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共和国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是关键

共和国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是关键

时间:2024-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共和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郑志发杨越武汪鑫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在今天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大家的共识。《共同纲领》确立新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正是在中外历史经验的比较中,中国共产党人认为,新中国的政治体制不能搞西方式的议会制和三权鼎立,而应采用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时间,当时中国成立的政党多达300余个。

共和国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是关键

创新—共和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郑志发 杨 越 武汪鑫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在今天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大家的共识。回顾共和国走过的六十年风雨历程,我国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就,都与我党的创新理念密不可分。

一、共和国建立伊始,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创新为日后国家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下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政治制度,是对旧中国旧制度的根本否定,同时也是共和国制度建设的伟大创新,对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选择和确立。《共同纲领》确立新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在这一国体下采用什么样的政权构成形式即政体来体现人民民主并充分保障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重大而根本的问题。《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这就明确了新中国的政体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新中国的政体,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政权建设的一般理论,从中外历史经验的比较中,从中国人民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体验中作出的一个重大选择,既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上的渊源,更有对中外历史民主实践经验的借鉴。从理论渊源上,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议行合一的政权构成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主张革命后建立这样的政权形式,不赞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和三权分立。据此,苏联建立了苏维埃(即代表会议)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政权形式。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以苏维埃政权为榜样,不采用资产阶级国家的议会制。这种选择并非是盲从,而是经过比较、思考后的慎重选择,当然也有自己的创新。

辛亥革命后,中国曾一度效法欧美资产阶级国家实行所谓的议会制、“三权分立”,结果都成为政客愚弄百姓的骗人把戏,也使许多原先热衷于这种制度的知识分子也大失所望。相反,而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为出发点的苏维埃制度却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正是在中外历史经验的比较中,中国共产党人认为,新中国的政治体制不能搞西方式的议会制和三权鼎立,而应采用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点,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得到明确。到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讨论新中国采用什么样的政体时,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采用民主集中制,而不采用资产阶级议会制。

此外,《共同纲领》关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规定既充分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真正当家做主;又保证国家政权机关能够迅速建立并有效地领导和管理国家的各项工作,不致使百废待举的新中国陷入无政府状态。应当说这些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种制度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样能够让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享受如此充分的民主,能够让人民群众这样积极、广泛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这只是共和国的安定团结和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

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选择和确立。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和实行适合国情的政党制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新中国建立后,《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得就有关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及其他重要措施,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建议案。”这些规定表明,新中国在政党制度上不是采用一党制、两党制或多党制,而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他民主政党不是反对党而是参政党。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并从此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人民民主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形成和创立一种新型政党政治制度。

新中国的政党制度的产生也是历史的产物。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仿效西方国家实行多党制。一时间,当时中国成立的政党多达300余个。相对于封建专制,民国初年的多党制实验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它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民主,而更像一场政治闹剧:普选徒具形式;多党制成了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议会里只有一批政客在吵吵嚷嚷,以致人民厌恶之极。孙中山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几千年来社会上的民情风土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欧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欧美的不同,不能完全仿效欧美。”这也说明,即使在西方国家取得过很大成效的政治制度,如果不顾中国国情,硬搬到中国社会这块土壤上实行,就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

《共同纲领》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这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深刻总结国内外历史教训,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方面的一大创造。这个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它既不同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更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这一制度有其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即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或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好党和参政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促进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参政党建设的加强。这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的弊端。新中国成立6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是世界政党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

再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选择和确立。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结构形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政局稳定乃至生死存亡。苏联的分裂解体,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的分崩离析,固然存在多方面因素,但谁不可否认的是:当年这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时在国家结构形式上留下的隐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的是共和国联邦制的情况下,《共同纲领》没有照搬“老大哥”的经验,而是创造性地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新中国确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人民共和国。周恩来称之为“史无前例的创举”。

然而,这一创举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问题的道路上,也经历了漫长的实践和认识升华的过程。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来解决中国民族问题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党的文献都是主张民族自决和建立联邦制国家。虽然,不得不采取联邦制把各个国家联合起来,这是一个进步。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而且是幅员辽阔并基本保持统一的单一制国家。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族普遍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因此,中国各民族不是经过分裂而后走上统一,而是从平等联合团结的革命统一战线到平等联合团结建立统一的人民共和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把新中国确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人民共和国,而不是多个民族的共和国联邦,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各民族代表的一致同意,最终载入《共同纲领》。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也是《共同纲领》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上的重大贡献。它从国家法律意义上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使我党致力于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有了根本制度的保障。

建国伊始所确立的这些基本政治制度,既体现了我党在政治制度构建中的创新精神,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要永远铭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改革开放以来所推行的各项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我们知道,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经济体制入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确立。中共十二大召开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和战略目标,制定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改革首先在经济领域拉开了序幕,并从农村开始起步。1979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户被给予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更进一步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思路,从而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目标越来越明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对改革开放14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到2002年的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体制框架。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涉及范围最广、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制度创新。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对于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肯定。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进程的又一次重大跨越。总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遵循的发展道路是:从单一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单一的公有制——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蓝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保障。(www.daowen.com)

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成就斐然。经济体制改革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在改革之初就提出来的观点。经济是基础,政治作为上层建筑不能不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要为适应经济基础服务。改革伊始,政治体制是以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置的,因为自然存在着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弊病。通过对党政关系和政企关系的理顺,对领导干部任期制的规定,对民主的进一步落实等领域进行的改革,使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能够适应并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今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党政关系逐步理顺,共产党执政体系日趋完善和成熟。我国首先把实现党政分开,理顺党同人大、政府及企业的关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心。通过改革,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党与政府、人大、企业之间的权力结构出现了明显分化的特点,过去那种党政不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正在得到逐步改革,新型的权力关系正在建立。

第二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主体的民主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命,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我国的民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主体,包括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通过不断改革和实践,我国这些领域里的民主建设得到了可喜的成绩。

第三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地方、企业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明显提高。我国政治体制、经济管理体制的总病根是权力过分集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是为实现经济体制转型,强调维护中央权威。第二是着手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对国税、金融等部门实行中央直接垂直管理,强化了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权。第三是注意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规范化、法制化。通过一系列措施,较好地理顺了各层次分权管理的问题。

第四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改革的前沿地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四次大的机构改革。我国的机构改革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深化的,每一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展开的。机构改革的理论、目标模式、主要内容及其进程都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配合,并具有明确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同时,机构改革的推进又有利于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从体制上、组织上为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保证。此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迈出坚实步伐。所有这些改革与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提供了新的巨大动力。

三、新世纪党的执政理念的全面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力保障和必然要求

共和国的成长与进步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是密不可分的。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新时期在执政理念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随着实践的发展,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国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国内外政党执政规律、反思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它的提出是我们党新时期在执政理念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适应了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实际生活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很多方面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影响日后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与挑战。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飞跃,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科学发展观纠正了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的倾向,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及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关注民生问题,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要求我们党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中,要学会统筹兼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

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开阔了眼界,廓清了思想。同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了人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是共产党执政的唯一追求。

可持续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发展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也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升华,也是一次重大的观念和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