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领域的『非常人』——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冯根生
李富祥
冯根生(1934— ),原中国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共十三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首届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中国经营大师,中国企业技术经济大师,全国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浙江省突出贡献企业经营者,首批国家级老药工,一生获得荣誉无数。他祖籍宁波慈城,出生于三代相传的中药世家,其祖父与父亲均为胡庆余堂的老药工。1949年,冯根生拜老药工韩秉楠为师,成为胡庆余堂的关门弟子。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担任厂长以来,冯根生将一个古老的中药作坊改造成现代化的中药企业。
2010年8月,杭州市两个常委亲赴青春宝集团,正式宣布冯根生退休。从1949年到2010年,冯根生不仅成为我国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国有企业领导,而且还在60多年的中药生涯中,创造了无数傲人的业绩,为中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胡庆余堂“戒欺”文化的继承者,冯根生在做药与做人两个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做药,他是中药领域的非常之人,在继承传统中药文化的基础上,一生创举无数;做人,他深谙“戒欺”文化,处处表现出对于企业及社会的强烈责任心。
一、从“关门弟子”到掌门人
1934年7月,祖籍宁波慈城的冯根生出生于杭州,祖父冯云生、父亲冯芝芳都是胡庆余堂的老药工。1949年1月,从杭州高银巷小学毕业不久的他子承父业,进入胡庆余堂。
按照惯例,胡庆余堂每年只招收一名学徒,学徒期为一年,但随着1949年5月3日杭州城的解放,胡庆余堂沿用了70多年的收徒规矩被打破,冯根生也因此成为了胡庆余堂的“关门弟子”,并且从1949年初到1951年末,学徒期变成了整整三年。学徒期满,冯根生去站柜台,当了两年的营业员。
1954年,冯根生被调到胡庆余堂位于杭州西郊桃源岭的制胶车间,成为一名车间工人,煎了两年制胶用的驴皮。干罢煎药,他还做过磨粉打粉的工作。
1958年,冯根生被调到胡庆余堂位于杭州西郊桃源岭的制胶车间,一待就是三年。20世纪60年代初,冯根生又被调到供销科,独自一人到全国各地采购药材,后来他还担任过仓库保管员,生物制品车间、人保科和制胶车间的负责人。1968年后,冯根生成为桃源岭车间的主任。
1972年7月,杭州中药厂一分为二,胡庆余堂位于西郊桃源岭下的制胶车间升格为杭州中药二厂,38岁的制胶车间主任冯根生被任命为厂长,开始了他艰苦创业的历程。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但冯根生刚来到厂里就放出“大话”:要在10年内,把杭州中药二厂建成全国一流的中药企业。
1976年,冯根生领导下的杭州中药二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支用于静脉注射的中药制剂——参麦针。
1978年,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保健品——青春宝,在杭州中药二厂诞生。同年,杭州中药二厂在柬埔寨和巴基斯坦建成两家中药厂,首开我国中药行业对境外提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先河。
1982年,杭州中药二厂建厂10周年之际,这个原本总资产只有37万元的作坊式工厂,固定资产已达建厂时的10倍,工业总产值从建厂时的全国排名第300位,跃升至第七位,职工人数增加了5倍,国家医药管理局将其列为“全国中药行业样板厂”。当初冯根生对外放出的“大话”全部兑现。
1987年1月,中国加拿大青春宝保健公司在杭州友好饭店签约,杭州中药二厂开创了中国药企在海外投资的先河。同年,杭州中药二厂坐上了全国中药行业的第一把交椅,单体企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实现利税2180万元。
1988年,冯根生被评为首届中国优秀企业家,在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9年国庆节,冯根生被评为“文革”后的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
1992年,冯根生独辟蹊径,在杭州中药二厂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公司。11月,青春宝集团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成立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1996年,青春宝集团接管了亏损已久的胡庆余堂。冯根生“儿子兼并老子”的故事,一时成为业界的美谈。
