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李全由农民起义领袖蜕变的历程及原因

李全由农民起义领袖蜕变的历程及原因

时间:2024-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全由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民族败类的历程及原因文◎俞兆鹏13世纪上叶,李全由山东红袄军农民起义领袖最终蜕变成为投靠蒙古贵族的民族败类,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实例,可惜前人研究较少。笔者认为,研究李全蜕变的过程及原因,提取其间所透露的某些历史信息,并总结其发展规律,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起义军身穿红衣,因而被称为“红袄军”。这时,李全率领起义群众前来依附,并与杨妙真结成夫妇。

李全由农民起义领袖蜕变的历程及原因

李全由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民族败类的历程及原因

文◎俞兆鹏

13世纪上叶,李全由山东红袄军农民起义领袖最终蜕变成为投靠蒙古贵族的民族败类,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实例,可惜前人研究较少。笔者认为,研究李全蜕变的过程及原因,提取其间所透露的某些历史信息,并总结其发展规律,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农民领袖

金朝末期,由于连年与南宋作战和北方蒙古军的南侵,国内原已存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显得空前尖锐。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一)自海陵以来,金朝官府在山东、河北等地长期向汉族人民搜刮土地,“腴田沃壤尽入势家”,而瘠恶土地为汉族贫民所有,从而引起了汉族人民与女真屯田户之间的“互相憎疾”。《金史·食货志》记载刘元规的上书说:过去在河北、山东拓地,汉人的坟墓井灶悉归女真屯田户所有,“怨嗟争讼至今(金宣宗南渡后)未绝”,结果使“齐民与屯田户往往不睦”。(二)女真官兵搜刮民财,欺凌百姓,使百姓苦不堪言。如,“民佃镇防军田,既淤垫有未尝投种者,营卒恃势征租,不少贷,民无所于诉,任其凌轹,有夺之牛者”。又如,金章宗泰和间(1201—1208),寿张“县境多营屯世袭官,主兵挟势横恣,令佐莫敢与之抗。兵人殴县民,民诉之县,县不决,申送军中谓之就被论官司,民大苦之”。又据《金史·蒙古纲传》载:“宿州连年饥馑,加之重敛,百姓离散。镇防军遽征逋课,窘迫凌辱有甚于官,众不胜其酷,皆怀报复之心。”(三)金章宗时虽已将女真奴隶制改变为封建制,但仍有相当部分具有农奴性质的驱丁被保留下来。如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河北红袄‘盗’起,州遣节度副使纥石烈鹤寿将兵讨之,而大掠良民家属为驱”,可见直至金末女真农奴制残余仍严重存在,良民随时可能变为驱丁,金末北方一些官僚和大地主家就有许多驱口。(四)人民除了要承受金朝官府的剥削和压迫外,还要惨遭天灾的危害。金大安二年(1210)二月,金国发生大地震,直至七月以后还余震不断;同年,又发生大饥荒。金崇庆元年(1212)、二年(1213),金国又连年大旱,河东、陕西大闹饥荒,斗米值数千钱,流殍满野。而且祸不单行,在此荒年又逢蒙古军南侵,金朝为了应付战事需要,曾大肆向民间搜刮马匹、粮食,致使民不聊生。(五)人民本已走投无路,接着又惨遭蒙古军的大屠杀。金贞祐元年(1213)十一月至次年正月,蒙古军破金九十余郡,“所破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马、羊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金贞祐二年(1214)三月,蒙古军北返过居庸关,“取所掳山东、两河少壮男女数十万,皆杀之”

金国百姓无法生存,只能以命相搏,于是山东、两河的汉族人民纷纷聚众起义。尤其是金贞祐三年(1215)五月,蒙古军“破中都(今北京),金主窜汴(今河南开封),赋敛益横,遗民保岩阻思乱”。这时,人民群众的阶级仇、民族恨高涨到了极点:“贞祐二年,受代有期,而中夏被兵,‘盗贼’充斥,互为支党,众至数十万,攻下郡邑,官军不能制。渠帅岸然以名号自居,仇拨地之酷,睚眦种人,期必杀而后已。若营堡、若散居、若侨寓托宿,群不逞哄起而攻之,寻踪捕影,不遗余力,不三二日,屠戮净尽,无复噍类。至于发掘坟墓,荡弃骸骨,在所悉然。”

当时,活动在山东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主要有三支:(一)杨安儿早在南宋开禧北伐前就起兵反金,曾一度降金,金大安三年(1211)再次起义。他以展徽、王敏为谋主,母舅刘全为帅,活动于莒州(今山东莒县)、密州(今山东诸城)等地。“攻劫州县,杀略官吏”,队伍发展到数万人,汲君立、王琳、阎通、董友、张正忠、孙武正等人皆来归附。(二)刘二祖于金崇庆元年(1212)在泰安(今属山东)起义,活动于淄州(今山东淄川)、沂州(今山东临沂)一带。霍仪、彭义斌、石硅、夏全、时青、裴渊、葛平、杨广德、王显忠等人前来归附,人数很快增加到数万。(三)李全于金贞祐二年(1214)与其兄李福聚众数千起义以响应杨安儿,刘庆福、国安用、郑衍德、田四以及于潭、于洋兄弟皆来归附。后来队伍有很大发展。起义军身穿红衣,因而被称为“红袄军”。

