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及战略选择的探讨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及战略选择的探讨

时间:2024-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与战略选择易文彬当今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而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基本上都是因为工业落后,所以工业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首要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题。中国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具有以上特征,还应具有中国特色。这就决定了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中国新型的工业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改变8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及战略选择的探讨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与战略选择

易文彬

当今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而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基本上都是因为工业落后,所以工业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首要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题。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这种在封建皇权专制体制下器物层面的工业化的失败。不过,工业化的遗产“工业救国”的理念却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实业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必须发展民族工业以振兴中华,否则落后就会挨打。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没有民主,外没有主权,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在外国垄断资本、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的三大压迫的狭缝中成长,虽有发展,但始终未成气候。真正的工业化大发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的独立统一与主权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开始探索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建立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工业基础。这是立国之本,也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和民族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这种重工业优先的计划经济工业化模式,在一个国家一穷二白和主权安全受到威胁的背景下产生,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却存在几个明显的缺陷:

第一,忽视了农业轻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导致经济部门之间的不协调,不仅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而且最终阻延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而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业中吸取原始积累,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没有发展,工业就没有后劲。第二,忽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制约,粗放型发展,追求工业的外延扩张,“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低效率”的数量型经济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为此我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第三,忽视农村发展,工业化是与城市化相伴而生的,由于片面强调城市工业发展,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在城市,结果导致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现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就是这种工业化模式的产物。这种城乡分治的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带来巨大困难。西方式的“先工业后农业”“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的严重后果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总结过去工业化发展经验教训,立足于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以经济效率为中心,信息化为核心,技术创新为动力,追求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新”就新在:

第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为和平与发展,国家由关注军事安全转到关注民生,重工业优先才转为农工商贸协调发展,注重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农业的发展,重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改善。

第二,由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加上资源枯竭,人们的发展理念发生根本改变,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更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物资资料再生产、人口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统一,所以粗放型数量型发展模式逐渐转为集约型质量型发展模式,以经济效率为中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www.daowen.com)

第三,从“以农哺工”转为“以工哺农”。工业化初期从农业提取剩余完成资本积累是一般规律,但到工业化中后期就转为工业反哺农业。中国正处于“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工业化中后期发展新阶段,在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下,统筹城乡,建设“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工作重点由城市为重转为城乡并重。

中国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具有以上特征,还应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大国,而且是一个农民大国。这就决定了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

第一,我们的后发优势就是可以借鉴西方工业化的经验同时避免其失误,嫁接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通过信息化科技化带动工业化,即通过“后工业化”方式实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其核心是信息化,动力是技术创新。邓小平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只有信息化科技化才能提高效率,节约资源,既保护好环境,又发展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我们既要努力发展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又必须学点“拿来主义”,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为我们所用,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走西方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所以,我们的新型工业化至少有两重任务:第一,加快现有工业的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第二、把握世界科技前沿,积极开发新技术,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产业,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

第二,我们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我们拥有极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积累资金以发展资本技术型工业,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所以,我们的新型工业化既要嫁接高科技,又要着力解决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从一定的意义讲,发展最大可能解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的一个主题。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刘易斯的理论要点就是通过工业化的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达到降低工业成本加速资本积累而又同时减少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双重目的。工业化的过程就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过程。中国新型的工业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改变8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温铁军博士讲,20世纪中国的农民问题是土地问题,21世纪中国的农民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为此,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业是劳动力就业容量较大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市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缓解人地矛盾。同时也必须打破城乡分隔分治的体制,实现农民市民等同的“国民待遇”,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落户奠定制度基础。所以,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目标在农村,出路在城市。

第三,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还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来加速我们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亚洲四小龙的工业化成功经验就是走外向型的工业化道路。利用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来带动我们的经济发展,这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得出的基本经验。从国际分工与资源禀赋的角度讲,参与国际竞争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总是有好处的,可以互通有无,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等等。所以,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有世界眼光,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但是作为一个大国,又要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与安全,防止过分依赖它国而受制于人。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我们的工业化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立足于国内市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性需求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必须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民众的购买力;从区域来看,特别要刺激中西部和农村的消费需求。政府要转变职能,以适应市场主导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加强宏观调度,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公共品,创造较好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

第四,由于中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不能一刀切,各地应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西部三线老工业,升级东部沿海新兴工业等等,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中央政府两个积极性,合理分工,科学布局,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在全国形成梯度分工格局,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效率最大化。以江西为例,江西作为一个以山区丘陵为主的中部落后的农业省份,其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也必须符合省情。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仅要保护好环境,引进污染度低的高科技产业,更要立足于江西农业大省的特色与优势,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等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优化,解决农民就业与增收问题。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