2000年,青春宝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浙经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冯根生的贡献进行“量化”。结果显示,冯根生作为企业家的贡献价值是2.8亿人民币,利润贡献价值是1.2亿,其管理要素对效益的综合贡献率是15%—20%之间,现阶段是18%。冯根生再一次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2年,冯根生荣获杭州市市委、市政府的300万元重奖,与他一起获奖的还有杭州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以及娃哈哈集团的宗庆后。
2003年,青春宝集团总资产达到15亿元,销售收入17亿元,实现利税5.77亿元,分别是建厂初期的4054倍、1313倍和3119倍。
2005年,冯根生在西湖畔牵头举办“中国第一届优秀企业家”再聚首的活动。当年的20位明星企业家只到了10位,而到会的10人中,只有冯根生和青岛双星集团董事长汪海的身份还是企业家,冯根生成为毛泽东时代的厂长中至今唯一的幸存者。
2006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青春宝集团成为中国纳税百强企业,在中药制造企业中位列前茅。
2007年,由于在传统中药文化传承以及中药现代化方面的突出贡献,冯根生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单。
2008年,冯根生辞去正大青春宝总裁一职,但保留集团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的职务。
2010年8月,冯根生正式退休,至今仍担任胡庆余堂掌门人。
在冯根生60多年的中药生涯中,作为一名药工,他不仅全面掌握了药材采购、饮片配方、中药炮制和中成药的制剂技能,还在具有胡庆余堂特色的胡氏辟瘟丹、紫雪丹、立马回疔丹等传统中药制剂上身怀绝技。作为一位企业家,冯根生领导下的青春宝集团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还完整保留了独特的文化特征,集团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两项桂冠,青春宝和胡庆余堂两个中国驰名商标,这在中国企业界是绝无仅有的。
冯根生一生获得的荣誉无数,他是中共十三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首届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中国经营大师、中国企业技术经济大师、全国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并被认为是浙江省突出贡献企业经营者和首批国家级老药工。(www.daowen.com)
在这些傲人的企业成绩与个人简历背后,是冯根生的一次次创新以及一次次打破常规的非常之举。
二、中药领域的“非常人”
1976年10月,一种用于“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的中药注射液——参麦针,在杭州中药二厂诞生。对于中国中药界来说,这无异于一场革命,因为这不是一款普通的注射液,而是中国中药史中从未出现过中药注射用针剂,它标志着中国古老的中药也可以生产出现代化的产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冯根生顶住市场需求疲软的压力,坚持发展中药针剂,后来,青春宝集团开发出大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首屈一指的中药针剂。2003年,青春宝中药针剂的销售额达到6亿元,占据着整个青春宝公司利税的半壁江山,已经成为集团的拳头产品之一。不仅如此,青春宝的技术人员还首创了保证中药成分的口服液新剂型,实现了传统中药由“苦、大、丑、慢”到“甜、小、美、快”的完美转变。可以说,中药针剂以及口服液新剂型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还包含着冯根生对于中药文化理解的创新。
当中药针剂取得成功之后,冯根生决定另辟蹊径,开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药保健品。他组织科研人员,深入民间,遴选出了明成祖朱棣的滋补药方——益寿永贞,1978年底,改为现代片剂型的“益寿永贞”被定名为“青春恢复片”,这是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保健品,投产之后市场反映很好,产品供不应求,1980年2月,产品更名为“青春宝”。此后的二三十年中,“青春宝”始终在中国的保健品市场独占鳌头,成为一个不老的“青春”神话,不仅如此,“青春宝”的配方还被有关部门认定为“绝密级”,成为中国医药史上第一个享受特殊保护措施的中药配方。2000年11月,冯根生同浦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签下了永久租借其保管箱的申请书,将“青春宝”的配方锁进了该行的保管箱,冯根生和他的“青春宝”再一次震惊了中国医药界。
