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跟其他许多姓氏一样,都出自姬姓,并以国名为姓氏。
“吴”字,它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寓意着原始狩猎者的召唤。吴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头、高声喊叫。“吴”是一个会意字,由“矢”和“口”两个构件组成。大约到东汉以后,汉字规范化。“矢”部已开始改成“天”。东汉时期有一个学者叫吴平,他和袁康写了一部著名的书叫《越绝书》,他在书的末篇中用拆字的方法,隐语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书中说:“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今天的吴姓人在向初见面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时,往往也都说姓吴——“口天吴”。
关于吴国的来历,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周太王(古公父)的儿子泰伯、仲雍“让国南奔”(让位给弟弟季历),以采药为名,从陕西岐山到东吴荆蛮地区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从事农业生产,休养生息。泰伯被推为君长,号称“句吴”,建都梅里。周灭商后,泰伯的四世孙周章被封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就以此为姓氏。
古吴国,位置大致是在现在的江苏、无锡一带。经过后代子孙的生息繁衍,国境一直延续到浙江省嘉湖一带。历史上著名的“卧薪尝胆”故事中,最后被矢志复国的越王勾践所消灭的吴王夫差,就是泰伯的后裔。
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泰伯封于吴,子孙以国为姓。”由此可见,姓吴的汉族人的始祖是周代初期的泰伯。
发源于江苏、浙江一带的吴氏,很快地就播迁到邻近的齐鲁之间(今山东省)。根据《姓纂》的说法,山东吴姓汉人,就是泰伯的十九世孙寿梦的第四子吴季札的后代。
吴姓在唐代入闽的吴姓主要有三支:
1.吴仁禄(季札后裔),唐开成戊午年进士(公元838年),官国子监博士迁户部大司徒(户部尚书),唐末由河南光州固始徙居惠安,卒葬于惠安盘龙山。吴仁禄至今已四十余世,其子孙遍布海内外。仅东南亚各国以及台湾、港澳地区就有数十万人。国内除闽南吴姓外,还有分衍到广东、江西、浙江、四川、辽宁的子孙几十万人。
2.吴祭,字孝先,河南光州汝宁府青云乡铁井栏兜人,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与王审知入闽。兄弟6人祭、曦、兴、瑞、良、斌入闽后居建宁,后分居福州、侯官、泉州、兴化、黄石、水南等地。吴祭官至工部屯田员外郎、平章政事兼观察使。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避难迁居莆田灵岩山,后卜居沈埔(今钱坡),卒于唐天祐四 年(公元907年),葬在连江里鳌峰重兴寺之东古楼山。其后裔分布晋江黄龙、磁灶、同安等处。(www.daowen.com)
3.吴垂宪,号履齐,讳潜,宁国人,进士出身,曾为福建按抚使。宋理宗淳祷十一年(公元1251年)进右丞相兼枢密使。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吴垂宪生一子极,极生一子昭,昭生四个儿子,长子勋,号龙溪,居黄龙;次子笃,号梅溪,居磁灶;三子然,号清溪,居浦边;四子烈,号洛溪,居东吴。称四溪派。
这些入闽的吴姓子孙中有人很早就到了台湾。据台湾省文献会的文献,在明永历年间,就已经有了吴姓人士到达今天的台南县经营小店生意。同时,还有在后壁乡开垦的吴天化、吴天来、吴燕山等人。清统一中国后,移台的人数日渐增多,但主要集中在台南、嘉义、彰化及云林一带。
吴姓,现在是台湾的等七大姓,吴姓最多的地方是台南县。
江浙一带的吴姓,历代以来都是人才辈出。
在春秋战国,变法家吴起,使吴国迅速摆脱落后的状态,并在战国群雄的斗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本人在军事学方面也是举足轻重。
清代的吴梅村诗画俱佳;以《恨海》、《二十年之怪现状》等书而声名大噪的吴沃尧;《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等等,都是名垂后世的大作家。
在民间信仰中赫赫有名的保生大帝一神医吴本,本是宋代泉州白礁人。他是大陆人民劈波斩浪渡海到台湾的保护神,也是宝岛的庇护神。今天台湾的吴姓,也有人称是吴本的后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