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江西文史:吉水谷村《仰承集》是保存完整的中华古村文献

江西文史:吉水谷村《仰承集》是保存完整的中华古村文献

时间:2024-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第一部保存完整的古村文献——吉水谷村《仰承集》文◎李希朗谷村,位于吉水县盘古镇,是一个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仰承集》可谓谷村之魂。道光二十年,三十六世孙文澜公以“士庶家不敢当文献之称”改《谷村记》为《仰承集》。1993年4月,谷村后裔,按现代精装印刷内部刊行,是为《仰承集》第七版。

江西文史:吉水谷村《仰承集》是保存完整的中华古村文献

中华第一部保存完整的古村文献——吉水谷村《仰承集》

文◎李希朗

谷村,位于吉水县盘古镇,是一个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谷村,在吉水县西,离城六十里,乡属同水,都列六一,山环水抱,中间十余里,聚址而居,千数百烟,中间一墟,分为上下二节……自七世祖祖尧公卜居斯地以来,子孙众多,分属各地,十里之遥,一本之亲,比屋相连”。这是乾隆二十年(1755)李康斋所著《谷村记》对谷村的描述。历经千余年,谷村至今仍未失去昔日的辉煌,如今的谷村,已有人口一万余,住户1500余户,全村分为六个行政村,村落屋宇相连,古建成群,新居成片,气势恢弘。村中的古树、古塘、古井、牌坊、庙宇,相映生辉,古墟早市如潮,日出而散,千年不变。谷村,像一只巨大的雄鹰,蛰伏在赣中大地,以独特的古村文化,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谷村的演变,同众多江南古村一样,依靠宗族和血缘关系传承发展,这是古村文化的一种共性,将这种文化,以文献的形式完整记录下来,更多的古村落都是采取谱牒形式记载传承,而谷村,除了有传统的族谱外,谷村子孙还编著了一部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古村文献——《仰承集》。

《仰承集》可谓谷村之魂。“吾族自承事祖开基,而后忠孝节义,事业文章,代有传人。其文而传之者,非出于族贤之歌颂,即得自亲友之赠遗,阅时既久,所积遂多”。元至正七年(1347),由鼓楼派尚文公“汇而辑之”,最早称《文献》。

至清乾隆二十年,由三十四世孙康斋公易名为《谷村记》。道光二十年(1840),三十六世孙文澜公以“士庶家不敢当文献之称”改《谷村记》为《仰承集》。“仰承者,吾谷村基祖祠堂名也。在当日名堂之意,无非期后之子孙,仰承先德,世守而勿替也。”

宣统元年,《仰承集》得以重修刊行。“文革”期间,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大多散佚流失,唯谷村四十一世孙李勗老师冒死密存一部(共十本)得以传世。1993年4月,谷村后裔,按现代精装印刷内部刊行,是为《仰承集》第七版。

《仰承集》30余万字,全书包括《序》《卷首》在内,共十二卷十部,结构宠大,内容繁杂,详尽记载了谷村的“世德源流”、“地舆地貌”、“祖德分派”、“家规家约”、“古迹祥瑞”、“衣冠联芳”、“人物列传”、“奏疏公呈”、“谱序文献”、“艺术记诗”、“记告行状”、“墓表墓志”等,自谷村始祖西平王至清末宣统,跨越时空千余年,记载了谷村的历史变革,是一部研究我国地方历史的重要文献,其历史价值不容低估:一、谷村是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缩影,《仰承集》犹如一幅浩瀚的历史画卷,揭示了我国农村社会长期发展的演变规律;二、为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基层组织的巩固稳定,提供了真实的历史资料;三、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文化传承,是实现我国社会长期和谐发展的基本因素;四、深入人心的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动力。

《仰承集》的传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就其承载的内容从源流、科举、创建、著作、诗赋、人物等方面予以介绍。

