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魅力永存——重温、精读“红井”的故事
文◎迟宪平
《吃水不忘挖井人》,曾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之文。这篇语言平实、语句简洁、结构严谨、字字珠玑的百字短文,叙述的是毛泽东主席关心群众疾苦、为解决百姓饮水难的问题而带领红军战士为江西瑞金沙洲坝群众挖水井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文中那句“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更是妇孺皆知、广为传诵,成为饮水思源的生动诠释。而当年的那口水(红)井,不仅哺育了几代人,且成为游人参观的主要景点,更成为饮水思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就在2011年6月25日至7月9日于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央苏区革命传统”主题展览现场,一批批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部委的工作人员和全国劳模代表、老红军暨老将帅后代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大学生代表、农村党员代表、部队官兵及云南、广西、陕西、辽宁等全国各地干部群众近20万人慕名前来接受红色洗礼,感悟党的伟大历史、感悟党所培育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尤其是展览现场那口按照1∶1的比例复原的“红井”和那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更成为展览期间数万新老共产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和重温入党誓词之圣地。人们在这里聚焦、在这里进行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汲取精神的养分……这一幕幕感人至深、难以忘怀的场面,无不令人震撼和回味!
那么,当年毛泽东主席为何要带领红军战士为群众挖掘水井?其间蕴含怎样鲜为人知的史实和插曲?演绎着怎样的中央苏区红色经典传奇?从中折射出怎样一种深邃意义和博大情怀?又为当今我党执政实践带来了怎样有益的启示?
值此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81周年及全市乃至全国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之际,不妨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轨迹,再次追溯、重温、精读当年那个真实而又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从中解读其深厚(邃)意蕴、品味其独特芬芳。
毛泽东和赵宝成、傅连暲“现场办公”,做出挖井决定
那是公元1933年9月的某一天,在瑞金沙洲坝元太屋内,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正在找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赵宝成谈话:
“赵厅长,你知道吧,沙洲坝这地方又旱又穷,村民喝水、用水都靠门前又脏又臭的池塘水。当地有首民谣如是说:‘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旱死老鼠渴死蛙,有女莫嫁沙洲坝。’我们中央机关自搬到沙洲坝来之后,肯定给村里群众增添了许多麻烦,甚至有不少矛盾,我叫你们总务厅调查一下,现在有结果了吗?”
赵宝成听后回答:“报告主席,我们现正在调查,正在向群众征求意见,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听了赵宝成的回应,毛泽东点点头:“那就好。办事要提高效率!沙洲坝本来就缺水,加之天旱就更缺水,老表们都吃村口大塘里的水。那是什么水呀?你看到了吧,洗衣服、洗菜,甚至洗马桶都在一口塘里,这样的水能吃吗?现在,中央机关来到这里又增加这么多人,群众吃水就更困难了?”
听罢,赵宝成赶紧起身道:“主席说得对,我们要提高工作效率。”
其时,恰好中央红军医院院长傅连暲进来,他对毛泽东说:“主席,您送来的村口池塘水样,我已化验,水质很差,有寄生虫卵,不宜饮用。”
毛泽东对傅连暲和赵宝成说:“我们看看去,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不一会,他们就来到池塘边,只见因天气干旱燥热而池塘干涸,只剩下半塘水。此时,红军战士和群众都正在挑塘水,一位老者则牵牛在塘边饮水。
见状,傅连暲忧心忡忡地说:“这塘水太脏,不能再饮用了。”
赵宝成说:“老百姓喝池塘水喝了几百年,真难为他们了!”
毛泽东接着说:“是啊,老百姓过去是不懂得卫生。我们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是人民的公仆,既然知道这水不能饮用,就要想办法解决!”他并对傅连暲说:“傅院长,我看在池塘边打一口水井,让池塘水渗到井里,让它过过滤,可能水质会干净些。你看行吗?”
傅连暲点头答曰:“这是个好办法。沙洲坝这地方如此干旱,一时间恐怕难以找到别的水源。若在塘边打口井,离得远了些,井水肯定比塘水干净。”
毛泽东闻言十分高兴:“赵宝成,你马上组织一些人到这里打井,明天就动手,我们大家都参加!”