李全,何许人?他为什么要发动农民起义?李全本是山东“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农家子”。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三,故人称“李三”。他曾去青州(今山东益都)贩牛马,因时局混乱,交通阻塞,生意亏本,便投充为涟水县(今属江苏)弓手。那时,他曾“任侠狂暴,剽掠民财,党与日盛,莫敢谁何”img57。南宋开禧北伐前夕,他曾联宋抗金,以涟水归宋,失败后逃到淄州当屠户。一天,他在河中洗刷牛马,在淤泥中踏得一支长七八尺重四十五斤的铁枪杆,便把杆端打成枪头,每天练习击刺,武艺日精,加上他弓马矫捷,故而被众人推服,叫他为“李铁枪”。金贞祐二年(1214),蒙古军南侵至山东,大肆杀人放火,李全的母亲和长兄死于战乱。李全走投无路,便与二哥李福聚众造反。李全出身农民家庭,虽然一度当过小商贩和弓手,但从本质上说,他仍是一个饱受苦难的底层农民。所以,他在被逼无奈时,走上反抗压迫的起义道路是很自然的事。

金贞祐二年(1214)初,金朝向蒙古求和,蒙古军北返,金宣宗便立即以仆散安贞为山东安抚使,并调来山东地主武装花帽军前去镇压起义军。这年五月,李全曾攻临朐(今属山东)、扼穆陵关(今山东临朐县南),欲取益都(今属山东),为仆散安贞所败。贞祐三年(1215)初,杨安儿、刘二祖相继兵败被杀。

杨安儿,益都人img58,本淄州皮匠img59,以贩卖鞍材为业,市人称他为“杨鞍儿”,他就自名“杨安儿”。杨安儿有个妹妹叫杨妙真,号“四娘子”,狡悍善骑射,自称“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杨安儿牺牲后,刘全收集余众,奉杨妙真为统领,称她为“姑姑”,尚有起义军万余人,屯驻于磨旗山(今山东莒南县北马鬐山)。这时,李全率领起义群众前来依附,并与杨妙真结成夫妇。img60于是,李全与杨妙真合军再与花帽军作战,不幸又败。李全收众保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东),刘全分兵驻山上。起义军虽然受挫,但杨安儿、刘二祖死后,红袄军李全、国安用、时青各部仍相互集结,四处活动,金军无法剿灭。贞祐五年(1217)三月,原刘二祖部将霍仪攻沂州不下,被杀,刘二祖的另一部将彭义斌便投奔李全。

杨安儿生前曾有意归宋,他死后,其亲信部将季先渡过淮河(当时宋、金以淮河为分界),通过米商沈铎去山阳(楚州治所,今江苏淮安)见南宋楚州知州应纯之,表示红袄军豪杰有归宋之心。此时,正逢南宋江淮制置使李珏、淮东安抚使崔与之皆令应纯之加强长江防守,但恐仍不能御金,便命季先为机察,向红袄军各首领谕意,并辟沈铎为楚州都监,与高忠皎各集忠义民兵,分两路攻金。于是,季先以李全五千人随高忠皎,合兵攻克金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终因粮援不继,退屯东海。李全又分兵袭破莒州,擒金守将仆散留家,其兄李福克青州,李全因功被宋廷封为京东副总管。应纯之见红袄军屡打胜仗,就密奏朝廷,认为中原可复。丞相史弥远因鉴于“开禧北伐”失败之戒,不敢公开招纳红袄军攻金,便密令应纯之慰问接纳红袄军。于是应纯之先招石硅、葛平、杨德广,号“忠义军”,听宋节制,并发放一万五千人钱粮,名“忠义粮”。于是,东海红袄军之马良、高林、宋德珍等一万人,聚集到宋金边界淮河北岸之涟水,得到了沈铎的接纳。李全与刘全见此情况,心中十分羡慕,也于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正月率众归宋,宋廷封他为京东总管。

李全出身农民,参加山东反金起义军的绝大多数人,也都是与他处境类似的农民和驱丁,还有同为农民出身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以及少数家奴。他们因不能忍受金朝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而被逼起来造反,这正如刘二祖的部将时青自述那样:“青本滕阳(今山东滕县)良民,遭时乱离,扶老携幼,避地草莽(指农民军)。官吏不明此心,目以叛逆;无所逃死,窜匿淮海。离亲旧、去乡邑,岂人情之所乐哉!”img61他们造反的动机,只是为了劫富求生,或为了报仇泄恨,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并无明确而长远的斗争目标,纯属一种自发的反抗。但是,他们起兵后,攻劫州县,杀略官吏,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金国封建统治者,具有一定的正义性。为此,从总体上说,红袄军反金起义只是一种旧式农民起义。李全在与杨妙真结婚后,领导了红袄军的各支主力部队,归宋后又被任为京东总管,可见李全在宋嘉定十一年(1218)之前是山东农民起义的主要领袖。

二、封建军阀

李全归宋后,初期仍保持着一定农民起义军的本色,反金情绪依然高涨。但随着其战功的积累、官爵的升迁、兵力和财力的扩充,他的个人私欲与政治野心也就不断地膨胀。他再也不愿服从宋朝的制约,完全不顾人民群众的利益,很快变成为一个利欲熏心和自私狡诈的封建军阀。下面请看其发展过程。

嘉定十一年(1218)五月,李全至涟水,通过季先向知楚州应纯之索取武器军饷,建议再攻海州。应纯之满足了李全的要求,厚赏其金玉器用。六月,李全攻海州未下,九月分兵袭密州,俘获金招抚副使黄掴,把他押送至楚州。十月,李全又破邹平、临朐、安丘(今皆属山东)。李全初立大功,这年冬天移屯于淮阴之龟山(在今江苏盱眙东北)。