(一)谷村源流

追溯谷村源流,应上溯到唐代陇西忠武王李晟。《仰承集》记载,李晟先祖为甘肃陇西人。曾祖李嵩,为岷州刺史,赠泽州都督,祖父李思慕,为洮州刺史,赠幽州大都督,父李钦,左金吾卫大将军,授陇西节度使,赠太子太保。李晟的祖上,“代有名迹,雄于西土”。至李晟时,更显富贵腾达。李晟因战功被封为忠武王,“忠武幼好学,学不为已及,读孙吴之书,慨然有经邦济世之志,未弱冠,游秦凉间,元候宿将,咸器异之”。李晟于唐贞元九年(793)八月死于任上,卒年六十七岁,唐司徒中书令丞相晋国公裴度,受德宗皇帝之托,撰写《故奉天定难柱国元勋太师中书令西平忠武王神道碑》,碑文详尽记载了李晟生平事迹。

李晟有十五个儿子,皆有功名。其中第十子李宪,于唐太和元年任江西观察使,拜岭南节度使,有善政,死于任上。李宪长子李游为袁州刺史,封为宜春候。李游第二子李丕,为德化县令,徙居庐陵福塘。李丕子李遵,徙居吉水高村,李遵子李华,生祖尧,是为谷村始祖。

自唐西平忠武王李晟至谷村始祖李祖尧,历经七世,由北方向南方迁徙,脉络清晰。这期间,也正值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之时。或因战事避乱之故,或因灾荒亡命而逃,或因为官难归,客居他乡,大量中原百姓迁徙南方。李晟后裔,顺应时代潮流在南方繁衍生息,图存发展。

李祖尧定居谷村,有“笼破鸡飞,逢谷即止”之说。相传唐僖宗时,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国师杨筠松避走江南,乘舟而行,至吉水桐江(即现在吉水县境内的同江河),登陆上岸,行至洋稠坳,见鸡笼山神龙踊跃,奔驰起舞,便问当地村民此山山名。村民如实告知。松日:“笼破鸡飞,逢谷即止。”祖尧随父居高村,高村地势狭小,人气闭塞,无以图大业,祖尧早有择址而居之意。听得国师有“笼破鸡飞,逢谷即止”之说。吉人吉言,定有后福,便请风水大师筠松先生,择吉日沿途选址。祖尧笼鸡载酒,审视山水风光,当行至同江河畔一开阔地,忽然鸡从笼中飞出,在田里吃稻谷,筠松先生击掌相贺:笼破鸡飞,逢谷即止,此乃天意。于是祖尧即将新址选定,取名“谷村”。这年为后唐天成二年(即杨吴乾贞元年,公元927年)。谷村自开基至今,已有1084年的历史了。

自祖尧迁居谷村后,传至十三世,经过约200年发展,至宋元丰年间,谷村遂分为三大派,即元谭派、月州派、鼓楼派。派下分房设堂,纷繁复杂,一个庞大的家族,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族、宗祠为支柱,以家法、族规为准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至今已传承了四十七世,族众遍布江南诸省。

(二)谷村科举

谷村千百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严密而神圣的宗法制度,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规范。二是令人向往的科举考试,为谷村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仰承集》载,谷村自宋元祐年间李彦成中进士始,经元明清历代,有进士48名,举人115名,其中武举9名。有贡士95名,荐辟46名,仕籍66名,封赠49名,荫袭14名,还有隐逸、义士、烈女、烈妇若干,这样一组数字,出自一村一姓,在江西乃至全国恐怕是罕见的。

谷村的科举,呈现出三大特点。

第一,谷村自宋元祐戊辰李常宁榜鼓楼派李彦成登第始,代代有人中进士。宋代32名,元代2名,明代9名,清代4名。元代80余年,竟有30余年未开科取士,断绝了天下士人之路。而谷村却有2名进士,3名乡举,7名武举,实属不易。明代进士举人增多,村中出现了李邦华、李中、李日宣、李元鼎等理学家、政治家,使谷村重现了昔日的辉煌。清代相对明代略为逊色,但李振裕历任户、礼、刑、工四部尚书,李景迪任江南道御史,使谷村引以为荣。谷村的科第,没有因朝代兴衰更替而终止,而是以“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准则,积极仕进,数百年不松懈,以振兴自己的家族。这种代延俊杰的历史渊源,保持了家族文化的传承性和连续性,从而使这个家族日益庞大。