毛泽东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开挖水井
红军要在村中打井的事,当天下午就在村民中传开了。谁知,村民们非但不高兴,反而还忧心忡忡。
一位白胡子老人竟然找到毛泽东,央求红军别打井。对此,毛泽东不解地问:“老人家,这是怎么回事啊?”白胡子老汉道:“祖上有传,我们沙洲坝是条旱龙,打井会破坏龙脉的。我们村的人命中注定要喝塘水,习惯了。”
毛泽东听后大笑起来:“老人家,什么旱龙不旱龙的,那都是迷信、旧思想。打井不会破坏龙脉的,没关系。如果真的破坏了,龙王爷怪罪下来,叫它先找我毛泽东好了,是我叫打的井嘛!”
听罢此言,老汉连忙双手作揖:“主席,那我们沙洲坝全村人就托你的福,托红军和共产党的福了!”
第二天早饭后,毛泽东领着警卫员吴吉清、陈昌奉等最先来到村口水塘边勘探地形。只见他选定地方后,随即挥起锄头挖了起来,边挖边说:“龙王爷看着,是我毛泽东带头挖的井,跟村里的老百姓没关系哩!”
这时,前来参加挖井的红军战士有19人,他们来自1930年10月7日由毛泽东在江西吉安亲手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工兵红一连”。大家干劲十足,在毛主席开挖的地方热火朝天地挖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中央教育人民委员(即中央教育部部长)徐特立也扛着锄头来到工地上。毛泽东看见,忙停下说:“徐老,您怎么也来了?”徐特立笑笑:“我老头也得喝水呀,不劳动者不得食嘛。再说,我想找您说个事,今天在办公室找不到你,所以我就到这里来了。”
“找我什么事?”毛泽东问。
徐特立见缝插针地找了个空位干了起来:“我想请你给苏维埃大学讲一次课。”
毛泽东擦了把头上的汗水,边干边答应:“我是苏维埃大学校长,讲课是应该的,可是讲什么呢?”
徐特立应声道:“你是政府主席,党员大部分是来自基层的苏维埃工作人员,就讲讲苏维埃建设问题吧。”
毛泽东说:“这个题目好大哩。我看,乡苏维埃政府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乡苏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苏维埃的威信。要我讲,就讲讲乡苏维埃政府怎样工作吧。”
徐特立说:“这是个好题目。”(www.daowen.com)
毛泽东说:“不过,现在不能讲。况且,我也没有在乡苏维埃政府工作的实践和经验,我得调查调整、研究研究,等我有了底了,再定时间吧。”
他们边干边谈。大伙儿干得热火朝天!井越挖越深,不到半天工夫,井底便出了清水。
“啊,出水啦!”看见泉水喷涌而出,人们欢呼起来。
大家从附近捡来一大堆石块,仔细地沿着井壁圈砌起来。不到天黑,一口直径0.85米、深5~6米的水井便挖成功了。
村里的老老小小,纷纷来到井边观看,眉开眼笑地称赞毛主席为村里办了件大好事。
自水井打成后,沙洲坝的百姓告别了喝水难的日子,从此喝上了甘甜的井水。
群众吃水的问题解决了,毛泽东又提出要给村里办另外两件事:一是在村中建1所公共厕所,不要再让一些人在村中到处乱拉大小便;二是村里孩子多,上不了学,要在村口办1所列宁小学。徐特立自告奋勇地说:“办列宁小学的事,我来完成!”
小学校果然很快就办了起来,公共厕所也很快建好了。
毛泽东常说,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都应该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替群众谋利益。他自己就是大家的楷模:大到领导贫苦工农打土豪、分田地、建政权,小到为群众修桥、补路、打井、办学校,处处都在为大家树立着榜样。
类似打井这样为群众办事谋利益的事情,在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陈毅、刘伯承、邓小平、徐特立、何叔衡、董必武、林伯渠等各级苏维埃干部身上,都可以讲出一长串的事故来。
由此,苏区群众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的干部真好,嘛格(什么)都替我们想到了!”