本着为大家的健康做点事情的想法,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冯根生在保健品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使他赢得了“中国保健品之父”的美誉。
除了“中国保健品之父”“中药基辛格”的称号,冯根生还是中国企业界著名的“狂商”。冯根生之“狂”,表现为一种“出头鸟”式的狂,并且“狂”出了中国企业界一系列傲人的壮举。
1978年,青春宝抗衰老片虽然通过药理检验,但生产批文始终审批不下来。冯根生万分着急,毅然决定在批文还没下来的情况下先投产,后来事情越闹越大,惊动了国家卫生部。最终一位国家领导出面过问,加上一帮国家医药总局的老专家出面支持,此事才化险为夷。
1984年,冯根生在全国率先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在企业里试行干部聘任制,全厂员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并提出“一严二爱”的管理口号,在严格管理企业的同时,切实关心照顾职工的利益。同时,打破传统医药企业的供销模式,建立企业自身完整的供销队伍。冯根生领导下的杭州中药二厂一时之间成为千千万万国企仿效的榜样。
1991年初,面对名目繁多的考试,冯根生毅然决定“罢考”,此举引起全国范围内一场“为企业领导人松绑”的大讨论。后来,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冯根生的睿智,企业的成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考出来的。
1989年以后,国家提出治理整顿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方针,中药二厂的自营出口权被取消,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冯根生毅然决定“另寻机制谋生路”,他先是在杭州中药二厂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公司,后又将企业的核心部分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并让外方控股,这样做既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了机会,之后的十几年,正大青春宝集团始终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幅度。
三、“戒欺”与责任
胡庆余堂的所有楹联、匾额以及药牌中只有一块是朝里悬挂的,那就是面向耕心草堂的“戒欺”横匾。“戒欺”二字为胡雪岩亲笔所书,这既是胡雪岩对胡庆余堂经营者的谆谆告诫,也是胡庆余堂百年来称雄中药界的重要原因。作为胡庆余堂的关门弟子,胡庆余堂对于冯根生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戒欺”更是在他的人生词典里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60多年的中药生涯中,无论是做药还是做人,冯根生都表现出异乎常人的强烈责任心。
冯根生进入胡庆余堂做学徒,入门之后的第一套仪式就是拜师傅,学“戒欺”堂规。在胡雪岩亲笔所书的牌匾下,十几岁的冯根生接受了他进入胡庆余堂的第一课。作为胡庆余堂建店以来最苦最累的一位学徒,冯根生在三年的时间里不仅将中药的全套本领苦练了出来,还把两千多种中药的品相、药性、配伍、功效记得烂熟于心,把当初开店时印发的《浙省胡庆余堂雪记丸散膏丹全集》这部药书背得滚瓜烂熟。也正是这段学徒经历,为冯根生以后“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中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做学徒的第一年,冯根生扫地时经常会扫出一些钞票,他总是将它们捡起来,然后次日清晨交给自己的师傅——胡庆余堂的第四代传承人韩秉楠。20多年后,师傅临终前告诉冯根生,原来那些钱是老板用来考验冯根生的,结果他扔了15次,冯根生交了15次。
技艺上的锻炼以及在胡庆余堂的诸多经历,使得冯根生对于胡庆余堂始终有着一种非同一般的感情。1966年,有人打着“破四旧”的旗号,要砸烂胡庆余堂的老店,身为人事保卫科长的冯根生挺身而出,苦苦坚守一个月,保住了胡庆余堂,而自己则因此被劳动改造当了两年装卸工。
1996年10月,冯根生接到杭州市政府的通知,让他去兼并亏损多时的胡庆余堂。冯根生深知市场竞争的残酷,可心中又始终割舍不下对于胡庆余堂的深厚感情,思索再三后依然决定接手,并为其开出了“擦亮牌子,转换机制,理清摊子”的“妙方”。兼并之后没多长时间,百年老店就重新焕发了生机。