第二,谷村科举,各派各房,相互竞争,互比高低。如“父子兄弟进士”,元潭派长房李炅为父,中宋嘉熙周垣榜进士,两个儿子李可方、李允方,同榜中宋咸淳甲戌王龙泽榜进士。移居外地的鼓楼派子孙李维贞、李维标兄弟二人中明嘉靖、万历进士。诸如父子进士、兄弟进士、祖孙进士、一门同榜进士,一门同科乡举、父子乡举、兄弟乡举、比比皆是。谷村族众,为求功名,父子结伴,叔侄同行,祖孙相约,邻里相随,同赴科场,试身手于大比之年,谷村文风可见一斑。

第三,谷村科举,累累登第,得益于村中书院。书院教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培养人才,倡导儒学,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莘莘学子,通过在书院寒窗苦读,进入科场,获取功名,光宗耀祖。谷村人在村中大兴书院教育,请名师于书院收徒授业。谷村弟子,足不出村,即可受到良好的教育。

谷村书院有多少?《仰承集》载有11座,宋高宗敕建书院2所:经训书院、义方书院。谷村自创书院9所:桂林书院、神童书院、东湖书院、依仁书院、有裴书院、三益书院、复礼书院、六行书院、文蔚书院等。这些书院最早建于宋高宗朝,最晚建于清乾隆年间。谷村的进士、举人,正是通过这些书院,走出谷村、走向全国。书院,为谷村发展,打下了人才基础。

谷村历代进士简表

(三)谷村创建

谷村作为江西最大的村落,在长期的发展变迁中,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仰承集》记载的谷村创建有堂、别业、楼、亭、阁、第、坊、书院、寺、观、庙、社、戏台等,影响较大的有:李氏祖祠仰承堂、祖尧公墓、护吉大庙、盘龙古寺、金瓯塘、古戏台、上谷坊、文园、千年铁树、贞节坊等百余处。

位于村中的祖尧公墓,建于唐代,为谷村基祖墓。宋咸丰年间,李唐墓为一土堆墓,显得荒芜。咸丰七年,其后人将墓修葺成现在规模。墓地占地200余平方米,四周1米余高的封土墙,前低后高,墓体隆起,正中书“谷村李氏祖墓”大字,两侧书对联“祖训绵先泽,尧兴裕后昆”,以开基祖“祖尧”二字相对。墓前松柏挺立,四周古建筑围绕,以始祖为中心,家族观念,千载不变。

护吉大庙,现为谷村之中最大的古建筑,长50余米,宽30余米,分前后两栋,前栋为大戏楼,后栋为祭祀神庙。护吉大庙为谷村祭祀和集会的重要场所。庙内设戏台,戏台位于庙的大门之后,中间设一前低后高的大型露天场,两侧为庑廊,廊柱挑梁之间,皆有精美雕饰构件。后栋设神翕,有宽大门道与前栋相通,神翕上排列着谷村历代先贤的神位,气氛庄严。

护吉大庙建于崇祯年间,由兵部尚书李邦华、吏部尚书李日宣等倡建。门额书“盘谷福地”,取福祉永存之意,现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仰承堂,是为李氏祖祠,位于美丽的金瓯塘畔。金瓯塘波光粼粼,李氏祖祠气宇恢弘,水面照映着祠堂,映衬出谷村的秀美。

仰承堂始建于明正统年间,由李克勉倡建。弘治庚辛,兵部侍郎李贡增修廊庑,正德、嘉靖年间,都御使李中等第一次重修。清顺治丙申,少司马李元鼎捐建门楼,康熙间四部尚书李振裕第二次重修祖祠。乾隆乙未,谷村合族重建前楹,嘉庆甲子,重修门楼。现在保存的仰承堂,其主体应是明正统年间的建筑。

仰承堂为山墙式门楼建筑,大门为坊式门楼,中设天井,天井中植两棵高大的桂花树,花开之季,清香四溢,寓意金桂飘香,宫中折桂,谷村科第蝉联。祠内开间宽大明亮,一世祖西平王像挂于祖祠神台中央,“仰承堂”匾额横悬于神台之上,显得肃穆庄严,建筑保存完好,谷村族众每年春冬两季皆来祖祠祭祀。李氏祖祠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谷村创建一览表

(四)谷村著作

谷村文风鼎盛,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仰承集》记载的宋代著作有:神童李如圭的《仪礼集注》;李奥的《四书通旨》《章旨》;李景春《上八议万言封事》;著名诗人李钰的《鹤田诗六集》《杂注四集》《乐府东游记》《钱塘百咏》等。

