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敢向大蝙蝠挑战的勇士小夜蛾

敢向大蝙蝠挑战的勇士小夜蛾

时间:2024-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敢向大蝙蝠挑战的勇士——小夜蛾在自然界的动物,都面临着生存竞争的严峻考验,都有自己的天敌,不过并不总是弱小者被强大者所蚕食。当蝙蝠离得很近时,超声波的强度极大,A2被激活,把信息传送到脑,由脑调动其他应急措施,使夜蛾能够避免蝙蝠的捕食。另一只夜蛾闯入了它的侦察范围。如果蝙蝠在夜蛾的右侧,夜蛾的神经系统经过同样的工作,便指挥它向左侧飞去。

敢向大蝙蝠挑战的勇士小夜蛾

敢向大蝙蝠挑战的勇士——小夜蛾

在自然界的动物,都面临着生存竞争的严峻考验,都有自己的天敌,不过并不总是弱小者被强大者所蚕食。

在漫长的岁月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针对各自生活环境及各自的天敌演化出了种种防御机能和抗猎捕的本领。正因为如此,自然界的物种才得以平衡。

我们知道,蝙蝠的视觉很差,它们主要是利用听觉,是靠对超声波的感觉来躲避危险、捕捉猎物的。蝙蝠要随时随地注意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辨认其中的信息,以便决定自己的行动。蝙蝠听觉系统的特殊生理结构,使得它能够在瞬间准确地判断障碍物的性质和位置。所以蝙蝠的视觉虽然不好,但是生活得也很顺利。

在某些蝙蝠聚集的地方,常生活着许多夜蛾,于是蝙蝠便捕捉夜蛾来充饥。蝙蝠依靠着自己精细的辨别能力和灵巧的飞行技术,对夜蛾时而穷追不舍,时而半路拦劫,一般夜蛾总难逃脱蝙蝠的捕捉。但是夜蛾并没有因此而灭绝,它们仍然生活在蝙蝠聚集的地方。当然,这一方面可能要归功于夜蛾的繁殖能力强,但是,另一方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的研究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夜蛾身上有一种接收器(是夜蛾的听觉器官),专门“收听”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夜蛾的听觉系统结构很简单,就在它的胸部的翅膀下面有两只“耳朵”。每只“耳朵”上有一层鼓膜,膜上附着两个感受器,连接着两根听觉神经,我们称这两根听觉神经为A1和A2。这两根神经纤维分别经过中间的胸神经节,然后到达脑。

夜蛾的听觉系统主要包括身体每侧的两根听神经纤维,即每侧各有一根A1和一根A2。它们对高频的、脉冲式的声波刺激较敏感,而对低频的持续的声波刺激不敏感。就是说,我们人类能听到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树叶声等,夜蛾均听不到。这样就使夜蛾避免了不少无谓的惊恐,节省了很多能量。高频的、脉冲式的声波刺激恰好是蝙蝠的“声音”,这类声刺激可以由夜蛾耳朵鼓膜的感受而激活听觉神经纤维A1和A2的活动。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夜蛾身上特有的、专门收听蝙蝠声音的接收器。

神经纤维A1和A2的功能是不相同的。A1对较低强度的声音刺激就已经开始敏感了,所以A1在低强度到高强度声刺激的条件下都在工作,而A2仅在声刺激强度很大时才开始工作,对于中等强度以下的声波,它一点儿也不敏感。这样一来,它们的分工便使得在蝙蝠距离较远时,A1便开始觉察到,于是便把信息传到脑,由脑指挥翅膀的肌肉运动,来躲避蝙蝠。当蝙蝠离得很近时,超声波的强度极大,A2被激活,把信息传送到脑,由脑调动其他应急措施,使夜蛾能够避免蝙蝠的捕食。

傍晚,一只蝙蝠在空中飞翔,搜寻着可充饥的猎物。在距离它30米远的地方,有一只夜蛾在飞舞。这时夜蛾已经觉察到了蝙蝠的存在,而此时蝙蝠还没有搜寻到任何目标呢。(www.daowen.com)