1998年,正大青春宝集团改制,向员工和经营者出售部分股份,总裁冯根生可认购其中的2%,共计300万元。然而以冯根生的收入根本买不起,而下面的职工又都看着冯根生,这引起了著名的“冯根生难题”。后来为了改革的成功,冯根生一咬牙,向银行贷款200多万元买下了股份,使改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出于对胡庆余堂的深厚感情,儿子冯鹤高中毕业后,冯根生将他送进了胡庆余堂,做起了一名打粉工。1996年胡庆余堂举步维艰的时候,冯鹤开始踏入高层领导班子,后来在胡庆余堂重现往日辉煌的道路上,我们总能够看到冯根生、冯鹤父子的身影。四世同“堂”,不仅在胡庆余堂建店的100多年时间里绝无仅有,更体现出冯根生对于胡庆余堂血脉相承的认同与忠诚。
冯根生有很多别人送的称号,但他最喜欢的却是一个自己给自己起的称号——“保姆”,他希望能够一直像保姆一样照看自己的企业,直到自己干不动为止。1996年,一位马来西亚老板以百万美元安家费请他跳槽,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正式退休之后,即便自己已经将近80岁高龄,可如果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冯根生依然会每天出现在青春宝集团,像往常一样“上班”。不仅如此,冯根生对于中药文化的深厚感情,早已变成他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胡庆余堂情结”。冯根生领导下的胡庆余堂,曾经斥巨资对百年老店叶种德堂予以修缮,还着手恢复了《白蛇传》中男主角许仙学生意的千年药铺保和堂,2011年,有着百年历史的保大参号并入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胡庆余堂在河坊街的又一个家族成员。此外,冯根生还重修了胡雪岩墓,并为胡雪岩建造了一座铜像,以表达对于这位胡庆余堂创始人的追思。
胡庆余堂“戒欺”文化的影响,使得冯根生做任何事都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他不仅像保姆一样经营企业,还像保姆、良师益友一样关心照顾企业的每个员工。
冯根生对于人才的重视有口皆碑,他领导下的胡庆余堂也一直把“育人”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员工进入胡庆余堂后,总会有一系列培训,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胡庆余堂既注重对员工外在能力的锻炼,更注重对员工内在思想的教育,孝敬是胡庆余堂选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一个不孝敬的人,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在胡庆余堂获得机会。在现在的中国,能够像胡庆余堂一样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倾注如此多精力的企业,恐怕寥寥无几。
冯根生为大家传授中药饮片真假鉴别经验
作为一家医药企业,首要的责任就是要确保药品的质量,而确保药品质量的关键是选材,胡庆余堂的选材之严,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同样的药材进货商,胡庆余堂的退货率总是会比别的企业高很多,同时,为了真正对消费者负责,冯根生领导下的企业从不盲目搞加工点、扩大生产,并始终坚持少做广告、让消费者多得实惠的原则。
如果说做好药是药企的本分,那么企业在危急时刻的举动则更能看出企业的责任心。2003年春夏之交,在“非典”肆虐杭州之际,面对抗“非典”药供不应求的局面以及中药材价格飞涨的现实,冯根生向市民做出承诺:哪怕原料涨100倍,也决不提价一分,同时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参与到抗“非典”的斗争中。整个“非典”期间,胡庆余堂累计亏损50多万元,有着百年历史的胡庆余堂以其对社会大众负责任的态度,再一次掀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从“关门弟子”到在位时间最长的国企领导,冯根生用60多年的时间,为中药的发展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胡庆余堂古建筑——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工商性建筑
相关知识
胡庆余堂:由“红顶商人”胡雪岩始创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坐落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吴山脚下杭州清河坊。胡庆余堂在继承南宋官方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基础上,吸收保存了一批民间的古方、秘方,并以研制成药著称于世,同时在胡雪岩及历代药工的苦心经营下,形成了包括“戒欺”“是乃仁术”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儒商文化。胡庆余堂与北京的同仁堂,并称为中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