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建国六十年: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总结与探讨

建国六十年: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总结与探讨

时间:2024-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国60年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基本经验胡传明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一个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城乡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构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成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建国六十年: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总结与探讨

建国60年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基本经验

胡传明

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一个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就对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城乡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构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这是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民主政治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提供根本保障的政治发展道路。

一、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开拓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探索,是始于十月革命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它适应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革的需要,适应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迫切要求。然而,由于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问题的差异,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怎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闯出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又符合中国实际的“东方式”的政治发展道路,实现中国政治发展理论上的创新和政治发展道路的开拓,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逐渐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并开拓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毛泽东同志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对中国革命进行了独创性的探索和深刻的分析,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学说,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及道路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通过“赎买”的方式,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二,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学说。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理论依据,借鉴了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国家制度,总结了中国革命政权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系统、明确地区分了国体和政体,并运用这一理论来指导和阐述中国的政治制度。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国家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其“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第三,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并应用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实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发展学说应用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实际,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创造并建立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成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第四,提出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学说。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是毛泽东关于中国政治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夺取革命胜利,掌握国家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学说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的近代中国,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建立和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怎样实现和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这一事关中国政治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同时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背景和条件,毛泽东等领导人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探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阶级、阶级斗争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学说,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等诸多方面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中国化的伟大理论结晶和典范,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行动指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推进

1976年,我们党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但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政治尚不稳定,经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际上,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拉大。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新的里程碑。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科学地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国情、阶级状况和社会矛盾。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阶级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已经大大加强,起着领导作用;我国农民已经是集体农民,工农联盟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基础上更加巩固和发展;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资本家阶级原来的占有的生产资料早已转到国家手中,他们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鉴于我国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阶级矛盾虽然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因此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全面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出发,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干部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弊端,这些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第三,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民主政治的极端重要性,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作为立国之纲,用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实践,并从战略高度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阐明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

第四,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性的客观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由于中国的国情、国际大环境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再加上我国改革所需要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局面,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我们党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历史经验作了初步概括,对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理论观点作了归纳,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依据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作出了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并深刻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发展生产力是这个阶段全部工作的中心,在此基础上完整地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石。与此同时,向全党全国提出了开展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中国化的又一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又一次飞跃。

三、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新推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内,出现“89”政治风波。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们党面临着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和冲击,在这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坚持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不动摇,并深刻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科学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求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研究和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阐述和概括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提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政治纲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第二,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制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实践,揭示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②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体系。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办事是保证,绝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略,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www.daowen.com)

第三,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认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如果否定了党的领导,就必然会从根本上削弱和否定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和人民民主的实现。

第四,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通过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确保人民当家做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第五,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今天,执政党地位的变化,使党面临着新的考验。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改善党的组织状况和党的领导工作状况,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是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和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断调整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不断得以实现。这样的政治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性质,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包含着推进经济的市场化,也包含着推进政治的民主化。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基础,那么反过来,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必然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用民主和法治来保障。我们讲公平正义,就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在全体公民之间公平而合理地分配。这就必须有一整套既能充分反映和表达人民利益,又能确保政府权力为人民所用、政府政策满足人民需要的制度、程序和法规,否则,“人民利益”或“人民做主”便是一句空话。这样的一种制度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不平凡的历程和建设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仅符合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而且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全国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不仅经受住了半个多世纪国内外风云变幻的考验,而且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展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路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的具体化,是一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路。这条道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以人民当家做主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着政治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规定了党和国家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对人类政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真理与光辉。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条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架构;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又有符合具体国情的实现形式,内涵极其丰富、体系相当完备。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之中,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巨大的优势。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国情况不同,各国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和模式也是多样化的。从历史的纵深来看,近代以来中国的许多仁人志士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做过多种尝试和努力,包括尝试西方议会制度和多党制度,但这些尝试最终都因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被历史所淘汰,被人民所抛弃。只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等一整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才真正实现了从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中国从近代以来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建设新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性转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这一套制度始终真实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并在人民群众的自觉推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一直在探索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判断基本国情,积极学习借鉴国外政治发展道路有益做法,终于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做主,能最广泛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民主愿望和政治要求,能更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利益,最能从根本上调动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就最能有效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按照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创立的,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政治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按照人民的选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对政治权力结构、政治运行机制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整和完善,优化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永葆生机与活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恢弘的气魄,积极吸收借鉴一切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决不能生搬硬套、移植或简单复制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更不能盲目追随西方政治发展道路或政治模式。如果我们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放弃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一套政治制度,必然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动摇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甚至危及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导致天下大乱。这是全中国人民所不愿看到的,也是人民决不允许的。

参考文献

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