嘉定十二年(1219)初,从山东南下归宋的起义群众越来越多,权知楚州梁丙无法养活他们,却又不许季先往密州就食或由李全来代领他的军队。梁丙用石硅权管军务,石硅就夺取粮船,渡淮大掠,梁丙大窘,派李全前去劝说。这时,正逢金兵围攻淮西甚急,宋淮东提刑知楚州贾涉就调李全、季先、石硅往援。三月,李全进驻盱眙(今属江苏),在涡口(今安徽怀远)大败金将纥石烈牙吾塔(名卢鼓槌),俘杀甚众。同月,李全又与仆散安贞部金军战于化湖陂,img62大捷,杀金数将,获其金牌。从此金兵不敢再窥淮东。李全因功升为达州刺史,杨妙真被封为令人。

这时,李全斗志昂扬,一心向宋,曾拒绝金宣宗下诏招降,回书坚决表示:“宁作江淮之鬼,不为金国之臣。”img63嘉定十二年(1219)六月,李全领兵回故乡潍州,准备将其父母兄嫂的骸骨迁葬淮南,立誓此心不再向金。正巧这时占据益都的金元帅张林,因见蒙古军经常南侵山东,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有意投靠南宋,而一时无法联系。李全得知张林意图,即到益都城下,向张林陈说宋朝威德,劝他早日归附。张林大喜,开门迎接,摆酒与李全结为兄弟,降头目千人、战马五百匹、中勇军十五万人,上表奉青、莒、密、登、莱、潍、淄、滨、棣、沧、宁海、济南十二州府版籍归宋。表辞中说:“举七十城之全齐,归我三百年之旧主。”img64李全又立了大功,宋廷遂升他为左武卫大将军、广州观察使、京东忠义军都统制、马步军副总管,特赐银、绢、缗钱等。img65张林被任命为京东安抚总管。同时,刘庆福、彭义斌也被任为统制。

李全因屡次立功受赏,开始骄傲自大,并为了谋取更多个人权利,频频施行阴谋诡计,表现出了他原有的流氓劣根性的一面,其战斗力也因此而下降。如,涡口之战前,贾涉奉朝命督战,曾许下诺言:凡能杀金太子者赏节度使,杀亲王者赏承宣使,杀驸马者赏观察使。因仆散安贞是金朝四驸马,李全在化湖陂战役中只杀了仆散安贞的几名部将并获得了金牌,就谎报杀死了金驸马,从而骗得了广州观察使等封赏及两万人钱粮,徙屯淮东制置司的驻地楚州。其实,仆散安贞并未死去。又如,嘉定十二年(1219)九月,贾涉已升任淮东制置使。十一月,淮河结冰,李全立功心切,向贾涉要求踏冰夜袭金之泗州城(今江苏盱眙西北淮河西岸)。结果因李全盲目轻敌,金军早有防备,出兵未能成功。再如,嘉定十三年(1220),李全不顾贾涉反对,率楚州及盱眙的忠义军一万人,并联合张林的军队共数万人,冒着夏季大暑,盲目去袭击金之东平(今属山东)城,谁知金兵早就严阵以待,决汶水淹敌,并出动骑兵冲杀,李全军首尾难顾,精锐丧失大半。

李全还妒忌原红袄军的战友——涟水忠义军副都统季先,阴谋加以陷害。李全在涡口大捷后,目中无人,轻视诸将。但他感到季先首先归宋,又有拳勇胆气,战功卓著,威望高于自己,因而妒火中烧,一心想除掉季先。嘉定十三年(1220)六月,李全从东平败归楚州(今江苏淮安),即着手买通淮东制置司的吏人莫凯,教他向贾涉诬告季先想叛变。南宋统治者本来就对忠义军心存疑虑,并不信任,贾涉听了莫凯诬告,一面将此事上报朝廷,一面命季先去枢密院“议事”。季先刚到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毫无防备,就被殿帅冯树所派的勇士打死。李全阴谋得逞,从此更加肆无忌惮。贾涉乘机派统制陈选去接管季先在涟水的部队,季先的部将裴渊等六人不从,暗中从盱眙请来石硅为统帅,贾涉十分恐慌,就上奏朝廷,分任裴渊等六人为钤辖,互不相统,欲以此分裂季先的势力。这时,李全出来趁火打劫,他向贾涉建议讨伐石硅,以便伺机吞并涟水忠义军。贾涉以停发军饷要挟石硅,石硅见缺乏粮饷军心涣散,被逼投降了蒙古军。李全乘机要求收编涟水忠义军,贾涉不便公开拒绝,借口季先曾谎报三千军额,要派人去核实。李全即信誓旦旦地说:只要由我去统率此军,就可立即核除虚籍。同时,李全又对贾涉拍马,用珍宝向他行贿,贾涉只好把涟水军交给了他。李全见目的已达到,便出尔反尔,次日对贾涉说:经核实,涟水军不仅没有虚额,一万五千人定额之外,还多出十数名。贾涉始知上当,准备另派人去清点。李全就以金兵万余人在邳州(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将入侵涟水恫吓贾涉,说自己已派七千人前去迎敌。贾涉明知是假,也只好停止清点涟水军籍。李全还不满足,又通过淮东制置司上奏朝廷,以刘全为总管入驻扬州(今属江苏),但只分给数千兵随从,由自己统领刘全的军队。

