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汉字尊严不可亵渎:中国汉字的优秀魅力

汉字尊严不可亵渎:中国汉字的优秀魅力

时间:2024-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字尊严不可亵渎文◎周鸣贵毋庸置疑,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具活力的文字,它具有极强的表意能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汉字以其崇高的尊严和灵动的表意能力,成了“汉字文化圈”的凝聚剂,进而开创了“国运兴汉字兴”的大好局面。举目四望,差错现象几乎比比皆是,甚至出现对汉字尊严的亵渎,就连一些主流媒体,也难避其咎,在用字、读音、书写时,同样可悲地出现种种弊病,好不叫人心痛!

汉字尊严不可亵渎:中国汉字的优秀魅力

汉字尊严不可亵渎

文◎周鸣贵

毋庸置疑,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具活力的文字,它具有极强的表意能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其初创到现在,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它先后经历了商周的甲骨文金文秦始皇统一文字产生的小篆,汉代的隶书,直到近百年的汉字改革运动,最终成为今天的简化汉字体系。连绵数千年,它就像一块活的化石,生动而具体地昭示着历史演进的轨迹,袒露出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迎来了文明进步的曙光,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汉字产生以前,人们是通过口语进行交流,凭借着记忆一代一代往下传。但是,记忆是很不牢靠的,容易遗忘或走样,而且口语有着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不能传之久远。于是,先民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见鸟兽蹄远之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便创造了汉字。从此,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只有见诸文字,才能成为文化成果。可以说,汉字是我们祖先告别蒙昧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所以它赢得了世人的敬畏和崇尚。在古代,不仅中国,就连日本、朝鲜、越南及广大东南亚地区,也都借用汉字记述其本国的历史和文化成果。汉字以其崇高的尊严和灵动的表意能力,成了“汉字文化圈”的凝聚剂,进而开创了“国运兴汉字兴”的大好局面。截至目前,全球已建立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0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通过汉字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4万。到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也越来越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问中国时说,到2014年,美国要派10万名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不仅如此,一些外国人还通过汉字把中国文化与其先进的科技手段及产业链条进行嫁接,生产出一批耀人眼球的文化产品,使中国汉字和华夏文化走红全球,成了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

然而,我们在为中国汉字辉煌感到欣慰的时候,却难以忘记近年来汉字践行中出现一些苦涩和难堪。举目四望,差错现象几乎比比皆是,甚至出现对汉字尊严的亵渎,就连一些主流媒体,也难避其咎,在用字、读音、书写时,同样可悲地出现种种弊病,好不叫人心痛!瞧:

2007年4月19日,央视播出的《艺术人生》,请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当嘉宾。当时毛岸青刚去世不久,主持人因此对毛新宇说:“在这里,首先对家父前些日子的过世表示深切的哀悼。”把人家的父亲称作“家父”,当时引起一片哗然。更糟糕的是,《艺术人生》的主持人还辩护说:“为了拉近采访者与受访者的距离,更好地进行沟通,用‘家父’也是可以的。”这种说法完全不顾“家父”是个谦词,指的是说话人自己的父亲,真可谓强词夺理,自然引来更多批评。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博得了全世界的喝彩。开幕式上表演者扮演的孔门三千弟子齐诵《论语》中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是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却把“不亦乐(lè)乎”说成“不亦乐(yuè)乎”。乐读lè,意思是快乐;读yuè,就是音乐。朋友远道而来,是件令人快乐的事情,跟音乐没有丝毫联系。可是,却有人辩解道,这里念“乐”(yuè),因为它通的是“悦”字。这真叫人啼笑皆非!其实,与“悦”相通的并不是这个“乐”,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中的“说”(yuè)字。犯此等错误,实在是太无知了。

2009年,湖北安陆与四川江油闹出“李白故里”之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就此作出批复表示:“安陆市作为李白长期居住地,被称作‘李白故里’具有合理之处。”这个判断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起更多争议。李白曾在山东济宁安家10多年,那么济宁也是“李白故里”?奇怪的是,《羊城晚报》还刊文继续引申:“所谓故里,无非就是居住过的地方,住上一天,也可以说是故里,何况诗仙曾经在安陆生活过10年,说是李白故里,何错之有?”这个说法更是令人愕然。李白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安、幽州、金陵、江夏、秋浦、白帝……他都去住过,难道这些地方都是“李白故里”?商标局和上面那篇文章,显然是没弄清“故里”与“故居”的区别,才说出那种幼稚可笑的话。

2010年,在央视播出的元宵晚会上,节目主持人为烘托节日气氛,特地背诵了欧阳修一首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可惜背诵时却把“花市灯如昼(zhòu)”念成了“花市灯如书(shū)”,结果适得其反,一片哗然。其实,在“昼”字上犯错误的又岂止是这位节目主持人一个?无独有偶,选入某小学教材的欧阳修名篇《昼锦堂记》,被误作《画锦堂记》;《中国书画报》某文提及《昼锦堂记》时,也全部误为《书锦堂记》。那么,“昼”怎么会错成“书”和“画”呢?这可能是繁体字惹的祸。在繁体字中,“昼”写作“晝”,“书”写作“書”,“画”写作“畫”,字形上酷似相像,只有一两笔之差,但意义却相差万里!因此,我们在把握其字形、字音、字义和字能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错在哪里还不知道。

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一面锦旗,可是却弄巧成拙,把赞美之词“捍祖国强盛”错成了“撼祖国强盛”,弄得意思颠倒,让人啼笑皆非。“捍”是保卫、防御的意思;“撼”是摇动、震撼的意思。虽然读音相同,但两个字的字义相差万里,绝不能通用。故宫之“撼”事,令人遗憾!(www.daowen.com)

