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江西文史:彭恒仁,宜丰县的白话大王

江西文史:彭恒仁,宜丰县的白话大王

时间:2024-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白话大王”戏谑人生文◎李鹏飞宜丰“恒白话”的故事,是赣西地区一种独特的口传民间故事。“白话”本是指相对于文言文而言,接近日常生活用语的语言表达形式。但凡能把“白话”讲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形成一系列独特的民间故事在坊间广为流传,并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能只有宜丰县的“白话大王”彭恒仁了。“恒白话”不是一个塑造出来的理想化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江西文史:彭恒仁,宜丰县的白话大王

“白话大王”戏谑人生

文◎李鹏飞

宜丰“恒白话”的故事,是赣西地区一种独特的口传民间故事。它发脉于宜丰县芳溪镇新村,流传于宜丰大部分地区,辐射万载、上高、铜鼓等周边县市,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白话”本是指相对于文言文而言,接近日常生活用语的语言表达形式。但在宜丰、上高等周边地区,“白话”却具有无中生有、说谎话、编瞎话之意。这些地区的人把说谎话、编瞎话叫做“打白话”。从这个含义上讲,很多人可能或多或少都讲过“白话”,不管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但凡能把“白话”讲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形成一系列独特的民间故事在坊间广为流传,并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能只有宜丰县的“白话大王”彭恒仁了。

一、“恒白话”的戏谑人生

彭恒仁,“恒白话”系列故事的原创者。据《五盐彭氏六修族谱》载:彭恒仁系宜丰县芳溪镇新村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幼年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曾在邻村城溪村的财主刘景深家中当过雇工,后入学读书,在童试时中第为生员(秀才),乡人称他为“恒相公”。后多次参加乡试,均名落孙山,业儒不成,只好务农为生。

彭恒仁是一位从事农耕的文化人,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他读过书,却没有考取功名;他机智聪慧,却在学术及仕途上没有什么建树;他生活散漫,自由不羁,却幽默诙谐,嫉恶如仇。常在茶前饭后,劳动之余,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境况,不动声色、不留痕迹,出人意料,即情即兴地编成各种“白话”(谎话)、或戏谑玩弄,搞笑取乐;或戏弄财主,惩治恶人。因他这种现编现说的事情纯属无中生有的瞎编谎话,即宜丰人所说的“打白话”,因此乡人送其绰号“恒白话”。

“恒白话”不是一个塑造出来的理想化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由于他是一位社会底层没有功名的知识分子,他的身份决定了他具有藐视权贵,同情弱者,却又过于自尊的一面。他幽默机智,嫉恶如仇,富于智慧和正义感,敢于蔑视官僚乡绅、地主老财和一切黑恶势力。他对待乡绅权贵和黑恶势力,常常针锋相对,反唇相讥,以牙还牙,使他们洋相出尽、狼狈不堪。

例如,宜丰当地有个张财主,非常爱钱,别人头年借了他的银子,第二年就要加倍的还。有一年,恒白话借了他5两银子,第二年就要他还10两,并且天天来逼债。恒白话很生气,暗暗定了一计。那天,恒白话把一个油饼放在桌子上,自己躺在窗外偷看。张财主果然又来逼债,在屋里等了好久,总不见恒白话回来,就把油饼吃了。

他刚吃完,恒白话跑进来说:“完了!谁把饼吃了?”张财主笑道:“实不相瞒,我吃了!”恒白话说:“不得了!你死到临头还笑,这是我花20两银子买来毒老鼠的药饼!”一句话把张财主吓得半死。连忙求道:“仁兄救我,仁兄救我!”吓得大哭起来。

恒白话暗自好笑,说:“要我救你可以!你吃了我20两银子买的药饼,就要抵消账上的10两银子,还要赔我10两,我才救你,要不你只有等死!”