李全有兵有钱,志得意满,享乐思想随之抬头。嘉定十三年(1220)十一月,他以作佛事荐国殇为名,大摇大摆地往游镇江(今属江苏)金山寺。镇江知府乔行简以方舟来迎,总领程覃为李全作佛事主礼,一切排场都十分豪华。李全一边拜佛,一边要求召妓,程覃不便满足他的要求。李全回去后对其部属说:“江南佳丽无比,须与若等一到!”从此,李全开始觊觎江南之地。为去江南享乐,他大造船舶,争谋舟楫贸易之利。这时的李全已毫无忠义军领袖的形象,变得与腐败官僚完全一样。

李全得了高官厚禄,就不再积极抗金。嘉定十四年(1221)正月,金兵将南侵,李全向贾涉请求,让他与知盱眙军刘琸一起去攻打泗州以阻金兵。经贾涉同意,李全渡淮攻克了泗州之西城,然后入城布守。谁知金将纥石烈牙吾塔来夺泗州西城,李全出战大败,闭关自守;次日又战又败,李全逃回,将资粮器械全部弃给敌人。三月,宋将扈再兴及赵范、赵葵兄弟在天长(今属安徽)大败金兵,李全就跟在他们后面,请求由他去追残敌。其实李全并不出力,却贪他人之功为己有,骗得了晋升为承宣使的封赏。李全之所以有泗州西城之败,原因在于士气不高,正如贾涉所说:“始全贫窭无聊,能轻财与众同甘苦,故下乐为之用。逮为主帅,所为反之,积怨甚多,众皆不平。近弃西城,免死为幸。”img66这说明,李全已变质,他已脱离群众,不再是农民起义军和忠义军战士心目中的领袖。

嘉定十五年(1222),李全为了攫取更多经济利益,就派其兄李福去沿海商业城市胶西(今山东胶县)经营自己的巢穴。当时南、北方开始互市,北方人爱好南货,价增十倍。李全就利用手中权力,招诱商人到山阳,用船载货自淮河入海运到胶西港口,李全不出本钱而与商人对半分货。接着又由李福用车将货运往胶西,收货物之半为税,然后才允许商人去各州贸易。这样,商人只剩下原有商品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三被李全、李福兄弟夺走。李福还想不花本钱而赚大钱,他所派用的车子和车夫全部督办于京东安抚总管张林。张林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山东沿海的六盐场,李福要张林分一半盐场给他。张林不愿分给盐场,但答应李福可以任意取盐。李福藉李全之势威胁说:你想背恩吗?待我与都统(李全)领兵来杀你的头!张林向贾涉上诉,贾涉秘密召张林部属来问话,李福设伏兵于途准备袭杀。蒙古军乘机派人来向张林劝降,李福惧怕蒙古兵,狼狈逃回楚州。张林继续写信给贾涉揭发李全,李全就领兵进驻海州以迫张林。贾涉派人去慰问张林,李全将他们杀于归途。五月间,李全干脆领兵去攻张林,张林逃走,李全就占据了他的治所青州城。宋廷糊涂,当年十二月,竟以忠义军收复京东州、军有功,晋升李全为保宁军节度使、京东路镇抚副使。

李全由总管接连升任观察使、承宣使、节度使,官越做越大,就更加飞扬跋扈。贾涉对李全的野心早有发觉,曾上书宰相史弥远请早为防范。杨妙真知道了贾涉的心思,就对他进行恫吓和警告。嘉定十六年(1223)二月的一天,贾涉出郊劝农,傍晚返回楚州城,李全的士兵挡住其去路,不让入城。虽杨妙真假意出城为贾涉解围,而贾涉已受了惊吓。贾涉深感李全骄暴难制,自己也被吓出病来,便上书要求辞去淮东制置使之职。五月,朝廷召贾涉回朝;六月,贾涉死于途中。贾涉一死,李全立刻向权摄淮东帅事的丘寿迈请求新置忠义军籍,丘寿迈同意,李全就把淮东制置司帐前的忠义军全部并入自己的军中,使自己的军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充。

嘉定十六年(1223)十一月,宋廷新任许国为淮东安抚制置使知楚州,许国上书认为李全必反。一心想当淮东制置使的山阳参幕徐晞稷,抄录许国的奏稿,加注寄给李全。许国对李全的骄暴估计不足,十七年(1224)正月,他到楚州上任,矫枉过正,做了许多有意刺激李全的事:杨妙真出郊迎接,他不见;不问是非曲直,他对山东忠义军一概痛斥;为了向李全示威,他集两淮马步军十三万举行阅兵;他召李全从青州前来参见,却又对之傲岸不礼。李全岂是省油的灯,他回到青州,决心除掉许国。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二月,李全先派部将刘庆福到楚州闹事;刘庆福又指使原忠义军统领王文信去扬州发动兵变,如事成即挥师渡长江去夺取南宋政权。一天,许国晨起视事,士兵开始作乱,一箭射中他的额头。许国负伤逃走,乱兵杀死其家属,纵火焚烧官府,劫走制置司府库中的全部财物。许国自缢身亡。李全令青州通判姚翀去楚州“维持秩序”。因扬州知州汪统已得消息而早有防备,王文信谋乱未成,由扬州总管刘全护送回楚州。