……
沙洲坝人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沙洲坝人民饮水思源,不忘感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次年,为迎接中央南方革命老根据地慰问团的到来,沙洲坝人民专门维修了由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挖的这口井,并取名“红井”,意为“革命之井”、“红色之井”。同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以表达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后来,又将木牌改为石碑。
1961年3月4日,红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前来参观红井并品尝红井水;而作为全国重点红色景区之一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传统教育基地的红井,每年都有50多万名游客从国内外慕名而来。据不完整统计,从开挖至今,已有700多万人饮用过红井的水,红井因此成为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一口井……
如今,红井已79岁了,新中国也走过了近63个春秋。在这数十载的沧桑岁月中,沙洲坝人民始终铭记毛主席的恩情,并发扬当年挖水井的精神,使这里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瑞金市沙洲坝镇大兴水利建设,使沙洲坝红井村小组农田得到有效灌溉,遇到干旱季节,稻田不干旱,百姓也有水喝。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生活质量越来越讲究,饮水安全的意识也有很大的提高。现在,这个村办起了自来水厂,家家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红井小组的村民还利用“红井”品牌效应,引资开发建起了瓶装饮用水厂,“红井”牌矿泉水成为游客青睐的红色旅游食品。此外,头脑活络的村民,还利用紧邻沙洲坝革命旧居旧址的优势,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成为村里人致富新产业。村里的艺人则在党和政府的资助下,成立农民文艺表演队,添置各种乐器、道具,到旧居旧址表演农民拿手绝活,引得游客交口称赞,腰里的荷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乐呵。如今红井小组的村民,90%的农家都住上了“农家乐文化小康楼”。昔日贫穷落后的山乡不仅成为现在富裕的鱼米之乡,还成为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文化产业村。时下,当地的老百姓又新编了一段山歌赞颂党的好政策、赞美新生活:“沙洲坝,沙洲坝,三月不下雨,有水浇庄稼;五谷丰登发了财,凤凰纷落沙洲坝。”
而当年红井的经典故事,更是演绎着不朽的传奇:一口红井哺育了几代人,一篇经典感动了亿万学生。据了解,由红井的故事创作而成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最早刊登在1952年小学课本语文第二册36课、现则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二册第22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和江西进行过至少6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但《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仅百字的课文却一直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一代又一代,数以亿计的小学生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从中感受着共产党、毛主席爱人民的浓浓深情。“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更是连同革命旧址红井一起被广为传诵,成为饮水思源的生动诠释,更成为感恩教育的永恒经典,该文也被网民称之为“中国最经典的课文”。
《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的“下课”与“上课”
然而,这篇红色经典课文也曾经历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插曲。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沿用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自2001年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后,有的出版社将这篇课文从小学语文课本中拿了下来,致使这篇红色经典课文一度“下课”。
2003年12月初,当时全国知名的红土地文化研究专家汇聚赣州,参加“全国弘扬繁荣红土地文化研究会”。他们来到“人民共和国摇篮”——瑞金瞻仰革命旧址群。当他们置身于红井旁,用竹筒舀起甘甜的井水,怀着崇敬的心情念着井碑上的石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再联想起小时候学习这篇课文的情形,代表们感到特别亲切。无意中,有人说起:“这篇课文现在有些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读不到了。”闻言,代表们对此感到惋惜和不解,认为这么好的课文不应该从教材中“下课”。赣南的许多语文教师也认为,其实这篇课文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它浅白、易懂,很适合低段的儿童阅读,是学生识字的好材料;其二,它记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起因、经过、结果都有(如这篇课文由3段、6句话构成。第一段2句话31个字,交代了地点和人物;第二段3句话34个字,交代了挖井的背景和经过;第三段1句话35个字,写乡亲们立碑感恩之举),可读性强;其三,该课文语言平实、简洁、洗练,通篇虽没有一句赞誉之词,但毛主席关心群众疾苦的感人故事却从质朴、浅白的话语中跃然纸上,其立意、思想、谋篇、遣词、语言等均堪称典范;其四,该课文的内容既蕴含了中华民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又生动地体现了领袖人物关心群众生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崇高风范,并形象地印证了毛主席的治国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学生潜移默化进行人文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时任赣州市政协主席、市红土地文化研究会会长的胡国铤强烈地意识到:老区人民应该为此有所呼吁和行动!他提议由赣南日报社派出记者对此事进行采访了解,以内参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反映这件事。内参出来后,时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的潘逸阳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要求市委宣传部和赣南日报社与新华社江西分社联系,争取通过新华社以适当方式向中央领导反映此事、传递呼声。2003年12月14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考察瑞金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随行陪同的时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的潘逸阳便在红井旁向他汇报了国内有些地方的学生不能在课本上读到《吃水不忘挖井人》一事,并表示作为一份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红井”不仅属于赣南,更属于全国,应该在全国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进学生头脑。李长春听了汇报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对随行的时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胡振民说:“《红井》不能‘下课’,全国所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课本中都应恢复这篇课文。”