又如,同年发行播映的电影辛亥革命》中,多次出现“光複”字样,其实都应作“光復”。“復”表示转回来,还原、恢复等义,“光复”的“复”指“恢复”,故对应的繁体字是“復”;“複”的本义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复,如“复印”、“复句”、“复杂”、“山重水复”等等。可悲的是,错了还察觉不到。

还有,央视的《百家讲坛》,在其出版的专辑封面和腰封上印着一句豪言:“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其实,讲坛的“坛”,本作“壇”;酒坛的“坛”,本作“罈”。字义不同,简化为一字“坛”后,单独用可以,如把这句豪言连贯起来,则未免有些滑稽了。在这类“一简对多繁”的字上出现这种错误,已是司空见惯的了,实在有辱斯文。

在2012年1月22日的央视“春晚”上,类似情况也未能幸免,不仅文字频频出错,将“吗”误成“嘛”,“四川省广元县”误成“四州省广元县”,“产前综合征”误成“产前综合症”,“鼓乐是人类最早的音韵之一”误成“鼓是人类最早的音韵之一”,而且还通过演员和主持人之口,把一些史实和礼俗也给亵渎了,将“秦王”说成“秦公”,西施说成比貂蝉“老一千多年”,“竹报平安”说成在竹简上写平安家信。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主持人居然教观众向父母行拱手礼,这更是个误导。因为拱手礼只施及朋友、兄弟、同事和陌生人,古人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因恩重如山,必行叩首礼,以示孝道,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礼俗,作为央视节目主持人,犯如此错误,实在不应该。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之所以如此,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汉字是一面镜子,映射的是社会的影子。频频出现的差错,不能不说是社会与文化问题的综合反映,其根源集中表现在为下几方面:

首先,是国民母语教育地位的下降。如今,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地方,学校招生、企业招工、机关招员,都必须通过外语的等级考试,而对母语却无特别要求。即使设立考试科目,也是过于强调作文写作,文字素养却往往被忽视。一张试卷,作文的比分占了40%到60%,还杂以默写、联句等,文字素养则比例甚微。殊不知,对文字的一知半解,反过来是会影响作文质量的。至于,社会语文教育,更是长期缺位,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语文问题无人解决,无人引导。比如是“井岗山”还是“井冈山”?是“宫保鸡丁”还是“宫爆鸡丁”?是“哈蜜瓜”还是“哈密瓜”?是“糖醋里肌”还是“糖醋里脊”?是“皇天厚土”还是“皇天后土”?这些实际问题,如果学校无力去管,政府无心去管,社会语文的混乱自然不可避免了。

其次,是社会心态浮躁。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明显加快,顾及不了文字语言方面的修养,读错音、写错字,用错句的现象已习以为常,即使是出版界和新闻界,对文字规范的要求也有所下降,差错率明显放宽,“无错不成文”、“无错不成书”已成业界常态。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虽然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为便捷,人们在表达上获得的自由是空前的,但对文字规范的忽视程度也达到了空前。这些我们姑且不谈,光街市上那些广告、启示、招牌、路标、墙报中的文字差错,就够我们触目惊心的了。比如“九州”错成“九洲”,“渤海”错成“勃海”,“扬子江”错成“杨子江”、“曲阜”错成“曲埠”,“菏泽”错成“荷泽”,“莲塘”错成“莲圹”,“影像”错成“影象”,“渔具”错成“鱼具”,“原煤”错成“元煤”,“打烊”错成“打洋”,“与会”错成“预会”,“布局”错成“部局”,“预售”错成“予售”等等,不仅污染着人们的视觉,而且亵渎了汉字的尊严。

另外,还有文字语言本身的问题。中国的汉字,虽然历经数千年,先人们在造字时也颇具匠心和智慧,但它毕竟是个符号系统,而且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有些文字问题不易一眼看清,使用时出现混乱与争议也是在所难免。比如人们常用宋玉《风赋》中的“风起于青蘋之末”来说明事物尚处在萌芽阶段,但人们经常把“青蘋”误写成“青苹”或“青萍”。“青蘋”是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蕨类草本植物,而“青苹”现在通常的理解是“青苹果”,与事物萌芽无关。“青萍”指浮萍,浮萍叶子紧贴水面,微风吹之不动,何况浮萍是无所谓“末”的。“风起于青萍之末”,也不符合人们的生活常识。这些错误的产生,是与《简化字总表》有关。“蘋”是一个多音字,读Píng时指“蘋果”,可简化为“苹果”。读Pín时指“青蘋”,不可简化为“青苹”或“青萍”。而《简化字总表》没有区分这个字的读音和意义,统将“蘋”处理为“苹”,因而造成了该字践行中混乱。2009年教育部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部分字形进行了微调,其中有一处是把读音不同的两个“蘋”字分开,恢复“青蘋”的“蘋”字,这个做法是可取的。因此,如何把汉字背后的科学规律和文化内涵普及,尚需要教育界和学术界与公众沟通。

须知,民族复兴需要文化准备。因此,当我们喜望文化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的时候,我们千万不可忘记,中国汉字所承载的文史信息和哲学思想乃至所连接的整体文化系统,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强大的精神之根。尽管当前社会整体语文素养不足、文字使用心态浮躁、语言本身尚存复杂问题,但我们仍然不可亵渎,一定要怀着敬畏之心,树立起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了解它、认同它、尊重它,坚决维护汉字的崇高尊严,深入细致地辨析每个汉字的意义与正误,并切切实实地使用好发挥好,以保护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汉语符合规律地发展,使中华文化更加灿烂和辉煌!

(作者:江西日报原主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