宋廷对李全一向采取纵容姑息政策,助长了李全的野心。楚州兵变后,宰相史弥远害怕进一步激发其他兵变,只好隐忍,并派徐晞稷当淮东制置使,去屈意安抚李全。李全见许国已死,朝廷对他无可奈何,更加得意忘形,竟下牒命令大名府忠义军将领彭义斌:“许国谋反,已伏诛矣,尔军并听我节制。”彭义斌得牒,知李全叛宋,乃大骂道:逆贼背国厚恩,擅杀制使,我必报此仇!他对天誓众,决心讨伐李全,见者愤激。李全见忠义军将领不能全都服从他的指挥,感到反宋夺权时机尚未成熟,而还应从宋朝取得更多权益,以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势力。于是,他从青州来到楚州,假装责备刘庆福,斩数人,入吊许国、行慰奠礼,然后上章自劾、请待罪,朝廷也就不再追究,甚至升李全为少保。同时,李全派骑兵迎接徐晞稷进入楚州城。从此,徐晞稷对李全万分恭顺,称李全为“恩府”,称杨妙真为“恩堂”,他不仅不敢追索被叛军抢去的制置使府的战马、武器,甚至让李全把军器库中所剩的数千支枪杆也全部取走,还赠送李全战舰两艘。李全心满意足,就回青州。

到此为止,李全由于兵力的不断扩充、财富的大量积累、官职的多次升迁,其个人私欲和政治野心更加膨胀。他既分裂抗金队伍,又发动反宋兵变,实行封建割据,再也不为争取广大农民权益和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尊严而战。他已由昔日的农民起义军和忠义军首领蜕变为专谋私利和桀骜不驯的邪恶军阀。李全为何能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变成腐朽的官僚?因为他手中有兵、有钱、有权,就无人能够对他进行监督,他就可以为所欲为。李全又为什么能在忠义军众多野心家中显得“出类拔萃”?因为他弓马矫捷、能运铁枪,又为人狡猾,“权谲善下人”,能力特强,宋朝官僚和忠义军的其他将领都不是他的对手。由此可见,一个能力强而心思坏的人,将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这可作为历史教训。

三、民族败类

当李全正在大搞阴谋诡计扩充个人权势之时,大名府忠义军将领彭义斌正在山东、河北开展反金抗蒙斗争。嘉定十五年(1222)九月,彭义斌收复京东州县;十七年六月又去进取恩州(今山东武城东北);至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二月李全在楚州反叛时,彭义斌已收复山东许多州县。李全叛宋,不得人心。彭义斌宣布讨伐李全,得到许多忠义军将士和南宋正直官员的支持。

宝庆元年(1225)四月,盱眙忠义军将领时青经邳州出涟水,夺取李全的田租,设伏打败李全,并将他围困起来,后被刘庆福领兵救出,李全与刘庆福皆受重伤,逃回楚州。李全贼心不死,于五月间欲取东平未克,又去进攻恩州,彭义斌大败李全,获其战马两千匹;刘庆福去救也被打败,李全只得退守山崮,抽调山阳忠义军前来淮北。杨妙真、刘全欲亲自赴援,因李全已派人通过徐晞稷向彭义斌求和,才中止出兵。彭义斌收编了李全的降兵,军势大振,就去围东平、攻真定(今河北正定),收降了金将武仙,众至数十万。于是,彭义斌致书宋沿江制置使赵善湘,认为“不诛李全,恢复不成”,建议调兵切断李全退归淮南之路,待杀了李全,再出兵河北、河南,神州可复!这时,盱眙忠义军四总管皆来信“乞助讨贼”,知扬州赵范也上书朝廷表示大力支持。可是宋廷不给答复。而李全却反咬一口,向淮东制置司诬告彭义斌叛乱。宋廷明知彭义斌有功,因惧怕李全,不仅不给封赏,也不支持彭义斌收复中原的计划。宰相史弥远甚至要赵范等“各享安靖之福”img67。彭义斌久等朝廷命令不至,只好于七月间领兵继续北进拓地,由于孤立无援,与蒙古军大战于内黄(今属河南)之五马山,不幸兵败被俘。蒙古军向彭义斌劝降,彭义斌厉声道:“我大宋臣,且河北、山东皆宋民,义岂为他臣属耶!”说罢慷慨就义,表现出了一个真正忠义军将领的本色。

与彭义斌相反,李全为了保有并扩张其既得利益,继续开展阴谋活动。他见彭义斌虽死,而盱眙忠义军将领仍在,于是他派人去拉拢时青,赠其黄金五百两。时青本是个投机家、两面派。他原是刘二祖的部将,刘二祖死后一度降金,后因见大批红袄军南归,以为有利可图,才又投靠宋朝。彭义斌死后,他就依附李全,移军淮阴。李全与徐晞稷多次宴请时青,并不断赠送钱财给时青及其部下。李全想再去山东,苦于兵力不足,遂用大量铜钱去犒赏淮南宋军,结果有一千宋军愿跟他去山东,徐晞稷再增加一千八百人给他。从此,李全一边劫掠山东,一边借南宋的名义迷惑蒙古军,同时还让宋朝供其给养,并趁宋军与蒙古军争夺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北)之机,往来经营,从中渔利。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三月初一,蒙古兵进攻青州,李全大小百余战,终未得胜,只好闭城自守。蒙古军包围青州,并断绝其粮路。李全派小校周兴祖缒城往楚州搬来救兵,仍不能支撑。在无奈之中,李全让其兄李福潜逃回楚州。

