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台湾移民与家族社会:唐山祖到开台祖

台湾移民与家族社会:唐山祖到开台祖

时间:2024-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并举行念祖的仪式;把家乡的风俗习惯搬到台湾;在台湾建祠建庙,奉祀自己的保护神及祖宗的灵牌等。原来,死者以白布裹尸的所谓“念祖”丧仪,完全是回教徒的规矩!草屯洪姓的根源在敦煌,“念祖”这件事,无疑是最具体而微的证据之一。在台湾,还有一种奇特的不忘故土,怀念祖籍的仪式。念祖仪式不仅体现在丧葬仪式中,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台湾移民与家族社会:唐山祖到开台祖

草屯的洪姓,跟雾峰的林姓一样,自古以来便是台湾中部的名门大族。他们的来台始祖,始于清代乾隆初期。他们从福建漳州到达现在的草屯、茄老一带开基,由于曾经开凿茄老、妈助、阿辘、雾峰等水圳,于地方造福无数;又于同治年间大义凛然,举族抗清,因此,这个家族在当地声望很高,备受敬仰。

有了历代祖先所创造的一页页光荣历史,草屯洪姓家族的族谱,也是纂修得相当完备,从两百多年前抵台开基至今天,整个家族的族系脉络分明,井然有序,宗亲们在祖传的“敦煌堂”的堂号下,不但每年一起祭祖、拜墓,平常也相互提携,合作无间。族谱记载完备,家族的来龙去脉了若指掌,可是,草屯洪姓的子孙们却一直有一个迷惑不解的问题,那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凡是洪姓子孙,死后必定要有“念祖”的仪式,否则死后的灵魂就不能进入祖先们的领域

两百多年来,草屯洪姓的每一代子孙,落葬前必定都会遵照祖传的规矩“念祖”一番,然而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个与众不同的规矩呢?大多数人都习而不察,未曾深究。

这就是台湾同胞想念祖家而采取的一种民间的形式。

大家都知道,家乡观念强烈,是每一位中国人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一种朴素感情的流露。当汉族同胞为了开发祖国的宝岛台湾,不畏艰难险阻,跨越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来到台湾劈山造田,建设海岛。虽然远隔家乡几万里,然而故乡总是这些移民魂牵梦绕的所在。他们时时刻刻想念着故乡,想着回到家乡见到亲人。祖在大陆,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感情。

而在当时的恶劣条件下,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们只能采取一些弥补的措施:不仅表现为世代回祖籍祭祖认亲、谒祖墓、修祖厝、敬祖宗,还表现在大量开台祖及其后裔过世后,墓碑上一定不忘刻上祖籍的地名,以明示后人。并举行念祖的仪式;把家乡的风俗习惯搬到台湾;在台湾建祠建庙,奉祀自己的保护神及祖宗的灵牌等。下面我们就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从台湾隔海运棺木回大陆,在当时的条件下,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思乡心切,于是有人在没能归葬祖籍的情况下,采用故乡的规矩,对死者入殓和出葬,采取白衣殓,即是让死者入殓前穿上白色的尸衣。据说这是大陆回族人的传统习俗,后来传到台湾,采用这种方式表示自己不忘记根本。

由微观著,台湾民间日常生活里一些习俗,就是显示出这样一个大道理:大家的祖先,都是从“唐山”来的。草屯洪姓“念祖”的习俗,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草屯的洪姓为什么会有这个独特的规矩?原来,死者以白布裹尸的所谓“念祖”丧仪,完全是回教徒的规矩!草屯的洪姓家族,是来自福建的漳州,当年便把老家死后“念祖”的规矩带到了台湾;而福建漳州的洪姓,又是辗转传自甘肃省的敦煌,古代的敦煌,回教徒很多,福建洪姓的远祖也是回教徒。后来,他们分衍到全国各地,尽管宗教的信仰或有改变,但为了崇敬祖先,“念祖”的家规却一代传一代,随着子孙的踪迹散播远及于今天的台湾岛上。

草屯洪姓的根源在敦煌,“念祖”这件事,无疑是最具体而微的证据之一。

由于“念祖”的遗俗,台湾草屯的洪姓家族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根源”,而实际上,当年播迁到台湾来的大陆移民,又何尝有人忘记了他们的根源?过去移民们“归葬祖籍”的心理,便是最好的说明。