明代著作有:都御史李中的《疏草日录》《书问》《诗文谷平号》;兵部尚书李邦华的《奏疏留丹集》《诗文全集》《依仁讲学语录》;吏部尚书李日宣的《是语堂录》《沧浪诗集》《散修堂集》等数十部著作。

清代著作有:女诗人明瑞昌王后裔朱中楣的《唱和随草诗》《余镜阁新声》《亦园嗣响》;李振裕的《预修皇舆表》《辑古鉴览》《三朝圣训制艺》《沧浪亭稿》《白石山房集》等数十部著作。

谷村自宋代至清末,合计各类著作百余部,《四库全书》收入部分,其余大多遗散失传,是为可惜。

谷村著作一览表

(五)谷村诗赋

文人墨客,同谷村人诗文唱和,风盛一时。《仰承集》记载,自宋至清,有三百余首诗歌颂谷村的人或事,这些诗的作者,不乏名臣大家,宋代杨万里、杨长孺、朱熹、张栻、文天祥、李鹤田、刘辰翁等;明代周述、金幼孜、曾启、王艮、罗洪先、曾同享、邹元标、李元鼎;清代李振裕、朱中楣、李次莲、李鹤鸣等。诗人或赞美、或感怀、或赠别,流露出对谷村的仰慕与敬畏。如杨万里《赠神童李氏如圭西归》:

江西李家童子郎,腹载五车干我皇;

选德殿复春昼辰,天子呼来傍御床;

口角诵书如布谷,眼光骨法俱冰玉;

紫绡轻衫发锦束,万人回头看不足;

莫言纫慧长不奇,杨文公与晏临淄;

老翁笞儿何火痴,欲鞭辕下追霜蹄;

六岁取官笑谈里,春风昼锦归故里;

生子当如李亚子,至如吾儿豚犬耳。(www.daowen.com)

南宋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张栻《题复斋》诗三首,并作序云:“庐陵李直乡,以复名其斋,求余诗,人未暇也。今日雪霁登楼,偶得此遂书以赠,顾惟圣门,精微纲领,岂浅陋所能发,只增三叹”。

李侯索我复斋诗,此理难明圣者稀;

要识圣人端的意,须于动处见天机

万化根源天地心,几人于此费追寻;

端倪不远群看取,妙用何曾间古今

今古茫茫浪着鞭,谁知圣学有真传;

请君细看复斋记,直到义爻未现前。

朱熹《复斋诗》:

出入无时事此心,岂如鸡犬易追寻;

请看屏上初爻旨,便识名斋用意深。

朱熹和张栻两位大家,同题《复斋诗》,实在是谷村的一件盛事。李次鱼,号“复斋”,宋绍兴十年中解元,三十四年授长沙酒正,博学多才,在谷村建一馆,取各“复斋”,常在馆中研读《周》《易》,潜心理学。“纵观之,欣然有得,初不知为官之乐,亦不知古人之远。”以“复斋”为名,修心养性,用意深远。朱熹、张栻,同为理学名臣,深谙主人用意,故作《复斋诗》以颂之。

文天祥《赠深斋》诗:

晚樽和月吸,早饭带星饮;

鹏晏从高下,螳蟑任黠痴;

水澄神自定,云远意俱迟;

门下谁车马,故人来讽诗。

谷村诗人中,月洲派李钰值得一提。他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与他唱和的诗人很多。如宋代著名词人刘辰翁与李鹤田是同乡,刘辰翁作《送鹤田重游武林》相赠。林仿作《送李鹤田归庐陵》、阎宏作《送李鹤田》、周密作《赠李鹤田供奉》、张广微作《赠鹤田先生》、赵孟兆作《寄李鹤田》等。

明代大学士解缙,为谷村作《南源十景》,金幼孜作《送李彦赴荆门学》《题环山堂》,罗洪先作《送李台冈应贡》《调中与李省庵谈亡友他伯实有感》《访李少舫故宅》《李汝思南昌新居成有赠》,曾同亨作《赠外翰李台冈先生任天长》、邹元标作《送李鹿南改粤少参》,李邦华作《癸未起南宪冒请勤王志感》等等,众多名人,创作了与谷村有关的大量诗篇。