嗣后,在国内所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课本中,又都可以读到这篇经典课文了。
寻找《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
然而,这篇课文却一直没有署名。2009年7月,从小生活在红井边、喝着红井水、听着红井的故事长大的瑞金市沙洲坝“八一”希望小学的青年语文教师杨丽,鉴于其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用稚嫩的童声问她:“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呀?”但因课文未署名而总是回答不出来的纠(心)结,更是面对红井所在地沙洲坝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且出于对美好生活的溯源之愿望,杨丽在新浪网开设了“家住红井旁”的博客,并在网上发帖倡议全社会帮忙寻找作者。同年7月16日,《赣州晚报》在全国新闻媒体率先刊发《是谁写下“中国最经典的课文”?瑞金教师发帖寻〈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一稿后,《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各大媒体纷纷予以转载和跟踪报道,一场寻找《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的活动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这是一场媒体与受众之间大互动的寻访活动。据《赣州晚报》寻访记者说:自消息发出后,就不断有读者打本报热线,热心提供相关信息。从瑞金到赣州、从南昌到厦门、从北京到沈阳;从歌曲《红井水》到红井石碑的来历,从课文插图作者到《保卫红井》的作者再到参与课文编写(集体创作,1952年11月原版的小学课本语文第二册第36课的课文标题为《吃水不忘开井人》,后来改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编辑……在寻找作者、编者的过程中,记者一路走来、一路感动、一路收获。虽然课文写成的时间久远、考证难度很大,寻访过程一波三折,但我们始终觉得,能参与和亲历这样的寻访活动是幸运的、有意义的,也是值得铭记的。
是的,作为一篇红色经典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高度浓缩了毛主席关心人民疾苦的感人故事和当地群众“饮水思源”的感恩精神,也是许多素材作者和课文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创作的结晶。而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这篇课文的作者,本身就是一种对红色人文、红色精神的溯源,也是一种对革命传统和感恩精神的弘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否找到这篇课文的原创作者,已经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寻访活动,让人们进一步牢记那段革命历史,发扬关心群众、依靠群众的光荣传统,弘扬“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感恩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
红色经典,魅力永存,苏区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上述流传至今的中央苏区红色经典故事及其延续演绎的不朽传奇,生动诠释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心系百姓,为民谋利”的领袖情怀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治国理念,突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忠诚为民”的根本宗旨,热情颂扬了中央苏区“执政为民”和“联系群众”的光荣革命传统,从中折射出“民比天大,民助党兴”的深刻意义!它给当今我党执政的启迪是: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民心向背!一旦改变,我们的党就会被人民所抛弃。所以,只有时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始终保持并不断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处处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才能获得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才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中始终引领时代潮流。尤其是进入新时期,只有努力顺应13亿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才能凝聚民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无论是“红井”的故事和中国最经典课文的盛传不衰,还是对《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作者、编者的寻访,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红色历史重温、精读的过程,使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解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中央苏区革命传统核心内涵,进而更好地开创美好未来!令人欣慰的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革命传统,已在这一红色经典传奇所在地赣南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暨工作者中发扬光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治脏、治乱、治堵”;“治庸、治懒、治散”;“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扶贫”等百件民生实事……所有这些,无一不体现着中央苏区革命传统的时代价值,并由此证明:红色经典,魅力永存;苏区精神,永放光芒;中央苏区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作者:赣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瑞金沙洲坝“红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