夜蛾靠着自己对蝙蝠声音的敏感能力,早已溜之大吉了。

蝙蝠在继续搜寻。另一只夜蛾闯入了它的侦察范围。蝙蝠开始追踪。当蝙蝠在夜蛾左侧时,夜蛾身体左侧的A1,接收到的超声波的强度比右侧A1,接收到的大,两个强度大有差异的信息一齐传送到脑,经过分析,脑立即指挥左侧翅膀加紧运动,于是夜蛾向右侧拐弯,避开蝙蝠。如果蝙蝠在夜蛾的右侧,夜蛾的神经系统经过同样的工作,便指挥它向左侧飞去。

蝙蝠又从正后方追过来了,这时夜蛾身体两侧的A1收到同样强度的信号,两个翅膀同时加紧工作,夜蛾向前逃去。当蝙蝠位于夜蛾的上方时,夜蛾翅膀的每一次扇动都会影响接收超声波的强度,翅膀张开的一瞬间,接收的信号较强,翅膀下垂的一瞬,接收的信号较弱,而蝙蝠位于夜蛾的下方时,扇动翅膀不会影响接收信号的强度。夜蛾根据接收的信号的强弱变化,来判断蝙蝠的位置,灵巧地左逃右避,给蝙蝠的捕捉增加了不少麻烦。

不过,蝙蝠靠着它身强力壮,飞行速度快和丰富的经验,最终要么从后面接近了夜蛾,要么飞到前面拦截夜蛾。这情景太危险了。离得那么近,夜蛾的神经A2被激发了。强烈的超声波信号使得A2迅速被危险信号传至脑。这时脑抑制了所有的运动系统。这样一来,夜蛾的翅膀便不会扇动了,它垂直地掉到地面上,蝙蝠因此失去了空中追击目标。此时地面的回声之大(整个地面都反射着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即使听见了,也不可能分辨其中包含的信息,因此蝙蝠就不能找到友蛾的所在地,只好怏怏地飞走了。而夜蛾则需要在地面上躺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知觉。紧张的追捕和反击就结束了。

从这场小小的战斗中,我们感觉到大自然赋予了生物体多么巧妙而又恰当的机能啊!假如夜蛾的听觉系统变得复杂起来,对更多的声音都很敏感,那么它将收到许多乱七八糟的无关信号,无法迅速、准确地做出决定,恐怕也就不再能轻易地从蝙蝠的追捕中逃脱了。

像夜蛾这样敏捷的抗捕食机能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能具备的,许多昆虫经常采用抗捕食的方法是伪装。较常见的伪装一般是动物自身表面的颜色随生活环境的颜色变化而变化,使猎食者不易发现,这就是保护色作用。另一种伪装是使自身的颜色和形状都与背景相匹配。如蚱蜢呆在落叶枯丛中很像一片树叶;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蛾子的幼虫,它爬在桉树上,完全像一根长出来的嫩枝。

昆虫还有一种防御行为是“嫁祸于人”。例如有一种寄生在蜂窝里的伴随蝇,它总是先扒在方头泥蜂经常捕食的对象——蝗虫的尾巴上。当方头泥蜂捉住蝗虫后,寄生蜂也就随着蝗虫一同进入蜂窝,然后就在蜂窝内产卵,吃幼蜂,这是方头泥蜂的一大祸患。不过,方头泥蜂对此也不是毫无觉察的。它们正是选择了找替身的方法来尽量避免让这讨厌的寄生蝇进入自己的巢穴。方头泥蜂找到猎物后,并不是马上回到自己的窝中,而是把猎物先带到其他蜂窝附近停留等候,当这蜂窝的主人带着猎物归来时,由于寄生蜂早已等得不耐烦了,就飞到新的猎物上,这样,就悄悄地被第二只方头泥蜂把寄生蜂带进自己的巢穴,而第一只方头泥蜂则带着没有危险的猎物回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