清代谷村还出了一位女诗人。诗人朱中楣,字懿则,号远山,为明瑞昌王后裔辅国中尉朱议汶之女,谷村兵部左侍郎李元鼎之妻,夫妻俩常相酬唱,著有《文江唱和集》《镜阁新集》,为明末清初著名的女诗人、词人。其代表作《西江月·暮春雨夜》写得凄怆幽怨:

细雨欲收春去,残花暗约莺留。无心闲玩强登楼,陌上行人还有。

泥滑难将旧恨,提壶唤起新愁。天涯芳草自悠悠,零落海棠消瘦。

诗作《示儿公车北上》:

吾门事业始唐开,几世天教付汝才。

已喜故园新折桂,行看上苑早探梅。

家传经史精研索,策对轩墀谨体裁。

驿路风霜当自摄,春深应报锦衣回。

全诗流露出母亲深情的爱与期待。李振裕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登康熙庚戌榜进士。

谷村人以诗言志,以诗会友,尚诗之风,颂誉千古。

(六)谷村人物

《仰承集》记载了大量历史人物,包括:忠臣、理学、文学、神童、隐逸、封赠、耆寿、孝行、义士、烈女、节妇、贤母等,约数百人,这些谷村人物,为家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谷村人的骄傲。

抗金英雄李邈,宋宣和年间为霸州知州。李邈直言敢谏,因触犯了权臣童贯而被免官。复出,为严州知州,时金兵来犯,李邈起兵勤王,驻防真定,与金兵激战。相持40余日,城被攻破而俘。金人威逼利诱,不为所动,遂坐牢3年。坐牢期间,金人不许他穿汉服,蓄长发,李邈不服,终日骂贼不绝。金主又令他为沧州知州,他更不予理睬。金人无奈,用铁杆猛击他的嘴巴,牙齿尽落,誓不属从,英勇就义。

布衣名士李景春,字宗英,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晋京向高宗皇帝上万言书。上书的内容分八个部分:一礼制、二国体、三命令、四官吏、五财货、六国本、七学校、八刑辟。洋洋万言,力陈治国平天下之大义。高宗皇帝对他忠君爱民之举倍加嘉勉,五日内两次宣召上殿对策,并授之官。景春托病坚辞不受,回归故里。高宗帝赐号“忠隐”。一介布衣,胸怀天下,“诚足以愧居官食禄两苟容者也”(刘球《书李景春万言书后》)。一百多年后,文天祥从谷村族谱上看到了李景春《上高宗皇帝万言书》,遂作《跋李景春绍兴万言书蒿》一文:

“吾乡布衣李景春,上书于绍兴,累累万言,尽疏闾阎隐微之故,可谓知无不言矣。厥亦唯我高宗皇帝,仁厚恻怛,勤求民瘼,足以旁通下情,庶几古者,询于刍尧之遗意,凡我有官君子,暨于国人,式克于劝读君之言,当时州县间,可嗟叹者如此,今去之百有余年,执知又有过于君,所观者于此,又重为世道感”。跋文感于时政,盛赞李景春上书之举。

理学名臣李中,字子庸,号谷平,明正德二年,应湖广乡试第一。正德九年(1514)中进士。武宗皇帝自称为“大庆法王”,建寺于西华门内,用番僧住持,廷臣没有谁敢说,时李中拜官才三月,即抗疏“请毁佛寺,出番僧,选儒臣,朝夕劝讲,揽大权以绝天下之奸,建储位以天下之本,革义子以正天下之名,则所谓振纪纲,励风俗,进君子,退小人,诸事可次第举矣”。武宗怒,谪为广东通衢驿。世宗即位,复故官,未任,擢广东佥事,再佥广东提学副使,三迁广东右布政使。十八年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进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光宗时病卒,追谥“庄介”。

李中为官清廉,自广西归里,有客人来访,李中无以招待客人,只得向邻居借米为饭,米至又乏薪,客人竟不及饭而别。所居房屋,“崇显败辟,腐衰不蔽风雨”,也不为子孙考虑,“而兴致旷远,飘然自得。”著名现学家、同乡罗洪先、王龟年、周子恭皆为其门生。罗洪先称其学“以求仁为的,以闲邪为端,以自作主宰,不致纤毫之力为功,以生生不息,不与一己为体。以心正而动,自有分殊为用,以脱然无击,常如太虚为乐,以遁世无问,不求人知为至”。罗洪先对李中的理学观点,作了较高的评价。李中著有《谷平前后集》二十八卷,《目录》三百余条,《书问》三十三卷,《诗》与《文》一六五卷行世。