宋廷一直不敢讨伐李全,今见李全被围,想乘机消灭其势力,便于宝庆二年(1226)九月调原知盱眙军刘琸为知楚州兼淮东制置使。这时盱眙军忠义军总管夏全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竟不顾刘琸反对,径自领兵进入楚州城。夏全也不是个好东西,他曾在李全策动楚州兵变时,也想在盱眙作乱,因被刘琸及时发现制止才未得逞,这次他又欲去楚州趁火打劫。屯驻在淮阴的时青也不甘落后,同时移兵来到楚州。十一月,刘琸到任,立即封闭李全、刘全等人的府库。杨妙真面临危机,就派人去对夏全说:李全与你同由山东归宋,李全死,你岂能独存!然后,她盛装恭迎夏全,表示愿奉夏全为夫,将子女玉帛及武器仓储全归于他。夏全大喜,遂与杨妙真畅饮就寝,并同李福共谋驱逐刘琸。接着,夏全发动兵变,围州治、焚民舍、杀官吏、劫府财,宋军官兵战死大半,刘琸半夜缒城而逃。杨妙真见事已成,翻脸不认夏全。夏全打算回盱眙作乱,张惠、范成进闭门不纳,并出兵围剿,夏全狼狈投降金兵。刘琸向宋廷上书自劾,不久,死。宋廷以姚翀曾“抚定”楚州兵变有功,就命他知楚州兼淮东制置使。姚翀就像徐晞稷那样,竭力奉承杨妙真。

宝庆三年(1227)四月,李全在青州城被围一年,“食牛马及人且尽,将自食其军”img68,城中原有之数十万军民只剩下了数千。他决定向蒙古军投降,但怕部下反对,便一面焚香朝南跪拜,表示要自杀殉国,一面早指使别人把他救下,再让部将来劝他投降。演完这一系列把戏后,李全坦然投入蒙古军的怀抱。李全为了活命和保有其既得利益,又由一个封建军阀进一步堕落成为背叛祖国的民族败类。

宝庆三年(1227)六月,在楚州的刘庆福见李全叛国,害怕连累自己,欲杀李福以自赎,结果反被李福杀死。李福把夏全在楚州兵变的责任全部推给刘庆福。李福又因未能及时得到军饷,与杨妙真合谋欲害姚翀,姚翀黑夜缒城逃走,不久,死。宋廷见淮东多次发生兵变,每派制置使必使,就改楚州为淮安军,命通判张国明权守,只将它看作是个羁縻州。八月,楚州忠义军将领国安用、阎通、张林、邢德、王义深认为军饷不继的祸根就在李全,于是五人合谋杀死了李福、李全的次子及次妻。杨妙真化装逃往海州img69。宋廷闻报,令知盱眙军彭忄乇与张惠、范成进、时青合兵去楚州杀尽李全余党。结果,因分赃不均和内部矛盾,张惠、范成进以盱眙降金,时青则派人将李福等人被杀的消息密报给李全。

李全得时青密报,大哭,向蒙古大将请求南归报复,并当场剁下一个手指,立誓南归必反宋。蒙古便答应李全请求,并授其山东行省,得专制山东,但要他岁献金币。宝庆三年(1227)十月,李全穿着蒙古衣冠回到楚州,杀死了许多害其家属的仇人。同时,李全恨时青反复无常,也杀死了时青及其妻子,吞并了他的军队。

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李全在山东、淮南大规模招兵;同时在淮东大量制造船舶,自淮及海相望,与杨妙真大阅战舰于海洋。当时,宋廷不知李全已降蒙古,为宽北顾之忧,依旧不断给李全提供军饷。李全一面从宋朝取得钱粮,一面却以贸易商货向蒙古缴纳岁贡。绍定二年(1229),李全借口粮少,派遣海舟从苏州洋进入平江(今江苏苏州)、嘉兴(今属浙江)籴米,实为熟习海路,窥探京城临安。他还派兵于高邮(今属江苏)、宝应(今属江苏)、天长一带劫掠。绍定三年(1230),李全灭宋之心更为强烈。他为了销毁南宋的军备,派楚州军人穆椿潜入临安御前军器库纵火,南宋历朝所积兵甲全部丧失。李全准备先据扬州以渡长江,并分兵从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今属江苏)入海。李全虽欲灭宋,而一时又不想放弃宋朝提供的钱粮。他一面挟蒙古宣差恫吓宋廷,一面贿赂权知淮安军张国明向宋廷推荐自己,说李全英略绝伦,理应裂地封王、增给钱粮。李全还以捕盗为名,发水陆军数万人占据盐城(今属江苏)。宋廷窝囊,为恳求李全退兵,竟加封他为彰化、保康军两镇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京东镇抚使,而李全不受。这时,李全加紧造船,乃至掘坟取板,炼铁钱为钉,熬人脂为油灰,招亡命之徒为水手。此外,他又以蒙古军将南侵威吓宋廷,邀增五千人钱粮,索取免死誓书铁券。宋廷只得不断地给李全提供粮饷,李全将粮输往盐城赡军。李全还故意向制置司挑拨宰相史弥远与权知扬州赵璥夫、淮东总领岳珂以及赵范、赵葵兄弟的关系,说史丞相对他有庇护之恩,而赵璥夫等人却与他为难,并公开宣布自己将割据盐城,与赵璥夫辈决战,真可谓利令智昏,狂妄至极!

