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叶文英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这次变革以其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引起了利益格局、社会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全面变化。这种变化又必然以各种形式反映到社会文化系统中来,形成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转型,这些转变无疑会引起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变化,继而使我国社会发生整体的变迁。
一、经济上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演进,最明显的变化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形成。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突出反映在尽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稳固,但国有资产比重迅速下降,非国有资产比重持续上升。经济体制的演化经历了从指令性经济体制到指导性计划经济体制,从以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来发展商品经济到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经营形式,从党政分开、产权分明发展到承包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从亏损企业的拍卖、租赁、减亏发展到“抓大放小”建立大型企业集团。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废除了沿用二十多年的以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以队为生产核算单位的农业生产制度,通过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在生产上瞎指挥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的结构开辟了一条新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从经营自主权到资源配置制度,再到宏观政策环境,市场机制日益强劲地向旧体制下的种种制度发起冲击。这种种冲击导致了城市民营经济和非农经济的出现,通过改制和创新,我国形成了包括境内外、国内外投资的多种所有制的经济成分,和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参股的互动局面。现在中国大体上已形成了国有、集体和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港澳台资和外资等)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公有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非公有制经济增长更快。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高,人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整个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由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形成,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首先也是最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导致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中,最突出、最核心的变化是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中国原有的社会利益结构是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其基本的特点是:个人和局部的利益绝对服从整体利益,同时在整体的控制与协调下,使个人之间或局部之间的利益平均化。这个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在中国一直延续了30年,直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利益结构对于动员社会资源来启动工业化进程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从本质上是压抑个人利益因而压抑人的积极性的,因此,它便越来越与现代化的发展背道而驰,以至于到最后变成了社会发展的巨大的障碍。因此,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社会便开始了缓慢但却是深刻的变化。但是在中国,一切变化的起点首先是政策的变化,而政策变化的起点就是改革开放方针的确定。在这一方针中最关键的政策变化,就是对当时在社会上已经产生的体制外的社会经济成分的认可,即从政策上承认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合法性,从而使社会的利益源泉实现了多元化,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便不可避免地要引起社会利益单元的个体化。这是社会利益结构所发生的深刻的、质的变化。在这个基础上所发生的进一步的重大变化就是个人利益在社会中取得了合法、合理的地位,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个人利益问题被提上日程,个人利益的追求变成合理、合法的事情,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则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的和根本的动力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又反过来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正是从这两方面的互动发展中便产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强烈要求和巨大的推动力。这样,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交换关系便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来,从而产生了正面的和负面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一方面提出了社会关系契约化和社会行为法治化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建立各种市场规则和人民相互交往的各种规则;另一方面又造成人际关系的商品化和不择手段的竞争状态。一方面使体制外的人们迅速地富裕起来,从而极大地拉动了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又使体制内的人们产生了极大地心理不平衡,从而诱发了贪污、浪费、消极怠工、小团体主义等等腐败行为。一方面人们的利益追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使整个社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另一方面无孔不入的利益追求又会造成大量的违反规则的现象,甚至经济犯罪。一方面使地方政府获得极大的发展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地方保护主义等等。
二、政治上的完善
国际背景的演变、经济结构的演进、社会结构的重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适应,必然带来政治结构的重组和权力核心的演化。这种政治结构的演进,在我国就是由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立场、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发展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作为精神动员的力量,一批优秀的领导人登上改革的舞台。当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惯性并造就了一大批积极参与改革的新型大众时,政府机构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速度必然加快。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发展具有与经济发展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它的核心内容与目标是建立高度的民主政治体制。建设高度发展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与任务,它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就是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实政治体制进行不断改革的过程。根据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的观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从民主政治推动下起步的。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战略和策略上是互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在,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来推动;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政治体制改革和改善民生与保护公民权利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实际的实惠;基层民主制度和依法治国结合。此外,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将执政党依法治政和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中国式的政党制度;把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推动人民民主;把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公民舆论监督;把选举投票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等。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从管理职能到服务职能,从简政放权到政企分开,从精减机构到彻底的机构改革。这种变化最大的特点是政府对社会干预范围的减少和干预方式的转变。政府从许多微观管理的领域中逐渐退出,而转向宏观的控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素质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当代中国政治的民主化程度还是不健全、不完善的,随着政府干预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一些负面的问题也时有发生,政府在其应当起控制作用的领域中,往往产生控制能力下降或控制失效,以及行政执法部门腐败等等问题。这样便使政府在其应该强有力地起作用的时空范围内,未能有效地起到这种作用。要消除这些政治弊端、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必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改革现行的政治权力结构配置方式和政治监督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高度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在促进政府功能从微观控制向宏观控制转变的同时,通过行政体制的改革不断地解决政府行为优化的问题,以便政治的动态结构能够顺利地运行。
