是要选好一个书屋管理员。秦安村的管理员有12年当教师的经历,还当过小学校长,自己爱读书,家里也有些藏书;金佛寺村的管理员也当过民办教师;秦安村和杨家桥村的书屋都设在农民自己经营的商店里,他们天一亮就开门,一直到深夜才关门,保证了开放时间,方便群众借书还书。三是选好书。各地的情况不同,农民文化素质不同,农业产业结构也不一样,配发图书时要考虑这个情况。在配发图书前,酒泉市对三个点的情况做了调查,金佛寺村是一个祁连山下的沿山村,以玉米制种和家畜养殖为主要产业;杨家桥村以水果种植和旅游服务为主要产业;秦安村的主要产业是棉花种植,部分村民兼营围栏养殖。工作人员与新华书店的同志一道精心挑选三个点上的图书,配发下去后,管理员和借阅者都非常满意。选好点,选好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家书屋”作用,最终达到建设目的;选好书,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其次,建成后要加强管理。酒泉市对已经建成的农家书屋建立了动态管理制度。建成移交时,市文化出版局、县市文化出版局、乡镇政府、村委会、书屋管理员五方在移交清单上签字盖章,明确所交图书是国家财产,村委会代行管理权,市、县市区文化局和乡政府监督管理,县市区文化局与乡镇、书屋管理员签订管理协议,保证图书不流失,保证正常借阅。书屋要将图书存量、借阅人次、开放时间、村民代表性意见每季度向市、县、两级文化局报告一次,县市区文化局每年考核一次,对管理不善、不能保证正常借阅的,要及时对管理员或书屋设立地点进行调整。

第三,争取对书屋管理者增加投入。一是争取县市、乡镇的支持,省上的一次性投入。图书毕竟有限,如果没有新的补充,书屋就会失去吸引力。二是鼓励图书管理者投入。秦安村管理员唐建国,自从在自己商店里设立农家书屋后,他将自家二楼开辟为阅览室,订阅了三种报刊,开通了互联网,为村民提供了多方面的方便,不仅保证了书屋的正常借阅,还汇聚了人气,促进了商品销售。据他自己讲,书屋建立后,他的商品销售增加了10%到15%。

甘肃全省各地的农家书屋建设经验,引起了新闻出版总署的极大关注。2009年2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甘肃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工作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