李全公开宣布要造反,直接逼上门来,这使宋理宗面有忧色。参知政事郑清之力主讨伐,赵范、赵葵请求出兵。理宗下定决心,发金字牌任命赵善湘为江淮制置大使、赵范为知扬州兼淮东安抚副使、赵葵为淮东提刑兼知滁州(今安徽滁县),俱节制军马,并宣布李全罪状,正式下达讨伐诏令,催促荆襄、淮西诸军赴援。

李全从其先据扬州以渡长江并分兵从通、泰二州入海的战略部署出发,于绍定三年(1230)十一月赵范、赵葵来到扬州之前,开始攻打扬州城,由于扬州都统赵胜早有防备,未能攻下。事已至此,而当时宋廷内部却还存在“内图战守,外用调停”的妥协论调,史弥远答应增给李全一万五千人的军粮,劝他退兵归楚州,李全不听。攻扬州不下,李全转攻泰州,由于内奸出卖,泰州城开门迎降,李全入城尽收子女货币。赵范、赵葵领兵一万四千人来到扬州。李全便分兵守泰州,集中主力再打扬州。李全攻东门,赵葵登城切责李全,李全抽箭射向赵葵。宋天长援军至扬州城外,被李全所阻,赵范、赵葵亲出西门列阵接入城中。赵葵多次打退李全进攻。襄阳、淮西宋军前往扬州支援,中途被李全阻截,襄军统制张达、监军张大连牺牲。李全凶焰万丈地说:“我不要淮上州县,渡江浮海,径至苏杭,孰能当我!”他又引轻骑进犯扬州南门,被赵范、赵葵出兵击退。李全见屡次攻扬州不下,便改变战术,以全军及所驱农民共数十万人列寨围困州城。扬州城中粮援俱绝,赵范、赵葵夜半从各门出兵劫寨,纵兵冲击,歼敌甚众。从此,李全准备久困宋军,不再攻城,自己则坐在平山堂(在今扬州市西北蜀冈上大明寺西侧)上指挥。赵范、赵葵亲帅将士与敌鏖战,杀伤相当。赵范又出师大战破敌,缴获粮船数十艘;赵葵也出战,大败敌军。

绍定四年(1231)正月,赵范、赵葵反守为攻,多次出城破敌土城、堡寨,斩获无数;又用诱敌之计,三路夹击,大败敌人,敌军望风而溃。这时,李全见宋廷重用二赵,集中各路宋军,削去了自己全部官职,还停发钱粮,而今自己又攻城不得,欲战不利,当初那种立志灭宋的信心开始动摇,终日郁郁不乐,情绪反常。李全心中虽已产生失败预感,但仍强颜欢笑,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在平山堂上张灯设宴,召来妓女,矫情自娱。席间,蒙古宣差责李全穿戴南方服饰,怀疑他心终在宋。李全为表示对蒙古忠心不二,立即取出宋朝官诰并脱去朝服,点火焚毁。可见,李全甘为蒙古侵宋鹰犬,至死不悔。赵范、赵葵探知李全在平山堂上,就高张旗帜以弱兵引诱李全。李全骄傲轻敌,兴奋地对蒙古宣差说:“看我横扫南军!”说罢突门而出。赵范挥精锐数千并进,赵葵亲与李全搏战,各路宋军奋勇齐上。李全想退回土城,但宋军已塞其甕门,断了他的归路。李全大窘,与随从数十骑北走,赵葵率诸将追赶。李全逃至新塘(在今扬州市西北十里),其坐骑陷入泥淖之中不能自拔。宋军蜂拥而上,三十余支长枪乱刺,将李全戳成碎尸,并杀其随从将校三十余人。李全这个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终于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www.daowen.com)

李全死后,宋军又大败其余部,扬州平。绍定四年(1231)五月,赵范、赵葵率步骑十万取盐城,直薄淮安城下,杀敌万余。六月,杨妙真逃归涟水,贼众自相残杀,淮安平。宋军乘胜欲复淮阴,淮阴降金。至此,原为李全所据各州全部平定。国安用随杨妙真窜回山东,降于蒙古。数年后,杨妙真死去。

四、蜕变原因

李全由红袄军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投降蒙古贵族的民族败类,并非偶然。只要我们仔细考察李全的出身、经历及其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就可从中发现某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在中国封建社会,当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尚未产生之时,农民的处境决定了他们的阶级特性:(一)由于农民常受地主和官府的租税剥削和政治压迫,乃至破产失去土地,因此他们对剥削者和压迫者怀有强烈的仇恨,常会被迫起来反抗,并劫杀地主和官僚,具有一定的正义性。(二)由于农民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依靠体力劳动生活,故而他们勤俭朴素、吃苦耐劳,一旦起义,便有很强的坚韧性和战斗力。(三)由于农民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个体劳动者,他们长期被束缚在小块土地上从事分散劳动,彼此很少联系,加上缺乏文化、信息不通,所以他们见识狭窄、目光短浅、思想保守,很难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以他们起义后也就提不出先进而长远的经济和政治纲领,只是一种自发的反抗。(四)由于农民生活贫苦和手中无权,他们渴望致富和提高政治地位,但又因他们是个体经营者,思想落后和比较自私,于是他们起义初期就会劫掠财富,当官后就会争权夺利;与此相应,他们在困难时能够团结一致,有权时就会发生内讧,能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五)由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从事个体生产的小农,长期生活在家长制的环境中,同时又受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所以农民有较强的等级观念,缺乏民主思想,他们取得政权后,就会成为新的封建统治者。鉴于上述各种原因,中国旧式农民起义只有两种发展前途:一是失败被杀,二是夺得政权后成为新的封建统治者。而这种新的统治者,随着农民领袖个性和素质的差异,有的可能成为明君清官,有的可能成为暴君贪官,当社会动乱或外族入侵时,有人可能成为忠臣义士或民族英雄,有人则可能成为军阀或卖国贼。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事例比比皆是。