三、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
在社会的结构性变化中,文化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特征。这一时期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一系列重大决策、重要政策举措,涉及当代社会精神生活领域、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领域,中国的文化环境已发生重大的变化和改善。已由单一的政治文化和宣传文化发展为教育文化和精神文化,已由民族文化和经典文化发展出企业文化和精英文化,已由物质文化和休闲文化发展出健康的关系文化和大众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文化发展的融合与多样性,使文化的冲突性减弱,而文化的建设性增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教育,也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视文化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重要的表现之一是对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视,由此又派生出商品文化和包装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企业的人才培训、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营销技术以及产品的工艺和包装艺术都涵盖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演化和发展,是伴随着文化的演化和发展的。
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变迁虽然不是革命或战争的产物,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振荡与不适,也使这场变迁并非悄然地平静过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文化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心理意识层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全局性、结构性的变化。社会之型的急剧转变,要求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与之相适应,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代谢更新、外来文化的移入、现代科技文明与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当代的文化变迁有着鲜明的特点。
1.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冲突。当代的文化变迁,打破了传统文化体系的框架结构,瓦解了它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在当代中国文化格局中,包含着多种文化成分,它们在当代中国文化的总框架内各司其职,发挥着各自的功能。这种文化多元的状况,造成了文化图景的纷繁复杂,也增加了人们进行比较和选择的可能性。人们面对着更大的文化选择空间的同时,也面临选择的困惑与茫然。一些闻所未闻的外来文化带给人们巨大而强烈的冲击,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的强力推动下也不堪重负。这一切冲刷着原有的各种观念、思想,使人们原有的心理平衡失去了可靠的基点,选择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和痛苦。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引进的现代西方文化、民族强盛心理,使现代社会成为一个文化大冲突的时代。(www.daowen.com)
2.文化变迁的大众化、世俗化趋势。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大众物质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也刺激了文化消费的提高,以赢利为目的的文化工业便应运而生。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日益扩张为文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持,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教育的广泛普及又对文化工业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当代文化变迁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大众化、世俗化趋势。文化成了与衣、食、住、行等相提并论的供大众享乐和消费的对象。它以各种各样的大众传媒为主要载体,被或大或小的文化工厂以工业化手段批量制作、推销,以便迎合工业化时代大众的精神需求和消遣口味。精英文化、高雅艺术为了求得生存,不得不走向世俗,甚至走向媚俗。当代文化的大众化、世俗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3.文化变迁的网络化、虚拟化趋势。因特网的出现,宣告了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地融入了这一潮流,信息在逐渐地取代能源成为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它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引起了一系列高新技术革命,同时也导致了当代文化变迁的新趋势、新特点,即网络化、虚拟化趋势。网络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数字化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权威统治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人类的个性因此而得到张扬;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大了人际交流的范围和层次,同时避免了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满足了人类的情感需要;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使得任何人都能够从中找到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可以尽情地展示自我,实现成功与伟大的梦想;几近“万能”的计算机替我们承担了大量繁琐沉重的工作,彻底地满足了人类追求便捷、舒适和享受的渴望。然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性造成的人格冲突、网络虚拟交往的隐匿性导致的道德观念的沦落、网上信息垃圾的困扰与腐蚀等等,都使得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对人的异化造成人的畸形发展而提出的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终极目标,并把它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同时,他们也强调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实践过程。人的发展在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形态后,才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既依赖于人又为了人,人的解放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对于人来说,客体方面的进化与创新只具有条件、手段、基础与前提的意义,而人自身的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动力。社会的发展指向人的同时也依赖于人的发展,其发展的水平和质量都必须以人的发展来检验,人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实质、目的与核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思想观念的更新解放、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优化以及理想和人格模式的转型等内容,所有这些方面的发展同样依赖于改革的推动和得益于改革的成果。改革对于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荡涤了传统的封建臣民心理、清除了各种假大空的“左”倾观念,使人们的思想冲破了禁锢的牢笼,其主体创造精神得到了解放;其次表现在改革改善了人们的知识结构、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开放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再次则表现在改革塑造了一种新的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促使当代中国人的人格特征由计划型人格向市场型人格转型、由臣民依附型人格向公民主体型人格的转型。尽管改革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复杂多样的关系和效应,在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和政治的民主化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社会越轨乃至道德堕落现象,但改革对于人的发展的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却是根本和主要的。
参考资料:
1.王忠武.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载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4期
2.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3.何云峰.改革开放与中国的政治发展.载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2期
4.中共湖北省委党校课题组.我国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影响的调查与思考.载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5.季明、张强.中央党校副校长:政治体制改革已获巨大成就.见新华网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