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江西历代女词人:清婉雅丽豪壮旷放

江西历代女词人:清婉雅丽豪壮旷放

时间:2024-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清婉·雅丽·豪壮·旷放——吉安历代女词人文◎汪泰荣吉安词坛可谓群星璀璨,宋代欧阳修、胡铨、杨万里、刘过、杨炎正、赵师侠、文天祥、刘仙伦、刘辰翁、刘将孙等,元明刘诜、王直、李祯、戴冠、陈德文、刘铎、李元鼎、贺贻孙、欧阳铉等,清代彭景修、周继煦、刘福姚等。此外还活跃着一群杰出的女词人。其妻萧氏,善化人。贺贻孙序其集称其诗词“颖秀庄重”④。后来兄长死于上京途中,丈夫战死于抗清战场。

江西历代女词人:清婉雅丽豪壮旷放

清婉·雅丽·豪壮·旷放——吉安历代女词人

文◎汪泰荣

吉安词坛可谓群星璀璨,宋代欧阳修、胡铨、杨万里、刘过、杨炎正、赵师侠、文天祥、刘仙伦、刘辰翁、刘将孙等,元明刘诜、王直、李祯、戴冠、陈德文、刘铎、李元鼎、贺贻孙、欧阳铉等,清代彭景修、周继煦、刘福姚等。此外还活跃着一群杰出的女词人。

宋代有易祓妻萧氏(1165—1234)。易祓(1154—1240),字彦祥,又作彦章,号山斋。其先自泰和千秋乡徙居湖南宁乡,故史称宁乡人。宋淳熙间上舍释褐,除著作郎,累官至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著有《山斋集》。易祓善诗文,词属骚雅一派。其妻萧氏,善化人。[民国]《宁乡县志·先民傳》称其“有才思,能诗词”。年十五嫁给二十四岁的易祓,此时易祓正当取得乡试第一名后在京城太学游学,新婚后长年在京城游学、应考,上舍释褐后又在京城任职,很少回家。萧氏独居山乡,日夜思念丈夫,恨恨不已,写下了一首《一剪梅》:

染泪修书寄彦章。贪做前廊。忘却后廊。功名成就不还乡。铁做心肠。石做心肠。红日三竿懒画妆。虚度韶光。瘦损容光。不知何日得成双。羞对鸳鸯。懒对鸳鸯。

民国版《宁乡县志·先民传》说:易祓妻萧氏“因新婚未久,故在秾桃艳李之年,有此情致缠绵之作”。词中尽情渲染恩爱夫妻长久离别的思念之苦,词格清婉。

婚后二十年,易祓外放任江州知州,回乡携萧氏一同赴任,萧氏这才过上了在丈夫身边尽情享受着家庭温暖的生活,相夫教子,心情愉说。这时写下了《临江仙·咏熟水》一词。

何处甘泉来席上,嫰黄新烫银瓶。月团尝果有余清。惠山茗品在,歌舞暂留停。欲赏壑源新气味,不应兼进狶苓。此中端有淡交情。相如方病酒,一饮骨毛轻。

熟水,是一种用竹叶、豆蔻之类山珍加名泉煮成的茶饮,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茶水。宋人朱弁《曲洧旧闻》就说到在新安郡有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竹叶,“土人以作熟水,极香美可喜。”李清照在《摊破浣溪沙》词中说:“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又《煎茶水记》中称无锡惠山寺石泉天下第二,以煮熟水香美无比,苏东坡在品尝朋友送的白泉熟水时盛赞“不愧惠山味”。(苏轼宋《杜沂以菩薩泉见饷》诗)宋代士人在友人交往聚会时,以品尝熟水爲乐事。萧氏在这首词中,尽情地抒写品尝甘泉熟水、惠山茗品时的惬意,尽情地享受夫唱妇随、平静安宁生活的无比甜美。

可是,好景不长,易祓在江州任上仅一年多,由于政绩突出,又调任京职,任礼部员外郎,只好将萧氏送回宁乡,只身赴任。萧氏伤感不已,又写下了《临江仙·咏熟水伤别》。词曰:

记得高堂同饮散,一杯汤罢分携。绛纱笼影蔟行旗。更残银漏急,天淡玉绳低。只恐曲终人不见,歌声且为迟迟。如今车马各东西。画堂携手处,疑梦又疑非。

恩爱夫妻十分难得的相聚,竟然如此短暂,又要回到那种叫人断肠揪心的独居生活,离别的熟水充满着伤心割肺的苦味,“一杯汤罢分携”,“车马各东西”,不敢相信,竟然是真的离别,“画堂携手处,疑梦又疑非”。新婚燕尔,即分处两地,好不容易在二十年后能相聚在一起,如今又要离别,把这几首词连成一体,更觉婉曲动人。