以李全这个具体的人来说,他的蜕变,既有阶级出身的根源,也有他个人素质的原因。李全出身农家,虽一度当过小商贩和弓手,而总的说来他仍是一名个体劳动者,具有小农的各种特点。在金朝官府的剥削压迫和蒙古兵的屠杀下,他的亲属罹难,自己流离失所,因而会起来反抗。李全跑过江湖、当过弓手,见识略高于一般农民,加上武艺高强,所以能成为农民起义领袖,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又因为李全毕竟是名小生产者,而且为人狡猾和善施权术,生性自私,所以他在当官后就会拼命聚财,争权夺利,排斥异己。李全只是一介武夫,也无先进的政治理想,他不可能为农民起义开拓新的前途,当处境困难时只好投靠南宋王朝。再由于他当过贩卖牛马的小商和金兵的弓手,曾混迹江湖,身上沾染了不少流氓习气,因此随着其官职升迁和财富积累,他的发财欲望和政治野心也就日益膨胀,终致脱离群众,成为封建军阀,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一阔脸就变”。当他被蒙古军包围而受到死亡威胁时,为了保命和维护既得利益,就会很自然地投降蒙古军,成为民族败类。

其实,李全的人生发展轨迹,可说也是大多数农民起义领袖的人生轨迹。我们暂且不举历史上其他农民起义领袖的例子,只就红袄军的领袖来说,类似李全的人为数就不少。他们起义只是被逼自发反抗,一旦统治者能给予他们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就会投降。如红袄军将领时青,在刘二祖被杀后,一度投降金兵,不久又回归宋朝,当金兵再向他招降时,他就表示:“仆虽偷生寄食他国,首丘之念未尝一日忘之,如朝廷赦青之罪,乞假邳州以屯老幼,当袭取盱眙、尽定淮南,以赎往昔之过。”img70红袄军将领杨妙真、李福、石硅、时青、夏全、刘庆福、国安用等人,大都出身农民,他们后来投归宋朝当了官,就在忠义军中钩心斗角、争权夺利,竭力谋取个人权位,扩张自己的势力,都成了新的封建统治者,最后不是在内讧中被杀,就是堕落成为投降金朝或蒙古的民族败类。

当然,历史上旧式农民起义领袖中,也有保持农民淳朴本色和不忘起义初衷而成为忠臣义士的。如,同为红袄军和忠义军将领的彭义斌,后来成了反对分裂割据和抗蒙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但假使彭义斌不死,能一直保持其原有本色不变,并能成功地掌握政权,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也只能成为一个明君、清官、忠臣义士而已,仍不可能突破封建制度的窠臼。不过,我们不应超越具体历史条件而苛求古人,有彭义斌这样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已属难能可贵。

必须说明的是,分析评论旧式农民起义领袖的生平发展轨迹,不等于否定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如红袄军起义虽然最后变质,但在起义期间仍有其一定的历史作用。如:有力地制止和打击了金朝统治者的括地企图;迫使金朝统治者限制迫良为奴和释放驱丁,并招集流亡助其耕垦,宽免租赋,惩办奸猾;使农民能夺取逃亡地主留下的荒地耕种……。但是这些作用尚不足以推翻封建制度,只能催生以尊君为前提的儒家民本主义。img71关于这一方面,有些学者早有论述,img72因不属本文研究范围,恕我从略。

总而言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旧式农民起义,在当时没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条件下,因得不到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熏陶,建立不起新的社会制度,他们只能是自发的反抗斗争,只能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别无其他出路。

注:

①《金史》卷一百七《高汝砺传》,《二十五史》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

②(金)元好问:《遗山集》卷二十《顺安县令赵公墓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③《遗山集》卷二十《迁善大夫吏部尚书张公神道碑铭》。

④《金史》卷一百九《陈规传》。

⑤(宋)佚名编:《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十四,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59页。

⑥同⑤。

⑦《宋史》卷四百七十六《李全传》上,中华书局1985年标点本。按:本文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均见《宋史·李全传》。

⑧《遗山集》卷二十八《临淄县令完颜公神道碑》。

⑨《金史》卷一百二《仆散安贞传》。

⑩《宋史》卷四百七十六《李全传》上。(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九《李全》说“李全,淄州人”,今从《宋史·李全传》。

img73(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九《李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7页。

img74同⑨。

img75《大金国志》卷二十五《宣宗帝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img76《齐东野语·李全》记载为杨安儿在世时比武招亲,今从《宋史·李全传》记载是杨安儿死后结婚。

img77《金史》卷一百十七《时青传》。

img78《宋史·李全传》作“化陂湖”。今从毕沅编《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卷一百六十一所载为“化湖陂”。

img79img80

img81同⑦。

img82img83

img84《宋史》卷四百三《贾涉传》。

img85《宋史》卷四百十七《赵范传》。

img86《宋史》卷四百七十七《李全传》下。

img87img88

img89img90

img91俞兆鹏:《论儒家民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农民问题》,《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又见《求真集——俞兆鹏史学文选》,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img92张博泉:《金代经济史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作者: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南昌大学历史系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