张财主无可奈何,只得把账上的10两借银一笔勾销,另外又拿出10两白银给了恒白话。恒白话接过银子,把早准备好的人屎端出来,要张财主张开口,捏好鼻子,然后“咕咚”一声灌了进去。

不久,张财主心里一阵阵地难受,忙问道:“仁兄给我喝的什么药,怎么做屎臭?”恒白话说:“不怕你见怪,那正是人屎。”张财主一听,“哗”的一声呕了一地。恒白话笑道:“好了,好了,毒药全呕出来了!”张财主看了看地上的残渣,不觉称赞道:“仁兄真是高明的土医生啊!”

恒白话对待穷人、弱势人物,常常用自己的机智智慧,巧妙帮助,化解危机和难题。

有一次,恒白话去探望友人刘方,刚到他家门前,就听到他一家人在哭。恒白话向朋友一细问,全明白了。原来。刘方家有一亩三分地,生活不算富,也不算穷。河对面有个高财主,想霸占刘方家的一亩三分地,又苦于找不到借口,常常寻找刘方的不是,可总不能得手。

有一天,高财主买了个丫头。这丫头穿着并不怎样,但人蛮好看的。高财主看在眼里痒在心头,当晚就把丫头强奸了。

丫头羞愧难当,欲哭无泪,吊死在高财主家里。

人命关天!这下把高财主吓倒了。他的管家向他献计说:“老爷不必惊慌,这点小事何必为难,只要晚上偷偷把尸体移到刘方家的大门上吊着,我们一口咬定那丫头是和刘方结仇才上吊的,这样不仅可将罪名加在他的头上,而且,刘方的一亩三分地就成老爷您的了!这不两全其美了吗?”

财主听了,非常高兴,吩咐一切事情由管家去办。

第二天,刘方一开门,便与丫头的尸体碰了个满怀,一家人吓得要死,故此哭成一团。

恒白话看了看尸体后说:“大家莫哭!我帮你们写个状子送官府。”说完,便吩咐刘方先把绳子解开,再把绳子移下一点重新吊好,又提笔写了“移尸图赖,绳迹两道”八个字的状纸叫刘方速送衙门,并告诉刘方如此这般回话。

刘方刚到衙门,高财主也来告状。高财主说:“有仇吊死”,刘方却说:“死者脖子上有两道绳迹。第一道说明死者原先吊死在高家,第二道说明高家在移尸时,绳子没有吊准原迹。”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地方官毫无办法,只得带着仵作临场亲自查验。

查验的结果,的确死者脖子上有两道绳迹。高财主抵赖不过,只得如实招了。地方官判了高财主的刑,抄了他的家,百姓们扬眉吐气。恒白话用自己的机智好好地戏弄了刘财主一把,发泄了对乡绅财主的愤懑,此事被乡人编成故事,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恒白话对对待自己不够尊重的人,常常施以讽刺、揶揄以至恶作剧式的戏弄,使人难堪,又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中悟出些做人的道理。

一年夏天的清早,芳溪下街头的豆腐店里,两口子正在做豆腐,看见恒白话匆匆而来,老板娘喊道:“恒相公,清晨蛮早匆匆忙忙到哪里去呀!不歇一歇,打个白话来听听吗?”恒白话正正经经地说:“哪有闲工夫打白话,我要到上街头去买豆腐。”老板忙插嘴:“买几多呀?我这里有呀,为什么要到上街头去呢?”“我丈人过了(去世),吃豆腐饭,买几百块,下昼(下午)要吃的,晚了怕他卖掉。坐书房的说上街头的豆腐好,一块当得你两块呀!”老板忙道:“唉哟,恒相公,若你要,我还敢掺沙灌水吗!保管你掉在地上不会烂。来,订几百块?”恒白话说:“只要不掺水,压干点,做好点,我就要。好,先订两百块,如果货真价实,明天早上还订几百。”“好好好,包你满意,下昼来拿,我给你留两百。”“那就一言为定,留两百块,半下昼来拿,我还要斫肉,买别的蔬菜去。”

老板真的留下两百块豆腐没卖,老老实实等恒白话下昼来取,谁知直到太阳落山,也不见恒白话的影子,新鲜豆腐变成了霉豆腐,只好倒去喂猪。这时,正好恒白话走来,老板追问道:“你订的豆腐怎么不来拿呀!”恒白话说:“你不是要我打白话吗?”老板哑口无言。街坊的人笑着说:“不怕你尖尖钻,今天狐狸公鸡啄瞎了眼吧!”

