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小丰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中,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和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战略思想;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而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光辉结晶。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社会建设实践中运用和深化,并在社会发展层面获得了新的具体科学规定性。
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们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无论是占有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是建立和改变经济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社会的、现实的人,既是唯物史观主张的价值主体,也是唯物史观考察的科学客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就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人类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共同体的发展,以及社会意识的进步都是社会的人活动的结果。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原理,是同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作用密切联系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可见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以人为本乃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在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眼点仍然是人。按照他们的科学构想,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并且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实现人民的富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等,我们都必须给予全面的关怀。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就是把谋求人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实践中的最高命题。
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以人为本突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虽然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利益要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但是,以人为本作为我们的执政理念,应当坚定不移地贯穿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二、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与全面协调发展的逻辑关联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称作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的劳动、实践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也具有制约和反作用。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增长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看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与之相适应,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包括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还包括人与环境的协调。因而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www.daowen.com)
科学发展观不但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而且也阐述了“如何发展”的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是针对中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发生着重大变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紧迫,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经提上重要日程。在新的更高发展平台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三、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理论是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人类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否则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每个规定、质、特征、方面、特性向每个他者的过渡”。“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矛盾存在于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既要承认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又要认识矛盾的存在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包括当代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而且包括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的诸多要素,只有达到了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发展观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系统地、全面地、协调地阐述了发展理论,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充分运用我国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国际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既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又要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国内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只顾眼前发展而不管后代子孙如何生存。我们要立足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必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社会永续发展;必须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创新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和机制,高度重视和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经济发展要充分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治理污染、保护生态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资源开发和节约,要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