兵部尚书李邦华,字孟暗,自少受业同里名臣学士邹元标。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与父亲李廷谏一起参加乡试并中举,万历三十二年(1604)中进士,授泾县知县,有政绩,拟授御史。值党论初起,朝士多抵顾宪成、邹元标,邦华受牵连,被指为东林党。因此,两年后拜命,陈“法祖用人”十事,未被采纳。四十一年又上“革除时弊”十事,触怒了权贵利益,又未采纳。四十四年,请病假归里,时朝中党争正酣,有人指邹元标为东林党党魁,邦华与元标为同里,又喜欢辩论是非,有人劝他说话做事委婉些,邦华却说:“宁为偏枯之学问,不作反覆之小人。”更受到异己忌嫉。次年任山东参议,父廷谏时为南京刑部郎中,罢官返乡。邦华因病不上任。

天启元年(1621),起故官,改易州兵备,二年调任光禄少卿。四月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军府新立,庶务草创,邦华极力整饬,升兵部右侍郎,再次返里探望父亲。四年夏抵京被阉党诬陷,引疾去。五年秋,阉党奏请朝廷,削其官职,于崇祯元年(1628)四月,官复原职,总督河道。不久改兵部,协助戎政。邦华竭力改革,所设云辇、龙旌、金鼓、旗帜、甲胄、剑戟,焕然一新,帝大加赞赏。二年,加兵部尚书,邦华陈《更操法》,填简选、改战车、易火器、酌兑马、练大炮等九事,又革除占役虚报冒领之弊,杜绝滥借营马,带头减去自己班马三分之一,非公事不骑,共减少营马一万余匹,裁汰老弱八万余人,每年省军粮二十四万石,这些措施都得到崇祯帝的认可,并作为法令颁布执行。

崇祯二年(1629)十月,满桂兵拒清兵于德胜门外,城上发大炮胁桂,误伤桂兵,都察院事张道泽弹劾邦华,遂罢官。十二年四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山西,不久又攻下北京,崇祯帝吊死景山。邦华移驻北京文丞相祠,内城失守,邦华绝望。遂整肃朝服,行五拜三叩头礼。更青衣,向文丞相作三揖云:“邦华,先生里人,当国难无可报君,唯一死从先生地下”。拿来白绫,手书赞曰:“堂堂丈夫,圣贤为徒,忠孝大节,矢死靡渝,遭国不造,空负良漠,临危受命,庶无愧吾,君恩莫报,鉴此疾遇。”抛笔正坐,引帛在手,自缢身亡,谥号“忠肃”。

四部尚书李振裕,字维饶,父李元鼎,官至兵部左侍郎,母朱中楣,明末清初诗人。振裕于清康熙九年(1670)中进士,授宏文院庶吉士,修《皇表鉴古集览》,改翰林院简讨,预修明史,迁右中允翰林侍讲。康熙二十四年提督江南策政,拜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奉诏往祭泰山、沂水、东海。进吏部右侍郎,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

康熙二十八年(1689),京郊灾荒,西连井径,北接医闾,振裕临灾区视察赈济,救活了不少灾民。四十七年大比,滇省生员日盛,奏请增加名额,特破例批准。为大司空,督修太和殿,工成费省,康熙题“咸中有庆树滋堂”匾以赐,进工部尚书。江西每年巨额的糟粮运费,负担过重,督抚屡疏请免,户部不准。振裕为此领头上书朝廷,巨额费用得以减免。转刑部尚书,裁减司员,抚恤囚犯。再转户部尚书,有豪强附势,欲专营陕北直诸路铁利,振裕力执执照不发。后改礼部尚书,入南书房,纂修《佩文韵府》等书。著有《沧浪亭稿》《白石山房集》,享年六十八岁。

注:

本文所引资料,均出自清宣统元年刻本《仰承集》书影,见第33页。

(作者:吉水县旅游局局长,文博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