恒白话的故事充满智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思维方式独特,常常不动声色,出人意料,让人在不经意间“上当受骗”。

有一天,天下着毛毛细雨,彭家祠堂的下厅里坐着一伙妇女,她们一边做鞋底,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拉家常。此时恒白话走进祠堂,一位大嫂见他进来,便打趣地说:“恒白话,不怕你经常白里白话,如果你把我们从下厅弄到上厅,就算你有本事。”其余几个妇女也嘻嘻哈哈地随声附和。恒白话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不行,不行,我冇这个本事。要是把你们从上厅弄到下厅,那还差不多。”

一群妇女听了,叽叽喳喳地说:“要得要得,我就不信了”,于是一个个收了鞋绳,马上起身,从下厅跑到上厅。她们双手往腰里一叉:“来,恒白话,看你有什么本事,能把我们从上厅弄到下厅!”恒白话哈哈大笑:“这不是把你们从下厅弄到上厅了吗?”妇人们这才反应过来,知道中了他的计,七口八嘴地说:“死白话,又上了你的当了!”“不算,不算,你骗人!”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恒白话“打白话”不打草稿,张嘴就来,见人说人,见事说事,无中生有,即兴编排,或戏谑,或取乐,或玩弄,或罚恶,一生“白话”无数,言行中处处体现出过人的智慧。以他为原型的许多“白话”,被当地乡民编成故事,家喻户晓,津津乐道,在新村的那座廊桥上,在赣西的民间广为流传。

彭恒仁是一个有文化的耕种农人,普通百姓喜欢把他看作是下层民众智慧的化身、与黑恶势力斗争的代表。对他的一些“恶作剧”,人们不但没有反感,反而引为茶余饭后的笑谈。在他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品质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深受底层人民的喜爱,是江西农耕文化人中的“阿凡提”。

二、“恒白话”故事选萃

四七三十六

从前,宜丰谭山镇有个商人,非常刁钻,想方设法抬高物价,榨取顾客钱财,大家对他非常愤恨,叫他“刁老板”。

这事被恒白话听说后,决定要想个办法,治治这个“刁老板”。(www.daowen.com)

这天,彭恒仁来到店里,问道:“老板,你这里的白糖多少钱一斤?”刁老板笑道:“五个铜板。”

彭恒仁说:“我说老板,这不对呀!人家都只卖四个铜板一斤,你怎么就卖高价呢?”

“呵呵,话不能这样讲,一分钱一分货嘛!”刁老板伸手抓了一把白糖,在手心上摸着说,“你看看,我这白糖,颜色雪白,味道津甜,比别人的好多了呀!”

彭恒仁摇摇头说:“太贵,太贵。我要买七斤,四个铜板一斤行么?”边说边摸钱,口中念念有词,“四七三十六,四七三十六……嗯,我只出得起这个价。”

刁老板一听,心想:“按我说的价,七斤白糖才三十五个铜板;而按他还的价,七斤糖算成三十六个铜板,不如顺水将这条鱼摸过来。还可以做个人情呢!”于是他把胸一拍说道:“好吧,后生仔,便宜卖给你,就作四个铜板一斤。往后多光临,常来常往!”