生于明末清初的几位女词人,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永新贺桂(1616—1677),字秋安,滁州太守贺士昌之女。儿时随父至任所,饱读诗书,父叹曰:“是能续《汉书》者也,惜非男子!”及长,嫁同邑龙有珠。有珠任攸县知县,随夫至任所,卓有贤声。明亡,夫妻隐居花塘龙溪(今属莲花),筑竹隐楼,自号竹隐居士。善诗琴书画,著有《竹隐楼遗草》一卷,存词19首。贺桂自称其诗词为“闺里漫吟”,“聊写闺阃之愁肠”,顾影自怜而成“孤清之调”,“愤婉之词”。贺贻孙序其集称其诗词“颖秀庄重”。就整体而言,贺桂虽处变乱之时,但生活较为安定,尤其夫妇隐居,十分称心,其词颇富女词传统,柔婉纤弱,大都写风花雪月,伤春感秋,怨粉啼香,气质清丽,格调典雅。如《西江月·春闺》:

朴素琴横净几,清凉月照罗帏。依稀何事更迟眠。梅入画图堪羡。漫道严寒较浅,风住暖回至面。芳心应遣梦魂传。空把门儿深掩。

这是描写尚未出阁时的闺阁生活,舒适娴静,少女的心境,少女的梦想,流露在字里行间。

又如《行香子·冬夜雨兰》:

湿沾素幌,声集楼前。喜回灯、光射疏帘。烟霏醉滴,冷浴重泉。见几枝翻,几枝折,几枝颠。青粉竹叶,曲安冰弦。凝望久、影也相怜。试将螺黛,写向云笺。添些儿幽,些儿韵,些儿妍。

这是描写夫妻隐居中的闲适生活,坐在闺房里,一边观赏着帘外雨中兰花,如痴如醉,一边抚琴作画,韵味无穷,画意幽妍。

当然,她也有烦恼,也有悲愁。她有一个侍女,名叫惠蕙,长得美丽秀气,主仆关系融洽,十分相得。因惠蕙年纪渐大,贺桂做主,把她嫁给了同邑黄孝廉,生活美满。可是不到三年,惠蕙竟病逝了,贺桂痛惜不已。请读《满庭芳·暮秋闲望》:

雨后云新,天青光润,闲园别觉清秋。红蕖映日,隔院更轻盈。无数琅玕声静,步枝影、绕砌徐行。苍苔面、鞋痕印浅,细认始分明。渐银。塘水冷,荷残绿尽,藕嫰丝萦。羡双鸳戏浴,又复文生。犹记当年惠蕙,惊睡足,巧作雏鸣。如今也、风烟似昔,不见柳眉人。

她一边观赏着雨后“红蕖映日”、“荷残绿尽”的秋色,一边不禁想起了惠蕙,当年“绕砌徐行”留下的“鞋痕印浅”尚可细认分明,可是,“如今也、风烟似昔,不见柳眉人”。平添出无限的怀念,无限的悲伤。

总之,贺桂的词是典型的闺情词,但一洗传统闺情词的艳俗,不专注于男女艳情,而写自己闲适惬意的生活情景,流畅自然,委婉雅丽。仔细品读,仍然带着浓浓的脂粉之气。

安福刘铎之女刘淑英是女中豪杰,她的词则毫无脂粉之气,充满了豪迈悲壮。

刘淑英(1919—1663),名淑,字淑英,一字静婉,号个山,又号木平、木犀。刘淑英父亲刘铎,万历进士,授刑部主事,因事忤魏忠贤,出为扬州知府。魏忠贤还不解恨,复陷以罪,将刘铎下诏狱,并将他杀害。其时刘淑英仅七岁,刘铎临刑,指稚女曰:“异日为媛中英,可授以书。”刘淑英与母亲扶榇归葬。在母亲教育下,饱读诗书,又练就一身武艺。后来兄长死于上京途中,丈夫战死于抗清战场。在经历这一系列家难以后,又面临明王朝灭亡的国难,她亲率义兵抗清,却被驻守永新的明将张先璧拘押,后又投桂林瞿式耜,瞿式耜兵败身亡。在遭遇了一系列打击之后,满怀忧愤回到家乡,筑莲庵隐居,事佛终其身。著有《个山遗集》七卷。存词71首。王仁照《个山遗集序》说:“淑姑之诗则凡纪梦述病,玩水游山,弄月吟风,参禅礼佛,皆血随泪落,裂胆碎肝,恸宗社之已亡,慨河山之非旧。今隔数百年,读之犹令人湿眥拍案,色动魄飞,拔剑而起舞。”王嵚奇《重印个山遗集序》称其诗“不假雕琢而自成风骨,隐然家国之思,浩然天地之气”,“是固非旧有之闺秀,旧有之烈女所得而范围之”。刘淑英的诗如此,词亦如此,毫无传统的女儿情态,脂粉气息,大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慨。如《黄莺儿·感怀禾川归作》:

洒泪别秦关。木兰舟,寄小湾。丹心不逐出笼鹇。桃花马殷,屠龙剑闲。长祛片月里,羞颜病孱孱。岂堪殉国,宜卧首阳山。孤生天地宁有几。已占了、天之二。从容冷瞰尘寰事。半缕佯狂,一函愤烈,恼得天憔悴。买刀载酒空游世,笑看他、漕虫负李。长天难卷野无据,惟有孤生是。

刘淑英满怀抗清复明大志,带着她募集的勇士,到永新投明将张先璧,张先璧不谋抗清大计,却要娶她为妻,刘淑英愤然拒绝,却被张先璧拘禁起来,后得释归里,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与刘淑英的七律诗《禾川题壁》异曲同工,扣人心弦。诗云:“凭空呵气补乾坤,砺志徒怀报国恩。麟阁许登功未建,玉楼待诏梦先惊。销磨铁胆甘吞剑,抉却双瞳欲挂门。为弃此身全义节,何妨碎剐裂芳魂。”家国之痛,黍离之思,报国无门,忧愤凄切,壮怀激烈。直至隐居年老,贫病交加,不改初衷。如《蝶恋花·季春雨》:

乱红飞尽春山小,瘦锷弹云,如哭还如笑。可堪芳草连天杳。梦魂空曳长安道。乳梅滴滴莺声老。病怪贫魔,驰逐无休了。浓雨送春歌到晓。愁心都倩碧天槁。

残春风雨,乱红飞尽,春山瘦小,以瘦劲锋利的刀锷弹云,时哭时笑,那堪忍受这连天荒草的景况。漫远的长安道让人魂牵梦绕,旧朝已一去不返,一切都无法挽回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哀痛!自己虽怀抗清复明壮志,可是现已临老境,病怪贫魔驰驱不去,只有无奈地以悲歌送春,愁心使碧天也随之枯槁。刘淑英其他词,或描山摹水,或感应时序,或托物寄情,或抒发乡愁,或亲友赠答,无不“但率真性沥心肝”(《浣溪沙》闲歌十一首之二),寄托她的家国之痛,抒发她的刚胆烈心,落魄情怀。如《清平乐·菡萏》:

几年沥血。犹在花稍滴。流光初润标天笔。聊记野史豪杰。碧笺稿阅千章。拈来无那成行。散作一池霞雾,空余水月生香。

荷花的光彩,史笔的风韵,融会一体,抒发坚贞不屈、和血蘸泪书写诗文的苦心,透出豪杰之气。再如《踏莎行·梅》赞美老梅的孤傲雄豪,《闲中好·忆家园木》十二首,或赞美蔷薇的遗香犹在,或欣赏秋兰的云寒同心,或夸美石榴的血泪丹心,或颂扬崎石的孤根清标,无不见情见性,独抒心志。

而吉水李元鼎之妻朱中楣则是一位萧疏飘逸的著名女词人。

李元鼎,吉水谷村人,明天启进士,累官至光禄寺卿,后降闯王李自成,授太仆寺卿,清兵入关后又降清,授兵部左侍郎,坐事论绞,杖徙折赎罪归,优游林下,以诗文自娱,著有《石园全集》。其妻朱中楣(1622—1672),字懿则,一字远山。南昌人,明宗室辅国中尉议汶之女。幼聪慧,好读书,词赋史传,博览无遗。年十八嫁李元鼎,随宦京都,经历易代兵火,流离患难。一直到三十二岁以后夫妻偕隐归里,过了十多年平静的生活,每日与丈夫会友唱和,安静恬然。著有《随笔诗余》《镜阁新声》《随草续编》等,存词74首。朱中楣词跳出闺闱的狭小天地,视野开阔,题材广泛,李元鼎在《随草序》中称其词“或伤故国之黍离,或怀王孙之芳草,或叹时序之变迁,或感行旅之飘零”,实际上比此列数种还要宽广得多。她的词完全摆脱脂粉之气,毫无纤弱之风,萧疏飘逸,清远旷放。朱中媚一生,一方面经历了易代沧桑,一方面又面临丈夫另仕新朝的无奈,退隐林下是她最满意的选择。她的词大多作于明亡之后,尤以归隐之后为多。在亲历明清易代之后,作为宗室后代,不免有感伤前朝之作,但鉴于身份的特殊和丈夫明亡仕清的特殊经历,这种感伤在她的词里表现得十分含蓄。如《满庭芳》:

才过春分,又将寒食,烟光处处宜人。欲邀仙侣,选胜趁芳辰。尚卜阴晴未稳,重游意、兀自逡巡。城南畔,招提小小,桃李亦纷纭。闲评。伤往事,王孙草绿,帝女花芬。渐苔侵蒋径,蒿满张门。胜有方池碧涨,凝眸处、树古亭新。还堪叹,惊雷迅作,风雨杏花村。(www.daowen.com)

这首词的小序说:“花朝,偕陈浣花君、朱女琴士宴集熊姑母东湖草堂,随过杏花村第,风雨骤作而归,因订尼庵之约。”表面写与女伴游春,实际却暗暗吐露出家国之痛。上片写春光宜人,风景佳美,但又担心“阴晴未稳”,于是“兀自逡巡”,隐隐透出凄恻彷徨。下片以“闲评”引出“伤往事”,往昔“王孙草绿,帝女花芬”,如今却“渐苔侵蒋径,蒿满张门”,一片荒败,从而发出新亭之叹。以隐晦曲折的方式寄托黍离之悲,在她的词中常常可以感觉得到。

朱中媚具有女性的敏感细腻,善感多思,但又不囿于这种女性本色,常常表现出清疏旷放。宋荦《石园全集序》称其词“高情独秀,有林下风”。如《连理枝·遣兴》:

不效游仙去,且向尘中住。半构新轩,旧园名石,足成佳趣。看芙蓉隔岸锦屏开,胜湖山云树。往也何须慕,今也何须骛。幸识投林,傍观宦海,容谁道故。赋归来酿酒有黄花,与高人警语。

在经过流离颠沛之后,丈夫脱离宦海,偕与退隐林下,难得宁静,这是怎样的一种欣慰和怡然。表现出一种萧散清远的风格,淡泊清高的情怀。

朱中楣与丈夫赠答唱和之作颇多,或夫唱妇和,或妇唱夫和,有丰富的感情交流,极富生活情趣。如朱中楣有《长相思·思归》一首云:

忆家山。盼家山。世乱纷纷求退难。罗衣泪染斑。昔为官。又为官。昔日归兮把钓竿。空看枫叶丹。

这首词写于李元鼎投清任兵部侍郎时,朱中楣深深地感到丈夫弃明投闯王,后又投清,在互为敌对的官场中辗转,十分尴尬,早有劝退之意,但又不好明说,写这首“思归”词,希望引起丈夫思归的念头,早日退出官场,摆脱羁绊,归隐家山。这首词仍然表现出清疏旷放的风格。李元鼎知道妻子的用心,和了一首,说:“去云山。过云山。身似羝羊进退难。青衫泪点斑。说辞官。又之官。林下何人把钓竿。负他双轴丹。”道出了“身为羝羊进退难”的尴尬处境。

朱中楣的儿子李振裕,中进士,官至工、刑、户、礼四部尚书。李振裕自幼聪明好学,常常与父母一起读书、写诗、下棋,深得父母喜爱,在朱中楣、李元鼎的诗词中就有直接赞扬李振裕聪明伶俐的篇章,如《卜算子》,其小引中说:“儿裕幼时,偶购小棋,与余对局,云‘以马对将’,因戏拈此调,用幼安韵。”康熙九年,李振裕进京会试,李元鼎亲自远送,朱中楣写下《法驾导引》一首,词前小引说:“儿裕公车北上,梅君送至秦淮,时值严冬,喜南风大作,偶成此调。”词曰:

君亦去,君亦去,离思复重拈。忆到金陵花正发,愁吟诗句泪频添。多因误失占。

丈夫送儿子赴春试,冒着严寒上路,朱中楣独自在家中牵肠挂肚,生怕他们既受严寒之苦,又误了考期,计算时日,他们到金陵时正好能遇上好天气,她感到宽慰,自来“愁吟诗句泪频添”“多因误失占”,现在不用担心了。母亲的慈爱,细腻有加,抒写明快流畅。

同一时期的其他女词人,如与朱中楣交往甚深的丘琴如,与李元鼎有相同经历的熊文举之妻杜漪兰,流寓江苏梅里的侯鼎臣之妻喻撚,都是吉水人。她们的词风格相近,雅丽清疏,意蕴深厚。如:

丘琴如的《减字木兰花·春游呈李司马朱远山夫人》:

寻春迟暮。尘软香车帏着露。芳甸云收。新月如钩路幽。侍儿私语。尽到花源最深处。好景难描。万绿迷烟红雨飘。

杜漪兰《南乡子·和陈国夫人徐湘蘋送别》:

数载炙清光。万里家山别路长。尺素裁书云锦样。流觞。半是蓝亭笔墨香。彩鹢竖牙樯。力敌秋风薜荔裳。寄语瑶池今阿母,情伤。把酒叮咛看雁行。

喻撚《踏莎行·偕嫂游湖浦》:

画阁妆馀,东风正早。且闲刀尺听黄鸟。湖乡十里趁花开,拼游莫惜鞋头小。树里人家,堤边芳草。远山无数横天表。频年共忆故园春,今年始觉江南好。

生活于晚清的顾玉琳(1854—1878),字玉墀,号淑琼,永新人。其父顾世纶20岁入京,在琉璃厂卖画为生。道光间中举人,同治间任华西知县。擅书画,以兰竹见长,驰名海内。后定居祥符。顾玉琳自小跟随父亲,读书习画,偶尔也写些诗词。嫁祥符进士裴维侒后,经裴维侒指点,诗词益工。可惜因病而卒,年仅二十五。其诗词经裴维侒整理编辑成《花韵楼诗词剩稿》一卷,存词35首。顾玉琳的词大都写闺阁闲情,春花秋月,夏暖冬凉,蛙咶虫鸣,昼晴夜雨,吟诗作画,以表现闲情为多,题材较狭窄,但遣词、造句、练字十分精当,细腻绵密,色调和谐,不流于艳俗,清新自然。如《夺锦标·感事》:

弓月痕低。罗云影淡,又是去年今夕。记得花前小约,丹桂初香,绿樽同涤。算流光几许,早吹起、离亭长笛。怅盈盈,一角银河不语。暮天空碧,何况西风难测。露冷霜浓,改换年时踪迹。忍听吟诗,窗外秋燕呢喃,暮虫啾唧。剪罗纨一幅,待传送、天涯消息。又无端细雨溟浓,断霭层层相隔。

新婚以后,丈夫离家赴京,思念,孤独,焦心煎肺。以抒情的笔调,丰富的想象,描写眼前的景物,月低云淡,暮天空碧,忆起丈夫在时,花前细语,吟诗品句,但“年时改换”,眼前只剩下“离亭长笛”、“露冷霜浓”,流光易逝,旧迹不存,孤寂怅惘,想得到天涯那边的消息,也被细雨断霭无端相隔。离愁别恨,在这种无言无声的景况里流露出来,婉曲动人。又如《柳梢青·春晓》:

一夜东风,和烟吹梦。无定行踪。芳草池塘,梨花院落,杨柳帘栊。小桥流水溶溶。笑泼眼,春光酒浓。如许朝云,得无昨雨,湿了轻红。

丈夫远在京师,为公务奔波,“行无定踪”。思夫心切,梦和风烟,但在明媚的春日,春梦醒后,新的一天又是那么美好,“笑泼眼,春光酒浓”,虽与丈夫天各一方,却心心相印,共享美好春光。在苦苦的思念中,却有如春光一样美好的心境,是一般的离妇怨女做不到的。顾玉琳词由于英年早逝,生活单纯,手法单一,未脱女儿本色,但笔调的清新流丽,感情的细腻真切,都有独到之处。

注:

①清同治《庐陵县志·人物志》、清光绪《吉安府志·人物志》均有《易祓传》,载为庐陵人。民国版《吉安县志·人物志·易祓传》按:“祓为庐陵人,寓居于楚,故《一统志》入湖广人物。”清康熙《宁乡县志·人物志》载:易氏“始祖欢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时由太和迁宁”。按民国版《易氏族谱》记载,易袚已是易欢八世孙,应目为宁乡人。但历来吉安府志、吉安县志均载有《易袚传》。又,宁乡县巷子口民国版《易氏族谱》载:巷子口易氏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千秋乡美仁里徙入。

②朱弁《曲洧旧闻》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三十一·杂类五》。

③贺桂《竹隐楼诗草序》,同治《永新县志·艺文志》,清同治四年刻本。

④贺贻孙《竹隐楼诗序》,同上。

⑤王仁照《个山遗集序》,刘淑英《个山遗集》,1934年铅印本。

⑥王嵚奇《重印个山遗集序》,同上。

⑦李元鼎《石园全集·随草》,清康熙四十一年刻本。

(作者:原吉安一中副校长)

青原区渼陂村梁氏宗祠永慕堂门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