早期移民到台湾的大陆人民,到台湾辛勤劳作一辈子,可是许多人临终前不是叫后人为他在台湾树碑立传,却是要子孙将自己的尸体或棺木运回大陆家乡安葬,以示不忘祖籍。归葬是早期移民的共同心愿,这也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仪式。如开台圣王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在台湾归入清朝版图后,屡次向清政府请求将郑氏的尸骨迁回故乡福建南安归葬。郑氏的咨议参军陈永华去世后,多年后也归葬于祖籍同安。

客观环境的制约,先人的尸骨没办法运回唐山归葬,但是先人的意愿又不可违背,因此没有财力或时间运棺回祖籍的子孙只能再想出其他方法来抚慰亲人。那就是暂时先把先人的灵柩葬在台湾,并许愿等将来有了办法,再捡拾先人的遗骨,护送回“唐山”的祖籍入土,给祖宗一个交代。

由于这个缘故,目前在台湾各地,家家户户都还保留着“捡骨”的习俗,并把它当作一件隆重的大事来操办。但是,归根结底,这是源于“归葬祖籍”的一种仪式。(www.daowen.com)

在台湾,还有一种奇特的不忘故土,怀念祖籍的仪式。凡是死了妻子的,她的丈夫就在葬礼中,一手拿包袱、一手拿雨伞,一面口中低念“我转回唐山(大陆)”,一面从亡妻的棺木上跨过。据说,这么一来,死者从他的穿着、打扮、言行就可以判断他已经回唐山,有了一个很大的庇护者,所以以后如果男方再娶,鬼魂也就不会再来纠缠。这种习俗在别人看来虽然很滑稽可笑,但也因此可以看出,“唐山”老家在台湾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是具有很大庇护力的地方。

念祖仪式不仅体现在丧葬仪式中,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台湾同胞借“称呼”来表达思乡之情的方式。

对于祖母的称呼,台湾一般人家和闽南一样,都称为“阿妈”。可是过去的一些富豪之家却和一般人不同。比如:板桥林家称祖母为“阿太太”。雾峰林家则以江浙口音称祖母为“奶奶”。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过去台湾 的先民,怀念故土的形式是多样的。甚至还以模仿内地的大家族为荣。日常生活如此,建筑上亦如此(如板桥林家花园就是模仿《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这从对祖母的称呼就可见长期以来,台湾先民对于他们根源所在的中国内地,一直都具有多么浓烈的感情啊!

台湾的风情与福建、广东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的自己特色,仍属中国文化

春节,从上一年阴历腊月二十四至正月十八(落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供奉特礼,供奉祖宗,吃团圆饭——围炉,农村还有跳火盆,避债戏,讨债灯的习俗。

台湾人不过清明节,与郑成功有关,改在三月初三上巳日扫墓。

台南人过端午节吃煎堆(锤)。台湾赛龙舟,一个月前就制造气氛,四月初一,四月十五,五月初一打三次“预备龙舟鼓”,龙舟的开头不一样,大陆是龙首高昂,龙颈又长又高“的”乙字形,台湾龙船则龙首前冲,在下水前一刻才点睛的。

正月初六祭清水祖师,二月初二祭土地公,初三祭文昌帝君,三月初三祭玄天上帝……

台湾节多,许多节庆是为了祭祀从大陆带到台湾的守护神。台湾的气候与大陆不同,水稻一年三熟,劳动生产的节奏快,故意安排许多节庆,调节农民紧张的生活。有些节庆与台湾特殊的历史事件有关。

两岸虽有各自的特色,但都体现了共同的文化内涵,“敬天畏神,祖先崇拜”是典型的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既有精神寄托的作用,又有娱乐休息的功能,每个节庆都把耕耘与收获的节令巧妙配合,使人们劳动与生活的节奏有张有弛。

中国传统的节俗,既有祈福消灾的丰富想像力,同时也洋溢着天人合一,念祖怀故,团圆聚会,浓厚的人情味。

这些念祖仪式,现在仅存在于山区和农村的一些地方。但是仪式变了,台湾同胞想念故乡、想念故乡亲人的心情并不会因此而减少。他们在梦中也在想念祖籍,想像回归故土。有多少人希望回大陆,看望家园和祖宗的坟墓。仪式废除了,但“念祖”的心情是一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