刁老板爽快地称了七斤白糖,彭恒仁也笑嘻嘻地把它装进了纸袋内。边装边念:“四七三十六,四七……”忽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对刁老板说:“老板,这样吧,我这人笨,算不准,还是来硬的。”他从口袋里拿出铜板,数四个放一堆,数四个放一堆,放了七堆,手指铜板说:“一堆铜板一斤糖,七堆铜板七斤糖。请点数。”

刁老板有言在先,哑巴吃黄连,眼睁睁看着彭恒仁将七斤白糖拿走,气得说不出话来。

吃鸡

从前,宜丰芳溪的街上,有一座酒店叫“白桦楼,”店老板尖钻刻薄,凡到店里吃东西的人都要先付钱后端酒菜。特别对恒白话更是刻薄。

有一天,同恒白话上街当圩的两个人,要与恒白话打赌:如果不付钱吃了店老板的东西,两人抬着恒白话回家。恒白话说:“这不难,当了圩就到‘白桦楼’去。”

三人一进店,恒白话就到厨房一看,见锅中煮了一只鸡,恒白话就问:“老板,这鸡是卖的嘛?”老板说:“不卖,这是我老婆生崽吃的。你就是出十块现洋(银元)我也不卖。”恒白话恳求说:“就卖点鸡汤我吧。”老板不耐烦地说:“鸡汤?鸡屎都不卖,你就闻闻鸡的味道吧!”恒白话心中早有打算,与同伴一同坐在店门旁,等到店老板去照应顾客时,便走进厨房,从身边拿出买回家写字的一块墨,掰一小块丢入煮鸡的锅里,与同来的人耳语了几句,仍装着看街上的热闹。

店老板回到厨房,见锅里的鸡汤全黑了,大叫:“不得了,鸡怎么变乌了,你们快来看!”好看热闹的顾客都围着锅看。有的说鸡中有毒;有的说是“扬尘”(房顶上的灰尘)掉在锅里;有的说乌骨鸡是乌的。恒白话闻一闻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明明是鸡里有樟脑味,定是鸡吃多了樟子,中了樟脑毒。”老板无奈,准备把鸡倒掉。恒白话忙说:“有了崽的女人,吃不得樟脑,我们男人不怕,我们来吃。”同来的两人忙说:“倒掉了可惜,我们来吃。”老板说:“吃出了什么事,与我无关呀!”

三人说:“当然咯。”于是三人把鸡吃了,连鸡汤也喝了。店老板见无事,便向三人要钱,恒白话说:“你要倒掉,我们是捡来吃的,怎么要钱呢?”老板不肯,大家说老板太尖钻了。正在吵得不可开交时,恒白话突然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店老板见状,吓得不敢再要钱了。同来的两个人只好抬着恒白话回家。一到家里,恒白话笑着说:“多谢二位,送我回家,鸡也吃了,打赌我也赢了!”

报信

彭恒仁喜欢别人尊称他恒相公,如叫他恒白话,就认为在有意奚落他、瞧他不起。这天,河对岸的刘甲在茶店里喝茶,恒白话也进来喝茶。当着众茶客的面,刘甲大声叫道:“恒白话,来来来,今天讲个什么笑话来听听!”

恒白话白了他一眼,懒懒地说:“今天我没空,我喝完茶,还得去报丧呢。”众人一听,忙问:“报什么丧?谁家出事了?”

恒白话不慌不忙地说:“唉,这事说来也真难为我了,我到现在也不知那死者的家属是谁,只晓得死的是个孩子,才十来岁,河对岸人,前天浸死在河湾里,天气热,浸得面目都看不清了,只看清那孩子下巴上有颗痣,你说,叫我去向哪家报信呀”

刘甲一听,心下一惊,自己的孩子刘晓晓,前天去了他外婆家,也是下巴上有颗痣,会不会……他来不及再听下去,就跑回家一问妻子,果然刘晓晓还没回家、刘甲急得要哭了,忙拉着妻子,一路哭着上丈母娘家去。

再说茶店里的恒白话,放下茶盅,就往河对岸去了。路上,正好碰上刘晓晓,恒白哇对他说:“晓晓,你还在这呀,你家里昨晚失了火,烧了个精光,你爹你娘都没逃出来,还不知,不知……”一边说,一边打着哭腔。

刘晓晓一听,“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也来不及细想,就往家里跑去。刘甲夫妇和刘晓晓,二个哭着去,一个哭着来,三人在路上相碰了。刘甲见了刘晓晓,惊奇地:“咦,不是说你浸死了么?”刘晓晓见到父母,也十分惊骇:“哎呀,爹,娘,你们没有被烧死呀?”刘甲打了刘晓晓一巴掌:“你这个乌鸦嘴,你巴不得我们被烧死呀!”

妻子在一旁拉开父子俩,问刘甲:“你这个老不死的,你是不是得罪谁了?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

刘甲一拍巴掌:“啊,对了,我今天一早叫了彭恒仁恒白话,他一定不高兴,就想出这个歪点子来坑我们了。”

哭坟

有一天,恒白话同一伙人到芳溪当圩,见一妇女在路边的小山坡上哭坟。有一人对恒白话说:“恒相公,你看,那里有一妇女在哭坟,你能弄得她笑,今天上街喝酒就我出钱。”恒白话说:“这好办,你们就在那棵大树下坐着,看我弄得她笑起来。”

恒白话急急忙忙走到坟边,突然大哭起来:“哎呀,我咯老庚呀,你走也不跟我说一声,就这么丢下我,我怎么办呀!上有大,下有小,一家人不见你,都会活不下去呀!”哭坟的妇人,不知他是什么人,哭得这样伤心,想问问又不认识,只好又大哭起来,两人哭了一餐饭那么久,哭累了,恒白话看了看碑石,又看了看妇女,突然大叫:“哎!碰到鬼了,我哭错了,原来不是他呀!”那妇人见他白白哭了一场,忍不住大笑起来。

恒白话回到大树底下,一伙人个个服了。

三、“恒白话”故事特点及历史文化价值

“恒白话”故事是当地人民群众以本土历史人物彭恒仁为人物原形,以农村人民生活为主要题材,并根据他的一些趣闻佚事和当时的各种社会现象,结合大量机智人物故事,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独特奇巧的构思,精巧独到的情节,以口头创作的形式,编织而成的惩恶扬善、取巧逗乐的机智人物系列故事。这些故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现了故事主人公的机智、聪慧、诙谐、幽默的特征。它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多为发泄对乡绅官僚、地主老财和黑恶势力的愤懑,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反对抗封建统治和封建社会的世俗思想,反映了人民群众疾恶扬善,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要求,流传城乡,脍炙人口,深爱广大群众喜爱,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口头文学。

“恒白话”故事的主要特征有六个方面:一是构思巧妙,结构完整,短小精悍;二是诙谐风趣,贴近生活,极富乡土气息;三是人物典型,具有传奇色彩,反映了故事主人的聪慧机智,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智慧;四是语言生动朴实,讽刺批判有力,抨击了时弊;五是,情节生动,故事性强,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六是以“白话”(说谎)的手法,致使恶人落入陷阱,最终受到惩处,表现手法新奇独特。

宜丰“恒白话”故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清乾隆年间江南农村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追求,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社会习俗、社会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恒白话”故事,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民在劳动之余,通过听故事获得休息与娱乐,而且培养了儿童、青少年和广大农民机智敏捷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也是民间文学、相声小品、曲艺戏剧、电影动漫等诸多文艺作品创作、改编的热门宝贵题材。“恒白话”故事,为纯宜丰方言讲述,其中夹杂了大量的古音古韵古语,为研究宜丰方言的发展(宜丰方言是介于客家方言与湘方言、赣方言之间的独特方言,其发声短促,语速极快),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资料。

有关“恒白话”的故事,200多年来在宜丰及周边地区民间广为流传,在宜丰老百姓中更是家喻户晓。这些故事题材广泛,构思奇巧,言简意赅,妙趣横生。恒白话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将当时当地一定的历史事件、文物古迹、自然风光、社会风俗结合起来,反映了赣西北地区的人文历史和民风民情。对赣西北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研究具有较高的人文和历史价值,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江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处长)

彭恒仁画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